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8

敏足一世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不文明行为研究综述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飛8469682648

已采纳

什么是恶的根源?这是伦理学界的一个司芬克斯之谜。对这个问题的探讨,首先要纠正一个偏颇,即对问题的求证只能有一个解:非此即彼。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恶的根源,当然要从人的社会关系中找。在阶级社会中,恶的根源就是私有制度。但如果仅仅这样研究,就过于简单了.笔者认为:关于恶的产生,应该从社会关系以及对人所造成的影响来寻找. 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也仍然并不局限在仅仅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这一方面。大学生要使自己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必须使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其中德是个人服务社会的方向和动力,智是个人服务社会的本领,体是个人服务社会的物质基础,三者缺一不可。对学生进行道德礼仪教育,培养他们学会怎样“做人”,并且从小事做起,从日常言行培养起,不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够动摇的。当然,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涉及许多方面的工作,这里所讲的大学生文明素质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大学生的确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大学生在文明教养方面亟需补课。本文着重对大学生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功利诱惑的存在及不正当追求——大学生不文明行为产生的社会原因所谓不文明行为指的是对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损害和由此造成的对合乎道德的社会秩序的破坏。在这里:利益是一个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能够发现历史唯物论,就是因为发现了人的行为动机背后的物质利益原因。 功利与利益是密不可分的,主要是指基于行为主体的物质生活需要,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中介,以社会实践为手段所实现的物质利益的总和,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功利的自然基础,即人的物质需要本身;二是功利存在的客观条件,即人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三是功利实现的客观手段——社会实践。 功利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形成了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追求功利本身就是一种善,道德上的善就是追求最大的功利,另一种观点认为,功利会导致道德败坏,一切罪恶源于对利的贪恋。其实这两个观点都存在着片面的真理性。如上所述,从终极意义上讲,恶的根源必须要从人的社会关系上找。功利对道德的作用机制也要从功利的社会性找。首先,从构成功利的“需要”来看,似乎只与人们的客观欲求有关,事实上,它也是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社会关系不同,需要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饥饿是对食物表露出的一种需要,“但是用刀叉吃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饥饿。”[1] 其次,满足功利需要的目的,也与人的社会关系有关。本来人的需要是一种心理活动,人们心里想什么是无所谓善恶的,但是人的社会性使得事情并不这样简单: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决定了人们不可能按需要获得物质资料,即不是人的心里想的都能实现。这样就使得人的需要变得复杂,既有个人需要与国家(人民)需要之分,也有正当的与不正当的、合理的与不合理的需要之分。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奋斗,就会产生高尚的行为;人的非份之想及其追求就会产生恶。再次,从功利的实现过程来看,当一些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而实现自己的功利时,总会对社会、对他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双重效应:从积极方面看,某人功利的获得可为他人以及社会功利的实现创造条件,这就产生正效应;反之,从消极方面看,某人功利的获得,可能恰恰是以损害社会或他人的利益为前提,这就是功利的负效应,就是恶。如果说,当功利在人的需要层次仅仅有作恶的可能性的话,那么,人的功利的获得与实现,则可能导致恶的现实性。因此,功利究竟导致善还是导致恶关键就在于人们对功利的态度,如果追求的是社会利益,是为人民大众谋福利,并付诸行动,导出的现实结果就是善,且是最大的善;如果追求的是不正当利益,并付诸行动,其后果一定是恶。 二、价值错位——大学生不文明行为产生的主体性因素恶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产物,道德与行为主体的价值认知有关。如果在价值观上发生错位,就可能发生不文明行为,甚至走向罪恶深渊。价值错位一般有三种表现形态。 1、个人与社会的错位 人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带根本性的价值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自我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对此,在道德观上存在着利己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对立发生个人与社会错位的人大都主张个人利益第一,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他们奉行“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在行为中常表现出“唯我”倾向,把“我”当成社会 的中心,把自我摆在与社会对立的位置上;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常常以个人为本位,社会为“次位”,强调个人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而置社会或他人利益于不顾。“唯我”的过度表现就是“无我”。正如李建华先生在《罪恶论》中所指出:“唯我”过度的“无我”不是道德上的“忘我”。而是彻底让出自己的本质、权利、幸福和价值等,达到一种完全的自我丧失。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与欢乐,但他们的牺牲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禁欲主义的牺牲,不创造任何东西。一个人可以像僧侣之类那样整天灭绝情欲,自己折磨自己等等,但是他所做出的牺牲不会提供任何东西。” [2] 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是这样一种“无我”的人,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僵化、呆板、缺乏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罪恶泛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麻木、不知自我保护正当权利,缺乏坚强个体意志力、没有正义感的人太多。 2、奉献与索取的错位。 奉献与索取是人生的两种基本状态,也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基本参数。能够正确地把握奉献与索取关系的人,即使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至少也能做一个安份守己的人。只讲索取而不讲奉献的人,则一定成为卑鄙的人,不道德的人,甚至是一个恶人。 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人之所以可能为恶或纵恶,首先是因为他不懂奉献是索取的基础。人类的祖先主要是消极的适应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以维持生存。在漫长的向自然界索取食物的劳动过程中,逐步的由自然界的仆役变为自然界的主人。这种关系的颠倒,是在向自然界索取生活资料的劳动中实现的,它是人类脱离动物界而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但从人脱离了动物界进入人类社会之日起,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同社会与他人就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即个人在自我索取的同时必须顾及到对他人的奉献,在向社会索取时必须同时为社会集体做贡献。因此,一个人如果他所索取的大于他所向社会奉献的,实质上就已经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就是一种恶。 由于只讲索取、不思奉献的人,不懂得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这种人也就不懂得只有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符合法律和伦理道德的索取才是正当的索取,其他都是不正当的索取。奉献与索取错位会导致不道德行为还在于:只讲索取的人,往往只重视自己的权利,不懂得权利的本质和基础是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义务。人的任何权利并不是自然的,而是由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权利不仅仅表现为个人可以自由平等地追求利益,而且表现为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权利也不仅仅表现为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享用,更本质地表现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人生,即使现实生活中有可能,那也是暴虐的、狂妄的、罪恶的人生。 三、放纵欲望——大学生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源 欲望是人生的一种真实的自然存在。每个人都充满着各种欲望的骚动。“他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谈话、辩论、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3] 作为生物体的人,诸种感官的生理过程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生命活动,使人的诸种欲望具有自然性特征。但是人毕竟是社会的人,其感觉欲望的生理过程乃是在社会关系中得已实现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道德就是对活动主体的感官活动以共同实现方式出现的社会保证或社会控制机制。因此,人的特定欲望都是人的生理本能和社会规约的统一。没有社会规约的欲望是动物的本能冲动,不用社会规约权衡和节制人的各种欲望,就是放纵欲望。伊壁鸠鲁曾经指出:欲望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有些欲望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些是自然的而不必要的,又有些是既非自然而又非必要的。”在这里,伊壁鸠鲁实际上提出了欲望正当与失当的界限。 造成欲望放纵除了人的自然的生理因素以外,外界诱惑(金钱、权势、名誉、美女、地位等)的存在常使意志薄弱的人忘记或失去遵守社会规约的意志力。纵欲使人的尊严丧失;纵欲使人没有远大理想,对他人满足欲望造成伤害。因此 ,必须节制欲望。节制是对欲望的一种理性的自我约束。节制一方面承认欲望的存在,并认为人应该实现可以实现的那部分欲望,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应该能够使人的合理欲望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要求对沉浸于为所欲为的纵欲加以约束。因此,节制既是欲望道德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欲望道德化的必然结果。歌德曾有一句名言:“伟大在节制中表现自我”,这同时也包含着另一个真理性认识:不文明的庸人或罪人是在纵欲中表现自我。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一定要倡导并教育新世纪的大学生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学校利益和国家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倡导把个人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反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行为。一定要学会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学校和同学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一定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奋斗、勤奋学习,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一定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大力倡导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大力倡导以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勤俭朴素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107 评论

秉诚装饰

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在社会日新月异发展到的今天,楼房高了,人民经济水平高了, 一切都高了。但随着社会进步,不文明的行为也多了,这种高了,对社会而言,可以说是“负增张”。所以说一定要制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大声说“不”。 我认为,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按数学术语来说,把‘不文明’的‘不’比作‘负’,自然对社会,学校起着副作用,不利于发展进步,单纯来说,如果硬是把‘负号’去掉,改变本意了,当然不符合实际。再如果,把我们长挂在嘴边的‘负负得正’加以用上,对不文明行为说“不”,负号抵消,得正,不就起着相反作用,不亦乐乎? 不文明行为的存在关系重大,想象一下在一个公共封闭场合,人口集中,本来就空气不好,地方拥挤,一个人在其中点口烟,人吸进去的就不止是废气,还有咽气,整个房子乌烟瘴气,谁还愿意带在里面,而吸烟的那个人却 不以为然。相信各位都深有感触。在想一想,违反学校规约,在校服上乱涂 乱画,走在校园外,它代表一个学校的形象,人家看了,会怎么看这个学校。学校发出倡议,向不文明行为说‘不’是一个需要落实,也必须落实的事。标题是‘说’不,但真实意义不仅仅是说,也要尽可能杜绝不文明行为发生。且不说去约束别人,先从自己做起。‘吾日三省吾身’,看看自己一天是否做了不文明的事,想一想身边存在那些不文明的事需要去克服克服它需要一个约束。一个良心,道德上的约束,这是要靠大家的努力。好比说,一个一尘不染的氛围即使有了垃圾,出于良心的不忍,人人都不会再乱扔,那么,眼前会是一片净土。我们所追求的文明不局限于外在,也追求心灵上的文明,我敢说,一个人连基本的心理健康都不具备,谈何对社会,对他人文明。强加的处分措施,治标不治本,管住一时,管不了他时。某人说了一次脏话,刚批评完,过不了多久又犯,已经是“出口成脏”改不了。如果他在说前,哪怕留一分钟思考,脏痞话说不得,久而久之,慢慢养成习惯,改了,这非一朝一夕,非一次记过所能达到的效果,这是心灵上所追求的,‘大脑——指挥全身运作’心理干净,所作所为会不文明。 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清甜的空气以久经逝去,然而这又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本拥有的毁在人们自己的手上。我们渴望一片天空,一片芳草地,想有一个幸福的‘家’。想挽回这一切很难,但我相信,世上没有白白的付出,我们共同向不文明行为说‘不’世界会更加美好。期待着那一天 。

159 评论

我是乾宝宝

校园的不明行为主要包括为。不遵守学校的规定。自私自利,不团结同学。

232 评论

dragontattoo

一个优秀的民族,需要每一个人优秀. 一个民族和一个人一样,也有一个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而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它保留了许多悠久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可是现在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生了“病”的民族,而病源就在于人们的素质问题,现在的学生当中,都出现了道德普遍下降的现象,不文明的行为明显多了起来,这都是社会的多方面的原因所形成的.在中学生中,吸烟,酗酒,打架,不注重言谈举止和穿着奇异服装,不讲究公共卫生,教室卫生脏乱,差的现象较为严重,所以就造成了尊老爱幼的意识淡薄,与老师交流时态度不恭,而且在校园中,同学之间缺乏理解和支持等现象,都是有损中华民族形象的行为,而且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其身心健康,而且还给社会,家庭带来许多危害,并影响老师的教学.所以学生们都应对此引起重视,都要积极争做一个优秀文明的学生. 然后,在改正了个人的不文明习惯后,还应该在校园中创建优秀的班集体,还要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风.而学校也是正因为拥有优秀的班级才会成为优秀的学校.同理,若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民族,就应人人都作出努力,共同优秀,为祖国而优秀,所以,一个优秀的民族,需要每一个人优秀.

81 评论

相关问答

  • 研究性论文改为综述

    文献综述的格式及要求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在开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尚同家园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旅游消费行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第五周:复习“数据库设计”理论 第六周:基本框架完成,确定使用技术细节 第七周:完成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完成部分论文 第八周:完成前台界面的

    小小织女星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不文明行为研究综述论文

    什么是恶的根源?这是伦理学界的一个司芬克斯之谜。对这个问题的探讨,首先要纠正一个偏颇,即对问题的求证只能有一个解:非此即彼。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恶的根

    敏足一世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论文消费者行为研究自述

    消费者市场的概念及特点消费者市场是指为个人生活消费而购买或取得商品和劳务的全部个人和家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消费者市场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购买动

    小小小花花儿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小学生不良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有很多,而课题研究让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投入教育实践,既能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又能丰富实践活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在探索中提高发现问题的

    纽约纽约k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