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新兰德医学杂志

新兰德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

新兰德医学杂志

早期的生活 德蕾莎修女的本名是艾格尼斯·刚察·博加丘(Agnes Gonxha Bojaxhiu),她是一个出生于鄂图曼帝国科索沃省的史科普里(前南斯拉夫联邦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的阿尔巴尼亚裔人, 父亲尼格拉(Nikolla Bojaxhiu)是成功的地方杂货承包商,母亲是Dranafila Bojaxhiu,她是么女,上有哥哥和姐姐(姐姐后来也成为修女)。家中说阿尔巴尼亚语,是天主教家庭,在她所居住的镇上多为穆斯林和基督徒,仅有少数的天主教徒。 德蕾莎修女很少提到她的童年生活,但她曾说,在12岁加入一个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时,她就感觉自己未来的职业是要帮助贫寒,15岁时,她和姐姐决定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18岁时,她进了爱尔兰罗雷托修会,并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岭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三学期后,德蕾莎修女正式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在圣玛莉罗雷托修会中学担任教职,主要是教地理。1931年,德蕾莎正式成为修女,1937年5月更决定成为终身职的修女,并依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修女‘圣女德莉莎’(St. Theresa)的名字和精神,改名为德蕾莎修女。1940年代初期,德蕾莎修女在圣玛莉罗雷托修会中学担任校长一职,但当时印度贫富差距非常大,校内一片安宁,但校外却满街都是无助的麻疯患者、乞丐、流浪孩童。1946年9月10日,德蕾莎修女到印度大吉岭的修院休息了一年,并强烈的感受到自己要为穷人服务的心,返回加尔各答后,她向当地的总主教请求离开学校和修会,但一直得不到许可。 [编辑] 仁爱传教修女会 1947年东巴基斯坦脱离印度独立,加尔各答涌入了数以万计的难民,大多数都是怕被回教徒迫害的印度教徒,传染病如霍乱和麻疯病没有受到控制,在街头巷尾爆发开来,于是加尔各答的街头,学校的高墙外越来越像是地狱,折磨著德蕾莎修女的心,在不断向总主教以及梵谛冈请求下,1948年,教宗庇护十二世终于给德蕾莎修女以自由修女身分行善的许可。并拨给她一个社区和居住所让她去帮助有需要的穷人。德蕾莎修女马上去接受医疗训练,并寻找帮手,1950年10月,德蕾莎修女与其他12位修女,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Missionaries of Charity;又称博济会),并将教会的修女服改为印度妇女传统的沙龙,以白布镶上朴素的蓝边,成为博济会修女的制服。 [编辑] 小故事 有一天,德蕾莎要到巴丹医院商量工作,在靠近车站的广场旁发现了一位老妇人,倒在路上,像是死了一般。德蕾莎蹲下来仔细一看:破布裹著脚,爬满了蚂蚁, 头上好像被老鼠咬了一个洞,残留著血迹,伤口周围满是苍蝇和蛆虫。她赶紧替老妇人测量呼吸及脉搏,似乎还有一口气,她为好赶走苍蝇,驱走蚂蚁,擦去血迹和蛆虫。德蕾莎心想,如果任她躺在那里,必死无疑。于是她暂时放弃了去巴丹的行动,请人帮忙把老妇人送到附近的医院。医院开始时对这个没有家属的老妇人不予理会,但医师在德蕾莎的再三恳求下,便替老妇人医理,然后对德蕾莎说:‘必须暂时住院,等脱离危险期后,再需找个地方静养。’德蕾莎把病人托给医院后,立即到市公所保健课,希望能提供一个让贫困病人休养的埸所。市公所保健课的课长是位热心的人他仔细听完德蕾莎的请求后,便带她来到加尔各答一座有名的卡里寺院,答应将寺庙后面信徒朝拜后的一处地方免费提供给他使用。他们一开始受到印度教区婆罗门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德蕾莎修女不是印度人,然而德蕾莎修女不畏反对,依然在街头抢救许多临危的病患到收容所来替他们清洗,给他们休息的地方,其中也包括印度教的僧侣,此举感动了许多的印度人,于是反对声浪就渐渐的平息了。 自从找到这个落脚点后,不到一天的时间,修女们就将三十多个最贫困痛苦的人安顿了下来。其中有个老人,在搬来的那天傍晚即断了气,临死前,他拉著德蕾莎的手,用孟加拉语低声地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谢谢了。’ 光靠德蕾莎及修女们的工作,要救助全加尔各答我垂死者是不可能的.,但德蕾莎她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她认为人类的不幸并不存在于贫困、生病或饥饿,真正的不幸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有人伸出援手,即使死去,临终前也应有个归宿,这就是德蕾莎向垂死者传播了主的爱。 p [编辑] 成立 这所名符其实的贫病、垂死者收容院终于在1952年八月正在成立,当时在入口处挂著一块牌子,上面写著‘尼尔玛.刮德’, 按孟加拉语的意思,就是‘清心之家’。 七年后,德蕾莎的‘仁爱传教会’分别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和兰奇设立了两座这样我垂死者收容院。 [编辑] 纪录片与知名度 1960年代,德蕾莎修女的收容所在加尔各答成为知名的地方,在街头生病、需要帮助的患者都知道这个能够让他们安息的地方,收容所开始急速成长,因人手不足,开始招募世界各地的义工,透过义工的口耳相传,也打开了世界的知名度。1969年,英国记者马科尔·蒙格瑞奇拍摄了一部以德蕾莎修女为主的纪录片《Something Beautiful for God》,片中拍出收容所和印度街头惊人的贫穷和无助,以及德蕾莎修女决定终身侍奉最贫穷的人的精神,让许多人相当感动,也让德蕾莎修女变成了世界名人。 [编辑] 获奖 1971年,教宗庇护十二世颁给德蕾莎修女「Pope John XXIII」和平奖;同年的甘乃迪奖也颁发给她,此外还有如1975年Albert Schweitzer国际奖也颁发给她,1985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4年美国国会金牌;1996年11月16日美国名誉公民,和许多大学的名誉学位;1979年的最重要的诺贝尔和平奖,也颁发给她。当时她拒绝了颁奖宴会和奖金。媒体问及她:「我们可能做什么促进世界和平?」。她回答:「回家和爱您的家庭。」 [编辑] 健康恶化与过世 1983年,德蕾莎修女到罗马拜访教皇保罗二世时,心脏病第一次发作。1989年心脏病第二次发作时,她接受了人工心脏的安装,1991年从墨西哥拜访回来之后,得到肺炎,健康日趋恶化。于是她向博济会提出辞职,理由是她已无法像其他修女一样全天照顾病患,在修会的秘密投票下,其他修女和修士都投票希望德蕾莎修女要留在博济会领导她们。 1997年4月,德蕾莎修女跌倒并伤到锁骨。8月时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但健康并没有日渐好转, 1997年3月13日,她退出了博济会,同年9月,87岁时逝世。德蕾莎修女留下了4,000 个修会的修女,超过10万以上的义工,还有在123个国家中的610个慈善工作。印度替她举行了国葬。讽刺的是,同年8月31日,英国的戴安娜王妃车祸身亡,媒体花了整整一个月报导戴安娜王妃车祸和后续消息,而德蕾莎修女的过世则变成报端的小角。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编辑] 评论 [编辑] 奇迹和宣福 德蕾莎修女过世之后,被尊敬她的印度人神化,由于天主教进行宣福仪式前,必须要有奇迹的见证记录,德蕾莎修女的奇迹见证纪录来自于一位印度妇女,Monica Besra,她声称自己是德蕾莎修女神迹的见证人,她将德蕾莎修女的照片,放在腹部,癌肿瘤就消失,但她的丈夫却对媒体说,这事实上是她接受医院手术治疗的结果,他们之所以如此做是受到天主教教会要替德蕾莎修女进行宣福的压力,根据时代杂志的报导,治疗她的医生也受到天主教教会的压力,必须对外声称这是一个奇迹,此罗生门最后没有定案,Monica Besra的丈夫后来也改变说词,将癌肿瘤的治愈称为德蕾莎修女的奇迹。目前天主教教会在等待第二个奇迹以将德蕾莎修女进行到册封为圣徒的程序中。 [编辑] 给垂死者以天主教洗礼 收容所里的垂死者多数为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但德蕾莎修女总是敦促工作者们给他们施以天主教洗礼。这个做法引发很多争议。 [编辑] 慈善行为的动机 克里斯多弗·息金斯(Christopher Hitchens)认为,德蕾莎修女的组织的目的是以信仰的方式倡导受苦,而不是帮助有需求的人。在1981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您是否在教导穷人应该忍受苦难?”德蕾莎修女回答道:“我认为,穷人接受自己的命运、与受难的基督分享痛苦是非常美好的。我认为,穷人受苦会对这个世界更有帮助。” 查特基(Chatterjee)说,德蕾莎修女以“穷人的帮助者”的形像出现,误导了公众。在她最大的收容所里,也仅有二、三百人。加尔各答的另一清教慈善组织,上帝的集会,每日发放18,000份免费餐,远远多于德蕾莎修女全部收容所发放数量的总和。 查特基说,德蕾莎修女的许多机构只传教而不做任何慈善活动。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八所设施未收容任何人,全部经费都用于传教。 [编辑] 医疗护理的质量 1991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编辑罗宾·福克斯博士访问了加尔各答的“垂死者的家”发现,许多服务的修女和志愿者没有任何医学知识,但却要常常做医疗决定。他们也不区分“可医治”与“不可医治”的病人,而前者可能处于由于感染而死去的危险中。另外,他们严重缺乏麻醉剂,使病人不得不忍受剧痛。他们用过的针头只在温水中洗一下。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德蕾莎修女自己有医疗需要时,她会去美国、欧洲、印度的有名望的医院获得医治。 [编辑] 捐款的去向 德蕾莎修女的前雇员们、及前修女苏删·希尔兹(Susan Shields)称,德蕾莎修女不允许她们买医疗器械,而是将捐款转入梵提冈银行作为一般用途,即使捐赠者特别注明将捐款用于慈善行为。 除了法律要求的有关部门,德蕾莎修女从不向公众提供她的组织的财经状况。 [编辑] 德兰修女祷文 最亲爱的主:让我在今天以及每一天,从你的病人身上看见;并在照顾他们的同时服侍。 纵然你将自己隐藏那些急躁、斤斤计较、蛮不讲理的人背后,让我仍然看得出是;并且欣然地说:‘服侍你是何等的甜蜜。’ 主啊!赐我这种洞悉的信心,我的工作便永远不致沈闷,每次鼓励、开解那些可怜的受苦者,我必寻得无尽的喜乐。 啊!亲爱的病者,你于我是何等的可贵,因你代表了基督,能够服侍你是何等的权利。 主啊!让我觉悟这高尚召唤的尊严及其责任,不要容许我因冷漠、麻木或不耐烦而令这职份蒙羞。 神啊!当降卑成为耶稣,我的病,恳求也容许我的诸般错误,只看我内心的动机,就是在每一个病人身上爱及服侍。 主啊!增添我的信心,在此刻及以后,赐福我的努力及工作,诚心所愿

805个股民,希望跟着新兰德炒股 “坐轿子”,实际没享受到这种“服务”,合计被亿元。

2015年11月至2019年8月,新兰德安徽分公司人员,诱股民购买公司“个股推荐、买卖点把握”等服务,声称购买者能享受“私募、机构合作拉升股价”。实际上是层层设套,根本没有相关“服务”。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一审法院对新兰德安徽分公司拓展部17位员工的一审判决,加上4个月前对此公司4位管理者的判决书,揭开了这家公司的套路。

分五步层层设套

即便具有投资咨询资格的咨询公司,也未必一定靠谱。

上海新兰德证券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兰德”),具有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2015年9月,新兰德安徽分公司在安徽合肥设立。

新兰德一位有证券从业资格证的投资顾问称,他在公司媒体部工作,录制分析股市大盘的节目,到电视台或网站中播放。他与客户交流时,只发表对大盘的看法,不推荐股票。

新兰德对外宣称,主要提供四种服务:每年服务费从低到高是万元、万元、投资额10%、投资额30%。其中最低一档服务包括个股推荐、买卖点把握等;升级一档是首席老师提供上述服务;后两档与投资额挂勾,增加了公司“利用私募、机构拉升股价”的“服务”。

根据判决书披露,新兰德安徽分公司主要分五步。

第一步,新兰德投资顾问录制视频,在电视台、网站等媒体播放,吸引客户通过QQ号、二维码或微信与公司联系,达到引流目的。

第二步,新兰德安徽分公司市场部,向引流成功的客户发送“老师”推荐股票上涨的盈利图、成交单,吹嘘“老师”的实力,促进客户支付定金,购买公司体验服务。

第三步,新兰德安徽分公司拓展部向客户夸大宣传公司“首席老师”或“核心团队”的实力和作用,如果客户想跟着操作股票,就要补齐全年费用。补齐年费的客户,将被邀请进入“核心QQ群”。

第四步,“核心QQ群”里的真实客户只有2个至5个。群内有着公司的“老师号”、“助理号”、四五十个“战友号”。拓展部主管人员在核心QQ群内冒充“首席老师”并操作“老师号”,虚构将推出与私募、机构合作拉升股票的计划;业务员冒充客户并操作“战友号”,虚假宣传“定制计划”,烘托“首席老师”及上述计划,谎称之前参加过,盈利60%以上;“老师号”、“战友号”还会私下联系客户,引诱客户参加上述计划能让其盈利,取客户的信任。

但是,即使客户缴纳高额的服务费后,公司也不提供所谓“拉升股票”的“服务”,仍和普通服务一样给客户发送股票资讯和推荐个股。

这时就到了第五步,拓展部把客户移交该公司的客服部。客服部继续发送股票资讯和推荐个股,并处理客户投诉及退款等事项。

从2015年11月至2019年8月 ,新兰德安徽分公司共805人,“服务费”亿元,到案发前退款亿元,实际亿元。案发后,新兰德已退款亿元,公安机关冻结新兰德公司账户内款亿元。

21人获刑有三人是亲戚关系

这是一起结伙作案。

据判决书披露,曹伟超是新兰德的负责人、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负责公司及媒体对接、业务推广和客户引流等工作,他是安徽合肥人。新兰德安徽分公司负责人曹时英,也是安徽合肥人。

一审法院认为,曹伟超、曹时英等4人结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取他人财物,已构成罪,两人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另外两名高管,是从犯。

曹伟超、曹时英两人于2019年8月30日在新兰德安徽分公司被公安机关抓获,另外两人后来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同一天被抓获的,还有公司拓展部人员。

曹伟超、曹时英等4位高管,都自愿认罪认罚,但请求从轻处罚。

曹伟超的辩护人称,新兰德公司退赃及已被查封资金可以归还金额的50%,一定程度减轻损害结果;在案发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认罚,且系初犯。

后来主动投案的新兰德安徽分公司一位副总的辩护人称,这位副总以为从事的是合法工作,缺乏法律意识,导致犯罪,案发后马上自首;主要实施行为的是公司拓展部门,这位副总所负责的部门,只起到配合作用。

法院近日公布的判决书,判决的就是新兰德安徽分公司负责拓展部的一位副总、两位拓展部部长、14名业务员。

岳楠是负责拓展部的副总,他也是安徽合肥人,他在书面意见中提出,自己主观犯罪的意识不强,是被公司蒙,他的弟弟及妻舅都涉案(编者注,是公司拓展部业务员,也被判刑)在内,他只是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请求从轻处罚。

岳楠参与亿余元,非法获利万元,案发后退赃16万元。

拓展部两位部长参与额分别是9206万余元、8297万余元,非法获利分别是万元、万元。案发后,两人分别退赃万元、1万元。

拓展部14名业务员参与金额在140万元至2319万元之间。

根据法院判决,新兰德公司的负责人、总经理曹伟超,犯罪,判刑13年6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

新兰德安徽分公司的负责人、总经理曹时英,犯罪,判刑11年10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

新兰德安徽分公司两位副总经理,犯罪,判刑8年10个月、8年4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岳楠犯罪,判刑5年10个月,并处罚4万元。

新兰德安徽公司两位拓展部部长,分别被判刑4年、3年9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公司拓展部14名业务员(编者注,包括岳楠的两个亲戚),均被判刑3年,缓刑3年至4年不等。

判决书也披露,冻结新兰德账户内的资金,由冻结机关依法处置;赃款继续予以追缴并按比例发还给各被害人,并附上了发还清单。

在法院的发还清单中,共有784人,其中33人涉案金额超过百万元、4人超过200万元,最高的一位多达300万元。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姓名:兰德 Land,Edwin Herbert 国家或者地区:美国 学科:发明家 发明创造: 简 历 兰德(Land,Edwin Herbert) 美国发明家。1909年5月7日生于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 兰德就学于哈佛大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当他还在求学时,便提出了一个非常奇妙的设想。人们早就知道,光通过某些有机晶体(如巴托林的冰洲石)时,会发生偏振。但是很难找到一块足够大的有用的有机晶石。兰德突然想到,如果把许多小块晶石按相同方向排列在一起,也许可以代替大块晶石来进行偏振实验。 为此,兰德设计出一系列实验方法。他把晶石镶嵌在透明的塑料中,装好后可使晶石排列得极其规则整齐,而且不会错动。于是便产生了“偏振片”这一商业名称。1937年,兰德创立了偏振片商业股份公司。偏振片很快地取代了偏振计中使用的尼科耳棱镜。偏振片还可用作安全玻璃、眼镜,而且在需要避开射来的耀眼阳光等场合中也很适用(正如一个世纪前马吕斯发现的那样,这类反射光一般都发生偏振)。兰德中缀了学业去从事这种有利可图的商业冒险。兰德从未获得过学位,但另一方面,他却赢得了六个荣誉学位。 此后他又作出了几项发明,其中包括一套能产生立体效果的双目观测物体的装置。兰德还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彩色摄影系统。该系统可以由两种颜色(其中之一可以是白色)相互配制而达到全色效果。这似乎需要修正扬-亥姆霍兹的色觉理论,该理论提出全色可由三种基色复合而成。 兰德的独具匠心,最为出色的成就是1947年发明的兰德偏振照相机。这种相机可以在揿动快门后几秒钟内直接得到照片。相机内装一种由负片和正相纸组成的双重胶卷,其间置有封装的化学液剂。这些化学液剂能适时地析出,自动冲洗出正片。

兰德(Land,Edwin Herbert) 美国发明家。1909年5月7日生于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 兰德就学于哈佛大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当他还在求学时,便提出了一个非常奇妙的设想。人们早就知道,光通过某些有机晶体(如巴托林的冰洲石)时,会发生偏振。但是很难找到一块足够大的有用的有机晶石。兰德突然想到,如果把许多小块晶石按相同方向排列在一起,也许可以代替大块晶石来进行偏振实验。 为此,兰德设计出一系列实验方法。他把晶石镶嵌在透明的塑料中,装好后可使晶石排列得极其规则整齐,而且不会错动。于是便产生了“偏振片”这一商业名称。1937年,兰德创立了偏振片商业股份公司。偏振片很快地取代了偏振计中使用的尼科耳棱镜。偏振片还可用作安全玻璃、眼镜,而且在需要避开射来的耀眼阳光等场合中也很适用(正如一个世纪前马吕斯发现的那样,这类反射光一般都发生偏振)。兰德中缀了学业去从事这种有利可图的商业冒险。兰德从未获得过学位,但另一方面,他却赢得了六个荣誉学位。 此后他又作出了几项发明,其中包括一套能产生立体效果的双目观测物体的装置。兰德还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彩色摄影系统。该系统可以由两种颜色(其中之一可以是白色)相互配制而达到全色效果。这似乎需要修正扬-亥姆霍兹的色觉理论,该理论提出全色可由三种基色复合而成。 兰德的独具匠心,最为出色的成就是1947年发明的兰德偏振照相机。这种相机可以在揿动快门后几秒钟内直接得到照片。相机内装一种由负片和正相纸组成的双重胶卷,其间置有封装的化学液剂。这些化学液剂能适时地析出,自动冲洗出正片。 早期的生活 德蕾莎修女的本名是艾格尼斯·刚察·博加丘(Agnes Gonxha Bojaxhiu),她是一个出生于鄂图曼帝国科索沃省的史科普里(前南斯拉夫联邦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的阿尔巴尼亚裔人, 父亲尼格拉(Nikolla Bojaxhiu)是成功的地方杂货承包商,母亲是Dranafila Bojaxhiu,她是么女,上有哥哥和姐姐(姐姐后来也成为修女)。家中说阿尔巴尼亚语,是天主教家庭,在她所居住的镇上多为穆斯林和基督徒,仅有少数的天主教徒。 德蕾莎修女很少提到她的童年生活,但她曾说,在12岁加入一个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时,她就感觉自己未来的职业是要帮助贫寒,15岁时,她和姐姐决定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18岁时,她进了爱尔兰罗雷托修会,并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岭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三学期后,德蕾莎修女正式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在圣玛莉罗雷托修会中学担任教职,主要是教地理。1931年,德蕾莎正式成为修女,1937年5月更决定成为终身职的修女,并依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修女‘圣女德莉莎’(St. Theresa)的名字和精神,改名为德蕾莎修女。1940年代初期,德蕾莎修女在圣玛莉罗雷托修会中学担任校长一职,但当时印度贫富差距非常大,校内一片安宁,但校外却满街都是无助的麻疯患者、乞丐、流浪孩童。1946年9月10日,德蕾莎修女到印度大吉岭的修院休息了一年,并强烈的感受到自己要为穷人服务的心,返回加尔各答后,她向当地的总主教请求离开学校和修会,但一直得不到许可。 [编辑] 仁爱传教修女会 1947年东巴基斯坦脱离印度独立,加尔各答涌入了数以万计的难民,大多数都是怕被回教徒迫害的印度教徒,传染病如霍乱和麻疯病没有受到控制,在街头巷尾爆发开来,于是加尔各答的街头,学校的高墙外越来越像是地狱,折磨著德蕾莎修女的心,在不断向总主教以及梵谛冈请求下,1948年,教宗庇护十二世终于给德蕾莎修女以自由修女身分行善的许可。并拨给她一个社区和居住所让她去帮助有需要的穷人。德蕾莎修女马上去接受医疗训练,并寻找帮手,1950年10月,德蕾莎修女与其他12位修女,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Missionaries of Charity;又称博济会),并将教会的修女服改为印度妇女传统的沙龙,以白布镶上朴素的蓝边,成为博济会修女的制服。 [编辑] 小故事 有一天,德蕾莎要到巴丹医院商量工作,在靠近车站的广场旁发现了一位老妇人,倒在路上,像是死了一般。德蕾莎蹲下来仔细一看:破布裹著脚,爬满了蚂蚁, 头上好像被老鼠咬了一个洞,残留著血迹,伤口周围满是苍蝇和蛆虫。她赶紧替老妇人测量呼吸及脉搏,似乎还有一口气,她为好赶走苍蝇,驱走蚂蚁,擦去血迹和蛆虫。德蕾莎心想,如果任她躺在那里,必死无疑。于是她暂时放弃了去巴丹的行动,请人帮忙把老妇人送到附近的医院。医院开始时对这个没有家属的老妇人不予理会,但医师在德蕾莎的再三恳求下,便替老妇人医理,然后对德蕾莎说:‘必须暂时住院,等脱离危险期后,再需找个地方静养。’德蕾莎把病人托给医院后,立即到市公所保健课,希望能提供一个让贫困病人休养的埸所。市公所保健课的课长是位热心的人他仔细听完德蕾莎的请求后,便带她来到加尔各答一座有名的卡里寺院,答应将寺庙后面信徒朝拜后的一处地方免费提供给他使用。他们一开始受到印度教区婆罗门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德蕾莎修女不是印度人,然而德蕾莎修女不畏反对,依然在街头抢救许多临危的病患到收容所来替他们清洗,给他们休息的地方,其中也包括印度教的僧侣,此举感动了许多的印度人,于是反对声浪就渐渐的平息了。 自从找到这个落脚点后,不到一天的时间,修女们就将三十多个最贫困痛苦的人安顿了下来。其中有个老人,在搬来的那天傍晚即断了气,临死前,他拉著德蕾莎的手,用孟加拉语低声地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谢谢了。’ 光靠德蕾莎及修女们的工作,要救助全加尔各答我垂死者是不可能的.,但德蕾莎她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她认为人类的不幸并不存在于贫困、生病或饥饿,真正的不幸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有人伸出援手,即使死去,临终前也应有个归宿,这就是德蕾莎向垂死者传播了主的爱。 p [编辑] 成立 这所名符其实的贫病、垂死者收容院终于在1952年八月正在成立,当时在入口处挂著一块牌子,上面写著‘尼尔玛.刮德’, 按孟加拉语的意思,就是‘清心之家’。 七年后,德蕾莎的‘仁爱传教会’分别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和兰奇设立了两座这样我垂死者收容院。 [编辑] 纪录片与知名度 1960年代,德蕾莎修女的收容所在加尔各答成为知名的地方,在街头生病、需要帮助的患者都知道这个能够让他们安息的地方,收容所开始急速成长,因人手不足,开始招募世界各地的义工,透过义工的口耳相传,也打开了世界的知名度。1969年,英国记者马科尔·蒙格瑞奇拍摄了一部以德蕾莎修女为主的纪录片《Something Beautiful for God》,片中拍出收容所和印度街头惊人的贫穷和无助,以及德蕾莎修女决定终身侍奉最贫穷的人的精神,让许多人相当感动,也让德蕾莎修女变成了世界名人。 [编辑] 获奖 1971年,教宗庇护十二世颁给德蕾莎修女「Pope John XXIII」和平奖;同年的甘乃迪奖也颁发给她,此外还有如1975年Albert Schweitzer国际奖也颁发给她,1985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4年美国国会金牌;1996年11月16日美国名誉公民,和许多大学的名誉学位;1979年的最重要的诺贝尔和平奖,也颁发给她。当时她拒绝了颁奖宴会和奖金。媒体问及她:「我们可能做什么促进世界和平?」。她回答:「回家和爱您的家庭。」 [编辑] 健康恶化与过世 1983年,德蕾莎修女到罗马拜访教皇保罗二世时,心脏病第一次发作。1989年心脏病第二次发作时,她接受了人工心脏的安装,1991年从墨西哥拜访回来之后,得到肺炎,健康日趋恶化。于是她向博济会提出辞职,理由是她已无法像其他修女一样全天照顾病患,在修会的秘密投票下,其他修女和修士都投票希望德蕾莎修女要留在博济会领导她们。 1997年4月,德蕾莎修女跌倒并伤到锁骨。8月时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但健康并没有日渐好转, 1997年3月13日,她退出了博济会,同年9月,87岁时逝世。德蕾莎修女留下了4,000 个修会的修女,超过10万以上的义工,还有在123个国家中的610个慈善工作。印度替她举行了国葬。讽刺的是,同年8月31日,英国的戴安娜王妃车祸身亡,媒体花了整整一个月报导戴安娜王妃车祸和后续消息,而德蕾莎修女的过世则变成报端的小角。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编辑] 评论 [编辑] 奇迹和宣福 德蕾莎修女过世之后,被尊敬她的印度人神化,由于天主教进行宣福仪式前,必须要有奇迹的见证记录,德蕾莎修女的奇迹见证纪录来自于一位印度妇女,Monica Besra,她声称自己是德蕾莎修女神迹的见证人,她将德蕾莎修女的照片,放在腹部,癌肿瘤就消失,但她的丈夫却对媒体说,这事实上是她接受医院手术治疗的结果,他们之所以如此做是受到天主教教会要替德蕾莎修女进行宣福的压力,根据时代杂志的报导,治疗她的医生也受到天主教教会的压力,必须对外声称这是一个奇迹,此罗生门最后没有定案,Monica Besra的丈夫后来也改变说词,将癌肿瘤的治愈称为德蕾莎修女的奇迹。目前天主教教会在等待第二个奇迹以将德蕾莎修女进行到册封为圣徒的程序中。 [编辑] 给垂死者以天主教洗礼 收容所里的垂死者多数为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但德蕾莎修女总是敦促工作者们给他们施以天主教洗礼。这个做法引发很多争议。 [编辑] 慈善行为的动机 克里斯多弗·息金斯(Christopher Hitchens)认为,德蕾莎修女的组织的目的是以信仰的方式倡导受苦,而不是帮助有需求的人。在1981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您是否在教导穷人应该忍受苦难?”德蕾莎修女回答道:“我认为,穷人接受自己的命运、与受难的基督分享痛苦是非常美好的。我认为,穷人受苦会对这个世界更有帮助。” 查特基(Chatterjee)说,德蕾莎修女以“穷人的帮助者”的形像出现,误导了公众。在她最大的收容所里,也仅有二、三百人。加尔各答的另一清教慈善组织,上帝的集会,每日发放18,000份免费餐,远远多于德蕾莎修女全部收容所发放数量的总和。 查特基说,德蕾莎修女的许多机构只传教而不做任何慈善活动。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八所设施未收容任何人,全部经费都用于传教。 [编辑] 医疗护理的质量 1991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编辑罗宾·福克斯博士访问了加尔各答的“垂死者的家”发现,许多服务的修女和志愿者没有任何医学知识,但却要常常做医疗决定。他们也不区分“可医治”与“不可医治”的病人,而前者可能处于由于感染而死去的危险中。另外,他们严重缺乏麻醉剂,使病人不得不忍受剧痛。他们用过的针头只在温水中洗一下。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德蕾莎修女自己有医疗需要时,她会去美国、欧洲、印度的有名望的医院获得医治。 [编辑] 捐款的去向 德蕾莎修女的前雇员们、及前修女苏删·希尔兹(Susan Shields)称,德蕾莎修女不允许她们买医疗器械,而是将捐款转入梵提冈银行作为一般用途,即使捐赠者特别注明将捐款用于慈善行为。 除了法律要求的有关部门,德蕾莎修女从不向公众提供她的组织的财经状况。 [编辑] 德兰修女祷文 最亲爱的主:让我在今天以及每一天,从你的病人身上看见;并在照顾他们的同时服侍。 纵然你将自己隐藏那些急躁、斤斤计较、蛮不讲理的人背后,让我仍然看得出是;并且欣然地说:‘服侍你是何等的甜蜜。’ 主啊!赐我这种洞悉的信心,我的工作便永远不致沈闷,每次鼓励、开解那些可怜的受苦者,我必寻得无尽的喜乐。 啊!亲爱的病者,你于我是何等的可贵,因你代表了基督,能够服侍你是何等的权利。 主啊!让我觉悟这高尚召唤的尊严及其责任,不要容许我因冷漠、麻木或不耐烦而令这职份蒙羞。 神啊!当降卑成为耶稣,我的病,恳求也容许我的诸般错误,只看我内心的动机,就是在每一个病人身上爱及服侍。 主啊!增添我的信心,在此刻及以后,赐福我的努力及工作,诚心所愿

杨程德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在细菌的世界里,真菌通常缺乏病毒或细菌的天赋。对拥有正常的、健康的免疫系统的人们来说,真菌很少会表现它们自己。其实,人类的头发和皮肤上携带着大量的真菌,甚至每次呼吸都会带出一片无形的真菌孢子云团。虽然许多其它微生物乐于让宿主因感染它们得病或死亡而苟延残喘,但真菌却往往愿意痴心地等待它的主人死于其他原因而不是自己之手。 事实上,在整个文明史中,大多数真菌成了人类的朋友,它们慷慨地为人类提供面包和啤酒,回收垃圾,让植物从土壤中汲取营养。科学家估计,在地球上大约生活着150万种真菌,但只有少数会祸害人类的健康。 但问题是,一旦少数害群之马真的“起了歹心”,那它们就会反目成仇,致人于死命。例如,在严重感染曲霉属真菌的病人中,有一半的人将一命呜呼。医院中最常见的念珠菌感染的死亡率据报告也是相当高的,虽然具体数字很难获取,但报告显示真菌感染率在整体上具有上升的趋势。最近,医生们也开始对一度罕见的隐球菌感染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扩散表现得忧心忡忡。 是什么将真菌伙伴转变成了病原体,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研究人员一个多世纪。然而,直到最近,科学家才发现了支配真菌如何运作、并将正常情况下平和的真菌转变成人类敌人的一些关键原理。在试图破译微生物和人类宿主之间分子对话的过程中,真菌研究者还发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些令人吃惊的秘密。 不吃腐肉的“秃鹫”会害人 自2004年白色念珠菌的完整基因草图发表以来,研究人员已编目了十余种致病真菌的基因组。这些基因组研究可能会很快揭示出真菌是如何在人体中生存的,并帮助研究人员提出新的方法来消灭这些病菌。科学家最近还发现了人类免疫细胞中会对真菌和其他入侵者发出警报的分子家族,以及真菌躲避这些细胞的机制。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结果可能很快就会解决真菌感染治疗中挑战性的一个问题,即如何让你摆脱这个人类最亲密接触者的骚扰。 在过去的生物学归类中,真菌往往与植物混为一谈,大概就是因为这两种形式的生命都可以萌芽于污浊的环境。今天,真菌已被公认自成一体,拥有自己的王国,在漆黑的海洋深处、南极零度以下的冰雪层下、冰箱里被遗忘的苹果中都能找到它的影踪。 真菌包括霉菌、酵母、蘑菇及其他不从叶绿素和光获取能量的生长物。许多真菌依靠散布微小的孢子来繁殖,每一个孢子都有传播的本领。即便你看不到真菌的倩影,它们每天也都和你朝夕相处。200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光在你的枕头上就依偎着大约一百万个真菌孢子。 真菌是生态系统的“秃鹫”,通常都喜爱即将或已死亡的食物。例如,曲霉属真菌通常会逡巡在腐烂的树叶和堆肥周围,尽享一顿腐烂物大餐。但有的时候,当条件成熟时,某种真菌也会开始发芽,而此时它的主人却依然生机勃勃。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人身上,通常就会给人带来不小的麻烦,如皮肤和指甲感染等,但这还不至于要了你的命。 研究人员表示,大多数真菌病原体是相当“懦弱”的,它们通常不会在拥有正常免疫系统的宿主身上引发疾病。 但总有些人拥有不那么正常的免疫系统。大多数这样的患者都因罹患艾滋病或癌症、进行过器官移植或是药物治疗而使身体变得不再拥有强大的抵抗能力,此时真菌感染就会将这些患者陷于死地。越来越多的此类病人往往使用高剂量的抗生素,以防止其他感染,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身体的自然生态,从而使那些非自然的真菌得以滋长,接管了身体。还有很多的患者同时还会经历插入医用导管或其他医疗器械等医疗程序,这也会打破人体正常的免疫屏障。 念珠菌病虽然在上一代前比较少见,但这种得自念珠菌属真菌(通常存活于皮肤上)的血液感染症已成为第四大常见的感染症。虽然没有对曲霉属真菌引发的感染进行过仔细跟踪,但研究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期间因曲霉属真菌感染而死亡的人数翻了两番。 与人太亲密使治疗难下手 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开发工作一直难以取得进展,因为真菌与人类共享许多特性,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真菌比任何其他形式的生命更接近动物王国。如果你把蘑菇放在你的比萨上,蘑菇和你之间就会拥有比番茄酱更多的共同点。同样地,真菌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也更甚于病毒和细菌,这使得抗击真菌感染成了一个棘手的课题。 与其他种类的细菌不同的是,无论真菌还是人都是真核生物。他们的共性是,其细胞都有一个细胞核,而细胞核都有自己的细胞膜。事实上,由于真菌细胞与动物细胞太像了,因此关于人类生命的很多基本知识,都是从对面包师所用的酵母所进行的研究中收集来的。 为了对抗感染,抗菌药物往往会利用入侵生物体细胞和人体细胞之间的一些分子差异。但是,在真菌治疗过程中,人体组织更可能发现将自己推入了火坑之中。虽然越来越多的现代抗真菌药物与其“前辈”相比要温和些,但首个得到广泛使用的抗真菌剂——两性霉素B却是以剧毒闻名天下。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布鲁斯。克莱因说,“当我们进化得如此相似时,我们就很难获得仅针对真菌的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往往瞄准的是细菌细胞膜内的分子。但是,如果药物对真菌膜展开攻击,治疗过程也往往会伤到人体细胞。 先天免疫是抗真菌先遣队 但是,人体和霉菌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最值得注意的是,真菌细胞将它们自己遮蔽在一个坚硬的外壁中,以抵御湿度和温度的突然变化。 真菌细胞壁正是人类与真菌的主要不同之处。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斯图尔特。列维茨认为,细胞壁虽然保护真菌免受外界环境的侵扰,但它也可成为其致命的弱点。 至少对免疫系统来说,真菌细胞壁的最重要的基础结构是称为β-葡聚糖的大葡萄糖分子。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着手编制一份可识别真菌β-葡聚糖分子并与之反应的人体免疫细胞表面受体分子的细目清单。受体扮演着门卫的角色,将细胞的外部与其内部运作联系在一起。通过检查这些受体,研究人员即可“窃听”人体与真菌之间的分子串扰。 研究发现,真菌刚进入人体时,防御力量主要依赖于“先天免疫”,常规上,这个如鸟枪般的免疫反应可征募某些类型的白血细胞发现和摧毁入侵者。“适应性免疫”则是另一类免疫,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施展拳脚,过程涉及专门对抗感染的白血球细胞(T细胞),并针对特定目标产生抗体以提供长期防护。 虽然人类产生大量的抗真菌抗体,但先天免疫被认为是对真菌发起攻击的先遣队。这个基本的防御机制在整个动物王国均可发现,甚至连马蹄蟹都使用先天免疫能力保护自己免受真菌的侵袭。 科学家们推测,一个理性的真菌不会像其他微生物那样给人类带来如此多的疾病,因为“我们的先天免疫力进化得非常非常之好,因此人体能够识别真菌,并以各种不同的机制对真菌做出反应”。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真菌并没有进化成像细菌、寄生虫和病毒那样显著的人类病原体。而植物就没有这么幸运,尽管植物和真菌具有长期和密切的互动关系,但真菌是显著的植物病原体,每年毁掉的世界收成占到了百分之十左右。 遗传缺陷让真菌有机可乘 在识别真菌的蛋白质中最重要的一类是Toll样受体,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它们类似于一个被称为Toll的果蝇分子。作为受体,它们会在遭遇来自真菌和细菌的蛋白时开启,并关闭细胞内的其他反应。一个法国研究小组1996年在《细胞》杂志上发表报告称,Toll受体基因发生突变的果蝇会异常容易地感染曲霉属真菌。在人类白血细胞中,尤其是两个Toll样受体——TLR2和TLR4似乎就卷入了身体与真菌的鏖战之中。 2008年,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证明,TLR4具有抗真菌的作用。研究人员对接受骨髓移植后又发生曲霉属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约10%到15%的移植患者会发展成危及生命的曲菌病,但现在尚不清楚为什么其他85%至90%的患者能逃过此劫。 研究人员发现,一个遗传基因引发了已病者体内的TLR4发生故障。科学家们认为,如果没有一个正常的TLR4,这些患者的免疫反应或许就已被削弱。对造血干细胞捐赠者的此一突变进行基因检测,或许有一天就能确定哪些患者在移植后需要特别的照顾或注意。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去年发表的两份研究报告也描述了遗传缺陷会导致真菌疾病易感性的增加,证实其他受体在真菌防护中的作用。其中一个便是dectin-1,dectin-1于2001年被首次确认为真菌防御的关键因素。Dectin-1伙同TLR受体可制造出既能攻击真菌又能部署其他白血细胞协助抵抗感染的物质。 去年10月,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一个特殊家族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在该家族中,其他方面均为健康的妇女似乎特别容易在阴道、手指和脚趾部位发生慢性念珠菌感染。研究人员发现,是一种遗传性基因改变导致了dectin-1缺陷。 第二个研究小组则调查了另一个家族,该家族的成员容易周期性感染念珠菌,有时甚至是致命的。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主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另外一种遗传突变也可使一个人更易遭受真菌感染的侵害。当dectin-1检测到真菌时,它会激起一个链式反应,将免疫细胞设置在战斗模式。研究人员发现,突变会干扰该链中的一个环节,也就是一个被称为CARD9的分子。在这种情况下,dectin-1虽然被正确触发,但该机制堵塞了之后更远的路线。 虽然这样和那样的发现为理解免疫系统如何工作带来了新的认识,但人们对于人体究竟如何处理与真菌关系等更多问题仍是云里雾里。最令科学家揪心的问题则是,与宿主细胞关系如此紧密的这些生物体是如何做到在不触发警报的情形下生存和繁衍的。 真菌披着“隐形斗篷” 于是,研究人员将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了会引发肺部感染的组织胞浆上。这类真菌孢子生长在被称为巨噬细胞的白血细胞内。巨噬细胞是一种先天免疫细胞,负责摧毁像真菌这样的入侵微生物。 虽然组织胞浆使用的隐形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个谜团,但科学家最近报告说,曲霉属真菌也许能躲开免疫系统,它从哈利波特那里借来了工具:隐形斗篷。 虽然人体吸入的每立方米空气中可能包含一千个甚或更多的曲霉属真菌孢子,但免疫系统似乎都不会察觉到。科学家们一直不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终于,在2009年8月的《自然》杂志上,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给出了一个解释:人体的免疫系统无法对孢子作出反应,是因为免疫系统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通常情况下,孢子外层覆有一层小纤维茸,也称为“棒形层”。在小鼠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纤维本身并不刺激免疫系统。然而,当研究人员从细胞外层去除这些纤维茸时,裸露的孢子激起了强烈的免疫反应。 由此看来,棒形层可能允许真菌孢子隐藏在体内,一直等到有利于发芽(如死亡)的条件出现。研究人员还发现,当曲霉属真菌孢子开始生长时,外覆层会瓦解,免疫系统此时就开始发威。 不要小瞧任何一种真菌 科学家们最近还发现某些真菌还有其他的诱技巧。在今年3月18日的《自然》杂志上,研究人员揭示,一种能够攻击植物的真菌属成员可彼此传递基因,而这种横向传递能力被认为几乎只可发生在细菌中。这一发现意味着,能够对药物产生基因抗性的真菌在理论上可与邻近生物体共享此一秘密。 更令研究人员震惊的是,这些真菌交换基因简直轻而易举。研究人员只是把不同的真菌基因样本并排放在培养皿中一起培养,就跟踪到了基因的转移。这跟大自然中发生的情形没有太大不同。 虽然没有人知道是否还有其他真菌也能如此轻易地共享基因,但此项发现强化了绝不应低估任何一种真菌的思想。为了成功地征服感染,下一代疗法必须做到一次击中多个目标。 有研究人员将目前的真菌治疗方法比作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癌症疗法,那时大部分癌症疗法的设计将快速增长的细胞而不是特定的癌细胞作为靶标。今天,医生拥有的很多药物可集中火力攻击恶性肿瘤细胞的特殊缺陷,药物鸡尾酒处方也可使几种癌症机制同时失效。真菌感染似乎有类似的复杂性,包括共享非靶标细胞的特性等,因而也将需要同样复杂的治疗方案。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细胞》● 肠道细菌可以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Andrew T. Gewirtz课题组发现分段丝状细菌可预防和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尽管清除轮状病毒通常需要适应性免疫,但研究者无意间构建了RV抵抗性免疫缺陷小鼠,研究人员推测这反映某些微生物可以针对性抵抗RV。并且,这种RV抵抗性可通过共宿和粪便移植来传播。通过加热,过滤和抗菌剂来处理保护RV的微生物菌群,然后将稀释的处理过的微生物群转移到无菌小鼠体内并进行微生物组分析。这种方法表明分段的丝状细菌足以保护小鼠免受RV感染和相关的腹泻。这种保护与先前定义的RV阻抗因素无关,包括干扰素、IL-17和IL-22。SFB在回肠的定植诱导宿主基因表达的变化,并加速上皮细胞更新。在体外,将RV与含有SFB的粪便一起孵育可降低RV的感染性,表明RV可被直接中和。因此,不受免疫细胞的影响,SFB可针对某些肠道病毒感染和相关的腹泻病提供保护。据介绍,轮状病毒在各种微生物包围中接触肠道上皮细胞,从而提供了微生物影响RV感染的可能性。相关论文信息:● 科学家提出针对全基因组分析的“白皮书”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Roseann E. Peterson课题组阐述了遗传多样性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机会、方法、缺陷和建议。2019年10月10日的《细胞》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为了方便和促进多族裔和混合人群的研究,研究者概述了主要的方法学考虑因素,并重点介绍了机会,挑战,解决方案和需要发展的领域。尽管研究者认为很难分析来自不同人群的遗传数据,但这在科学和伦理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拥有一个扩展的分析工具箱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据介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关注欧洲裔人群,但重要的是,多样化的人群具有更好的代表性。研究参与者之间日益增加的多样性将增进我们对所有人群的遗传结构的了解,并确保遗传研究广泛适用性。相关论文信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早产儿两种递增母乳喂养进度的对照试验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Jon Dorling课题组近日取得一项新成果,他们进行了两种早产儿增加母乳喂养进度的对照试验。相关论文于2019年10月10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研究组招募了2804名超早产儿或超低出生体重婴儿,将其随机分组,其中快速增加组1224名,每天每公斤体重增加30毫升母乳,缓慢增加组1246名,每天每公斤体重增加18毫升母乳,直至达到正常喂养量。快速增加组中有802名婴儿获得无中重度神经发育障碍生存,缓慢增加组中有848名。快速增加组中有的婴儿发生晚发型败血症,缓慢增加组为;快速增加组中有的婴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缓慢增长组为。总而言之,对于超早产或超低出生体重婴儿,每天每公斤增加30毫升母乳与18毫升母乳相比,并未显著增加无中重度神经发育障碍的存活率。据悉,早产儿肠道喂养量的缓慢增加可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风险,但增加了晚发型败血症的风险。相关论文信息:《科学》●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命运决定机制获揭示近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Thorsten R. Mempel研究发现,迁移性树突状细胞激活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来预处理初始CD8阳性T细胞,从而确立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的命运。该研究于2019年10月1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发现在免疫稳态期间,TGF-β在表观遗传学上调节了静息的初始CD8阳性T细胞,并为在皮肤疫苗接种小鼠模型中形成表皮常驻记忆T细胞做好准备。初始T细胞调节发生在淋巴结中,但不发生在脾脏中,这是通过与周围组织来源的迁移性DC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依赖性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并且取决于TGF-β激活αV型整合素在DC的表达。因此,通过限制LN的信号,免疫前T细胞库能够为向特异性记忆T细胞分化命运做好准备。据介绍,eTRM细胞是屏障组织中的前哨,以防御先前遇到的病原体。eTRM细胞的产生方式对通过免疫接种诱导自身形成或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信息:● 科学家揭示前脑突触的节律调控机制2019年10月11日,瑞士苏黎世大学Steven A. Brown、Shiva K. Tyagarajan和德国慕尼黑大学Maria S. Robles等研究人员合作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揭示了前脑突触转录组由时间调控,但其蛋白质组由睡眠驱动。采取生化方法,研究人员揭示了前脑突触转录本的积累显示出绝大多数的日常节律,三分之二的突触转录本显示了与时间相关的丰度,而与体细胞的振荡无关。这些转录本形成了两个明显的时间和功能簇,清晨之前的转录本与新陈代谢和翻译有关,而傍晚的转录本与突触传递有关。全天候表征突触蛋白质组证明了时间门控对突触过程和能量稳态的功能相关性。出乎意料的是,睡眠剥夺完全消除了蛋白质组,但转录本没有振荡。总的来说,这些发现表明了突触中信使RNA的昼夜节律,并且按照睡眠-清醒周期进行翻译。据介绍,神经元形成了将RNA和蛋白质转运到遥远的树突和轴突中的机制。相关论文信息:● 研究揭示睡眠-清醒周期中突触蛋白质磷酸化动态德国慕尼黑大学Maria S. Robles和瑞士苏黎世大学Steven A. Brown等研究人员合作揭示了睡眠-清醒周期引起的突触蛋白质组磷酸化的日常动态。相关论文发表在2019年10月1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对在24小时内分离出的小鼠前脑突触神经小体应用了先进的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可准确定量近8000种磷酸肽。一半的突触磷酸化蛋白在休息-活动和活动-休息过渡时具有最大振幅的节律。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通过磷酸化对突触功能的总体时间控制,包括突触传递、细胞骨架重组和兴奋/抑制平衡。睡眠剥夺消除了突触神经小体中所有磷酸化周期的98%,这表明睡眠-清醒周期而非昼夜节律信号是突触磷酸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对睡眠和觉醒压力均有反应。据悉,昼夜节律通过调节转录、蛋白质丰度和功能来驱动生理的日常变化,包括睡眠-清醒周期。昼夜节律性磷酸化调控外围器官中的细胞过程,但对其在脑功能和突触活动中的作用知之甚少。相关论文信息:● 研究发现厌恶情绪受NMDA调控法国巴黎塞纳河神经科学大学M. A. Diana小组,研究发现甘氨酸门控GluN1/GluN3A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对成年内侧缰核厌恶情绪的控制。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他们发现,GluN1 / GluN3A受体在小鼠成年MHb的神经元中起作用。在MHb中没有甘氨酸能神经元专长的情况下,神经胶质细胞通过GluN1 / GluN3A受体调节神经元活性。降低MHb中的GluN1 / GluN3A受体水平可以防止产生厌恶情绪调控。甘氨酸通过兴奋性甘氨酸能NMDA受体控制负值情绪联想,这项研究借此扩展了甘氨酸的生理和行为含义。据介绍,当与其他结合甘氨酸的亚基GluN1结合时,非经典的NMDA受体亚基GluN3A和GluN3B可以产生纯被甘氨酸激活的兴奋性电导。但是,尚未在天然成人组织中鉴定出功能性GluN1 / GluN3受体。相关论文信息:● 数据分析揭示史前社会不平等关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Heidi Deeg,Philipp W. Stockhammer和Alissa Mittnik研究团队,合作发现欧洲青铜时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不平等现象。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揭示和理解史前社会不平等背后的机制是一项重大挑战。通过组合全基因组数据、同位素证据以及人类学和考古学数据,研究人员超越了考古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超区域方法,从而揭示了青铜时代社会地位、继承规则和迁徙的复杂性。他们采用了深层的微区域方法,并分析了来自德国南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中期的农庄相关墓地的104个人的全基因组数据。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历经几代的个体家庭包括一个高地位的核心家庭和无亲缘关系的个体,这种组织伴随着父权制和女性外来配偶,该体系在700多年来保持稳定。相关论文信息:《英国医学杂志》●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抗血栓治疗的系统回顾近日,加拿大西部大学教授Rodrigo Bagur及其研究团队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抗血栓治疗进行了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该研究于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研究组从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等大型数据库中搜索2019年1月25日之前发表的论文,筛查口服抗血栓药物来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隐静脉移植失败的随机对照试验。最终有20个试验被纳入网络荟萃分析,共包括4803名成人参与者,9种干预措施。分析结果表明,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中度确定性证据支持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即阿司匹林+替卡格雷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减少隐静脉移植失败。在不同的抗血栓治疗中,大出血、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然而,这些试验的异质性和不连贯性差异较大。总之,这项网络荟萃分析结果提示阿司匹林+替卡格雷或氯吡格雷可有效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隐静脉移植失败。术后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应充分权衡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论文信息:合作事宜:.cn投稿事宜:.cn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瑞德西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据悉,美国发现了一种可以治愈患者的药叫“瑞德西韦”,这是美国制药巨头研发的一种药物,但没有获得国家批准上市,所以相关的上市公司目前也没有。

随着疫情不断扩散,无论整体经济情况还是个人生活都受到了巨大影响。在绝望之际,大洋彼岸传出喜讯。1月3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所刊发的论文中提到,美国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接受了静脉注射,一天后症状得到极大缓解。瑞德西韦一下成了举世瞩目的“神药”。那么,出产它的吉利德又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吉利德全称叫吉利德科学,成立于1987年。只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进入世界制药巨头前十位。在上百年历史的医药巨头里,确实是一个独树一帜的传奇。创业维艰吉利德成立于1987年6月,曾用名为OligogenInc。吉利德一词来自于一个中东的古地名,因当地盛产一种名为吉利德的乳膏而得名,而该产品常被视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药品。吉利德创始人叫迈克尔·奥丹,创业时只有29岁,非常年轻。他从小就对化学感兴趣,曾在华盛顿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读,拿到了化学学士、医学博士学位,后来又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念了MBA。在哈佛读完MBA后,奥丹开始接触资本市场,做起了风投。在投资机构干了一年之后,奥丹已经成为既有丰富的医学方面专业知识,又把资本运作路数玩得很溜的翘楚。他觉得自己已经羽翼丰满,于是开始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专门搞抗病毒领域药物的研发。瑞沃丹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创始人能力确实很强,有钱,懂医学知识,还人脉广泛,会讲故事拉投资,简直就是全才。奥丹先是在创业后的第二年拿到了一笔200万美金的风投资金,又在创业第三年又拿到了1000万美金的融资。接着又获得了一笔2000万美金的融资,上市后圈了4200万美金。备足粮草弹药后,他开始向病毒正式进军。但科研不是做生意,并非立竿见影。于是奥丹就开始烧钱研发药物,一烧就是8年,终于熬出了一款新药——Vistide。虽然这款药卖得很少,连成本都没能收回,但创始人故事讲得天花乱坠,跟贾跃亭有得一拼。资本市场一片振奋,于是公司又从资本市场融了亿美金。这说明创始人会找钱是一项必备技能。虽然奥丹和贾跃亭都非常善于资本运作。不过和贾跃亭不同的是,吉利德拿到大笔资金后,是把钱用到刀刃上,找尖端人才一心一意投入药品研发、收购医药公司、整合资源。而不是像贾跃亭一样把钱分散在五花八门的产业上,最后导致资金无底洞,怎么填都填不满。有了钱的吉利德,开启了买买买模式,看哪个公司技术好就收购下来,最终烧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商业模式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让人惊叹不已,但又无法模仿。钱这东西,有时候确实管用。1999年,吉利德蛇吞象,以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药企NeXstarpharma,获得了NeXstarpharma旗下两款重量级新药,第一次实现了营收破亿美金。从此公司营收进入了良性循环,并陆续打造了新的产品线,公司股价也随之一路上扬。2003年,吉利德以相当于自己过去三年营收总额的价格,拿下了艾滋病制药公司Triangle,并把Triangle旗下的药物做成爆款,成了公司的摇钱树。2011年,在抗艾滋病药物领域逐渐做大的吉利德,市值已经超过300亿美金。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吉利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把烧钱进行到底”。他们以112亿美金、自身市值近1/3的天价,收购了生物药企Pharmasset,拿下了核心产品索磷布韦,颠覆了传统治疗手段需要和干扰素联合用药的玩法,将丙肝的治愈率提高到了90%以上。这次他们可真赌对了。后来恰好丙肝大规模爆发,吉利德凭借特效药站在了风口之上,一代药物索磷布韦上市一年后就突破了100亿美元大关,打破了医药界新药上市第一年销售额的历史纪录,成了吉利德新的顶梁柱。吉利德二代药物Harvoni上市一年后,销售额达到了亿美元。在吉二代Harvoni的助推下,2015年吉利德营收达到顶峰326亿美元,一举进入世界10大药企名单之中。不过药品行业赚钱快,市场萎缩也快。随着病人越来越少,市场也越来越小。但从其经营模式可以看出,吉利德并不是一家只为赚钱的公司。吉利德的研发方向是针对抗病毒药物,一款新药的研发试验乃至审批上市,要经历十几年的漫长投入和时间,随着丙肝患者逐渐被治愈,吉利德的业绩也逐渐下滑。从2016年开始,吉利德丙肝业务便开始全面缩水,相比2015年峰值收入亿美金,2016年跌去亿美金,2017年缩水亿美金,2018年营收仅有亿美元,年年减少。其实医药行业最赚钱的,是那些治不好病又需要长期服用改善症状的药,尤其是慢性病、保健需求,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阳痿、早泄、类风湿、关节炎等等。吉利德显然志不在此。抗病毒药物领域绝对霸主眼看丙肝不再赚钱,创始人奥丹开始迅速应变。后来吉利德开始加快研发艾滋病药物。2018年,吉利德以51%的市场份额和超过146亿美元的总销售额,成为了抗艾滋病领域的绝对霸主。吉利德2019年全年总收入亿美元,同比增长。其中,艾滋病产品销售收入亿美元,同比增长12%,在公司总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成为了吉利德最核心的业务板块。不得不说,奥丹的战略眼光和资本运作玩得确实娴熟,运用得也恰到好处。他用资本的力量快速获得了优质人才和优质产品,并且对行业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把握精准,每一次都站在了风口上。2017年,吉利德第一个慢性丙肝治疗药物索华迪在中国获批,短短两年多,吉利德已经有8款药品在中国上市。时至今日,吉利德已经是抗病毒药物领域绝对的霸主,在艾滋病、丙肝、乙肝等领域几乎都占据了统治级地位。从草台班子一步步用钱烧成药品大佬,吉利德被誉为医药界的“苹果”。目前,它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在2019年《财富》美国500强排名中,吉利德排在第139位,年营收约221亿美元,净利润约55亿美元。看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想,为什么吉利德这么牛?在科研上舍得投入吉利德的药品之所以如此出类拔萃,靠的还是人才。优秀的员工打造了坚实的产品优势,让其他公司望尘莫及。吉利德在全球有11000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有6000人左右,占比近55%,市场销售人员不到3000人。2019年前9个月,吉利德的研发投入就高达亿美元。相比之下,很多药企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比如中国研发投入最大的恒瑞、百济神州,2018年研发投入也没有超过50亿人民币。相反,很多药企却把更多精力放在卖药上。2018年,A股药企销售费用高达亿元,占营收的。有的所谓研究所,就更戏剧化了,比如在没有临床数据的情况下,披露双黄连对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一夜之间掀起全国抢购狂潮,造成双黄连口服液脱销,就连双黄莲蓉月饼都被抢空。众多大爷大妈在冬天的深夜不顾疫情上街排起长队,让人看了哭笑不得。我们简直不知道该感叹多,还是傻子多。我们的中药博大精深,有些方子确实对新冠病毒有一定效果。但在西医面前,吉利德这样的公司确实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抗病毒领域保持专注吉利德成立后不久,就把发展战略放在了抗病毒药物上,集中优势科研力量集中攻关。正月初八,大洋彼岸传来消息,美国首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康复,起作用的关键药物正是吉利德公司的广谱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实际上,瑞德西韦本来用于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的感染治疗。药品可以通过中断病毒基因组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病毒的作用。但其对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一个病例,效果好得出乎意料。病人住院治疗后的第七天,医生试用了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药物瑞德西韦,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同时停用了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仅仅一天,病人的病情就有了立竿见影的好转。病人体温从度下降到了度,不再需要吸氧,血氧饱和度恢复到了94%-96%。在接下来的几天中,病情持续好转,没有观察到相关副作用。这犹如黑夜中的一丝光,给了大众希望。特别是被躺枪停业赔钱的老板们和宅家上班的职员们。巧合的是,Remdesivir虽被译为瑞德西韦,但它的读音让人听起来就是“人民的希望”。在这里榜姐要说明的是:吉利德药效是很好,但价格非常昂贵。丙肝神药Sovaldi早期在美国售价1000美元一片,12周疗程的花费高达万美元,以至于在很多国家申请药物专利的时候都会被拒绝。所以说这次网上传言某所抢注药品专利,其实你应该懂的。从网上公布的海关报关单来看,首批瑞德西韦2843盒已经在2月4日抵达中国海关。此次,吉利德将瑞德西韦“老药新用”,是不是真的能药到病除,彻底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要看这次三期临床试验。临床试验预计在2020年4月27日结束,如果药效好的话,试验会提前结束。一切顺利的话,瑞德西韦可能会通过快速通道,很快上市。生命无价,无论是瑞德西韦还是其他药物,只要能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来说,都意味着增加一份治愈的希望。

费用由韩国政府来承担,韩国政府对待患者还是很好的,承担医疗费。

使用瑞德西韦的患者,其症状最快在5天的短疗程就能得到明显改善,大多数患者在14天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瑞德西韦其本质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具有抗病毒活性。

2020年1月31日,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了多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病例的论文。其中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美国首例确诊病例的诊疗过程以及临床表现,而在该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提到了一种名叫remdesivir(瑞德西韦)的药物,该药物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时展现出较好的疗效,但是由于临床数据不足,样本含量低,其有效性还要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才能得到进一步验证。

而Remdesivir(瑞德西韦)是在研药物,此前尚未在任何国家获得批准上市,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未被证实,因此其没有针对2019-nCoV的数据。在没有任何已获批的治疗方案的情况下,主治医生权衡了风险和获益后提出用药请求,进行尝试性用药,在当地监管机构的支持下,用于少数2019-nCoV感染者的急症治疗。

而截至目前,该药物在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治疗上的数据越来越充分,7月3日,欧盟正式批准医疗机构使用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

而根据目前的相关临床数据,瑞德西韦能明显缩短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恢复时间,缩短治疗时长,降低医疗机构的接诊压力。而据NEJM相关文献数据表明,使用瑞德西韦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其症状最快在5天的短疗程就能得到明显改善,大多数患者在14天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而根据相关新闻报导,韩国政府也于7月2日决定将瑞德西韦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治疗中。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瑞德西韦

,据悉,美国发现了一种可以治愈患者的药叫“瑞德西韦”,这是美国制药巨头研发的一种药物,但没有获得国家批准上市,所以相关的上市公司目前也没有。

费用大概在2340美元左右,不过这些费用都由政府承担。

费用由韩国政府来承担,韩国政府对待患者还是很好的,承担医疗费。

吉利德在发达国家将瑞德西韦设为每小瓶390美元。而根据目前的治疗模式,绝大多数患者将接受5天疗程使用6瓶瑞德西韦,相当于每位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瑞德西韦的费用为2340美元。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前,瑞德西韦是一种在研药物,其本质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具有抗病毒活性,用于抗病毒治疗。

在今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由于缺乏特效药,临床医生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积极尝试可能有效的药物。2020年1月3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了多篇世界各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病例的论文。其中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美国首例确诊病例的诊疗过程以及临床表现,而在该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提到了一种名叫remdesivir(瑞德西韦)的药物,该药物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时展现出较好的疗效。但是具体效果及安全性如何,以及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话,其剂量及疗程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而截至目前,该药物在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治疗上的数据越来越充分,相关数据充分表明了瑞德西韦在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治疗中,对于患者治疗时间有明显的缩短作用。而在7月3日,欧盟正式批准医疗机构使用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

而根据相关新闻报导,韩国政府也于7月2日决定将瑞德西韦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治疗中。

至于该药物的费用。2020年6月29日,作为瑞德西韦研发公司吉利德集团的科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Daniel O'Day在官网发表公开信称,瑞德西韦的政府定价,吉利德在发达国家将设为每小瓶390美元。而根据目前的治疗模式,绝大多数患者将接受5天疗程使用6瓶瑞德西韦,相当于每位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瑞德西韦的费用为2340美元。

荷兰安德尔英国医学杂志

根据Puerto Rico的报道,Puerto Rico 的Emilinano Mercado del Toro刚刚当了一个月的世界上最老的人,就死在了家里,享年115岁。这位老寿星生于1891年8月21日,在上个月,世界上最老的人,116岁的Elizabeth Bolden在美国田纳西去世后,Emilinano...

世界上活了最长年龄的人157岁。2010年 印度尼西亚 的一次人口普查中,工作人员意外地找到一位 157岁高龄 的老叫图里娜。这位目前世界上最长寿的老太太生于1853年,身体健康,还能做一些家务活。

最年长人瑞辞世 享寿115岁日期:8/30/2005 7:56:09 PM 名列金氏世界纪录全球最年长人瑞的荷兰老太太范安德尔希柏已辞世,享寿一百一十五岁。范安德尔希柏栖身的老人院女发言人表示,死亡原因无法立即获悉,但她在睡梦中安祥去世。 联合新闻网报道,范安德尔希柏生于一八九○年,今年六月二十九日刚庆祝一百一十五岁生日。她于去年获金氏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最年长人瑞。 范安德尔希柏的夫婿狄克.范安德尔于一九五九年因癌症病逝,她膝下无子女也无近亲。她自二次大战结束后一直居住在霍赫芬地区,于一百零六岁时住进威斯特金老人院。 金氏世界纪录发言人奈特斯表示,如今获认证的全球最年长人瑞变成田纳西州美国老妇人伊丽莎白.勃登,现年一百一十五岁。 全球最长寿男人瑞是一百一十四岁的波多黎各人戴杜罗 参考资料: 回答者: zhxg718

最年长人瑞辞世享寿115岁日期:8/30/20057:56:09PM名列金氏世界纪录全球最年长人瑞的荷兰老太太范安德尔希柏已辞世,享寿一百一十五岁。范安德尔希柏栖身的老人院女发言人表示,死亡原因无法立即获悉,但她在睡梦中安祥去世。联合新闻网报道,范安德尔希柏生于一八九○年,今年六月二十九日刚庆祝一百一十五岁生日。她于去年获金氏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最年长人瑞。范安德尔希柏的夫婿狄克.范安德尔于一九五九年因癌症病逝,她膝下无子女也无近亲。她自二次大战结束后一直居住在霍赫芬地区,于一百零六岁时住进威斯特金老人院。金氏世界纪录发言人奈特斯表示,如今获认证的全球最年长人瑞变成田纳西州美国老妇人伊丽莎白.勃登,现年一百一十五岁。全球最长寿男人瑞是一百一十四岁的波多黎各人戴杜罗

  • 索引序列
  • 新兰德医学杂志
  • 杨程德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瑞德西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瑞德西韦
  • 荷兰安德尔英国医学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