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关于色弱的医学论文

关于色弱的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色弱的医学论文

科学家道尔顿

红绿色肓并不是你所说的不知道红色是什么样的,绿色是什么样的,而是在他们眼中红色和绿色是一样的.所以分不出红绿来. 找出一些红色和绿色的卡片或者图片或者东西,让他看,问一下他这两个图片的颜色是不是一样的,你可以红红组合,也可以绿绿组合\红绿组合,多试几次,心里肯定会有数的. 像我们体检时用的红绿色肓本就是这个原理了,那上面有好多红色和绿色的点或块,组合的图形,如果是色盲那是分不出红绿的,自然出不知道那个图形是什么样的了.

他们是专业人员,肯定是负责的那个假同色表,正常人看出来的内容,跟色盲,色弱看出来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如你看到的鸡,正常人看到的是牛,有几组数字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所以,检查人员不可能搞错的你眼里是可以看到色彩,这个是你的经验判断的,

什么是色盲

一、光线和物体的颜色

太阳光线是由极其多数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所组成。电磁波波长范围很广,但只有800~400nm(通常是780~380nm)波长的光线,人眼才能看见,因之将这段范围的波长所构成的光谱叫做可视光谱。最简章的实验是将一束太阳光线通过三棱镜,光线就屈折而成一条彩色光带即光谱(spectrum)。它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所组成。其中波长最长的红色光,居于此可视光谱的一端;最短的是紫色光,居于可视光谱的另一端。它们和其它各色光的波长大体如下:

颜色 波长(nm)

红色光 750~630

橙色光 630~600

黄色光 600~570

绿色光 570~490

青色光 490~460

蓝色光 460~430

紫色光 430~380

红和紫色光线以外的部分,实际上也有“光谱”,但人眼不能识辨。人眼可见的可视光谱,它的波长范围,因人而稍有不同,因光强度不同也有所差异。

在光谱中,从红端到紫端中在两个相邻的波长范围中间带(区)尚可见到各种中间颜色,如红与橙之间的叫橙红;绿与黄之间的叫绿黄;蓝与绿之间的叫蓝绿等。人的视觉在辨识波长的变化方面因波长不同而不同,也因光强度不同而不同。在某些光谱部位,只要改变波长1nm,便能看出差别;而在多数部位改变要在数nm以上才能看出其变化。人眼大约可辨识出一百多种不同的颜色。

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的反射光或透过光线的波长而决定的。例如当太阳光(白光)照到物体上,物体表面就反射一部分光线而吸收其它部分,如果反射出来的是红色光线,而吸收了黄、橙、绿、青等色的光线,此时我们就感觉那个物体是红色的。又如反射出来的是绿色光线,就感觉那个物体是绿色的。因为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常不是单一波长的光线,所以物体的颜色就非常之多了。

透明物体就有些不些不同了,因透明物体受白光照射时,反射比较少,主要为吸收和透过光线,它们的颜色是由透过光线的波长来决定的如红玻璃主要透过红色光,我们就感觉它是红色的玻璃。

二、颜色视觉的理论

人眼非但能辨识物体的形状、大小,且能辨别各种颜色。这种辨别颜色的能力,叫做颜色视觉,通称色觉。它的理论主要有Young-Helmholtz的三色学说与Hering的四色说。

Young-Helmhotzr 三色说是Young根据红、绿、蓝三种原色适当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从而推想视网膜上的有感觉三色的要素,就是感红光的红色要素,感绿光的绿色素和感蓝光的蓝色要素,各种素接受一定颜色的刺激而形成色觉。1860年他又加以补充,认为视网膜上的感色要素,不仅接受一定的颜色刺激,而且多少也能接受它种颜色的刺激。如此不难了解三种要素中缺乏一种要素时的色觉情况:如缺少红色要素者不能感受红色光线,但此红色光线也能刺激绿色和蓝色要素,因而此人会将红色误认为是它色,但此人所感觉的绿色也并非正常人所感觉的绿色,因为绿色光线除刺激绿色要素外,也刺激红色和蓝色要素,而此人缺乏红色要素,故其所感觉的绿色,也就和正常人所感觉的绿色不同了。这就不难理解红色盲者何以难于正确辨认绿色,绿色盲者也难于正确地辨认红色了。所以通常把红色盲与绿色盲混称为“红绿色盲”。当然红色盲或绿色盲者对于蓝色也多少难于正确辨认。此三色说最初是臆说,但经近年来各学者的研究,渐渐形成了有解剖、组织、生理学等根据的理论了。

人类视网膜有两种视细胞,即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前者在暗光下作用,司所谓暗视觉;后者在明亮光线下作用,司明视觉,而且还能辨别颜色。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中心窝以外部分,约有1亿多个,愈至周边数目愈多,真正中心小凹处无杆体细胞。锥体细胞约有600多万个,主要分布于视网膜视物最敏锐的黄斑部,愈至中心数目愈多,真正中心小凹处只有锥体细胞而无杆体细胞。视网膜各个区域因视细胞分布不同,对颜色感受性也各不相同。正常色觉者视网膜中央部能分辨各种颜色,其外围部分颜色力就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据实验报道,杆体细胞外节段中有视紫红质(rodopsin),它的光谱吸收曲线与暗视觉的视力敏度完全致。这就说明了人眼暗视觉的感光物质(色素)就是视紫红质,它对385-670nm波长的光线皆能被漂白,而对502nm波长的光线最为敏感。

锥体细胞的感光物质也存在于外节段中。Wald(1937)在鸡视网膜内提出一种视紫质(iodopsin)对560nm光波最敏感。又Wald、Brown和Macnichol等实验证明,视网膜中有一种锥体细胞对红色有最大敏感性,一种对绿色有最大敏感性和一种对蓝色最敏感。富田等人用微电极记录鱼类的单个锥体细胞的电反应,发现红锥体细胞对611nm、绿锥体细胞对529nm和蓝锥体细胞对462nm的光发生反应。Marks测定灵长类动物视网膜也有三种锥体细胞。Rushton等也发现有红、绿锥体细胞的不同光谱吸收曲线。我国的刘育民等对不同动物视网膜的感光物质测定结果,都证实在锥体细胞的外节段存在上述三种感觉物质。以上许多学者的实验者有力地支持三色说学说。

Hrting四色说,是Hrting(1878)所创立的。它假定视网膜中有三对视色素物质,即红视素-绿色素物质、黄视素-蓝视素物质,和黑视素-白视素物质。这三对视素物质受光刺激后发生分解(dissimlation)与合成(assimilation)作用,就形成颜色感觉与非彩色的黑白感觉。

以上两种学说,长期以来虽说是并存的,但以三色说占优势,因为它对三原色混合解释地比较完善,所以得到数学者的支持。

近代根据Svaetichin与Devaloes等在研究灵长类和鱼类动物视网膜和视神经传导通路的实验中,发现有一类细胞对光谱全部波长的光线都起反应,而对波长575nm一带的反应最强。根据这个实验,认为这类细胞是司明视觉的,而另一类细胞(视网膜深层细胞即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和外侧膝状体核细胞,对红光发生正电位反应,对绿光发生负电位反应;还有的细胞对黄光发生正电位反应,对蓝光发生负电位反应。因此推想在神经系统中可发生三种反应,即①光反应,红-绿反应和③黄-蓝反应。后两对反应,红+绿-(红兴奋绿抑制)与黄+蓝-(黄兴奋蓝抑制),这四种兴奋与抑制的对立反应,恰好符合Hering的四种感色视素物质,给四色说找到了实验根据。近代学者们综合上述两种学说,设想颜色视觉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二阶段,也是信息加工阶段):

第一阶段:视网膜中有三种独立感色物质(色素)或三种锥体细胞,各有选择地吸收光谱各色光的作用,同时又产生黑白反应:即在强光下产生白反应;在无光刺激时,产生黑反应。

第二阶段:在锥体感受器向视中枢传导过程中又重新组合(即信息加工),最后形成三对对立的神经反应,即红-绿、黄-蓝和黑-白反应传入视中枢,产生红、绿、黄、蓝的各种颜色和黑白的感觉。这就是近代所谓阶段学说的理论,即符合Young-Helmholtz三色说,也符合Hering四色说。

三、色盲与色弱

色觉正常者,在明处能辨别太阳光谱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多种色调以至宇宙间万紫千红的色彩。而色觉异常者,对于这些色调,就或多或少不能感觉,这叫色觉异常(色觉障碍),习惯上称做“色盲”。色盲可分先天性色盲与后天性色盲。

先天性色盲与后天性色盲两者的不同于前者是一种遗传性眼病,妈在人出生后就具有这种眼病。而后者是原来正常色觉的人,因为患某些眼底疾病,如急、慢性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或黄斑病变、青光眼等眼病所引起的,所以患者除了有色觉障碍外,还伴有视力障碍及中心暗点,而且这种色觉异常也常常是一时性的,就是在疾病过程中呈现的暂时性色盲,一旦疾病痊愈,视力恢复,中心暗点消失,则色觉障碍也随之消失。

一色视(rodmonochromat):先天性完全色盲不能辨别颜色,看物体只有黑、白和灰色的感觉,似正常人看黑白照片、黑白电视那样。称为全色盲,此类色盲又分为杆体一色视(rodmonochromat)与锥体一色视两型,在人群中10万~20万人中才有一例,极少见。

二色视(dichromatism):为不全色盲或部分色盲。他们除不能辨识某些颜色外与正常人一样,视力良好。其中又可分为红色盲、绿色盲与紫色盲(青黄色盲)。

红色盲不能看见光谱中的红色光线,在他们看来,光谱中的红色端缺了一段,光谱就缩短了一段,只能见由黄至蓝色段,而且光谱的亮度也和正常人所见不同:正常人所见最亮的是在黄色部分(波长约在589nm),红色盲所见光谱中最亮的部分是在黄绿部分,又在光谱中见有一个非彩色的部位(“中心点”),位置约在波长490nm处。

红色盲者看颜色的主要错误是对淡红色与深绿色诸色,青蓝色与绛色(紫红色,此色是光谱上所没有的)、紫色不能分辨,而最容易混淆的是红与深绿、蓝与紫。

绿色盲看光谱并不像红色盲那样缩短一段,但光谱中最亮部位在橙色部分,中心点约在波长500nm处。全部光谱呈淡黄色、灰色和蓝色。绿色盲不能分辨淡绿与深红,紫与青。绛色与青色虽不混淆,但对绛色与灰色则造成混乱。

紫色盲又称青黄色盲,在二色视中极为罕见,他们看光谱在紫色端有些缩短。光谱上最亮部分在黄色部分,且光谱上有两上中心点:一个在黄色部位(波长约是580nm),另一个在蓝色部位(波长470nm)。他们似乎只有红与青两种色调,对于黄绿与蓝绿色,绛色与橙色都不能分辨。

三色视(anomaolus trchromatism):又分红色弱、绿色弱、紫色弱(或青黄色弱),他们是色觉障碍中最轻型的。

附:正常人、红色盲、绿色盲所见光谱

遗传病色盲色弱论文

仅供参考。色盲遗传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只有一条X基因,只要是病变基因就可发病。女性有两条X基因,如果均为病变基因即可发病,如果只有一条病变基因,不会发病,只是基因携带者(杂合子)。如果你外祖母正常,你的舅舅应该是正常的,但你的舅舅发病,说明你外祖母是杂合子,他们的儿子50%发病,50%正常;女儿50%发病,50%为杂合子,你的母亲应属杂合子。你父亲正常,你父母的儿子有50%为色盲,50%正常,女儿50%为杂合子,50%正常。你的情况可以按上述的几率推理。但愿你不是杂合子。

色盲或色弱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色盲或色弱有多种,最常见的为红绿色盲或色弱,即患者对红色和绿色分辨不太清楚。其原因是感光视网膜的一个基因存在缺陷。而完全不能辨别色彩的,叫做全色盲。色盲或色弱还有一个奇怪的特点,那就是多数病人为男性,女性则很少患病。调查表明,中国人中男性色盲或色弱的患病率为‰,女性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认为,色盲或色弱的遗传方式为伴性遗传。原来人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分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其中两条XX染色体组合为女性,XY染色体组合为男性。而人的色育基因就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则没有。这时便称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上有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即来源不同,故该部分基因不能互为等位。在遗传学中,这种X染色体非同源部分的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称为伴性基因。所表现的性状叫伴性性状(性连锁性状)。在X染色体非同源部分的基因所表现的遗传就叫伴性遗传。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由于色盲或色弱基因是一种隐性基因,正常色觉为显性基因,由于正常色觉的显性基因,能遮盖病态隐性基因的表现,故正常色觉的女性中,还可能有隐性色盲或色弱基因存在而成为携代者。如果父母均是正常色觉基因,则子代不会产生色盲或色弱;但如果父母都表现为正常色觉,而母亲为隐性色盲或色弱基因的携代者,则子代可能是正常色觉,也可能产生色盲或色弱。对于一个女性,如果表现为色盲或色弱患者,就肯定同时在两条XX染色体上,各有一个同样的隐性基因,但这样的机会毕竟很少。而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而人的色育基因就存在于X染色体上,这样患色盲或色弱的机会就大多了,无怪乎男性色盲或色弱患者要明显地多于女性了。有趣的是,男性的色盲或色弱基因总是传给女儿(原因是男性XY型中,X为色盲或色弱染色体,女儿获得了父亲的X染色体而患病),再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子(如外孙子XY型染色体中,X为母亲的病态染色体才患病;但如为母亲正常的那一条X染色体,则外孙子为正常)。因此,对于一个男性色盲或色弱患者来说,如果希望自己的后代摆脱色盲或色弱的痛苦纠缠,不但要和正常女子结婚,还要选择生男孩,这时男孩基因型为正常母亲的X和正常父亲的Y,故不会出现色盲或色弱男孩。而对于一个女性色盲或色弱患者来说,不但要和正常男子结婚,还要选择生女孩。这时女孩基因型为非正常母亲的X和正常父亲的X,正常父亲的X遮盖了非正常母亲的X的表现,故女孩不会表现出色盲或色弱症状,但为色盲或色弱基因携代者。如果生男孩,父亲的Y由于没有同源部分,不能遮挡X的表现,便表现出色盲或色弱男孩。你的情况就属于这种情况,原因是母亲为携带者、总之,色盲或色弱作为一种遗传病虽然不像有些遗传病那样直接危害人的生命或导致肢体残疾,但毕竟对患者的职业选择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提高人口素质也不利。因此,还是不能小看色盲或色弱的危害。

汗。。不会写。。你自己加油吧。。。

病情分析:色弱会遗传意见建议:色弱会遗传是有一定可能性遗传。这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你老公的染色体是xy,你的可能是XX还有可能是xX.要是XX,你们的后代肯定不是,要是Xx就有可能出现Xy(男孩正常),Xx(女孩正常),xy(男孩色弱)xx(女孩色弱)。许伟杰—河北省人民医院五官科医师

关于成人弱视的医学论文

弱视简单的说就是视神经发育迟缓导致的,一般出现这类的原因有:1、斜视性弱视有斜视的小儿,常因视觉紊乱(如两眼看一物为两物)而不适,为消除此不适,大脑的视中枢主动抑制斜眼所传入的视觉冲动,久而久之,形成弱视。2、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屈光参差较大的小儿,视网膜所形成的物像大小和清晰度差别较大,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大脑视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的那只眼睛的物像,久而产生弱视。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于有高度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均称屈光不正)而又没有配戴矫正眼镜的小儿,多为双眼。4、形觉剥夺性弱视当婴儿视功能尚未发育到完善或成熟阶段时发生了影响视力的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白斑等),遮盖了瞳孔,使光线不能充分进入眼内,使视网膜失去了接受正常光刺激,而发生弱视。目前常用的矫正弱视的方法有:1、配镜:对12周岁以下的儿童,散瞳验光,配戴眼镜的目的是使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图像,给视觉功能发育一种良好的刺激,为提高视力创造基础。2、遮盖:一侧视力极差时,一定要把视力好的眼睛盖上,强迫弱视眼多用。遮盖需要制作一个眼罩,家长可用黑布将眼镜片挡住,盖得越严越好,最好在里面加上一层红布,这样遮盖就更好了,遮盖时间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3、压抑疗法:适用于一些年龄偏大且不愿遮盖的患儿,通过散瞳和 验光配镜,达到保证弱视眼看物体比视力好的一侧眼睛更清楚的目的,促进弱视眼视力提高。4、功能训练:让患儿用弱视的眼睛多做精细工作,从而提高视力,家长可以根据患儿年龄、视力情况,选择如描画、穿珠子、剪纸、绣花、穿针等不同方式加以训练。5、视觉多维训练系统:视觉多维训练系统可提高弱视患者的视力与视觉功能;还能进行轻度斜视的矫治,帮助斜视手术后视觉功能的恢复。训练课有效增强和完善视功能障碍患者的视觉功能,缓解眼睛视力疲劳,提升视觉技巧。6、补充视力营养法:从根本上补充视力营养,促进视神经的发育。此方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每天两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弱视视力会逐渐提升,年龄越小也越容易恢复。

从事弱视训练以来,心里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弱视终身可以通过视觉训练提高并康复的。 本着这一宗旨,成人弱视也成为我弱视训练的康复对象之一。 虽然说成人已经过了视力康复的最珍贵的散金时期,但是,只要肯付出精力和努力,成人弱视也是可以通过视觉训练不断提高并达到康复的。 可能有人会提问,弱视训练就是对着电脑上软件看看视频吗? 不对,通过电脑视频补光是弱视训练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除此之后,视功能的恢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弱视训练中,为了为相对弱的眼睛创造主导任用,往往需要定制特殊的眼镜,使原来好眼视力弱于差眼的视力,戴这样的眼镜,可以让弱视起主导作用,与大脑加强交流,并更好地与原本的好眼合作,共同发展出需由双眼才能形成的视功能。 以下来举个实例,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希望对你有所参考价值: 验光处方: R: L: 成人32岁,双眼均为弱视,但左眼为近散性弱视,且伴有眼球震颤和较大外隐斜。 第一次修正处方如下: R: L: 右眼刻意低矫正至远视力,此时左眼会被大脑认为是视力清晰的眼睛。 日常戴镜与训练相结合,在补光一个月后,左眼视力出现了变化,由原本提升至。 当然,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此案例还在训练中,目前左眼视力已达,右眼也在训练中提升到。 最近一次又配了一副正常的生活用镜,处方如下: R: L: 左眼在训练至矫正视力到时,发现散光加到350度,视力可以提升到,于是果断更换处方。 总结:在双眼屈光参差,矫正视力相差较大时,可采用我以上的方法定制训练用镜,在训练过程中及时根据视力提升情况,及时更换新镜处方。 注:其中训练用镜为视网膜专用镜。

弱视只要超过8周岁以上就很难治疗了

了解了孩子弱视是什么,那么才能更好的矫正弱视。弱视是指眼睛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检影散瞳后的矫正视力低于。所以说只要是弱视,那么就是要引起重视,及时的予以矫正才行的呢!孩子弱视简单的说是视神经发育迟缓导致的,一般出现这类的原因有:1、斜视性弱视有斜视的小儿,常因视觉紊乱(如两眼看一物为两物)而不适,为消除此不适,大脑的视中枢主动抑制斜眼所传入的视觉冲动,久而久之,形成弱视。2、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屈光参差较大的小儿,视网膜所形成的物像大小和清晰度差别较大,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大脑视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的那只眼睛的物像,久而产生弱视。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于有高度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均称屈光不正)而又没有配戴矫正眼镜的小儿,多为双眼。4、形觉剥夺性弱视当婴儿视功能尚未发育到完善或成熟阶段时发生了影响视力的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白斑等),遮盖了瞳孔,使光线不能充分进入眼内,使视网膜失去了接受正常光刺激,而发生弱视。目前常用的矫正弱视的方法有:1、配镜:对12周岁以下的儿童,散瞳验光,配戴眼镜的目的是使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图像,给视觉功能发育一种良好的刺激,为提高视力创造基础。2、遮盖:一侧视力极差时,一定要把视力好的眼睛盖上,强迫弱视眼多用。遮盖需要制作一个眼罩,家长可用黑布将眼镜片挡住,盖得越严越好,最好在里面加上一层红布,这样遮盖就更好了,遮盖时间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3、压抑疗法:适用于一些年龄偏大且不愿遮盖的患儿,通过散瞳和 验光配镜,达到保证弱视眼看物体比视力好的一侧眼睛更清楚的目的,促进弱视眼视力提高。4、功能训练:让患儿用弱视的眼睛多做精细工作,从而提高视力,家长可以根据患儿年龄、视力情况,选择如描画、穿珠子、剪纸、绣花、穿针等不同方式加以训练。5、视觉多维训练系统:视觉多维训练系统可提高弱视患者的视力与视觉功能;还能进行轻度斜视的矫治,帮助斜视手术后视觉功能的恢复。训练课有效增强和完善视功能障碍患者的视觉功能,缓解眼睛视力疲劳,提升视觉技巧。6、补充视力营养法:从根本上补充视力营养,促进视神经的发育。此方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每天两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弱视视力会逐渐提升,年龄越小也越容易恢复。

关于色盲病的论文

好像不是把红色看成绿色,而是两个颜色都是灰白的,所以分出来是绿是红~

因为他是色盲

答案: 约翰·道尔顿. 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了做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色觉,可以分为色觉正常和色觉障碍,根据三原色学说,可见光内任何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在医学上,对能够辨认三原色的人,称为三色视,这种人的辨色能力完全正常,而对完全不能辨认某种颜色的人,称为色盲症患者。在色盲症患者中,如果有一种原色不能辨认,称为二色视,这种人主要表现为红色盲和绿色盲;如果三种原色都不能辨别,称为全色盲。如果某人对颜色的辨认能力比较低,称为色弱,在色弱患者中,也主要是红色弱和绿色弱,蓝色盲与蓝色弱很少见。所以,色盲障碍主要是先天性全色盲(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先天性红绿色盲与色弱。

是“约翰·道尔顿”【简介】:约翰·道尔顿(英语:John Dalton,1766年9月6日-1844年7月27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提出者。他所提供的关键的学说,使化学领域自那时以来有了巨大的进展。 附带一提的是道尔顿患有色盲症。这种病的症状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开始研究这个课题,最终发表了一篇关于色盲的论文──曾经问世的第一篇有关色盲的论文。后人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做道尔顿症。 道尔顿的主要著作有《化学哲学的新体系》。【主要成就】:创立原子论。1803年继承古希腊朴素原子论和牛顿微粒说,提出原子论,其要点:(1)化学元素由不可分的微粒—原子构成,它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2)同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原子的性质和质量各不相同,原子质量是元素基本特征之一。(3)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推导并用实验证明倍比定律。如果一种元素的质量固定时,那么另一元素在各种化合物中的质量一定成简单整数比。【关于他的小故事】: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了做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关于谈癌色变的论文

“癌”这个张着血喷大口的恶魔,像是要对弱小的病人肆虐似的,每年要夺走我们同胞约300万人的性命,平均每天确诊大约10000人,而死于癌症的每天大约6000人,这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这里我想仅说说女性的乳腺癌,女性乳腺癌居于女性癌症之首,据说我国平均每天有165人死于乳腺癌。     无论哪个家庭一旦有人被确诊为癌症,就会把全家人从精神到经济一起拖入深渊,虽说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渐发达,治愈率、存活率在不断提高,仍还有若干家庭和女同胞,在精神和躯体的双重痛苦中煎熬挣扎。就我亲眼见到身边乳腺癌女病人的各种状况,也足以震撼到谈癌色变。     我不是医生,也不是心里学家,我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陈述一下我所看到的亲历者的痛苦,尽管这种病属于患者的个人隐私,但只要她们还在人群中工作和生活,一些表面的反映还是会被周围人感知到的。       暂且称她们称A、B、C吧。       A:公司的一位女同事,大学毕业分配来,20多岁可以说风华正茂,春风得意,不到两年就遇到了情投意合的恋爱对象,是一个系统空管搞气象的,恋爱的季节甜蜜到卿卿我我,花前月下,形影不离的地步,正当俩人欲将爱的小船驶向家的港湾时,女孩在公司体检中发现左乳不明肿块,进一步检查竟被无情地定性为乳腺癌,保守治疗已无可能,无奈选择了切除后化疗,这期间满头青丝风卷残云般掉落,一顶假发衬着她没有半点血色憔悴的脸庞。这种突然的变故已经足以在精神上打垮她,身体虚弱到架不住风吹就要倒的地步,没多久,男友提出分手,其中的是非曲直外人不得而知,没有对错,只是个人的取舍而已,近两年的情分终究敌不过一场疾病的袭击。     女孩的父亲早年与母亲离婚,是她们母女俩苦撑硬熬才刚刚盼到了不远的好日子,却又被女儿的一场猝不及防的疾病将一切化为泡影,无助的母亲不知背着女儿流了多少眼泪。     再说女孩术后半年回到岗位,就像换了个人,每天沉默寡言,不苟言笑,长出的头发居然白了三分之一,连与她对面办公的同事都感到了空气中的压抑,这样的日子继续了最少5年,大家才感到女孩慢慢地恢复了一点点,可是谁也不敢在她面前提起找对象组家庭的事情,看她那样子好像对自己这一世已经不抱有成家的奢望了……       B、她是一位40多岁的科级干部,属于公司子弟早早就参加工作,人也积极上进,成家、养娃也都在正常的年龄段一步步走过,因为公司福利较好、连续多年每年免费给员工体检,女工特别检查项目一项不落。一贯顺利的B也是体检中发现了右乳有肿块,同样是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癌。她比较内向,家庭正常,父母疼爱,老公体贴,至于自己内心怎么想,别人也看不出来,众人所知的就是她请了几个月的假,听说是去做手术了。之后没上班,就直接和老公一起去女儿留学的国家领略异域风情,回来后没有显出任何异样。她的变化只是公司组织外出集体活动时,一定避免去大澡堂,这点大家完全理解,也特别注意不要无意间伤到了她……     C:C是原来我曾工作过医院的一名内科大夫的妹妹,因怀疑乳房病变,去妇科检查,大夫说要做切片送检,让在外等候的姐姐签字。因理解上的偏差造成了意想不到的伤害。切片居然切下来诺大一团乳房组织,送检结果阴性,这一失误却让年轻的病人失去一侧乳房组织的大部分,仅保留乳头和小部分组织,严重损到左右对称。她的姐姐愤怒沮丧到极点,只因是同院的大夫,不好意思过于追究,事情以私下协商解决告终,后来却在带妹妹去买文胸时遇到难题,售货员好心建议她买义乳,这让已经成年的妹妹沮丧到不能忍受,严重到大伤自信心……     通过这些事例,让身边的女同胞们对每年的体检更加重视,大家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女性的自检自爱是避免此恶疾上身的有效预防,正视现实的生活态度和家人的和睦关怀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能减少癌症的发生,退一步讲,即使不幸染疾,配合医生治疗也是走出阴霾的首选,应该说,万一需要手术切除病灶,也是为了保住生命,千万不能认为自己从此不完整了,对人生失去信心。记得有位简友的文章中提到,即使没有诗,我们依旧还有远方,没有人可以打败你,除非你被自己打败。     话虽这么说,但谈癌色变仍是大多数人过不去的心理大关。     我祝愿所有女性健康幸福,爱自己,爱家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稳健顺利,把握好自己的船舵,任凭风浪再大也要选择坚强,争取生活不偏航。

癌症,是当代医学尚未攻克的一个顽固堡垒,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以下是癌症作文栏目为您带来的《关于癌症的作文800字》,希望我们的作文能让你喜欢。

我曾经是一个癌症病人。什么,你们不相信?那就让我告诉你们是怎么回事吧。

发病的那天是个很平常的日子,我——一个刚读幼儿园的孩子,正在家里的客厅里玩积木。妈妈呢?正在厨房了为我忙这忙那。忽然在电话边的我发现了一笔“财宝”——一枚闪着金光的五角硬币。我二话没说,一把紧紧地抓在手上,对妈妈说了声:“我出去玩了!”便兴奋地冲到隔壁小店。用我发现的“财宝”买来了一包又香又脆“粟粒花”。啊,真好吃。这是个秘密,我绝不会告诉我妈妈的。虽然那天晚上我害怕看妈妈的眼睛。

癌症的扩散也是在不知不觉中。我每天回家都要往电话边瞄一眼,可是一连几天“宝藏”都没出现。忽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妈妈的提包不就是一个大“宝藏”吗?终于,那“妙脆角”的诱惑使我把手伸进了妈妈的手提包。开始几次,心总是跳个不停。渐渐地,嘿!就这么习惯了。

癌症的治疗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妈妈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天啊,还好我机灵,说是第一次。妈妈也没怎么骂我,只是跟我讲了很多。什么“做人要诚实,不能拿别人的东西……”我又没拿别人的东西喽,我知道拿别人的东西那叫“偷”(因为老师讲过)。我才不干呢,我拿的是自家的,没事!

终于,在二年级,当我把开采量扩大到五元时,妈妈动了手,可妈妈打得不疼,虽然当天晚上我吓得眼泪流个不停。但两个星期后,我又看到那“上好佳”在店里向我招手。当我悄悄地(不是偷偷地噢)从妈妈大衣里取出了点“宝”时,我又一阵欢喜。

今天早上,爸爸沉重的对我说:“爷爷快不行了,你得做好心里准备。”下午,蒋老师告诉我,我家有事,妈妈要先接我回家。这时,我便有一种不祥预感。“政涵,快点出来!”姐姐慌张地在我教室门口叫着。我赶快背起书包,跑出教室。“爷爷是不是……”我问姐姐。姐姐点点头。我们便以最快的速度乘车来到爷爷新造的别墅。

一踏进家门口,只见奶奶扑在爷爷身上,痛苦地哭泣着;姑婆在一旁一边痛哭一边诉说着以前和爷爷在一起的幸福生活;爸爸、伯伯、姑父这几个坚强的男人也流泪了;我在一边安慰奶奶,可自己的泪水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到了吃晚饭时间,我们个个难过地咽不下饭,我们不停地哭泣着,爷爷的邻居、亲戚等不断有人前来悼念。他们含泪坐在爷爷身旁哭诉。

可恶的癌症,你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可恶的癌症,可恨的是你连我的爷爷也不放过。爷爷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为您“报仇”!

医院重症监护室,同时住进两位病人,都是肠胃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甲表态说:“如果发现是癌症,我就立即去旅游,首先去拉萨。”乙默默无语,焦虑不安,没作任何表态。

结果出来了,他们患的都是大肠癌。于是,甲列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乙则住了院。

甲的计划是:从原地开始,去一趟拉萨和敦煌;从四川的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长江口;到海南的三亚以椰子树为背景拍一张告别人生的纪念照;在哈尔滨过一个署假;从大连坐船到广西的北海;然后北上,登上北京天安门;到北京图书馆看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写一本书出版。凡此种种共三十九条。

他在这张生命的清单后面这样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还没实现。为了不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后一年去实现还没实现的梦想。”甲说到做到,他真的按计划去做了。他不但已经实现了自已所有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写一本书出版的夙愿,而且癌细胞也不知不觉地减少了许多。一年过去了,他居然还快乐地活在世上,现在,他正着手写第二本书。

有一天,乙的好友到医院探望乙顺便送给乙一本书,这本书着作者正是甲。于是,乙打电话向甲表示祝贺,并提及病情。甲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的乏味。是这场病提醒了我,人就是要活在当下,去做该做的事,去实现自已的梦想。只有珍惜今天,才能拥有明天,我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真正丰盛和有意义的人生。说起奇怪,现在,我肠胃不舒服的感觉已经没有了。”甲最后问乙:“你的病好了吗?”电话的另一端乙在伤心地哭泣,然后乙把电话挂了,甲只听到话筒里嘟嘟嘟的声音。

人云亦云的序幕,简单自然的开场白,这就是这个抗癌故事的开始,就是这部看似并不起眼的电影,演绎了一的独具一格的抗癌故事,也让我对癌症患者这个身份有了重新的认识。

生命就是一个过程吧,起起伏伏,像一座座山川,山的那一头永远充满了未知。当幸福气息弥漫整个生活,欣喜的甚至让我们有些飘飘然,就在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期待之时,试想一下,这时候的你,多了一个突如其来的癌症患者身份,你会作何反应?

谈及癌症,人们多半是避讳而又恐惧,因此,谈癌色变。而这部电影,少了些令人窒息的压抑,多是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将患癌后的痛苦一一带过,人们带癌欢笑,甚至是因癌而笑。影片让人们改变以往的畏惧态度,以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谈及患癌、抗癌直至战胜癌症的全过程。

和一般癌症患者一样,影片主角在得知自己患癌后的第一反应也是难以置信。但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在经历了女友离去的无奈、治疗的副作用带来的痛苦和病情恶化等一番绝望与挣扎之后,还是选择勇敢地走进了手术室,尽管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出来。万幸的是,他活过来了。好在,在他濒临崩溃之时,有最好的兄弟和最爱她的父母一路的支持与陪伴,他也因为癌症,结识了他的新女友,一个在他患病之时一直都在默默鼓励他的心理医生。

或许,这份美丽的爱情,就是对他曾经承受的痛苦的最好回馈。也让他知道,有一种长得像人的生物,或许并不能真正的称之为人。

作为一个癌症患者,影片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他在目睹医院中那些触目惊心的生离死别时,露出那发狂的冷冷一笑。或是恐惧,或是无奈,或是对自己未来的绝望。

其实,看到他术前在朋友车中濒临崩溃的发狂,我除了难过,还有一丝欣慰。因为我终于觉得,我并不孤独,是有人懂我曾有过的那种无助于绝望的,尽管这只是电影。

让我有一丝不满的,是他周围的人的一些看似善意的做法,似乎潜移默化中也无时无刻的不在提醒他,他是一名癌症患者。换一种关注方式,不是更好吗?

走过这段步履维艰的抗癌路,我觉的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蜕变。生命不就本是在经历中一次次的蜕变、成长么?只是抗癌的这段经历,来得更加刺激,只有经历了破茧成蝶的挣扎,生命才愈现芬芳。

一番轮回之后,一样的人,相同的物,却多了份不一样的心境。多了份释然,少了些稚气。

影片中的主人公,在抗癌的这段经历中也会成长不少的吧。可我并没有像他那么幸运,几次化疗和一次手术就结束了痛苦的抗癌战争。还因此收获了一份珍贵的爱情。

坚持本就不是一条单行线,其间曲折不断,掺杂着迷惘、痛苦和不断想要放弃的欲望。所以说,“坚持”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字眼,对于癌症患者的坚持,尽管未必都会胜利,但在我心中,都是无可比拟的英雄。那种身心具惫的感觉,有时候并不是别人的一句“我懂”就代表他真的懂得。

渐渐的我明白,那些风雨就是岁月赐予我的最好的礼物,这些珍贵的经历教会了我成长。坎坷和泥泞,不足以停滞我追逐梦想的脚步。经历风雨洗礼后的天空,阳光才会绽放得更加明媚耀眼。

总之,以后的我,要坚强而快乐的生活。惊涛骇浪之后,我还会惧怕这点涟漪吗?

沧海桑田的拥有,力挽狂澜的搏斗,哈哈,命运在和我开玩笑,那我则奉陪到底咯。无论结局如何,在我心中,我都是英雄!

从20世纪中开始,癌症与爱滋病并列为人类2大绝症,找到解药成为本世纪科学家最棘手的挑战,但癌症真的都是不可预防的不治之症吗?法国里昂(Lyon)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人员最近在《Lancet Oncology》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表示,有高达6分之1的癌症案例其实都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后转移,换言之,这类的患者如果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或许就可以避免遗憾的发生。

英国《卫报》(The Guardian)9日报导,法国研究人员统计出2008年全球约有75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16%的案例是透过人类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或B型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and C viruses)引发感染,最后转移成癌细胞,扩散到胃、肝或子宫颈等部位。如此一来,等于近200万的癌症患者是可以透过及早治疗而痊愈,其中又以8成的男性属这种「感染式癌症」(infection-related cancer),且开发中国家发生的机率是已开发国家的3倍。

临床案例显示,子宫颈癌主要是由人类乳突病毒(HPV)引起,这可以透过避孕措施或疫苗而得到预防;此外,造成肝癌的B型和C型肝炎病毒,亦可借由疫苗和药物得到控制;至于因食物不洁而产生的幽门螺杆菌,更是可以使用抗生素而消灭。由于现在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药物和疫苗的普及率随着成本下降而提升,开发中国家的民众如果能定期接种疫苗,类似消化道或生殖器官等癌症就能被事前预防,让数百万人免于癌细胞的摧残和折磨。

  • 索引序列
  • 关于色弱的医学论文
  • 遗传病色盲色弱论文
  • 关于成人弱视的医学论文
  • 关于色盲病的论文
  • 关于谈癌色变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