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6

瑞贝卡tt
首页 > 医学论文 > 黄帝内针肩周病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家D玫瑰

已采纳

陶女士第一次来扎针时,脸色灰黄,一个人近乎虚脱,软软靠在椅背上。右肩及肩膀酸重、疼痛,断断续续发作两年多,严重时胳膊抬不起来,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困乏无力。医院针灸、推拿多次,好不了几天又会再来。我让她抬起来试试,胳膊举到额前很费劲,再往上就开始龇牙咧嘴。 肩部疼痛,识证为上焦;肩膀疼痛,识证为下焦,黄帝内针限定肘膝以上禁针,倒换到上焦用针。 肩部疼痛,经络主要在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区域; 肩膀疼痛,经络主要在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及太阴经区域。把这些症所在的经络合并同类项,这样组合取穴就简化了,集中在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区域。 三焦同气取上焦腕部,在 太阳经支正穴、少阳经外关穴、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各刺一针。 此时让陶女士抬举胳膊。她说好是好点了,但还是痛。 接下来阴阳倒换,先是上下倒换:太阳经支正穴倒换到后溪穴、少阳经外关穴倒换到中渚穴、阳明经偏历穴倒换到合谷穴、太阴经经渠穴倒换到鱼际穴。 同时,进行表里倒换。前面所刺太阳经支正穴、少阳经外关穴、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这四针,阳明与太阴已经暗含倒换,故只选择太阳与少阳进行表里倒换。太阳经支正穴和后溪穴,表里倒换至少阴经通里穴和少府穴;少阳经外关穴和中渚穴, 表里倒换至厥阴经内关穴和劳宫穴。 然后再取肘部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调中。 进针完毕,再让陶女士抬举胳膊,她惊喜地发现,手臂不仅能自如抬举,还能绕过头摸到后面项背。 第二天,陶女士除了有些酸重感和轻微疼痛,症状竟已好了大半。第二、第三次用针后,她除了感觉右肩及胳膊有两根筋还牵着,疼痛酸重感已经消失。如此针治四次,陶女士就再没来过。 肩部不适症状的处理,根据症之所在经络,在腕部上焦区域寻找阿是穴或者同气点下针。 如果用针效果不好,可在掌部以及肘部进行上下倒换,或者表里倒换来寻找解决之道。 肩部的经络循行,与颈项的经络分布有点类似。 肩部正后,包括背部的上焦区域,都是太阳经说了算; 往两侧去,在肩髎穴附近,是少阳经小哥的地儿; 正中肩峰区域,那是阳明经的疆土; 肩前云门穴、中府穴附近,则是太阴经的蜗居点; 腋前大筋附近是厥阴经的循行地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考虑肩部问题,往往与颈项以及肩膀的问题连在一起。颈项的问题,在前篇已专门说过。这里重点说说肩膀的经络循行区域。 还有一点要说明,肩部与肩膀的不适问题,在熟悉经络时分开来掌握,可能更方便初学时理解。 比如从三焦定位看,肩部的问题,可归入躯干的定位,放在上焦来看待;肩膀的问题,可归入手臂的定位,放在下焦来看待。 而在处理肩部不适症状时,少阴经的问题几乎很少涉及,所以说明肩部经络循行路线时,就将其归入到肩膀区域一并介绍。 从肩部向肩膀延伸,在外侧(表侧)的是三条阳经,从前到后,依次是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 这几条阳经的区域划分,分别可以阳明经肩髃穴与曲池穴、少阳经肩髎穴与天井穴、太阳经肩贞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作为轴线,以轴线与轴线之间的二分之一处作为三条阳经之络的划分中心线,这样就可以相对清晰地区分出三条阳经的主管区域。 同样,在里侧(内侧)的三条阴经,从肩前往里去,依次是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刚才已经说到,太阴经是肩前区域,厥阴经是腋前大筋附近,少阴经在腋下,也就是腋窝里。 细分的办法,也是一样找连线,太阴经是从肩髃穴前二横指到尺泽穴,厥阴经是从腋前大筋到曲泽穴,少阴经是从极泉穴到少海穴,连线与连线的中间线,就是络与络之间的分界线。 我有个好友是健身运动爱好者,三天两头跑健身房,胳膊一弯,满满隆起的都是腱子肉。前几天忽然找我,不晓得是健身用力过猛,还是肩部受寒,左胳膊举不起来了。寻找痛点在哪里?痛点正好在肩髃穴(阳明经)附近。 症在左边,左病右治,三焦同气取右手腕部,就在 阳明经 阳溪穴刺入一针。 让他再举手臂。到底是“运动健将”,一下就把手举过了头顶。咋样?他说,大部分好了,只有一点点不舒服了。 继续阴阳倒换, 阳明经腕部阳溪穴上下倒换至肘部曲池穴 刺入一针,再让他举。 当然,既然是上下倒换,可以向上倒换到掌部合谷穴,也可以向下倒换到肘部曲池穴。至于往哪里倒,心中明了理,上下倒换都一样,平时用针不用过多拘泥。 这次举得更加自如,手臂绕到颈项另一侧也没问题了。朋友说,这几天干活稍不注意,胳膊抬过一点,眼泪就差点要痛出来。现在居然一下子好了,这是为什么啊? 为什么啊?这就是黄帝内针的奥秘啊!你去买本书好好学。我卖了个关子。 不过这个关子还真不是刁难,如果他真的有心去学,一定能够学会。黄帝内针本来就是一个人人都能学会的简易针法。 看在好友的份上,再送你一针,太阴经尺泽穴。这一针与阳明经曲池穴并驾齐驱,既是调中,又是太阴经、阳明经表里倒换,实实在在为他买了一份保险。 果然,就这么一次,好友的胳膊就恢复了,又去健身房耀武扬威去了。 像好友这类偶发性的症状,不是陈旧性的伤痛,用黄帝内针见效较快。有些不适症状时间较长、成因相对复杂的,针治难度也会大一些。 有个同事手臂抬举困难,医院诊断是“五十肩”,针灸、贴膏药、吃西药,想了很多办法不见好。这个同事的不适症状主要是右侧肩膀及肩关节沉胀、酸痛。 我让同事抬举胳膊,肘部拎到胸前,就再也拎不上去了;再让他向前伸,胳膊活动基本不费劲;让他后展时,肩膀除了刚才抬举时的不适,隐隐感到腋下大筋的地方也被牵住了。 胳膊向上拎举困难,障碍主要集中在阳明经、太阴经区域;后展感到腋下大筋处有不适,那是厥阴经有问题。 问诊时判断肩膀问题在何经何络,让患者作前伸、抬举、后展动作是比较有效的一个办法。 前伸困难,一般是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乃至太阴经出毛病的可能性比较大; 后展困难,一般是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有问题的可能性大; 抬举困难,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甚至少阴经都有可能是问题所在。当然,牵涉到少阴经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少见。 具体的判断依据,要结合患者的感受来判定。 这位同事肩膀不能抬举,识证是下焦,按照右病左治法则,取其左手腕部,在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厥阴经内关穴各刺一针。 考虑到同事的病发时间比较长、症状相对较重,进针的同时进行了阴阳倒换,在腕部阳明经阳溪穴、太阴经太渊穴、厥阴经大陵穴各刺一针,这样与前面所进之针形成上下倒换。 针入后,同事抬举手臂有所改善,但疼痛症状还是比较明显。 我的第一选择还是 考虑 阴阳倒换(上下倒换), 在肘部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厥阴经曲泽穴各刺一针。 但疼痛症状还是变化不大。 上下倒换还不行,那就再来 表里倒换 。最先针刺的是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厥阴经内关穴,阳明与太阴已经含有表里倒换之意,现在只要选择厥阴经进行表里倒换,将厥阴经内关穴表里倒换至少阳经外关穴。 同时,跳出经络上下、表里倒换的圈子,将患处放到更大的空间来考量。 症主要集中在阳明经、太阴经,从整个肩膀来看,正好可以看作是外侧、前侧,也就是阳;与之相对应的太阳、少阴区域也就可以理解为后侧、里侧,也就是阴。 这样一来,用针的思路又得以拓宽,阳病治阴啊,再来一次前后倒换,选择太阳经的支正穴。 施针结束,他肩膀的疼痛症状大为好转,但是肩关节里面还是有明显痛点。这个“老顽固”还真是难缠。 我略一沉吟,在其阳明经二间穴、三间穴横穿一针。再让同事感受患处,痛点消失。 为何选二间穴、三间穴横刺?人体处处有三焦。 把手掌竖起来划分三焦,如果把掌根部位看作是下焦,掌中部位劳宫穴、少府穴等一圈看作是中焦,掌指关节处(二间穴、三间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上焦? 肩关节阳明经处不适,不就正好与食指阳明经循行处 二间穴、三间穴 同气吗?既是经络同气,还是三焦同气。同气自然相求,有求必应。 肩关节从手部来讲的话属下焦,按理在对应的另一侧肩关节来用针,但是因为肘膝以上禁针,上下倒换到上焦腕部用针。 当然,如果把肩关节放到躯干来看,也可以看作是上焦所在,那亦是同气相应。 以此类推,一个手掌其实可以包罗万象。 同事的“五十肩”,先后针治了三四次,肩部不适症状基本消除。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有次问他肩膀怎样了。不料他告诉我又反复了。我很纳闷,这么快就变脸啦? 这个同事是个顶级书法爱好者,肩膀稍微有些好转,又开始醉心于他的理想,没注意休养生息,不适症状又卷土重来。又回到那个老问题,健康的责任人到底是谁呢?小贴士:肩部不适之症,识证为上焦,(肩膀不适之症,可视作为下焦),经络主要为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 一般按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法则求同气。 取穴可以《黄帝内针》“肩部经络(同气)”章节所给出的穴位为据。 具体取穴可以阿是穴为准。如用针效果不佳,可采取阴阳倒换办法强化。

158 评论

Krystaldxe

很多人不注意生活方式,颈肩腰腿疼的现象比较多见。 颈项同气怎么找?根据三焦同气原理,颈项的同气点一般在腕踝上。 颈项风府穴至大椎穴是督脉循行区域,在手为后溪穴,在足为申脉穴。 天柱穴至大杼穴是太阳经循行区域,在手为阳谷穴,在足为昆仑穴。 风池穴、翳风穴至肩井穴是少阳经循行区域,在手为阳池穴,在足为丘墟穴。 人迎穴至缺盆穴是阳明经循行区域,在手为阳溪穴,在足为解溪穴。 廉泉穴至天突穴是任脉循行区域,在手为列缺穴,在足为照海穴。 以上这些就是颈项体表经络同气的对应关系。从脖子正后向两侧覆盖到前面,分别就是督脉、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和任脉。 太阴、少阴、厥阴三条阴经,在颈项内里循行,辨证时应充分考虑。比如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就要一并考虑少阴、太阴等经络同气。 颈项看上去就像一个“线圈”,竖的是经,横的是络,同气对应在腕踝,这样联系起来,用久了就会成为自然反应。 由颈项往躯干延伸,就是肩部经络同气。肩部经络同气包括三阴三阳六条经络同气,也包括整个背部上焦区域。 按照三焦同气法则,肩部的经络同气,一般应该在胯部求,但是膝盖以上禁针,倒换到腕踝求同气。 从后背来看,也就是从至阳穴至大椎穴之间的区域,包括整个肩胛部分,都是属于太阳经分布区域,在手为支正穴,在足为跗阳穴。 肩髃穴附近不适,属于阳明经循行区域,在手为偏历穴,在足为下巨虚穴。 在阳明和太阳之间的区域,也就是肩髎穴附近,这里就是少阳经循行区域,在手为外关穴,在足为悬钟穴。这是三条阳经大致的同气对应。 三条阴经分布在肩前和腋下。肩前云门穴、中府穴附近是太阴经循行区域,在手为经渠穴,在足为三阴交穴。腋前大筋附近为厥阴经循行区域,在手为内关穴,在足为三阴交穴。腋下部分为少阴经,在手为通里穴,在足为三阴交穴。 肩的上面、后面为阳,布有三条阳经;肩的前侧、下侧为阴,布有三条阴经,这样来记,就不会把这些经络的分布搞错。 腰部的经络同气就简单一些,从肩胛下角以下,都可以看作是腰的范围,一般都在太阳经及督脉上求同气。 腰是中焦,所以在手为肘部小海穴,在足为膝部委中穴。在两侧肋下区域,少阳经循行此区域,前肋和后肋的不适症状,也可以通过少阳同气来解决。 讲颈项、肩、腰的同气对应关系,其实是在重复前面经络同气的对应关系。用的时候重在变通,所谓规范在手,万化由心。

142 评论

沈阳老五0459

一个患者痔疮反复发作,严重时鲜血直流,一个大男人有时还得用护垫,十分难堪,准备去医院动手术。偶然听说黄帝内针,就先来试试。 肛门在下焦,经络主要是任督二脉以及阳明经、太阴经。在其唇口督脉人中穴、任脉承浆穴,左手肘部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以及任脉交会穴列缺穴、督脉交会穴后溪穴用针,患者当时就感觉舒适很多。以此思路施治三次,这个患者避免了手术之苦。 这就是下病上治的一个例子,在人中穴、承浆穴用针,就是下焦肛门区域的不适,到上焦唇口区域来治。 同样,在任脉交会穴列缺穴、督脉交会穴后溪穴用针,也是下病上治。相对于下焦肛门区域来说,手部可理解为上焦。同时,这两处用针,还考虑了与人中穴、承浆穴之间形成上下倒换。 按照这样一个思路,那头顶百会穴、四神聪穴能不能治?一样能治,因为这也是下病上治。 反过来,头部的病是不是可以到足部或手部治呢?手足掌部区域相对于头部来讲,就是下。从三焦同气来讲,头部与手足掌部又是上焦同气,上面头部区域的病,自然可以到下面手足掌部区域来治。 比如常见的牙疼,足部阳明经的陷谷穴、内庭穴附近能治,手部阳明经合谷穴以及三间穴、二间穴附近同样能治。 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也是这个理。比如左手腕部痛,可以到右手腕部治,左病右治;还可以到右足踝部治,既是左病右治,还是上病下治。 一个朋友左膝盖不适,医院诊断为滑膜炎,走路一瘸一拐十分不便,在其右肘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附近用针两三次后,便没有了不适症状。这就是左病右治、下病上治。 这里有一点要留意,《黄帝内针》书上强调左右是定格,不能违反,就是左边的病,一定要在右边治;右边的病,一定要在左边治。 上下好一些,有通融余地,比如左手进针后效果不明显,还可以在左足继续用针,但是左右不允许。   我第一次体验黄帝内针,就闹了一个笑话。按照书本依样画葫芦,但没有真正明白书上所讲内容,颈椎不适,就请朋友在双侧手足腕踝四个地方同时下针,本来信心满满,却发现效果平平。晚上回去重新看书,才搞清个中缘由。 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这个理明白了,那么,前病后治、后病前治,是不是也是一个理呢? 比如患者左侧后腰疼痛,一般考虑循行腰背的太阳经及督脉,采取左病右治、上病下治方法,可以在手部或足部的太阳经及督脉交会穴用针。 但是如果用后病前治的方法,后腰对应到胸腹恰好是阳明经区域,在手部或足部的阳明经用针,同样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反之,胸腹的不适也可以在腰背的经络用针取穴。比如患者胃痛,不适症状在任脉、少阴经、阳明经区域,对应到腰背,正好是太阳经和督脉。那么,在这两处用针,也是一个可行的思路。 以此类推,表病里治、里病表治,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的思路用针?人的身体,是不是处处有上下、左右、前后、表里?悟通了这个理,就明白了黄帝内针这两条总则的妙用。 有一点不能忽略,任何时候运用这两个法则,都必须牢牢建立在同气相求的基础上。

359 评论

相关问答

  • 针灸治疗肩周炎医学论文

    肩周炎的症状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西医治疗肩周炎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只是以暂时控制住病情为治疗原则。中医在治疗肩周炎的时候,因为治疗的办法比较多所以有比较好的治疗

    小树旁的小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阳明病论文黄帝内经

    (原文) (解读) “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 ” 黄帝问道:足阳明的经脉发

    王子麻麻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黄帝内经医学论文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

    八彩虹62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黄帝内经治未病论文

    透析黄帝内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虽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书,但其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指导意

    为君俏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黄帝内经五脏病机论文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方土,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

    吃货高老师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