《般若无知》、《涅槃无名论》。这四篇论文最早见于南朝宋明帝泰始年间陆澄所选的《法集》目录中;后来到南朝陈时,又收进《宗本义》,列在卷首而成今本《肇论》。《宗本义》的真伪难辨,但它的基本思想与其他四篇论文并无互相抵触之处。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7条.1.主国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思想解析[D];湘潭大学;2018年.2.孙红艳;基于《心经》的“水的三态”主题性设计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8年.3.李承芳;1、《心经》思想的宣传与推广2、樱桃鲜果包装设计及宣传说明...
佛教般若思想的传入和魏晋玄学的产生——洪修平.2012年06月28日16:50:00《南京大学学报》.点击:0次.(资料图).西汉末年,随着中西方交通的开拓,佛教经西域传到了中国内地,到东汉时开始出现了汉译经文。.佛教自传入之日起,就受到了传统思想的影响...
三、《大宝积经》卷115-116《文殊说般若会》。四、《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七《曼殊室利分》,二卷。唐玄奘译本。经中讲到了般若学的的思想,如法界、般若、菩提、一行三昧等等。一、法界。文殊菩萨的境界高深,常常是立足于法界而说法。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学术论文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李振纲2010年06月17日14:15:00《哲学研究》三、般若无知而无所不知僧肇又有般若无知论。“无知”不是不知,而是不以常知(经验认识)为知。它是僧肇挖空心思大力...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李振纲.2010年06月17日14:15:00《哲学研究》.点击:0次.僧肇之学,远承印度高僧龙树中观之论,吸纳老、庄、玄学,精阐大乘中观般若学之旨,被鸠摩罗什誉为“解空第一者”,僧肇因而成为印度佛学中国化的关键人物。.今...
《中印佛教思想史般若思想史(精)》收錄了《般若思想史》和《中印佛教思想史》兩本書。這兩本書都深刻反映了佛教的深邃思想。《中印佛教思想史》是宇井伯壽、常盤大定、結城令聞著作的合集,對佛教思想在中國和印度的發展變遷,以及對佛教思想傳播作出重要貢獻的中印高僧生平事迹均有...
作者:释藏青编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2-00开本:16开页数:500字数:360ISBN:9787518803293版次:1,购买慈悲与般若:中国首届西普陀观音文化论坛论文集等宗教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
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般若学与佛性思想先后被介绍到中国,对中国知识僧侣的佛教观产生了深刻影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种种思想流派,百家异说。这些思想流派在通过智顗的判释、梳理、扬弃之后,汇入天台体系,融铸为立义高远,架构恢弘的“圆教实相论”。
内容提示:《坛经》与般若思想在中国佛教的名宗派里大的一宗而且相对于其它主要佛教宗派来说中国特色又更突出一些讨论得也较充分一点时还要看到事情的另一方...
支遁“即色论”般若思想解析理净【内容提要】支遁法师是东晋时期著名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上“六家七宗”的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即色宗”,主张“色即是...
他初始依止康萨仁波切,仍依以前之习惯,精勤努力,然而所学虽多却“毕竟不成片段”,自觉茫然才去问仁波切,仁波切授之以《现证庄严论》,始依此论完成自己般若思想...
般若是不究竟,‘通’又不好,‘但’又不好,这可说是‘般若甚深,诸多留难’!”[1]但这两种对般若经的定位,实际皆因于将般若经视为只阐释空性思想的经典,只是前者...
内容提示: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能海法师般若思想研究姓名:赵永帅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哲学指导教师:陈永革20070401摘要能海法师(1887~1967)是中...
《肇论》是一本比较全面系统阐述佛教般若思想的论文集。该书主要由四篇论文组成,《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涅槃无名论》。这四篇论文最早见于南朝宋明帝泰始年间陆...
【摘要】:般若智慧是佛教中的最高智慧,佛教认为它是大道本体的力量在人身上的自然显现。「般若」一词是梵语,源自大乘佛教的空宗,是指一种特殊的超验智能。大乘佛教认为,它是...
王弼的“贵无”是对老子思想的发挥,但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很可能是在般若学“本无”等思想的影响下完成的。因此我认为,如果把般若学的“本无”看作是从老子的“有...
支遁法师是东晋时期著名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上"六家七宗"的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即色宗",主张"色即是空"的思想.不仅对当时般若学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后来...
般若思想传入我国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汉晚期,大月氐僧支娄迦谶和来自印度的竺佛朔合作,在汉灵帝光和、中平年间(178-189)译出《道行般若经》十卷,这是《小品般若》的最早流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