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白族源于氐羌的研究论文

白族源于氐羌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白族源于氐羌的研究论文

白族介绍 有人口1594827 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少部分散居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由于白族风俗尚白,历史上曾有"白人"、"白王"、"白史"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大多数白族通晓汉语,并作为与其他民族的交际工具。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

白族的起源具有多元的特点,最早的白族先民由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融合形成,之后又融入了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征战、拓土、商贸、屯垦、驻边等历史原因,白族才逐步形成当今白族之雏形。

这白族和苗族侗族布依族一样的,都是中华民族的土著人。

我觉得基于他称先入为主的解答过于牵强,文献中的称呼来源也要有依据但现在可以看出来已经不可考了,但从我们白族自己的角度,我们对我们自己的族称就是“白”在我们的语言中同样是白色的意思,而区别于一些民族名称的音译来源。我们自称“ber huo(ber是白色,huo是家,人家的意思也代指具有共性的人群)”“ber ni(白的)”我也不清楚是否真实崇尚白色(因为我们那边反倒喜欢暗色调尚黑坐标山地白族聚居地大理云龙)但我们的名称的确与我们的自称是不谋而合的,我感觉是非常绝妙的。其他很多民族真的只是汉族说法的音译。

南诏王出自氐羌的研究论文

各族火把节的故事,挑一个删减一下。纳西族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拉祜族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白族在白族的火把节传说中,还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女性人物传说《曼阿喃》和《火烧松明楼》大体一致,是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交叉衍变的结果。彝族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撒梅王与异族抗争,头被砍掉,待到星宿出现又长出一个头来与之奋战厮杀。最后,由于奸细的出卖,砍掉头用尖刀草扫过脖子后,撒梅王的头就再也长不出来了,死不复生。据说尖刀草上的红斑就是撒梅王的血染红的。后来撒梅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都要打起火把纪念撒梅王,并寻找他的英灵。撒尼支系的《撒尼人的火把节》:善神阿番偷开天门,撒下五谷,使人间的幸福生活超过天上。天神见了大怒,派大力士到地上来出气。阿潘恨大力士霸道,与他摔跤,把大力士摔倒在地上,压出一个坑来,后来天雨把那个坑变成湛蓝的长湖(路南淡水湖)。人们为纪念这位人间英雄,于农历六月二十四进行斗牛、摔跤、宰羊、燃火把等活动,以示悼念之情。阿细支系的《阿细人的火把节》:奴隶主那迢迢把很多的穷弟兄关在牢狱中,穷人阿真等在羊角上绑上火把,冲向那迢迢的府第,烧死奴隶主,同时也烧掉了穷人手上的绳索。为纪念这次胜利,人们举火把游行,相沿成俗。罗婺支系的《喜鹊姑娘》:罗婺彝家有个漂亮能干的姑娘,与彝家小伙阿龙早就相爱了。但附近十二个部落的男子都纷纷前来提亲,其中有个土官老爷凶狠残暴地说,如果不答应,就要血洗山寨,让全寨遭殃。姑娘无奈,答应在六月二十四相亲。相亲期到,姑娘穿上雪白的衣服、黑色短褂,胸前系一块花围裙,烧起一大堆火。十二部的头人也赶来了。姑娘深深地看了阿龙一眼后,纵身跳入火堆中。阿龙和几个小伙子想拽住她,可只扯下了她的衣角。四面八方的人们赶来,可她已经以死殉情。为了纪念她,十二个小伙抬起大牛推向对方,以推倒为胜。之后,杀牛饮酒、唱歌跳舞。后来彝家就把六月二十四定为火把节,被阿龙扯下的衣角,成了彝家妇女的围腰带,那焚烧姑娘的青烟,化为山寨的晨雾。据说清晨喜鹊鸣叫的时分,彝山的远处就隐隐绰绰地显出姑娘的身影,因此人们称她为喜鹊姑娘。历史故事南诏王火烧松明楼,慈善夫人忠义殉国唐初的云南境内本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最南端的部落蒙舍诏也称为南诏。南诏日益强大,一日,南诏王皮逻阁邀约其他五诏首领聚会。邓赕诏首领的妻子慈善夫人认为皮逻阁居心不良,极力劝丈夫不要前往。但丈夫不听,临走时慈善夫人含泪在丈夫的手臂上套了一个铁环,以求护身。此后,皮逻阁果然火烧了首领们聚集的松明楼,五诏首领均未幸免于难。面对松明楼灰烬,慈善夫人痛哭欲绝。她扑在灰烬中,扒出了丈夫佩带的铁环,这才认出了丈夫的尸体并将其运送回家。后来,皮逻阁听说了这个聪慧贤德的慈善夫人,想娶她为妻。但慈善夫人怎肯再嫁,礼葬其夫后,她就闭城自尽,追随亡夫而去,只留下这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感人故事。从此以后,云南的白族人民便过起火把节,以纪念“火烧松明楼”的历史故事和勇敢聪慧的慈善夫人。郭将军杀夫欲霸妻,贞烈夫人火海自焚汉朝的副将郭世忠杀死了大理的曼阿那酋长,并发觉酋长的妻子阿南夫人长得很漂亮,便要娶她为妻。阿南夫人假意答应,但提出了祭奠亡夫的三个条件。然而,在祭夫时,阿南却点火烧着了灵堂,跃身跳入熊熊烈火中自焚而亡。阿南的忠贞勇敢,博得了人们的赞叹和钦佩。从此每年在阿南自尽的日子,白族同胞便点燃火把,串乡游寨,以示纪念。勇士摔跤斗恶魔,众点火把烧天虫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十大力的恶魔,在人间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人们发现后,纷纷上前质问。十大力蛮横地要人与他摔跤,还示威地把一头头壮牛翻倒(从此,火把节时首先要斗牛)。他的挑衅行为惹怒了一位叫包聪的彝族英雄。他走出人群,与十大力扭扯着摔了三天三夜仍不分胜负。于是人们弹着三弦,吹着短笛,拍手跺脚为包聪助威,终于击败了十大力。恶魔发怒,放出蝗虫等各种害虫来糟蹋人们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于是,人们又集合起来,点燃一支支火把去烧害虫,最后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害虫,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廿四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到这一天,都要杀牛宰羊,举行火把节的各种活动,它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争取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杀税使惹怒天神,燃火把群战害虫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人们交不起租税,人间一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便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发洪水想淹没地上的人类,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一只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于是,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最终战胜了虫害,夺得了丰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阿南公主的故事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故事:“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蕴含意义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族源相同的彝语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关,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联系,在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火把节活动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就是趋吉避凶。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即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节俗,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与氐羌系统的彝语支民族崇火尚日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火把节传说有很多异文,虽来源各有不同,但都大同小异,其文本结构都按人与神的斗争→人战胜神→神进行报复→人再次战胜神→庆贺胜利和夺得丰收的叙述程式来结构故事。这些不同的文本都具有强烈的人本精神,都是以宣告人的胜利、神的失败而告终的,这与神话中以神为主导的叙事方式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的转移(从自然转向社会)及阶级社会的矛盾冲突的加剧,火把节的传说与各民族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紧密交织为一体,进而成为表现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一种口头叙事途径。这类传说是次生性的火把节习俗传说,主题是歌颂祖先和英雄。后来传统道德观念对火把节习俗传说的渗透,反映为女性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的相互交叉。不论是早期的喜鹊姑娘,还是后来的阿南、慈善夫人,大都有一种共同的“投火自焚”的命运结局,这类传说一方面反映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阴谋,另一方面更是“一女不更二夫”的刚烈女性的传说,意在表节烈之德。从喜鹊姑娘、阿南到慈善夫人,一个个殉情、殉夫、殉国的忠贞形象,人们将这些善良勇敢的女性人物的命运与火把节传说紧紧联系在一起,表达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进贤烈而诋淫恶”的感情和愿望。这类传说应属后起。总之,从火把节传说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层级的历史累层,与这个节日在西南各民族民间长期发展是相同步的,火把节的传说在其久远的流传中不断衍变,甚至影响到了某些地区的节俗,使原生态的、“祭祀性的”火把节也附着上了“纪念性节日”的衍生涵义,如鹤庆的传说把六月十九妇女用凤仙花染红指甲也归到慈善夫人身上,说是对慈善刨夫尸把指甲都刨出血了或烫红了的一种纪念。

▲白族历史 僰: ①中国西南古代民族。“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为“西方之戎”,属氐羌族群。秦以前有僰侯国,在今四川宜宾地区。秦略通“五尺道”,买卖僰人为奴隶,史称“僰僮”。汉初设僰道(县),那里已很少有僰人。汉武帝通西南夷,滇(今云南滇池地区)和邛都(今四川西昌地区)两部落也居住有大量僰人,史称“滇僰”和“邛僰”,他们都梳椎髻的发型,种田,有聚居的村落。据1955年晋宁县石寨山滇王墓葬出土文物考察,僰已进入早期奴隶制。新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滇池地区僰人首领若豆、孟迁起义,反抗王莽暴政。汉末以后,“僰”的名称不见于记载。汉晋间出现了“叟”,为僰中比较汉化者的族称,故史书也称为“氐僰”、“氐叟”、“爨氐”。唐代称“西爨白蛮”或“白蛮”,为南诏文化的中坚。宋代大理国是僰人(白人)建立的。元、明继续称为僰人或白人。明、清以后称“民家”。他们都是白族的先民。 ②元以后也称傣族先民“白夷”为“僰夷”,最早见于《元史·泰定帝纪》。一般称“白人”为“僰人”,称“白夷”为“僰夷”,有所区别。 ③有些记载也有袭用“僰人”旧名称四川南部古道地区各族,如称“悬棺葬”墓为“僰人墓”、“僰棺崖”等。而元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认为,这是川南、滇东北“土僚”族的墓葬,僰人(白人)未发现有这种习俗。 白族的“白”系本民族自称,亦作“僰”。一说历史上把接受汉文化较多的云南少数民族称为“白蛮”,一说其俗尚白而称为白人。大多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省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族自治州及湖南省桑植县。人口为1131124人(1982)。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元明时曾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所谓“汉字白读”。 族源及其历史发展 白族的先民,史称“滇僰”、“叟”、“爨氐”、“西爨”、“白蛮”、“白人”、“僰人”、“阿僰”、“白爨”、“爨”、“民家”等。纳西族称之为“那马”,僳僳族称之为“勒墨”。本族自称“僰子”、“僰儿子”、“白尼”、“白伙”,意为僰人或白人。西汉初,夜郎以西分布着“以十数”名称不同而族属相同的各有“君长”的“同姓”部落,其中以“滇”部落为最大,史称“滇僰”,是最早居住在云南境内的“僰人”。“僰人”之称始见于《吕氏春秋·恃君览》。是先秦时分布于中国西方的氐羌群的一支,称为“西僰”,“氐僰”、“羌僰”。相传春秋时蜀国保子帝曾统治过青衣(四川雅安)的僰人。秦以前有“僰侯国”,秦通五尺道,买卖僰人为奴隶。公元前182年,西汉设“僰道”县,属犍为郡(四川宜宾地区和云南昭通地区),故称僰人为“犍为蛮夷”;并在通往“南夷”的僰道和通往“西夷”的青衣开放关禁。当时道的僰人已逐渐迁徙;到公元前97年,青衣县也全是汉人,两地的僰人向滇东北和滇西北迁徙,与原住于云南的僰人汇合。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滇王降汉,以其地置益州郡。1956年在晋宁石寨山滇王墓葬中出土“滇王之印”金印一枚,与《史记》“元封二年赐滇王王印”的记载符合。石寨山青铜器图像表明,白族先民居住的滇池地区于西汉时已进入奴隶社会,奴隶来源主要是战俘。在益州郡西部洱海地区,1931年在祥云县大波那发现铜棺墓,出土青铜器特征与石寨山相同,而早于西汉,同属于滇池地区“椎髻,耕田,有邑聚”的农业文化,而不是西汉时洱海地区另一种还处于“编发、随畜迁徙,无常处,无君长”的“雟、昆明”人的游牧文化。 公元1世纪初,益州郡(治滇池县)人首领若豆、孟迁起义,杀了益州大尹程隆,反抗新莽暴政。王莽将人较多的胜休县(通海一带)改为“胜僰”县,并把若豆、孟迁列为不赦之人。王莽惯于搞类似的精神胜利法,对高句丽等亦然,可3次派兵20余万人镇压僰人,都告失败。东汉至西晋年间,“僰”这个族称从记载上消失,而在僰人居住的滇池地区及滇东地区出现了大量“叟”人。《华阳国志》作者常璩把与“滇”同姓的“劳浸、靡莫数犯使者吏卒”一事称为“叟反”,确认汉晋南中的叟人即秦汉的僰人。 3世纪20年代,南中“叟帅”,“大姓”煽动叟人反蜀,为诸葛亮所讨平,留下了七擒孟茯的故事。蜀汉在洱海地区设置云南郡。叟人聚居的味县(曲靖)取代滇池成为南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世纪初朱提(昭通地区)大姓起兵响应李特领导的四川氐叟、青叟流民起义,遭到晋王朝的残酷镇压。宁州战乱频仍,东汉、三国时经济文化一度繁荣的滇东北地区,由于汉族屯民和叟人纷纷向西“迁徙”,云南文化也随之西移,促成了“诸氐强族”的兴起。东晋以后,“叟”这一族称也从记载上消失,而在叟人居住地区,南北朝时出现“爨氐”或“熟蛮”。“爨”是蜀汉时南中“四姓”之一,公元339年以后,成为南中最有势力的大姓,其统治中心在古滇国故地,继承和发展了滇文化。因此,“滇”、“滇僰”、“叟”、“爨”和唐代“白蛮”之间有着族属上和文化上一脉相承的关系。 597年,隋文帝杨坚命史万岁击“西爨”,从四川进入大姚、姚安,经祥云、弥渡到达洱海地区。648年,唐太宗李世民命梁建方征西洱河。当时从石城(曲靖)以西到洱海以东的“西爨”境内,居住着人口众多的白蛮,史称“自夜郎、滇池以西,皆庄蹻之遗种也”(《通典》)。战国时期,楚将庄硚领兵溯沅水西上(一说自巴蜀南下)略地。庄硚经夜郎至滇,适值黔中地为秦国所夺,庄硚归路被截断,乃留滇为王,全军变服从滇俗。由于分布地区不同而有“松外蛮”、“挵栋蛮”、“青蛉蛮”、“大小勃弄蛮”、“西洱河蛮”等称谓。到了隋唐之际,“西爨”地区已经是“户口殷实”,“收获亦与中夏同”了。 8世纪30年代,唐朝为了防御吐蕃,扶植“乌蛮别种”南诏合并六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以白蛮文化为中心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南诏王阁罗凤征服“西爨”后,强迫迁移20万户白蛮到滇西,又将乌蛮移居“西白蛮”故地。南诏社会的基本阶级是奴隶主(南诏王、贵族、自由民)、奴隶、平民和部落百姓。南诏广泛使用奴隶从事农业生产,这种农业奴隶称为“佃人”。由于南诏连续对外发动掠夺战争,势力达到川中及澜沧江中游,但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不断引起奴隶起义,到公元902年崩溃。南诏王室后期已白蛮化。南诏王自细奴逻至舜化贞共13王,247年,有10个王接受唐王朝封号。 五代时,云南地区相继建立过郑氏“大长和”国、赵氏“大天兴”国、杨氏“大义宁”国三个短暂的政权。公元937年,大理人段思平以“宽徭役”为号召,联合滇东37部蛮举行起义,建立了号称“大理国”的封建领主制政权。段氏自云汉人后裔,而与当地白族大户联姻,一如当年赵佗所为。“大理”政权实行了“更易制度,捐除苛令”的改革措施,推动了洱海地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大理国王不断向宋王朝称臣纳贡和要求互市,史称宋王朝曾册封“大理”首领白万(白王)为“云南八国都王”等封号,加强了云南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大理”政权存在300多年(937~1253),为白族以洱海地区为中心形成内部统一创造了条件。白族自称“白子”,其首领称“白王”,其史书称为“白史”。由此可见,白族是秦汉以来主要分布于云南腹地平坝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称为“滇”、“滇僰”、“叟”、“爨”、“白蛮”等名称的族体同化了宋代以前外来汉族而形成的人们共同体,此时生产文化已发展到相当水准。 1253年,蒙古贵族平定了大理。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在洱海地区设大理路和鹤庆路,起用“大理”旧主段氏“还镇大理”。1381年,明王朝进军云南,消灭了蒙古梁王势力,废除大理旧主,改设大理府,由沐氏世镇云南;继而鹤庆也改土归流。元明相继从内地迁移数十万军民来云南屯垦,促进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的发展。由于大量汉族移居云南,遍布于中庆(昆明)、威楚(楚雄)、永昌(保山)一带的白族逐渐自然同化于汉族。 ▲白族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以后受汉族影响改为土葬。墓葬的类型、式样很多,一般为“一层轿”或“两道花门”。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夏历3月15日至20日在大理城西点苍山下举行。明、清时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来此贸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火把节是白族的另一盛大节日,系秋收前夕预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一种活动,于每年夏历6月25日举行。这天晚上,家家门口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更有全村公共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以表驱除虫害。大理还有“绕三灵”,剑川、洱源有“耍海会”等节日活动,届时举行各种文艺活动,尽情欢乐。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戴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平坝地区白族人民主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荞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即用一小陶罐将茶叶烤黄,冲以沸水,顿时热气翻腾,芳香四溢。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子,有的是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佛教约于唐代晚期盛行于洱海地区,最初传来的是“婆罗门”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称“阿阇黎”,所以又名“阿阇黎(阿叱力)”教。元明以后,内地禅宗传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地区很早就有“古妙香国”的称号。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民族传说纳西族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拉祜族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白族在白族的火把节传说中,还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女性人物传说《曼阿喃》和《火烧松明楼》大体一致,是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交叉衍变的结果。彝族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撒梅王与异族抗争,头被砍掉,待到星宿出现又长出一个头来与之奋战厮杀。最后,由于奸细的出卖,砍掉头用尖刀草扫过脖子后,撒梅王的头就再也长不出来了,死不复生。据说尖刀草上的红斑就是撒梅王的血染红的。后来撒梅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都要打起火把纪念撒梅王,并寻找他的英灵。撒尼支系的《撒尼人的火把节》:善神阿番偷开天门,撒下五谷,使人间的幸福生活超过天上。天神见了大怒,派大力士到地上来出气。阿潘恨大力士霸道,与他摔跤,把大力士摔倒在地上,压出一个坑来,后来天雨把那个坑变成湛蓝的长湖(路南淡水湖)。人们为纪念这位人间英雄,于农历六月二十四进行斗牛、摔跤、宰羊、燃火把等活动,以示悼念之情。阿细支系的《阿细人的火把节》:奴隶主那迢迢把很多的穷弟兄关在牢狱中,穷人阿真等在羊角上绑上火把,冲向那迢迢的府第,烧死奴隶主,同时也烧掉了穷人手上的绳索。为纪念这次胜利,人们举火把游行,相沿成俗。罗婺支系的《喜鹊姑娘》:罗婺彝家有个漂亮能干的姑娘,与彝家小伙阿龙早就相爱了。但附近十二个部落的男子都纷纷前来提亲,其中有个土官老爷凶狠残暴地说,如果不答应,就要血洗山寨,让全寨遭殃。姑娘无奈,答应在六月二十四相亲。相亲期到,姑娘穿上雪白的衣服、黑色短褂,胸前系一块花围裙,烧起一大堆火。十二部的头人也赶来了。姑娘深深地看了阿龙一眼后,纵身跳入火堆中。阿龙和几个小伙子想拽住她,可只扯下了她的衣角。四面八方的人们赶来,可她已经以死殉情。为了纪念她,十二个小伙抬起大牛推向对方,以推倒为胜。之后,杀牛饮酒、唱歌跳舞。后来彝家就把六月二十四定为火把节,被阿龙扯下的衣角,成了彝家妇女的围腰带,那焚烧姑娘的青烟,化为山寨的晨雾。据说清晨喜鹊鸣叫的时分,彝山的远处就隐隐绰绰地显出姑娘的身影,因此人们称她为喜鹊姑娘。历史故事南诏王火烧松明楼,慈善夫人忠义殉国唐初的云南境内本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最南端的部落蒙舍诏也称为南诏。南诏日益强大,一日,南诏王皮逻阁邀约其他五诏首领聚会。邓赕诏首领的妻子慈善夫人认为皮逻阁居心不良,极力劝丈夫不要前往。但丈夫不听,临走时慈善夫人含泪在丈夫的手臂上套了一个铁环,以求护身。此后,皮逻阁果然火烧了首领们聚集的松明楼,五诏首领均未幸免于难。面对松明楼灰烬,慈善夫人痛哭欲绝。她扑在灰烬中,扒出了丈夫佩带的铁环,这才认出了丈夫的尸体并将其运送回家。后来,皮逻阁听说了这个聪慧贤德的慈善夫人,想娶她为妻。但慈善夫人怎肯再嫁,礼葬其夫后,她就闭城自尽,追随亡夫而去,只留下这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感人故事。从此以后,云南的白族人民便过起火把节,以纪念“火烧松明楼”的历史故事和勇敢聪慧的慈善夫人。郭将军杀夫欲霸妻,贞烈夫人火海自焚汉朝的副将郭世忠杀死了大理的曼阿那酋长,并发觉酋长的妻子阿南夫人长得很漂亮,便要娶她为妻。阿南夫人假意答应,但提出了祭奠亡夫的三个条件。然而,在祭夫时,阿南却点火烧着了灵堂,跃身跳入熊熊烈火中自焚而亡。阿南的忠贞勇敢,博得了人们的赞叹和钦佩。从此每年在阿南自尽的日子,白族同胞便点燃火把,串乡游寨,以示纪念。勇士摔跤斗恶魔,众点火把烧天虫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十大力的恶魔,在人间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人们发现后,纷纷上前质问。十大力蛮横地要人与他摔跤,还示威地把一头头壮牛翻倒(从此,火把节时首先要斗牛)。他的挑衅行为惹怒了一位叫包聪的彝族英雄。他走出人群,与十大力扭扯着摔了三天三夜仍不分胜负。于是人们弹着三弦,吹着短笛,拍手跺脚为包聪助威,终于击败了十大力。恶魔发怒,放出蝗虫等各种害虫来糟蹋人们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于是,人们又集合起来,点燃一支支火把去烧害虫,最后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害虫,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廿四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到这一天,都要杀牛宰羊,举行火把节的各种活动,它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争取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杀税使惹怒天神,燃火把群战害虫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人们交不起租税,人间一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便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发洪水想淹没地上的人类,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一只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于是,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最终战胜了虫害,夺得了丰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阿南公主的故事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故事:“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蕴含意义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族源相同的彝语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关,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联系,在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火把节活动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就是趋吉避凶。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即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节俗,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与氐羌系统的彝语支民族崇火尚日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火把节传说有很多异文,虽来源各有不同,但都大同小异,其文本结构都按人与神的斗争→人战胜神→神进行报复→人再次战胜神→庆贺胜利和夺得丰收的叙述程式来结构故事。这些不同的文本都具有强烈的人本精神,都是以宣告人的胜利、神的失败而告终的,这与神话中以神为主导的叙事方式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的转移(从自然转向社会)及阶级社会的矛盾冲突的加剧,火把节的传说与各民族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紧密交织为一体,进而成为表现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一种口头叙事途径。这类传说是次生性的火把节习俗传说,主题是歌颂祖先和英雄。后来传统道德观念对火把节习俗传说的渗透,反映为女性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的相互交叉。不论是早期的喜鹊姑娘,还是后来的阿南、慈善夫人,大都有一种共同的“投火自焚”的命运结局,这类传说一方面反映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阴谋,另一方面更是“一女不更二夫”的刚烈女性的传说,意在表节烈之德。从喜鹊姑娘、阿南到慈善夫人,一个个殉情、殉夫、殉国的忠贞形象,人们将这些善良勇敢的女性人物的命运与火把节传说紧紧联系在一起,表达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进贤烈而诋淫恶”的感情和愿望。这类传说应属后起。总之,从火把节传说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层级的历史累层,与这个节日在西南各民族民间长期发展是相同步的,火把节的传说在其久远的流传中不断衍变,甚至影响到了某些地区的节俗,使原生态的、“祭祀性的”火把节也附着上了“纪念性节日”的衍生涵义,如鹤庆的传说把六月十九妇女用凤仙花染红指甲也归到慈善夫人身上,说是对慈善刨夫尸把指甲都刨出血了或烫红了的一种纪念。少数民族的举办时间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如今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汉族的火把节江苏省南通地区是整个汉族中可以说是唯一进行火把节的地区,每年的冬至那一天,当地的精壮男子都会拿着一大把由稻秆作成的火把,在房前屋后浇上油,在田间地头绕上几圈,以乞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长期的历时性发展(时间维度上的)和地域性的演变(空间维度上的),火把节所呈现出的民俗文化内涵不可能还是早期那种单一形态,而是复合形态,含括了传统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包容着宗教、信仰、伦理、歌舞、技艺、民间审美等丰富的内涵。民间广泛流传的“火把节传说”,就提供了分析和研究的可能性。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火把歌调彝族地区流传着十分丰富的火把歌调,虽然形式多样,但都有固定的火把歌调,由于彝语方言发音不同,大小凉山彝族称之为“都则朵洛嗬”,“都则”即祭火,“朵洛”意为祝愿,“嗬”即为歌。云南楚雄彝族诺苏支系称为“朵则朵额”,“朵则”意为祭火,“额”则是“玩”的意思。彝族的火把节历来最为隆重,并逐渐衍成了成套的节俗歌调。在楚雄彝族的这一歌种中,包括有《烧火歌》、《送火歌》、《招魂调》、《同乐调》、《火把节对歌》、《火把节祭歌》等等。演唱这些歌调的时间、地点和歌者亦各有所殊,如《烧火歌》由合户家长率领阖家在自家屋檐下的“节日火堆”旁围圈齐唱,以示庆贺;《招魂调》则由各家主妇独唱,同时手托祭物(粮、盐、酒、肉),直向自家菜地或粮田走去,边走边唱,当返回时,便采一株庄稼苗,示意已将人魂、畜魂和庄稼魂一并接回家来共度火把节,同时象征迎来人丁清吉、六畜兴旺和五谷丰稔之年;《火把节对歌》仅供本寨人们聚会寨边坝场对歌时所唱;《火把节祭歌》由〈生产和畜牧〉、〈献酒〉、〈除祟〉、〈稻场祭经〉四部分组成,由祭司毕摩在火把节当夜进行祭祀时诵念的歌调,反映了彝族以火除祟、祈神求福的原生宗教观念。楚雄彝族的火把歌调,唱词多属传统相沿,五字韵句,词头句尾有相对固定的衬格,填以“哦伙嘀哩伙”、“阿伙喔、噢来”等类的虚词演唱,其中部分歌调有较长的虚衬词乐段,有独唱、齐唱、对唱加和腔,一般不用乐器伴奏。各歌调以五声徵调居多,羽调次之。在其徵调式歌调中,常出现徵、宫二重调式音韵交错的现象,大多以上下乐句为主题演化成中、小型歌体和少量叙事歌体,采用二、三拍子。火把史诗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流传在云南富宁县、广西那坡县和越南与中国交界罗罗(又作倮倮)支系彝族的居住区,历史悠久,影响极深,流传甚广。史诗系当地彝族原生宗教祭司“腊摩”在“荞年节”(火把节)、“跳宫节”等祭祀性节日中的有关仪式上演唱的世传歌词,又叫《铜鼓歌》。在罗罗彝族支系中,祭祀礼仪与相关的仪式活动中,祭祀铜鼓或以铜鼓为祭器是一种重要的支系文化表征,腊摩作为祭司在诸多的节日仪式活动──跳宫(即跳铜鼓舞)中演唱的世传祭词《铜鼓歌》,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口承语言民俗事象。以举族祭祀战争中救护先祖的金竹为主要活动的跳宫节,又有“大跳”和“小跳”之分。“大跳”一般为九年或二十七年举行一次,要跳九天九夜,除在跳宫坪上进行祭祀和欢跳以外,还要到某个特定的山头及全寨各家各户去跳。“小跳”即一年一度所举行的跳宫节活动,前后举行四天,每天的活动分别为祭山、祭乐神、祭锦神(锦绣前程之神)和驱邪鬼。同样是跳宫节,各个寨子的仪式程序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活动都是以腊摩的祭祀为中心,是以诵唱《铜鼓歌》、欢跳铜鼓舞为主要祭祀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歌舞娱神祭神的传统盛会。“荞年节”即火把节,广西彝区已不盛行此节,在云南境内富宁一带的罗罗支系中称彝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为“荞年节”。这与农历六月彝家主要农作物荞麦大体丰收有关。史诗《换鼓》一章追溯了“荞年节”的产生和由来:迁徙到滇桂边界的四支彝人在瘟疫中绝处逢生后,又遇大旱带来的灾荒,那时的彝家的腊摩波仙出一良策,要彝家耕种耐旱的荞子。他自己徒步来到交趾(今缅甸)借荞种,可贪婪凶狠的交趾人非铜鼓不换,无奈之余,被缚的波仙只好屈从,以十面铜鼓换回十石荞种,使彝家转危为安,为了纪念荞和鼓的恩德,彝家在每年的旧历六月击鼓过荞年(火把节)。富宁一带的彝族人认为,“荞年节”(火把节)跳铜鼓舞,就是为了使天神快乐,铜鼓舞可以娱神慰神,并使天神赐给人们以丰年,护佑寨子里的人平安无疾,少死多生。此外,在广西境内的彝区,《铜鼓歌》吟唱得最多、最完整的场合是在每年节日期间“卜铜鼓”、“祭铜鼓”、“开铜鼓”和“封铜鼓”的具体仪式上及其相关的节庆活动中。由此可见,史诗的形成与罗罗彝族在特定的仪式性节日期间传演《铜鼓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可以说,以上节日大多由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史诗《铜鼓王》也同样是由祭司腊摩祭祀铜鼓的祭词发展而来的,祭祀仪式及其由此发展而来的节日活动场合是史诗形成并代代传演的民俗文化场,祭司腊摩是史诗的诵唱者、编撰者、整理者和传播者,其诗与史角色和谐地统一在祭祀仪式中。正如《伊利亚特》、《罗摩衍那》的产生离不开行荷马、蚁蛭式的人物一样,彝族英雄史诗的产生和形成也离不开祭司兼歌师的腊摩。文化传承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彝族火把节”(四川凉山、云南楚雄)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火把节在“西南文化区”的传承火把节不仅仅只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作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在彝语支其他民族如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火把节习俗在这些民族中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与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民间信仰以及本土宗教有直接联系,另一方面也与这些民族尤其是彝语支民族的历史源流、文化传承和社会交往紧密相关。渗透在火把节中的‘狂欢化’的民俗精神山地彝族的火把节最完整、最丰富保留着人类群体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其主题一向是对人类生命繁衍的讴歌,对族群生活理想的希冀,故而成为研究彝民族文化史和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角度。换言之,彝族火把节作为盛大的传统佳节,渗透着一种“狂欢化”的民俗精神,传达着素朴的生命观念和生活态度。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1]火把节的三天三夜,都各具特色,每个晚上吃过晚饭,首先由某一家开始点燃火把,然后就争先恐后地燃起火把往村外走,人们唱起火把歌,歌声随着火把的漫延响彻山谷。随后按约定俗成的方向又形成一条火龙来到公共娱乐场地,他们将火把集中起来燃成一堆大火,全寨人围着火堆,快乐地跳舞游戏。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的第一天晚上,小孩子们唱歌、跳舞、捉迷藏做游戏。人们在大敞坝上烧起一堆篝火,做各种游戏时,上下辈之间的拘谨在这节日的气氛中荡然无存。俗话说,火把节是玩的节日,过节三天没玩错的说法。就连那些刚接来婆家过第一个火把节的新媳妇(凉山彝人新婚夫妇成家一般都从火把节开始坐锅。)也用披毡半掩着脸羞羞答答地藏在婆婆姑子背后看热闹来了。人们狂欢到一弯弦月升上东山时才回家歇息。姑娘们激动得索性不睡,你帮我我帮你地帮着收拾打扮。准备第二天的穿着打扮,并准备干粮、肉食、水果等东西,以便更好地前往相聚过节之地。节日那天,寨里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竖立若干火把,准备活动使用。同时在村寨附近选择一块开阔地,在地中央竖立一根长10~20米的青松,青松顶端横放一根挂满红色纸花的木棒,缘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个宝塔形大火炬,作为活动场所。傍晚,节日活动的主持人率领锣鼓队敲锣打鼓,寨中各家闻听锣鼓声即出门点燃火把,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向活动场所汇集。人们到齐之后,主持人一声号令,大家举火把向宝塔形火炬奔去,将其点燃。一时火光冲天,欢声四起,大家各举小火把围着大火炬,跳起“丰收舞”,唱起丰收歌,载歌载舞,热情奔放。歌舞结束,各家各户的人们举着火把向自己的田土走去,分散举行火把游行,一直要游遍各自的田边地角,以此表达消灭害虫,祝祈风调雨顺,确保五谷丰收,人丁平安,六畜兴旺的心愿。织金彝族的火把节,以三塘镇松树坪的节日活动场面为大,每年均有上千人参加。活动场所还立有序碑,记述这里火把节的形成与延续。

火把节,汉文最早的典籍中称为“星回节”,是白语xil(柴) huix(火) jia 的音译。现代白语中有三种称呼,一种是xinl huix jia, 另一种是 fv ngua vd (音近:夫汪吾,即六月疯),第三种称呼叫 zul hol yind (做花船)。火把节在西南民族中影响甚广。其起源是西南民族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乏人研究。中国主流学界对此关注极少。本土学者缺乏足够的研究力量投入其中,再加上明朝沐英在大理的文化灭绝政策,所以研究难度也非常大。民间广泛流传的起源是"火烧松明楼"的故事。相传在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其他五沼。六月二十四这天,皮逻阁诱召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纵火将他们烧死。邓赕诏主的柏洁夫人早就看穿皮罗阁的野心,劝丈夫不要去,但迫于祭祖和南诏的威力,不得不去。柏节夫人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于是将一只铁钏戴在丈夫的手上,后据此认出了丈夫的遗体。南诏王见柏节夫人貌美聪慧,便逼她为妾。柏节夫人假意答应,但回去将丈夫掩埋后,率众与围城的南诏兵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于六月二十五日投海而死。每到六月二十五这天,大理、剑川、洱源等白族聚居区城乡各族群众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杀猪宰羊,庆祝节日。小孩忙着劈火把,姑娘们忙着把从山上挖来的金风花根捣碎,包在手上染成红指甲,大人们在村寨广场中央,用一根20来米高的木杆竖在地上,周围用麦秆、干竹等捆成一个大火把,上面插着预示五谷丰登的彩色升斗,一根根彩线串起的梨果挂满火把。入夜,人们点燃大火把后,孩子们各自举着小火把在田野上奔跑喊叫,不时将一把把松香面撒在火苗上,腾起阵阵烈焰。靠近海边的村庄,还要进行划船比赛。人们以此来纪念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柏节夫人。其实结合火把节风俗流行的民族的历史特点分析,可以得到一些有意义的认识。火把节流行于云南北方民族集团内,即氐羌集团,包括白族,彝族,纳西族,普米族等内部。根据一般的认识,氐羌民族来自寒冷干燥的青藏高原。火对这些民族的生存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火堆火把在过去数千年的民族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由此产生对火的高端价值评判和精神信仰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反观地处热带的云南南部民族,比如傣族,水对他们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傣族有泼水节。地缘地理环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造就了相关文化特色的发育。这应该是对火把节起源的严肃思考的起点。火把节起源问题的一个分论则是:”火把节起源的唯一性“问题。在火把节被简单归为彝族节以后,一个愚蠢的推论就是:白族火把节源自彝族火把节。这个推论存在的硬伤是彝族内部火把节高度不一致。时间上不一致,地域分布上也不一致。乌蒙地区的的彝族甚至根本没有火把节的风俗。所以此推论无法解释白族火把节在民族内时间内容形式上的高度一致性的特征。有鉴于白族建立的南诏大理国延续500多年对云南的影响,”彝族火把节源自白族“的推论更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退一步说,考虑到彝族火把节在称谓,相关传说,时间,庆祝形式的巨大差异,除了大理州的彝族火把节是源自白族以外,其他地方的彝族火把节很有可能是独立起源的。火文化在氐羌系北来民族中的仪式化表达的普遍性完全可以产生不止一次的独立起源。

羌族舞蹈论文

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的说法是“没有歌不行,没有舞亦不行”。《汶川县志》说,羌民“丧葬有丧葬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欢,盖古风尚存也。”羌族音乐原始古朴,属我国民族调式,以五声、六声为主。五声音阶的歌曲包括有以宫、商、角、徵、羽5个音作为调式主音(起讫音)的5种调式。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五声式音阶,如徵羽、变宫、商、清角,以及宫、商、角、清角、徵,但是很少使用。六声音阶在羌族民间歌曲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在使用由徵、羽、宫、商角和徵、羽、宫、商、清角两种五声调式音阶的交替而形成的六声音阶歌曲中,角声与清角声不在一个乐句里或一个乐段里同时出现,并且只有以宫、商、徵、羽4声为调式主音(起讫音)的4种调式。民间歌曲中使用完整的七声调式音阶较少,一般都是通过以五声调式音阶或六声调式音阶进行交替及转调形成的七声,因而使用七声的歌曲仍具有五声调式色彩。羌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有,保留着原始乐舞粗犷、古朴的风格,大多是在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进行,舞者既通过舞蹈取悦祖先神灵,又得以自娱乐,以羊皮鼓、手铃等打击乐器伴奏,加深人民对神的崇拜和其神秘感;舞蹈动作的表现与歌词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多数舞蹈是用歌来促使舞步的循环往复;同一乐句男领女合,动作完全重复,节奏的强弱起落同舞蹈齐奏起落结合巧妙协调。羌族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什么样的场合跳什么舞,均按功能和礼仪要求有一定的程序。羌族舞蹈按其形式和功能可以分为自娱乐性、祭祀性、礼仪性、集会性4种。“萨朗”有“唱起来,摇起来”的意思,此舞在羌区最为盛行和普及,是很古老的自娱性舞蹈。“萨朗”音乐曲调欢快、流畅,节奏跳跃、明朗,歌词内容十分丰富。该舞可在室内外进行,男前女后,不限人数,围火塘或场院一圈,不封口,向逆时针边歌边舞。开始时,先男女轮唱一遍舞曲,然后共同起舞,速度由慢到快,跳到激烈时,领舞男子加快舞步,带头交换各种不同的舞蹈动作,或双腿交替重踏,或左右旋转,男女相互竞争,气氛逐渐热烈。舞至高潮时,男子叫声“吓喂”,女子应和“哟喂!”一曲就此结束,接着再变换新的舞曲和步伐。“席蹴步”在南部方言中有“办酒席时跳舞”的意思,是民间在丧葬、祭祀时举办酒席后进行的祭祀性舞蹈,没有固定的表演程序。此外还有反映丰收后喜庆心情的“瓦西切玛”、“江得里学”,赞美装饰物的“石奎余奎”。 “席蹴步”音乐曲调缓慢,节奏却很鲜明,曲式短小,反复重复。身着传统服饰的羌族女性 “仁木那·耸瓦”,赤不苏方言,意为“宾客来临时表示尊敬和欢迎的舞蹈”,是羌族传统礼仪舞蹈,主要由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跳。如果寨子3年无人凶死,为示吉利,则要跳此舞庆祝。舞蹈一般出现在迎宾待客的礼仪活动开始、结束时。舞蹈时,男女数人面对宾客,呈八字形分开而站,双手小指扣住身边舞伴的腰带,齐唱表达了全寨人对宾客的尊敬和赞美节奏缓慢的民歌。“克什几·黑苏得”,意为“跳铠甲”舞时唱的歌,舞蹈俗称“铠甲舞”、“跳盔甲”,是为战死者、民族英雄或有威望的老年人举行隆重葬礼时,由身披牛皮制作的盔甲、头戴盔帽、手执兵器的男子跳的舞蹈,主要流行于茂县北部、黑水等比较边缘的山寨。此歌音调悲切,运用极不稳定的角调式,速度缓慢,表达一种悲愤、哀伤的情感。“莫恩纳沙”是羌族祭祀活动中,由释比跳的祭祀性舞蹈,也称“羊皮鼓舞”。该音乐无歌唱,只有羊皮鼓和响盘(铜铃)两种打击乐器作伴。响盘声响清脆,和着羊皮鼓的鼓点节奏和舞蹈节奏的变换,敲击出不同的音响组合,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说到羌族的音乐,多声部不得不提。多声部又称和声或,是指两组以上的歌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歌曲。羌族的多声部主要分布在松潘县的小姓羌族乡,黑水及茂县部分地区。1984年,松潘县文化馆郑三宝先生首次在小姓羌族乡采录了两首多声部羌族民歌,请四川省音乐家协会民歌专家任渝等人鉴定,得到了认同,并引起中国音乐界的关注。1986年,中央音乐学院樊祖荫教授一行专程到松潘县小姓羌族乡大耳边寨考察,进一步确定,从而否认了19世纪80年代一些音乐界人士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多声部的故乡在欧洲的说法(后来证实大部分古羌后裔民族都保存有多声部民歌)。羌族多声部的唱法主要有“引”、“尼沙”、“娄”、“玛茨”等几种,唱法、意义根据具体的场景有所不同。羌族的乐器有羌笛、口弦、唢呐、脚盆鼓、羊皮鼓、锣、响盘、指铃、肩铃等。此外羌族还有羌戏、端公戏、武士戏、花灯戏、马马灯、打围鼓等民间戏剧。

藏羌风俗禁忌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 藏羌歌舞 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簧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跳呀唱呀,没有个完。在城镇,只要天气稍为暖和,人们便举家而出,到林子里边喝青稞酒,边跳起民间舞蹈,它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西藏确实是"歌舞的海洋",可以说西藏"家家有舞,人人能跳"。 藏族民间舞蹈种类很... 九寨人情 藏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百年前,九寨沟的先民们从遥远的“世界第三级”--西藏阿里迁徙至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与周围的羌族、回族、汉族携手合作,创造了独特的康巴文化。至今,九寨沟人的衣食往行、婚丧嫁娶和生产方式等,还保持着浓郁而古朴的藏族传统:精美的服饰,剽悍的腰刀,香醇的青稞酒、酥油茶,... 藏式建筑 藏族建筑的类型多且各具特色,大致可分为寺院宫殿、园林、住宅、塔等四种类型。。... 藏羌节日 麻孜会 农历正月为藏族的年节。而九寨沟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农历三月十五的“麻孜会”。这天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去扎如寺参加庙会,烧香敬神,朝佛转山,向师长亲友、和尚喇嘛敬献哈达,表达美好的祝愿。庙会上也有唱歌跳舞、演藏戏等庆典活动。青年男女也常在这天寻觅知音,交结朋友。德朵节 每年冬季至初春,是... 藏传佛教 公元7世纪,佛教从唐朝和印度等地传入西藏。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即保持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具有浓郁藏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先后形成众多教派,目前主要有四大派,即格鲁派(俗称黄教)、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扎如寺位于九寨沟... 服饰首饰 首饰 首饰的概念在汉文化中一般是作为人体和服装的“点缀”,而在藏文化中,尤其对女性而言,用“浑身披挂”四字更为贴切。各类首饰与其挂件遍布全身。头上佩的簪子、发卡、骨环、玉磐、发珠饰链及各类耳环等;胸前戴的项琏、珠饰、托架(远古金属圣物)、嘎乌等各类护身饰件;腰上系的图纹腰带、金属... 藏族风情 饮食 藏族以熏烤肉为主,辅之以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等饮品。 九寨沟藏胞从古至今居住在高寒地区,形成了与其它兄弟民族迥然不同的饱含习惯。藏族人民对自己的传统食品和食俗,犹如对待风俗一样,怀着浑厚的感情。游人在贪图这儿秀丽山川的同时,若是再吃一口香甜的糌粑,品浓酽的酥油茶,喝一杯醇香的青梨酒,尝... 阿坝自治州民俗节庆一览表 白石崇拜 在茂县、汶川、理县、北川一带,人们可以看到当地羌民的屋顶上,屋里神龛上,村外山头上都供奉着一些白色石块,这就是这一带羌族人的白石崇拜。相传羌族的祖先在被魔兵追赶时,幸遇天神木姐珠投下三块白石,变为三座大雪山挡住了魔兵,才得意脱险。从此,羌族人为感谢天神,奉白石为神灵。你最好去我找的网站看一下,他有许多部分,只给你拷贝这么多,其他不给你拷贝

藏族 舞蹈 ,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 文化 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藏族舞蹈的 历史 介绍,希望你喜欢。 藏族舞蹈的历史渊源 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布地区称之为“波”“波强”,藏北牧区称为“卓”或“锅庄”。《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农、牧区舞蹈风格不同,各有特色。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呼号,这是《果谐》融入羌族原始舞蹈形式的鲜明特点。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 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这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 乐器 伴奏的舞蹈。《堆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而传统的《堆谐》,则在舞时以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区别于其他圆圈舞形式。这与羌族的《洒朗》和古格王朝宫堡遗址 壁画 中的舞蹈形式相同。可见公元10世纪时已有《堆谐》舞蹈存在。 因由男舞者边领舞边以弦乐 二胡 或牛腿琴伴奏而得名。藏语称之为“叶”或“康谐”,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及青海、甘肃等地,尤以四川省巴塘地区的《弦子》最为著名。各藏族地区的《弦子》形式相同,动作缓慢舒展,细腻流畅。 《卓谐》和《热巴卓》是藏族舞蹈《卓》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其中也有以原始“拟兽舞”为素材,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表演舞蹈。在《卓》的整个舞蹈中以歌时不舞,舞时不歌为特点,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地位。 上千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多种“鼓舞”世代相传。从日喀则地区《大鼓舞》的领舞“卓本”的装束上,即可寻找 到古代藏族祭祀活动和游牧生活的痕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被称为“司马卓”的日喀则地区司马旺堆乡的《大鼓舞》中所使用的鼓,与其他地区的鼓差别显著,鼓形之大是其他地区鼓的两倍,而且附有木制长柄,斜插于身后。《卓谐》的表演共分为三段,在表演中穿插歌曲,由全体舞者演唱。此外,有大段技巧与队形变化的“鼓舞”表演。所 唱歌 词现在多以祝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和生活幸福为主,祭祀成分逐渐减弱。《大鼓舞》多在“望果节”等喜庆时表演。 拉萨、山南等其他地区的《卓谐》的鼓面小,侧系腰间,无长木柄。这种“鼓舞”形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各寺庙壁画中就有《卓谐》的形象,在桑耶寺金成公主殿壁画《桑耶寺落成庆典图》中,也可见到它的风采和“卓本”的姿容。 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的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流传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工部地区和云南、四川省藏族聚居地区,是过去流浪艺人以此卖艺为生的杂艺歌舞节目。而《热巴卓》,则是一种由男女艺人共同表演的双人“铃鼓舞”,现在,人们所说的《热巴卓》和《热巴》,基本上都是特指其中的《铃鼓舞》而言。《铃鼓舞》是《卓》中颇具特色的一种“鼓舞”。 除民间自娱性舞蹈外,从公元15世纪噶丹颇章王朝起,藏族开始有了专门在王宫表演的专业性歌舞。 供藏族宫廷和上层贵族欣赏的《囊玛》,在18世纪末,八世__时,融入了内地乐曲和江南舞姿。舞蹈由慢速到快速两部分组成。随着时代的前进,《囊玛》经过增添和改编,现已成为表演舞蹈呈现在舞台上。 此外,《噶尔》是由被称为“噶尔巴”的男性 儿童 表演的“乐舞”。多用于驱邪迎祥、歌颂政教等方面。从这种舞蹈的伴奏乐曲、乐器和舞姿、服饰上看,《噶尔》明显地受到过中原和西域“乐舞”的影响。 除以上介绍的民间舞蹈外,历史悠久的“藏戏”中的舞蹈也值得一提。藏戏曲调高亢,舞蹈性强, 节日 剧目《朗萨姑娘》、《顿月顿珠》、《苏吉尼玛》、《卓瓦桑姆》等,深受民众喜爱。在拉萨唐代所建大昭寺大经堂的“寺庙落成庆典图”壁画上,就绘有一位头戴白色面具、手持法器的戏人,正在边作舞边全神贯注地逗引着两头由人披兽皮装扮的“牦牛”,一旁还有击鼓作乐的伴奏者,其神态个个栩栩如生。这幅“寺庙落成庆典图”上的“戏兽舞”形象,不但说明早在千余年前的西藏已有“戏兽”表演,而且经历各个时期延续至今的“白面藏戏”和它的唯一传统剧目《西容仲孜》(藏语意为:西容县斗牦牛)在唐代已是十分成熟的节目。图为20世纪30年代,在广场表演的《牦牛舞》。 藏族舞蹈的主要特点 在白面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蓝面藏戏”,不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而且继承和保留了在古格王朝时已有的《布马》等民间舞蹈形式。使民间的 广场舞 蹈进入了程式化的藏族戏剧,同时还引用了藏民喜爱的民间音乐,使藏戏流传于藏族民间长盛不衰。 为符合藏族“多神崇拜”的信仰特点,人们在祭祀 礼仪 中,创编了使用各种神祇面具,并含有大量藏族土风舞成分的程式舞蹈。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盛行的藏传佛教黄教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流行于西藏、内蒙、甘肃、青海、四川等省区信仰黄教的广大地区。《羌姆》舞蹈多由《拟兽舞》、《法器舞》混杂而成。在表演时,很少歌唱,气氛庄严、肃穆。 每逢重大宗教节日,喇嘛寺都要举行“跳神”活动。在唢呐、蟒筒、长号、鼓钹齐鸣之中,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装扮成众神列队绕场一周,揭开序幕。然后陆续表演《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鹿神舞》、《喜乐神舞》和《护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在各段舞蹈之间,还穿插喇嘛们表演的 摔跤 、角斗等,以 娱乐 观众。有时还表演“舍身饲虎”之类的佛经 故事 和表现乐善好施、长命富贵的《寿星舞》、《仙鹤舞》等。今天,黄教的祭祀舞蹈《羌姆》与清代、民国时期的《羌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大的改变。《羌姆》的最后一场是驱鬼,众神兵天将把用酥油和糌粑制做成想象中的鬼首——“朵玛”押送到寺外旷地点火焚烧,以此逐一年之邪,祈一年之福。 在西藏各大喇嘛寺院中,都保留有专门供跳《羌姆》时使用和供经堂壁挂的各种神祇面具。在桑耶寺中,至今珍藏着创建西藏喇嘛教的印度高僧莲花生的空体半身像,为在宗教节日举行《羌姆》时,套于表演者身上作祭祀之用。全国各大喇嘛教寺院,每年都选出刚入寺、具有歌舞素质的小喇嘛,由老喇嘛以《羌姆》舞谱为依据,口传心授《羌姆》舞蹈的各种舞姿。小喇嘛经过长期的的学习,成年时即为优秀的《羌姆》表演者。 生活在四川省茂汶地区被称作白马藏的藏族支系民众,每年在藏历新年时要用两三天时间,对最大的神灵——山神进行祭祀。当祭祀者在山上祭祀回来后,人们便头戴各种神兽面具,在村中围圈按一定程式跳舞,向神灵祈求丰收与福安。 藏族舞蹈的差异 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作为藏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族服饰文化也同样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独具魅力。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总的来说,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性差异不大,其基调变化亦小。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藏装的地域性特征明显。 拉萨为中心地区的农民通常穿白色圆领右衽氆氇长袍,领子、袖口、袍边镶红、黄、蓝色带十字花纹的花边,长袍略长于人身高,穿时用一条绳子将袍子折短系于腰间,使袍子刚过膝盖,腰部形成一个口袋以装日常用品,出门时,夜里袍子可当被子。 拉萨为中心地区城镇藏族服装与农民有些差别,特别是妇女着装。夏天,拉萨妇女穿无袖长裙,色彩、面料的选择全然不同于牧民和农民。拉萨人喜欢用质地比较好的绸缎、哔叽等面料做藏装,偏重选择素净、淡雅的颜色,与农牧民喜爱的大红大绿强烈对比色彩恰恰相反。近年来城镇居民着西装革履者越来越多,就连拉萨近郊的农民穿传统藏装的也越来越少,汉装、藏装、西装混穿现象普遍。 藏北牧区的牧民,一年到头几乎都穿皮袍。皮袍光面朝外,前襟、后背、袖口用彩线缝出大幅图案。一般男子皮袍处理较简单,妇女的藏袍较复杂,要用许多条宽大的色带饰边,并排饰于后面,有黑、红、绿、紫等颜色,数量大多为五至七条,也有的把皮面饰满。藏北妇女还习惯将头发分辫成无数根小辫,因为藏北寒冷,人们一年半载也难洗涤梳理几次头发,而且她们还将松耳石、玛瑙、珊瑚、琥珀等直接穿串固定在发辫中,这在农区和城镇难以见到。 东南地区的工布服装最典型的特征是男女皆穿“谷休”,即宽无袖袍。男子的“谷休”从腰部束扎,下摆不过膝,女装“谷休”却下垂至脚面。“谷休”大多是用氆氇制做的,也有用毛皮做的。工布男子都戴帽,特别喜欢戴一种从山南桑昂曲林传去的用彩缎作装饰的桑林帽。工布人的靴子也很讲究,有“那刀”、“日局”两种,男女均穿。“那刀”分上、中、下三等,“日局”靴是节日盛典才穿的。 西边的阿里普兰地区盛行羔皮袍,制做精细、装饰典雅。羔皮袍的面料以毛呢为主,领、袖、襟底镶水獭皮,外套绸缎,这在整个藏区都是较具特色的。而普兰服装的最精美、最独特的却是妇女的“孔雀”服饰,它与阿里孔雀河的美名紧紧联系在一起。孔雀河源头似孔雀,它是美丽和吉祥的象征,为了使孔雀般的美丽和吉祥永生永世地存在于这块土地上,妇女们的装饰便模仿孔雀而流俗于今。妇女戴的帽子叫“町玛”,是棕蓝色彩线氆氇制做的圆筒帽,帽的底边截一段为留辫子处,妇女的耳坠以珊瑚及珍珠连串而成,长约15厘米。独特的帽子及耳坠象征孔雀的头冠,妇女背部系“改巴”,即背部围裙,“改巴”用毛色纯白光滑的山羊皮制作,正中部镶嵌带有圆形花纹的棕蓝色氆氇,是婀娜多姿孔雀的翅膀,底部开的三道叉口便是孔雀的尾羽。有的“改巴”皮面夹有色彩绚丽的绸缎,更具有非凡的风姿,犹如开屏孔雀临现眼前,美丽多姿。 总之,由于 自然 条件、生产方式的不同,藏族服饰丰富多彩,差异颇多,不胜枚举。有些地区,县与县、乡与乡之间都有较大区别。目前已发现的服饰类型已有200多种,居中国少数民族之首。藏族舞蹈的历史介绍相关文章: 1. 藏族舞蹈知识 2. 藏族纹饰的历史文化 3.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论文 4. 拉萨八廓街历史介绍 5. 藏族饮茶的历史

一、阿坝师范学院在哪里 阿坝师范学院地址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水磨镇佛山大道,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四川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二、阿坝师范学院介绍 阿坝师范学院前身为阿坝师范专科学校,是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全日制普通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原坐落在汶川县城,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学校搬迁至成都郫县古城、团结镇、彭州原成都师专老校区异地办学。2011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汶川水磨镇新校园。2015年4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阿坝师范学院。 学校座落在民族文化璀璨的岷江之滨,寿溪河畔,国家AAAAA级特别旅游风景区汶川县水磨古镇,距成都市区60余公里,距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20余公里,紧邻三江生态旅游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四川省园林式校园,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之地。 学校是四川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是四川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应用转型院校联盟单位、教育部中央教科所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教育实验基地和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首批高校转型与课程改革联盟单位(首批72所)、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院校。 办学四十余年来,学校植根阿坝,始终牢记为阿坝藏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培育人才的办学使命,秉承“德才兼备、智慧永恒”的校训,始终坚持“重内涵、强质量、创特色、铸精品”的办学理念,坚持“民族+师范”,发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阿师精神,强化“感恩、奋进、务实、创新 ”的校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博学善导”的教风,“善学善思、学用结合、求真务实”的学风,建成阿坝民族地区师资培养的摇篮,培养了一大批“融得进、扎得下、知感恩、能奉献”的“永久牌”阿坝民族地区优秀教育师资和其他各类优秀人才,为阿坝藏区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杰出校友代表有四川省副省长尧斯丹、甘孜州州长肖友才;中学特级教师刘裕文、丁庭楹;著名歌手容中尔甲、郑绍兵;古文字学专家、 西南大学 文献所所长张显成教授等。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24亩,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现开设有文、理、工、管、法、艺术、教育、历史8个学科门类20个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9675人,现有校内专任教师438人,外聘教师3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320人。现有13个二级学院、2个研究所、11个非实体性科研机构和1个艺术团。拥有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研团队3个,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突出贡献专家1名,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学校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光荣称号,是四川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围绕“生态、文化、民族”关键点,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做好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围绕“生态”组建了生物、化学、智能化、自动化、经济、管理、旅游等专业集群;围绕“文化”组建了音乐、舞蹈、美术、体育、文学与传媒等专业集群;围绕“民族”将四川省羌学研究会、学校民族文化研究所、科学工作院、VR 实验室、藏纸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水平科学研究团队(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创意研究团队)、藏汉双语研究中心等组合成为民族学学科平台。根据“突出优势、重点建设、全面推进”的原则,启动校级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干、艺术和体育学科为优势、藏汉双语学科群为特色、非教师教育类学科为增长点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05万册。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教学用计算机2000余台,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座位7000余座,校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实验室61个,实训室8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 学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本科教育在学校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抓手、三个一体化、四个符合、五个原则”的改革思路,按照“1+N”的模式推进合作办学,按照“就业力、考研率、参加学科竞赛、撰写论文和获得的专利及其转化、专业与岗位匹配以及上岗后未来5年的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学生质量要求,狠抓教学建设,制定《振兴本科教育实施方案》,近三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专业相关度为75%,就业满意度为70%,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据麦可思调查,升本以来,在校学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毕业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保持91%以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泰国碧武里皇家大学、美国芝加哥东西大学、美国北密歇根大学、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韩国崇实大学等多家国外大学和合作机构签订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协议,泰国正大管理学院·阿坝师范学院研究生部已经挂牌成立,正式启动联合培养硕士、博士工作。学校现有“3+1”本科项目、暑假游学项目、国际交换生项目等学生出国学习项目。学校每年还将推荐优秀大学生到与我校合作的国外高校就读研究生,学校以“汶川+义乌+义乌工商职业学院+阿坝师范学院”的模式合作,按照“一年班、二年专业、三年学院”的思路为阿坝地区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加强特色项目科学研究。在汶川县居民健康指数指标体系构建、《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汶川卷)》的编攥、康养旅游项目策划、基础教育联盟建设、藏羌医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建有省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校级科研团队12个,近五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任务项目6项,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和四川省社科规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等各类省、厅级项目220余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近500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0余篇,100 余篇被EI、SCl、ISTP (CPCI) 收录;出版教材、专著140余部,近50项成果获国家相关部委、省级、厅州级奖励,近100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学校坚持“传承、创新、特色、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着力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搭建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努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舞蹈表演专业被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批准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得四川省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荣获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学校荣获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年荣获省级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2017年,学校被评为四川省易班建设示范高校,学校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获三等奖2项、优秀指导教师奖1项;在第三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铜奖,在第2018年我校第一届本科学生参加“创青春”大赛中获得了2个金奖、1个银奖、13个铜奖(全省共32项金奖),省内排名第28位。 学校在服务地方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近三年来,学校教师承担各类横向科研课题6项;与阿坝州人民政府、州科知局、中国卧龙特区管理局、汶川县、黑水县、温州大学等建立了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关系。其中与阿坝州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教师教育试验区;与汶川县人民政府联合成立汶川县南部片区教育联盟,并共建水磨中学、八一小学、汶川第二幼儿园等12所学校,举办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班,管理干部培训班。建立阿坝州科技孵化园,园区入驻企业达42家。成立大熊猫学院、乡村学院,藏纸研究中心、高原无人机研究中心、民族研究所。深度参与阿坝州精准扶贫工作,落实专项经费超过100万元,选派好驻村干部,参与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出了《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方法案例》、《熊猫指数》等创新成果。学校积极推广藏羌文化,以藏羌歌舞文化为题材创作的民族组舞、民族歌曲作品,在国际性、全国性、全省性比赛中屡创佳绩,我校主持研究的国家民委“十五”、“十一五” 全国少数民族重点古籍出版项目《羌族释比经典》,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阿坝旧志》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学校老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被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采录,专报*及全体政治局委员。我校教师创作的藏族祥巴版画,凸显了极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现代性,一次性被国家美术馆收藏18幅;我校师生创作的大型羌族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获得首届四川艺术节“文华奖”剧目类“剧目奖”和“观众最喜爱剧目奖”,羌族舞蹈“鸽子花开”走进人民大会堂公开展演。 面向未来,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两评估、两转型”为引领,牢记发展使命,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学院而努力奋斗!

白族研究论文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生活在各自不同环境区域中的各族人民,身着各式各样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无不体现着所处的地理环境特色和民族风情。总体可以概括为北边长南边短,北边宽南边窄,北边厚南边薄。 同时,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反映在民族服饰情感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体现着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统一,体现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 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人口为藏族,他们生活的地方,海拔高,气温低,冬季漫长,夏季短暂,因而他们一年四季都穿着长袍,冬季皮袍,夏季棉袍,袖长宽松,白天当衣,晚上当被。为了生活方便不论男女都将右膊裸露在外,袖子别在腰间。每逢节会,欢歌四起,长空舞袖。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是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由于这种恶劣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气候条件,使黄土地上人们的服装另有一番情景。冬天人们穿着老羊皮袄,头上裹着白羊肚手巾。夏季白布的尕汗褡儿,青布的黑夹夹儿,是这一地区典型的民族服装。 生活在新疆天山南北地区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俄罗斯等少数民族兄弟的服饰,则明显的带有西亚各国和俄罗斯的特色,这显然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而形成的。 例如: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套斜领、无纽扣的“裕袢”,“裕袢”身长没膝,外系腰带。在北疆因天气较寒冷,外套常常有纽扣,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穿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维吾尔族在此服装用料上喜欢选用纯毛、纯棉、真丝、真皮,妇女喜欢艳丽的衣物,并以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饰物点缀。手工刺绣是维吾尔族的传统工艺,衬衣、背心及小圆帽上所绣的花纹图案都十分精美。 居住在云贵高原的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水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也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习习相关。最具特色的是侗族,他们的蜡染闻名于世,成为贵州地区亮丽的风情线。由于这一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山大沟深,林木茂密,溶洞暗河遍布。长期以来与世隔绝,交通不便,为了生存,他们自己纺纱织布,加工洗染。这种用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布料厚实、美观、耐用,可穿、可佩、可戴、可提,不仅有实用价值,更有观赏价值,近年来又成为旅游开发项目之一。作为重要民族的傣族,他们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喜欢留长发,并挽髻于顶,插上梳子或鲜花,典雅大方;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现多为丝绸、细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江南地区的形容和向往。河流密布,湖海相连,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植物茂盛。在这种地理环境中生活的各民族同胞,他们的服饰天人合一,环境造就,典雅别致,小巧玲珑,以薄、短、轻、柔、艳而著称。 彩云之南的傣族、僳僳族、白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由于生活在祖国的西南边疆,这里气候宜人,山川秀丽,天蓝水碧,风景如画。他们的服饰色彩艳丽,轻柔飘逸,女人们的裙子有摆裙,有长裙,有褶裙。特别是傣家妇女穿的筒裙,五颜六色,美丽得像孔雀开屏,不仅好看而且合身适用。由于这里地处边陲,过去封闭落后,观念保守,所以,很少有短裙。瓦族妇女的裙子也是筒裙,但没有傣族筒裙长,色彩以黑、红相间为主,这与她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关。 我国广大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是重要的农耕地带和人口集中区域,生活在这里的广大同胞以汉族为主,服饰介于高原和水乡之间。生活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渔民,服饰与其他各地区民族的服饰相比较,则是最简洁不过的了。渔民们长年生活在气候温热湿潮的水上作业,捕鱼打捞,穿着简练、轻便、易于晾晒的服装,这完全是由于地理环境而形成的。 贵州东南部地区的妇女,将多种图腾崇拜的形象融合于一体,以水牛的头和角、羊胡、虾须、蛇身、鱼尾等整合为意象中的“苗龙”形象,刺绣在自己的衣服和围裙上,表达自己的民族信仰。 这些视觉信息传达符号不仅对服装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使服装呈现千姿百态、靓丽夺目的艺术效果,同时更重要的是它以形象化的创造性语言,记录下了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民族情感世界的演变,为研究民族服饰艺术提供了极具史料价值的佐证。同时,这些信息符号也反映了勤劳智慧的苗族超凡的艺术概括和对装饰艺术的大胆追求。 我国北方民族喜欢在嫁妆的鞋垫、肚兜上刺绣鸳鸯戏水、喜鹊登梅、凤穿牡丹、富贵白头、并蒂莲、连理枝、蝶恋花及双鱼等民俗图案,以隐喻的形式,将相亲相爱、永结同心、白头到老的纯真爱情注入到形象化的视觉语言之中,反映了朴素纯洁的民俗婚姻观,同时,赋予纹样造型以生命的律动,表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勃勃生机。而方胜、如意纹、盘长等造型符号和纹样,则反映广大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真诚期盼,表达朴素纯真的审美情趣。 从上面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服饰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形象。它的功能一是遮风祛寒,二是装饰美观。但是,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情感的影响,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无不打上这一地区的烙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地理环境和情感造就了民族服饰。

1、苏峙鑫(1923-1991),剑川金华南门忠义巷人,白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核科学优秀专家。国家核工业创建之初加入核科技刨业者行业的首批科技人员,是中国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和生产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62—1965年,苏峙鑫承担了核工业部下达的重要国防任务“503”项目。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并作为“原子弹突破即武器化”的部分内容,再度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65—1981年,苏峙鑫主持原子能放射化学研究室期间,作为研究室代理主任,投身于核技术和放射化学技术在环境、材料、土壤、地质、生物等领域的开拓性应用研究,为活化分析、正电子湮灭技术在80年代进入国际国内前列打下坚实基础。80年代初,苏峙鑫参加了质子直线加速器及其应用研究室的工作,负责利用该加速器开展缺中子医用短寿命同位素的研究和应用研究任务,建成高能所第一个较先进白l同位素制备和研究实验室,先后研制成功碳—1l、铊—201、镓—67等放射性药物制剂;其中,重要的心肌显像剂铊—201注射液的临床100例试验已基本完成,为国内医务界提供常规产品,填补国内供应空白走出第一步。3、李元阳(1497~1580)字仁甫,号中溪,别号逸民,明代大理府太和县人,白族。李元阳自幼沉默寡言,但聪明过人,勤读诗书,尤好文史。明嘉靖壬午年(1522年),取云贵乡试第二名;嘉靖丙戌年(1526年),中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由于参加议论为嘉靖皇帝生父封号的所谓“大礼议”而被贬江西分宜县。后改授江苏江阴知县。任职期间,兴利除害,体恤民苦,并以廉洁著称,当地百姓曾为之立碑建祠,载其种种善举。晋京任户部主事后不久,改任监察御史,负责弹劾官吏、整肃政纪。他刚正不阿,曾直言嘉靖皇帝:“陛下之始即位,以爵禄得君子,近年来以爵禄畜小人。”被同僚称为“真御史”。正是这种直言不讳使他在官场上屡屡碰壁,被贬往荆州任知府。在荆州府任上,荆襄百里之间没有水井,他带头捐俸打了几十眼井,限期各县修复河堤池塘,使沿江州县不受水灾,当地人民遂以“李公井”、“李公堤”命名,以兹纪念。李元阳清正耿直,对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的现实极为不满,又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嘉靖辛丑年(1541年),借奔父丧,弃官回乡,从此隐居大理40年未再出仕。他寄情于苍山洱水之间,省却了尔虞我诈的倾轧,再无宦海的羁绊,既与杨士云、杨慎、张含、李挚等文化名流诗文唱和,又勤于著述,其诗文集有《艳雪台诗》、《中溪漫稿》,理学著作有《心性图说》,并在晚年编纂了嘉靖《大理府志》和万历《云南通志》。由于他在哲学、史学、文学、书法、教育诸方面的突出成就,被誉为“史上白族第一文人”,在云南文化史占有重要地位。4、我党早期杰出的理论传播者张伯简((1898—1926,大理剑川县金华镇桥头街人,白族) 5、清华园中最早的共产党员施晃(1900--1933,云南浪穹(今洱源)人,字动生。白族)6、东北抗日联军名将周保中。(1902-1964,大理湾桥村,白族家庭原名奚李元,字绍黄,白族,原名奚李元,号绍黄)7、董泽 (1888——1972) 字雨苍,云龙宝丰人,白族。1908年,留学日本,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1915年,回国参加护国运动,后再赴美留学。1920年回国,筹建云南东陆大学(云南大学),任校长8年。1925年获“法国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称号。历任云南督军公署秘书、省教育、交通、财政等司司长、富滇银行总办。建国后,历任第一届省人大代表、省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委员、省参事室参事。8、王希季,男,白族。1921年7月出生,云南大理人。1938年毕业于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今大理一中),1942年,西南联大机械工程系毕业,1948年赴美留学。在弗吉利亚理工学院获航空航天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任教。先后任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所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作为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王希季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完成了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为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出立足国内技术和工业基础而又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制方案。在他主持下大量采用新技术并突破一系列技术关键,使卫星增大了功能,延长了寿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当时世界仅有的掌握此项高技术的三大国家之一。参与中国载人航天的论证研究工作, 1999年9月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9、大理历史名人:赵藩(1851--1927)字樾村,一字介庵,别号猿(yuan、应该是虫子边的)仙。晚年自号“石禅老人”,剑川县金华山下向湖村人,白族一代宗师,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中国近代历史文化名人。赵藩的四大成就:一、赵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白族著名的政治家,他在晚清历仕宦途,但在辛亥革命前后从封建营垒中杀出,同情革命并参加革命,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坚决反对袁世凯复僻、卖国的行径,还参加了护国起义,在我国民主革命中作出贡献。二、赵藩是中国近代文坛白族最杰出的诗人和联语家。其诗“不下万首”内容充实,富有反帝反封建精神,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其“功心”联等楹联名杨四海。三、赵藩是近代著名的书法家。其笔趣流畅,蔬落大方,笃(du)重朗达,自成一格。四、赵藩为保护地方文献作出贡献。其总篆的《云南从书》使许多濒于失传的的文献得以保存传世,是云南文化史上的巨大成就。2002年12月是赵藩“攻心”联问世100周年,在四川武侯祠的30多幅对联中,赵藩的“攻心”联是其中的精品:“能攻心,则反测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昆明大观楼一楼蓝底金字楷书长联有着作者和时任云贵总督芩英修复制作的记录,而书写者就是赵藩,二楼有着赵藩自己作的长联,大理古城东洱海之滨龙凤村临水亭、大理回教清真寺、昆明西山、筇竹诗、昙华寺等寺;大理鸡足山、剑川石宝山等地:保山、腾冲都留有他的手迹。赵藩去世后,他的剑川籍几个门生和亲友为他在向湖村旁的大道上树立了一块:“故里碑”其中“滇士之魁、清儒之殿”就是对赵潘一生的写照。10、张丽珠,女,云南大理人,白族,1921年1月出生于上海。父亲张耀曾,1903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学习法律。他爱国进步,是第一批官费留日学生,老同盟会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和云南讨袁起义。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助手,他是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13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的主要起草人。曾是两任司法总长,法权讨论会会长和国际海牙会议的中国代表。出生名门,家学渊源的张丽珠,为有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爱国进步的父亲而自豪。父亲是她的榜样,是对她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母亲赵玫,日本东京女子师范大学毕业。张丽珠是父母惟有的四个女孩中最小的一个。“效忠社会则贤女胜过不肖之子,继承血统则女与子又有何区别”。父亲达观开朗,不附世俗之见,激励她一生都有好强向上,坚韧不拔,报效国家,不让须眉的处世品格、“垦恳尽吾能,不暇问收获,辛辛尽吾时,不知有穷遏。”父亲的殷殷期望,谆谆教诲,引导她走上一条勤奋努力,永不满足,服务人民,无私无畏的人生旅途。1944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并获当年最优秀毕业生奖(The Best Graduate of 1944)。毕业后,她选择了妇产科专业,现已近60年,从未有一日脱离过妇产科。 抗战胜利后,1946年夏去美国进行博士后工作。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纽约大学医学院进修妇产科内分泌和局部解剖学,以后又去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学习妇科病理和妇科手术,最后又在纽约医院及纽约肿瘤纪念医院Sloan Kettering肿瘤研究所做住院医师及肿瘤的早期诊断,发表了有关的“体液细胞学和早期癌瘤的诊断”论文。这在当时属世界先进水平。1951年受聘于英国伦敦玛丽.居里医院。到了英国,后还在海克内医院做妇产科总住院医师。1950年通过国家考试,获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文凭。工作之余,她还考察了西方社会化的医疗制度。正准备将妇产科研究进行下去,抗美援朝发生,使她下决心回归新中国。在英国当局的百般阻挠下,她向国内求援。一纸电报“欢迎你回国”,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1951年7月回国。路经香港,多少亲友劝她留港,她不为所动。在国内她父母双亡,已无牵挂,她时时想念的是她亲爱的祖国及将为之服务的祖国人民。回国后在母校上海圣约翰医学院妇产科工作。因爱人关系,1952年分配到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1958年参与第三附属医院创建,历任该院妇产科主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作为科主任,她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主持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治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她善于分析病情,抓的住重点,处理治疗大胆果断,许多难题在她手下都能迎刃而解。 张丽珠1955年起担任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她的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成为妇产科的骨干力量。她的讲课生动而有启发性,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查房,着力培养医师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她还鼓励他们向其他专家学习,广开思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她强调人民的好医生,除要有精湛的技术和学识外,必须要有高尚的医德。 她在文革期间,也饱受逆境之苦和不公平的对待。她曾两次长期下乡,接受再教育,自己挑水,消毒器械。她切除过几十斤重的大瘤子,修补过长年漏尿的膀胱阴道瘘,严重的子宫脱垂,坑头上处理难产。这些惊险过程对她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在逆境和严峻条件下检验她救死扶伤过硬思想和本领的一种机遇。 历年来张丽珠在中外一级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早期有“关于子宫收缩力”、“妊娠期和分娩期合并症”、“子宫颈癌的诊治及胎盘病理”等论文。近20—30年的研究,集中在生殖内分泌领域。1976年,她将放射免疫测定激素及组织内甾体激素受体测定技术引进到妇产科疾病及计划生育等研究之中。最早将黄体激素释放激素增强剂(GnRH-a)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抑制排卵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博士生研究工作“妊高症中前列腺环素,血栓素变化和胎儿-胎盘血循环的关系”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有《中国大百科全书.医学卷》(妇产科分册)、《妇产科经验教训101例》、《临床生殖内分泌与不育症》。参编了其他大型参考书多部。 1978年7月,世界上首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而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即在世界范围迅速展开。张丽珠认识到这项研究不仅为不育症者解除痛苦,是计划生育的组成部分,而且将对优生、生殖医学有关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实践有所带动。1984年,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她下决心并以清醒的头脑和过人的胆识,在北医三院开展了这一当时尚有争议的研究。1987年3月,被列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题为“胚胎的保护,保存和发育”。张丽珠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制定了全面规划,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终于在1988年3月10日培育成功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3月18日首例配子输卵管内移植婴儿(GIFT。礼物婴儿)。此项研究成果获198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张丽珠为第一完成人。以后,又培育我国首例赠卵试管婴儿,于1992年6月12日诞生;我国首例冻融胚胎试管婴儿,于1995年2月6日诞生;首例代孕试管婴儿,与1996年9月22日诞生,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为此,她被国内外誉之为“神州试管婴儿之母”。同时的研究涉及人卵的来源,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成熟,胚胎着床的子宫内膜改变等。)张丽珠1980年受联合国培训和研究所(UNITAR)邀请去挪威、奥斯罗参加“变化社会中创造性妇女”,并作为一名中国妇女代表参加在丹麦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妇女大会,在非政府组织论坛上介绍了我国妇女保健及计划生育工作。以后二年,多次外出访问,到过英、美、欧洲、北欧、北非等国家,受到妇女界的欢迎。1986年后多次出国进行学术访问。( X. p6 [) v& n# G 张丽珠曾被评为北京市和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和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归侨先进工作者,获北京市劳动奖章,获1993年英国剑桥传记中心20世纪成就奖,是1994年美国传记中心世界5000名人之一。

让我们多了一些旅游目的地

12005、5作品《中国母亲》获中国首届群众创作歌曲大赛赵全胜金奖中国群众文化学会22005、5作品《白族酒歌》获中国首届群众创作歌曲大赛赵全胜金奖中国群众文化学会32005、5作品《筑路先锋颂》获中国首届群众创作歌曲大赛赵全胜银奖中国群众文化学会42005、8作品《可爱的宾川》获第二届群众创作歌曲大赛赵全胜金奖中国群众文化学会52005、8作品《我爱移动这一行》获第二届群众创作歌曲大赛赵全胜金奖中国群众文化学会62006、11、作品《苍山之魂》获第三届全国原创歌曲新人新作评选大赛银奖赵全胜银奖中国音乐文学学会72007、3论文《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在大理州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赵全胜三等奖大理州委员宣传部82007、7作品《鱼水情》获第三届群众创作歌曲大赛赵全胜银奖中国群众文化学会92008、11荣获大理学院教学成果奖赵全胜二等奖大理学院102008、12荣获中国声乐孔雀奖”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云南赛区决赛优秀指导教师赵全胜一等奖云南省音乐家协会112008、12创作和指导的声乐节目《唱歌唱到心相合》荣获中国声乐孔雀奖”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云南赛区决赛一等奖赵全胜一等奖云南省音乐家协会122009、2创作和指导的声乐节目《唱歌唱到心相合》荣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专业组二等奖赵全胜二等奖中国教育部132009、2论文《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课程资源的实践探索》在全国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赵全胜二等奖中国教育部142005、9论文《声乐课教学中的授予学双方主体的心理初提》在云南省第四届“聂耳杯”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高师组三等奖杨秀三等奖云南省教育厅152008、12在“中国声乐孔雀奖”全国高等院校声乐大赛云南省赛区选拔中,获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周刚兵二等奖云南省音乐家协会162009、9论文《以现代声乐的眼光看待古代(唱论)等声乐论著的艺术价值》在庆祝新中国处理六十周年云南省音乐论文补赛中获三等奖王婕三等奖云南省音乐家协会172008、12在“中国声乐孔雀奖”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奖赛云南赛区获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王婕二等奖云南省音乐家协会182009、12论文《二胡练习曲的创作思路探究》获“云南省高等音乐教育60年回顾与展望”教学交流与学术研讨活动邓蕊二等奖云南省音乐家协会192009、8在2009年云南省“聂耳杯”音乐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高校教师综合比赛二等奖柴磊二等奖云南省音乐家协会202009、8在云南省第五届“敦煌杯”民族乐器大赛中获琵琶专业组一等奖柴磊一等奖云南省文化厅212006、9论文《浅谈中国古典舞蹈基本功教学课堂组织》在云南省第四届“聂耳杯”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高师组三等奖曹亚辉三等奖云南省教育厅222007、7作品《幻》入选“高原巡礼”云南省美术作品大理州展张跃源入选奖云南省美术家协会232007、7作品《花卉》入选“高原巡礼”云南省美术作品大理州展董 平入选奖云南省美术家协会242006、1作品《剑川木雕艺术》入选《2006“云南元素”设计艺术双年展暨云南省历届设计艺术获奖作品展》张跃源入选奖云南省美术家协会252008、2设计作品《藏典佛茶》获应用·概念类一等奖董 敬入选奖云南省美术家协会262007、5作品《石·失经评委会评选确认为《云南省第八届版画作品展览》朱静苑入选奖云南省美术家协会272004、8版画作品《梦乡2》经评委会评选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五周年云南省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朱静苑二等奖云南省文化厅282004、10版画作品《一件》经评委会评选确认为《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版画精品展览》朱静苑展览奖云南省文化厅书法作品隶书古诗入选全国第三届西部书法篆刻展张云霁入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 1《大学音乐》赵全胜中国文化出版社2003年2《崇尚生命》郑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3《银苍玉洱之间》段旭骏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4《纳西乐舞文化》杨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怒江文化探究》杨秀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6《彭钢风景写生专集》彭钢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7《白族本主雕像造型艺术研究》闵如刚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8《白尼画集》杨 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9《白族歌唱体系探究》高丽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10《艺术思考》杨韶春赵全胜等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1《心中的梦》歌曲作品集杨红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12《彩色的梦》教师歌曲作品集李翔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3《回眸》教师美术作品集李翔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4《书法鉴赏》张云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5《图说中国书法史》张云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16《小学书法教材3、4册》张云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004、9作品 《白族酒歌》赵全胜发表《云岭歌声》2004年第九期22004、12作品《可爱的宾川》赵全胜发表《云岭歌声》2004年第12期32005、5作品《中国母亲》赵全胜发表《神州歌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42005、5作品《筑路先锋颂》赵全胜发表《神州歌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52005、9论文《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赵全胜发表《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62005、6论文 《声乐教学改革探索》赵全胜发表《沉思与灵动》大理学院丛书第一集72006、5作品《美丽的剑川》入选《中国少数民族声乐教材曲选》(中央民大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赵全胜发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82007、3论文《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课程资源的实践探索》发表在《大理学院学报》赵全胜发表大理学院92007、3论文《白族原生态民歌》赵全胜发表《民族音乐》第三期102007、9《调整专业方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新课程改革的探索 》赵全胜发表〈大理学院〉学报2007、9112007、12论文〈应对高等教育新形势 探索声乐教学新模式------大理学院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赵全胜发表《民族音乐》2007第6期122007、5作品《美丽的校园》赵全胜发表《全国优秀校园歌曲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32008、3论文《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引入本土民间音乐教育的思考》赵全胜发表音乐核心期刊《中国音乐》2008年第二期142008、6论文〈应对高等教育新形势 探索声乐教学新模式--大理学院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赵全胜发表《艺术思考》152008、6论文《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赵全胜发表艺术思考》162009、3论文《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赵全胜发表大理〈大理学院〉学报2009、1172009、3论文《白族“绕三灵”活动的文化表现形式及其价值》赵全胜发表全国核心期刊《音乐创作》2009年第二期182009、3作品《唱歌唱到心相合》赵全胜发表全国核心期刊《音乐创作》2009年第二期192007、9调整专业方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赵全胜发表大理学院学报202007、3大理学院青年画家朱静苑作品选朱静苑发表《大理文化》212008、5浅谈版画中的线朱静苑发表《艺术思考》222008、5浅议新课标下音乐欣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赵治华发表《艺术思考》232008、5论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赵治华发表《艺术思考》242008、5论荷兰小画派的回归刘萍发表《考试周刊》252008、5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高丽发表《艺术研究》

羌族文献综述论文

第一部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第二部分写研究方法第三部分写成果

羌族概况 羌族,现有人口万人。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黑水等地,以茂汶羌族自治县最为集中。少数人与汉、藏、回等民族人杂居。使用羌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羌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每个方言又分5种土语。大多数羌族人通汉语。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使用汉字。过去羌族人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少数与藏族人居住在一起的羌族人信仰喇嘛教。 ---------------------------------------------- 羌族历史: 羌族历史可追溯到古殷商时代,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今天的羌族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后裔。羌族信仰原始宗教,也有一部分羌族人信仰藏传佛教。 羌族主要活动在我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四川西北部的羌族人是古代羌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羌族人自称“尔玛”或“尔咩”,意思是“本地人”。羌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玉米、大豆为主。羌族人生活的地区峰峦重叠、河川纵横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主要产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的洗礼,古老的民族焕发了青春,羌族人民的农业生产和其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水利水电的发展最为突出,他们生活的山区小型水电站可说是星罗棋布。 有关羌族的网站:

无论如何,首要考虑的是气候、地理环境啦。

羌族,现有人口万人。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黑水等地。 羌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羌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羌族信仰原始宗教,也有一部分羌族人信仰藏传佛教。 羌族历史可追溯到古殷商时代,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今天的羌族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后裔。 羌族人居住在独具特色的羌寨中。羌寨中的碉房是羌族的石砌民居,一般高达三四层。底层圈养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储藏粮食,屋顶为平台,既可以用来摊晒粮食,又可以作为老人歇息、妇女针织、孩子游戏的场所。碉房建造时就地取材,以土石为原料,不用绘图、吊线,全凭高超的技艺和经验。碉房形式多样,层次不一,结构严密,棱角整齐,不仅坚固、耐久、实用,而且冬暖夏凉,充分体现了羌族人独特精湛的建筑艺术。�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还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羌族男子的服装一般是蓝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头帕。羌族妇女的服饰比较鲜艳,她们多穿蓝色或绿色的花边长衫,腰系绣花围裙和飘带,戴黑色头帕。但在茂汶地区黑虎乡一带,妇女们一律都戴白色头帕。 “云云鞋”是羌族人在喜庆日子里穿的一种自制布鞋,鞋尖微翘,状似小船,鞋帮上绣有彩色云卷图案,十分别致。 挑花和刺绣,是羌族妇女的拿手好戏。这些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古朴精美的绣品,无论是点缀服饰还是装扮居室,都显得秀美而大方。 玉米是羌族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青稞、土豆、荞麦、油菜等农作物的种植也较为普遍。羌族人有把猪肉吊在房梁上风干做成“猪膘”的习惯。陈年的猪膘,肉色嫩黄、晶莹剔透,吃起来油而不腻、十分可口。在喜庆而隆重的节日里,羌族人还要端出自家用玉米或青稞酿造的酒与众人共饮。 在羌族人民的交通设施中,溜索是不可缺少的。在波涛汹涌的岷江上,用一根或两根碗口粗的竹缆取倾斜之势,系在两岸的 石柱上。渡江者以皮带或麻绳紧束腰间,身悬绳上,飘然而过。 羌族人对治水有丰富的经验,举世闻名的川西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2000多年前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起修建的。 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是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有自己的历法,传统的羌历新年是每年的农历十月,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届时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年轻人跳起节奏明快、舞姿雄健的“沙朗舞”、“皮鼓舞”等民族舞蹈,显示了羌族人勇敢豪迈的性格。 唐朝诗人王之涣写过一首著名的诗篇《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提到的羌笛便是羌族特有的吹奏乐器。 羌族地区资源丰富,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茶树、漆树等,还盛产虫草、贝母、鹿茸、麝香等名贵药材。 羌族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古代羌族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历史传说时期共工壅防百川,神农教民耕织,从炎黄到夏禹,到华夏族的形成,都与古羌族密不可分。贾逵《周语》注说:“共工氏姜姓。”《太平御览》说:“神农氏姜姓。”姜即羌。《史记·六国年表》:“禹生于西羌。”《太平御览》引皇甫谧《帝王世纪》:“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人)也”。谯周《蜀本纪》说:“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广柔在今羌族地区。《水经注·沫水》广柔县条:“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今羌族聚居的茂县、理县、汶川、北川县皆有禹迹及记载,尤以北川县禹里乡的大禹遗迹、记载、传说等更为完整。学术界多数认为,根据传说和历史记载,北川禹穴当为禹所生地。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说:“夏王朝的主要部族是羌,根据由汉至晋五百年间长期流传的羌族传说,我们没有理由再说夏不是羌。”(徐中舒:《我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见《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所以,古代羌族对缔造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贡献是昭然史籍的。 古代羌族主要活动在西北的广大地区,迁徙到中原地区的羌族大多华夏化。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代羌族的活动中心。殷商时期,古羌族有“北羌”、“马羌”等众多部落,过着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也有一些羌人从事农业生产。(徐中舒:《中国的奴隶制与封建制分期论文集》,第27页。)羌族是殷商王朝的“方国”。商王朝中也有羌族首领担任官职,武丁时期就有羌可、羌立作商王朝的祭祀官。(《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诗经·商颂》:“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歌颂了殷王朝的强盛,同时也反映了羌族与殷王朝的密切关系。周人与羌人关系更加密切。章炳麟《检论·序种姓》说:“羌者,姜也”。傅斯年《姜原》说:“姬周当是姜姓的一个支族,或者是更大之族之两支。”传说姬姓周的始祖“弃”的母亲姜源是姜部落之女,姬姓周和姜姓羌应是互为婚姻的两大集团。周与姜、羌联盟是武王灭商的重要条件。周朝立国以后,把一些姜姓羌人分封到中原地区,如分封在今山东的齐国,(《史记·齐太公世家》。)分封在今河南许昌、南阳一带的申、吕、许都是姜姓国。周时进入中原的这部分姜姓羌人,历西周之世,已基本上与华夏人相融合,成为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平王东迁以后,一些以羌人为主体的羌戎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后汉书·西羌传》:“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据著名史学家蒙文通先生考证,晋国大夫中有不少人是依靠羌戎的力量壮大起来的,晋国因和戎而称霸,大量的羌人也融入晋人之中。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甘肃、青海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处于"少五谷,多禽畜,以射猎为事"的状态。文献记载了这部分羌人由射猎进到田畜的传说。《后汉书·西羌传》说秦厉公时羌人无弋爰剑被俘,逃回后教羌民"田畜"。此后羌族进一步发展和分化。《后汉书·西羌传》说:“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谓首,灭狄、戎,忍季父卯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旄牛种,越嶲羌是也;或曰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从河湟流域向西南迁徙的诸羌与当地原居民逐渐融合而发展为今天藏缅语族诸民族。春秋时的义渠羌部落建立了义渠国,其领域包括今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宁夏及河套以南地区。后为秦所灭。汉代,羌人分布很广,从地域划分,有东羌和西羌两大类。进入中原的东羌人已基本上与汉族融合,未进入中原的羌人大部分分布在今甘、青河湟地区,已进入奴隶制社会。此时,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有若羌等羌人部落,在雅鲁藏布江流域有发羌、唐牦等羌人部落。汉代居住在西南地区的羌人,有牦牛羌、白马羌、参狼羌、青衣羌和冉(马尨)羌等众多部落。牦牛羌分布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汉源县清溪镇,辖四县:牦牛县(郡治)、严道县(今荣经县)、青衣县(今芦山县)、徙县(今天全县)。牦牛羌也称越嶲羌。汉越嶲郡在安宁河、金沙江以至雅砻江流域,都是羌人聚居地。牦牛羌以西,今甘孜州东南部有白狼等羌人部落。白马羌主要在今四川绵阳地区西北部和甘肃武都地区南部,这些地区属蜀郡北部都尉和广汉属国都尉,故又称广汉羌。冉马尨部落分布在岷江上游和四川西北部的广大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氐人符坚建立前秦政权,南安羌人姚长建后秦政权,列于“五胡十六国”之中。这时期,陇西有岩昌羌,川、甘边境和岷江上游有邓至羌。从东汉到西晋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汉族之中。隋唐时期,活动在甘青和川藏高原的羌人有党项羌、东女、白兰、西山八国、白狗羌、附国等羌人部落。上述诸羌多数被吐蕃所融合。活动在甘、青以至川西北的党项羌,在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建立西夏王朝。公元1227年为蒙古所灭。宋代以后,北方地区的羌人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南迁的羌人和甘、青、川交界地区的西山诸羌,一部分融合于藏族,一部分成为今日羌族的来源之一。 古代羌人分布极广,岷江上游是古羌人分布的重要地区。史前时期传说时代的大禹便出生于这一带,其后的有文字以来的史籍均载这一地区为羌人所居,这些便是冉马尨为主的羌人。这部分羌人逐渐融合了从川、甘、青等地各个不同时代迁来川西北的邓至、岩昌、白马、白狗、党项等诸羌人,以及少部分已分化为其他民族后又迁入该地的吐蕃等少数民族和秦汉以来迁入的部分汉族而形成了现今的羌族。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征羌,在羌族地区设置湔氐道,统辖今松、茂、汶、理、北川、都江堰、彭州等地。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羌族地区设汶川郡。秦汉之际,岷江上游羌区完成了从原始公社末期向阶级社会的过渡。羌汉人民交流进一步加强,促进了羌区的发展。唐时,唐王朝在今松、茂、汶、理、黑水、马尔康一带设置了松、茂、当、悉、静、拓、恭、保、维、乾、霸、翼、真等正州和一些羁縻州,大多以当地羌人为刺史。宋代沿袭唐制。设茂州、威州各辖两县、十几个羁縻州。元代设茂州,辖汶山、汶川两县,开始推行土司制度。明代建立了卫所,进一步推行土司制度。土司制度的建立,发展了封建领主经济,也进一步加强了羌区和汉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羌区的发展。清朝自乾隆至道光,羌族地区改土归流,实现了封建地主经济,解放了生产力,真正加强了与汉区的各方面交流,推动了发展。这时期羌区的集镇手工业、商业繁荣起来,汉、羌商户云集茂州等地,兴旺发达。1838年后,法、英帝国主义势力开始进入羌族地区,进行文化侵略活动。民国初年,四川军阀在羌区设置“屯殖督办公署”;1935年在羌族地区设立“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具有革命传统的羌族人民,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剥削、压迫,进行了长期英勇的革命斗争。1842年鸦片战争中,羌族士兵开赴浙江宁波前线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1860年,羌、汉、回、藏等人民响应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举行起义,占领了松潘、叠溪等城镇,坚持斗争达6年之久。1911年,茂县、汶川县的羌、汉人民举行反清起义,占领了威州城,结束了清王朝在羌区的统治,支援了四川人民的反清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的领导和影响下,羌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道投入了革命运动。1935年,红军四方面军长征经过羌族地区,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运动。羌族人民踊跃参加红军,仅茂县一县就有1000多人参加红军北上抗日,还有上万名民工为红军提供后勤保障。他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奋斗,流血牺牲,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50年1月羌族地区获得了解放,结束了民族压迫的历史,开始了民族平等的新时代。

  • 索引序列
  • 白族源于氐羌的研究论文
  • 南诏王出自氐羌的研究论文
  • 羌族舞蹈论文
  • 白族研究论文
  • 羌族文献综述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