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5

烧卖吃饱了
首页 > 学术期刊 > 文学揽胜主题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yy777777777777777

已采纳

读书的时候,对王勃的《滕王阁序》懂得并不很多,只感觉文章文辞清丽典雅,句式整齐错落,声韵和谐动听,用典多用典强,老师说《滕王阁序》是骈文第一,是骈文史上的“泰山北斗”。 时光一晃,二十年已过,经历人生的五味杂陈,生活的千锤百炼,我竟然开始把《滕王阁序》当成了枕边书,手边书,稍有时间,就要读读、背背、品品,每次品读,总是不由地感慨,《滕王阁序》句句经典、字字珠玑,无论是在文章的形式上,还是文章的思想情感上,都是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堪称千古第一奇文。 1 、奇在“ 形” 美——优美精巧的第一骈文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标题已经对文章内容做了详细的解释:秋日的一天登洪州都督府的滕王阁,在此处举办的大型宴会上所作的赠别序。 这篇文章是典型的骈文。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骈偶文,常常使用四字句、六字句,也称“四六文”,骈文是非常讲究形式的,《滕王阁序》作为第一骈文,无疑在形式上是优美精巧的。 文章中大量运用四字句式,整齐划一,或者四六句交替,节奏分明。如:“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词采华美,善用对偶,不仅字面相对,音韵方面也讲究对偶,句子抑扬顿挫,诗意十足,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引经据典,语句本身也成为经典。整篇文章一共773个字,里面明用、暗用、化用、连用了24个典故,产生了40多个成语,其中29个是王勃独创,襟江带湖、三江五湖,水天一色,渔舟唱晚,潘江陆海等运用广泛的成语都是出自此篇序文。 文章开篇气势不凡,“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交代滕王阁的位置,接着接连创造了“襟江带湖、三江五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腾蛟起凤、躬逢胜饯”8个成语,化用了“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4个典故。 一篇文章中能够创造一两个流传的成语,化用一两个典故,就已经能在文学史上留下一定的地位了,而王勃一出手就出神入化地创造了8个成语,化用了4个典故,可见王勃文学功底之深厚,文字技巧之娴熟。 2 、奇在“景”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天才少年一出手就“游走于历史和现实之间,风物于人心之间”,“阔绰”地赞盛地、捧阎公、夸嘉宾,但此时的都督阎公对于王勃的“捧”“夸”并不是很受用,反而是一肚子窝心难受。 这天是公元675年,上元二年,重阳节。 王勃前往交趾(今越南)看望因自己而受到牵连的被贬的父亲时,路过南昌,恰逢洪州府(今江西南昌)都督阎公为庆祝滕王阁修葺一新,在阁楼上大摆宴席,邀请众多文人雅士,早已盛名在外的天才少年王勃也在被邀之列。 说王勃是少年,他有多“少”?五代时期说,王勃这时候是14岁,宋代的《太平广记》说他当时才13岁,清朝《古文观止》说他当时22岁,元代《唐才子传》说他26岁,众说纷纭,但有一个意思是非常清楚的,王勃当时非常的年轻。 阎都督摆宴席的真实目的是,要借此时的盛况,捧红自己的女婿吴子章,吴子章打磨多时的一篇雄文,将于今日首发,酒过三巡后,阎公乘着酒兴,提议说:“佳节逢盛世,有幸请到各位才子雅士,有谁愿意作文以记之,为阁楼添色增雅。”说完,他请手下人拿出纸和笔,请客人作文。 久经江湖的宾客们都很知趣,知道阎公是想让女婿出彩,纷纷推让。 但是,他万没有想到,还真有一个不识趣,不知道推让的,这个人就是王勃。王勃欣然答应,铺纸研墨,阎都督话已出口,覆水难收,顿时不爽,酒也不吃了,借更衣退到后厅,静静地观察等候。 王勃写一句,手下人向阎公汇报一句。开头两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听了嘿嘿冷笑道:“老生常谈,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嘛?”当听到王勃写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时,阎公脸色渐渐平静,默默点头,觉得此人不可小觑。 接下来是王勃对滕王阁及周边景物的描写。 《滕王阁序》写景堪称天人之笔。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寒潭清”“暮山紫”有光影色彩的变化,有远近错落的景致,将湖光山色写的极富生命力,一句话“ 写尽九月之景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色彩变化,“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是远景,远近交替,仰视、俯视个角度转换,把滕王阁的景描绘地让人神往。 阎公已经沉浸在滕王阁的美景中,此刻,手下人又报至两句时,阎公不由得拍案叫绝,惊呼不已:“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他真正领教了那个十年前就已经名满天下的王勃的真正实力,他敏锐地感受到自己何其有幸,即将见证历史。 这两句就是千古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落霞由上而下铺展,孤雁自下而上飞翔,如同一起齐飞;秋水唯美和长天连成一片,水天相接,浑然天成,一幅色彩协调、动静搭配的彩色图画,一曲抑扬顿挫、音律铿锵的大唐之歌。 一篇文章就这一句就可以名垂千古了,但王勃却经典不断。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协调,相互映衬,把渔舟歌声、雁群长鸣再现眼前。 唐代大家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曾情不自禁地称赞说: 3 、奇在情美: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四件美事齐聚,作者却“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突然兴尽悲来,有了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面对悠悠自然,个体沧海一粟;面对悠悠时空,生命转瞬即逝,以须臾之身临无穷之境,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李白“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刘禹锡“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多少英雄人物如此感慨。 “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人生如此短暂,自己离长安、离理想已是千里之外,一边是再也攀不上的高耸天柱,一边是不可知的万丈深渊,剩下的只是众人皆乐,唯我独悲的孤苦。 “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世上事多如关山,重重让人难以越过。天下芸芸众生,苟活于浑浊世间,有谁去同情不知路的旅人,有谁去同情不得志的人?人生在世,我们身如浮萍,漂泊半生,偶尔此刻相逢,都是异乡之客,然后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俗话说,老妪当哭,哭军中儿子丈夫;男儿当哭,哭天地悠悠,事事漂泊,这世间谁不是匆匆过客?都是些逆旅行人罢了。 少年天才写尽了千百年来文人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壮志难酬,知音不遇,引发了宴会和千百年来文人的感情共鸣。 面对人生的困境,有的人以老庄、佛家的出世思想为寄托,去寻找诗意的人生,一如陶渊明;有的人执着于其中,痛苦而不能自拔,进而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一如刘伶;有的人以天下为己任,勇于进取、积极向上,一如曹操。 身处初唐的年轻人——王勃,却写道即使生命如“落霞”般短暂,他也要以孤鹜一“飞”的矫健姿态去迎接,去挑战!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了生命的真相还依然热爱生活。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年纪老迈而情怀更加豪壮,岂能因白发而改变人的心愿?境遇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决不会坠掉直凌青云的志向。 决定你人生的从来不是环境,而是你面对环境的态度。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相信我,我和你一样死去活来过,不只是你,是我,也是所有的人,多多少少都经历过这样的人生,只是有的人,他的理想更加坚定,斗志更加昂扬。 《滕王阁序》写尽了世上失意人的报国无路、济世无门,也喊出了天下乐观者的不甘沉沦、豪情壮志。王勃以飞翔的姿态定格于滕王阁的秋水长空,那青春的宣言响彻了历史的天空,今天听来仍旧让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

110 评论

刘德华特首

吾酷爱“魏晋风流”。 记得上大学时,无论哪种版本的文学史,我都要最先看“魏晋南北朝”这部分文学史的介绍。游国恩、袁行霈、郭玉衡,把介绍“魏晋风流”这部分反复阅读。 最喜袁行霈版本的介绍。这个版本对“魏晋风流”的解释为“魏晋风度”,并且用“玄心、洞见、妙赏、深情”这样的词语来概括“魏晋风度”的核心精神,清峻的诗歌、高逸的精神、璀璨的思想、狷介的人格,是魏晋风度的代表。 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著名的“竹林七贤”,而竹林七贤中以阮籍为首,围绕阮籍,史书上留下了很多他的处事随性,放浪形骸,不拘礼法、才华横溢又落拓不羁的故事,比如,他不说话,用眼睛做道具的“青白眼”;他的“礼法难道是为我辈设的?”振聋发聩的蔑视礼法的反问;他的为避皇帝亲的伶仃大醉;他的喝烈酒复弹琴又复长啸,得意时忽忘形骸,甚至即刻睡去,可谓"我今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率性自然,……但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阮籍之哭”。 常言,男儿有泪不轻弹, 但唐人房玄龄所著的《晋书•阮籍传》却留下了阮籍著名的三哭。 这三哭分别是阮籍哭母,阮籍哭兵家女,阮籍穷途之哭。读书之时,觉得阮籍此人真是率性自然,想哭就哭,想止就止,没事乱转悠,任由马车跑,找不到路也哭。时序变迁,人到中年,今日再来体悟阮籍之哭,却发现年少时所认为阮籍的率性自然,貌似洒脱,实则另有深意,阮籍癫狂大哭的背后,都是深不见底的痛苦。 阮籍样貌清俊,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自小不仅天赋异禀,而且异常勤奋,好学不倦,饱读诗书,八岁能写文章,且精通音律,终日弹琴长啸。他成长的早期,受父辈及家族、社会影响,所受的教育是正统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教育,他曾经也是胸藏丘壑,心怀抱负的,是想人生有所作为的,所以,他“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登高临远,察形观势,胸怀山川,想有一番大事业。但是,他所生活的魏晋正始时期,是曹魏与司马氏党锢之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贵族穷奢极欲,百姓水深火热,阮籍一直期盼一个明主,一方青天,但是生不逢时,时代不给他这样的机会,他一踏入政坛,就发现官场之黑暗腐败,政客之贪婪凶残,远非自己所能想象的,一个时期,他一直处于做官辞官,做官,辞官的怪圈之中,最终,现实让他绝了“入世”之心,作了“苟活性命于乱世”之想,他的思想逐渐的转入“老庄”思想之中,出现了“猖狂”的举动,怪异的行为,放浪形骸,“醉生梦死”…… 阮籍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和叔父辛苦将他拉扯大,所以,阮籍对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对母亲非常孝顺,“性至孝”,阮籍曾说过,“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这样的阮籍,母亲就是自己头顶的一片天,是自己生活的支撑和动力。母亲去世,对于阮籍这样的孝子来说,定十分悲苦,悲恸,但他初闻母亲去世的消息时,正与人下棋赌博,对方要求停止下棋,阮籍不肯,硬要留下把一盘棋下完才罢休。等到下完棋,饮酒二斗,长号一声,吐血数升,等到母亲下葬时,他喝酒吃肉后才向母亲遗体告别,并且又是号哭,又是痛苦吐血,以至于自己形销骨立,几近丧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昔父已去,已为孤儿;今母又去,何以为靠?纵泪飞如雨,血吐数升,形销骨立,奄奄一息,何日再见?其谆谆教诲之情,何日再闻?舐犊养育之恩,何以为报?人们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司马迁说:“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那就哭吧,呕出心血,呕出郁积,呕出块垒,哭个痛痛快快,哭个酣畅淋漓,哪怕哭个一命呜呼! 母丧,阮籍号哭吐血,是哭母恩,哭亲情,哭生离死别,哭“子欲养而亲不在”,更是哭群丑当道,普天之下,竟找不到可以效忠的明主。 兵家之女,与自己没有任何干系,只是因为有才色,未嫁而死,阮籍就径直去奔丧,哭的泪雨滂沱,哭的淋漓尽致,把自己心里的哀伤哭完以后才回家。阮籍的泪水是为年轻美好生命的流逝而流,人生在世,所有的繁华终将憔悴,所有的美丽终将黯淡,所有的生命终将凋零,阮籍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为美好生命的失去而悲恸一场。另一方面,兵家之女,有才有貌,还没有遇到慧眼识珠的情郎,便香消玉殒,而自己一直才德兼备,却一直流光空耗,等不到可以报效的明主,而光阴飞逝,韶华飞渡,人生这东西就像春花般短暂,兵家女的夭折,不就是明例吗?阮籍感同身受,号淘大哭,也许,阮籍在为兵家女痛苦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才华一生只能注定在岁月的幽炉里空焚。 阮籍平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件,就是驾着一辆马车,车上装着一坛酒,一手拽着缰绳,一手拿着酒坛,也不去把控方向,任由马车前行,马车摇摇晃晃,坛里的酒也洒了出来,阮籍半醉半醒,仰天长啸,当路走到尽头,前方再也无路可走之时,阮籍开始放声大哭,哭完了,就驾着马车原路返回。过了几天,他又驾着马车出发了……如此,回环往复。王勃《滕王阁序》中说;“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年少轻狂,雄姿英发的王勃言语之间对阮籍有歧视的意味,却忽视了阮籍深入骨髓的悲凉。 阮籍自己曾说“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战国时期的杨朱,走到岔路口,不知该走那条路,由此想到人生中很多选择,有些选择失误而差之千里,有些一念之差可能会导致生死,因此掩面哭泣。墨子看到白色的丝投入染缸,随它进入染缸的颜料不同,颜色随之改变,人生不也是如此吗,受太多环境的影响制约,自我不能自主。 阮籍是有路的,他可以走仕途;阮籍又是无路的,他隐在竹林。竹林是暂时的净土,七贤马上风流云散。路在哪儿?在官场?不是去过东平吗?封过侯吗?在黑暗?不是有所守吗?在酒盅醉乡?“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在归途?人生忧患识字始,最是文人不自由。天下汹汹,黑云纵横,觅渡,觅渡,觅何处?何处是归途?唯有号哭,号哭……驾车出门,不管东南西北,总有无路之时,他哭;到了最后,还是要回头,他不想回头,他哭;他知道,回头等待的是黑暗,是幻灭,是绝望,但又不能不回头,只能原路返回,撕心裂肺,却又无从排遣,唯有号哭,号哭,这种伤痛,无人明了…… 那日暮途穷的哭声,在八荒六合之中穿越历史的夹缝,一直有遥远的回响。那回响中,有一群文人的铮铮铁骨,掷地作金石声。

259 评论

咖喱小周

刘禹锡青年得志,但进退无定,几遭贬谪,饱尝仕途坎坷之艰险。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刘禹锡随杜佑入朝。顺宗元和元年(公元805年),他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不久失败,首遭贬谪。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得裴度力荐返京。因游玄都观写《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讥讽得势小人而复贬连州。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刘禹锡又被朝廷从和州刺史任召回。诗人北还时途经洞庭湖,登乐游原遥望洞庭湖时,写下了《九日登高》,是诗人“藉登高而望远,借山水以寄怀”之见证: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诗题中的“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诗前二句“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表面上看是写眼前之景:地上之路,山河起伏,盘旋峻险;遥望洞庭湖一片烟雾迷茫。然而诗人言近而旨远。诗人所处的时代正逢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呼之欲出。目睹人世间的兴亡变化,又回想起自己一生的坎坷历程,人生之路岂不像眼前山河一样峻险,仕途之道又何尝不似眼前遥望一样茫然呢?因此,这“世路”看似指眼前之路,实指人生之路;这“君门”看似指眼前远眺之山门,实指仕途之门。这一“险”字,使人触目惊心;这一“深”字,又使人对前途忧虑重重。此联“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王夫之《姜斋诗话》)达到了情景交融、妙合无痕的境界。 后两句“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情在言里,意在诗外。“上高处”呼应题目“登高”。这是古代诗人词客乐为之事,从这一点上,“郁然与骚人同风。”登高望远,游目骋怀,自然引起无穷的思绪:天伦之乐,身世之感,家国之悲,所怅万千,殆难名状。如果说是与“骚人同风”的话,那就是诗人羁旅他乡,难免要产生思念亲人朋友之常情。不过诗人之意并不仅在于此。他一向反对分裂割据,积极参与政治革新,然而壮志未酬,眼看战乱连年,生灵涂炭,国家危在旦夕,这怎不使诗人为之“伤心”?因此,本诗不仅是抒发诗人与“骚人同风”的个人悲欢喜怒之情感,而且包含着诗人借诗言志的深厚意蕴。这就比一般登高抒怀诗具有了更高的境界。再看《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象,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出来。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淡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就没有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再看《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引:一种文学或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开头。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作于被贬期间。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有感而作。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进一步推寻思索,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 “萧萧送雁群”,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此刻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孤客最先闻”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按理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而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这首诗借景抒情,主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113 评论

相关问答

  • 南开大学陈永胜毕业论文

    石墨烯(Graphene)。 石墨烯是一种以sp²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

    dp786639854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谈胜利学位论文

    能, 是,做的,给的,

    D20600531014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文学揽胜主题论文

    读书的时候,对王勃的《滕王阁序》懂得并不很多,只感觉文章文辞清丽典雅,句式整齐错落,声韵和谐动听,用典多用典强,老师说《滕王阁序》是骈文第一,是骈文史上的“泰山

    烧卖吃饱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版面费

    土木工程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土木工程

    爱尔兰咖啡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行胜于言为主题的议论文题目

    行胜于言”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之一,它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一起共筑清华精神、清华魂。 “行胜于言”论述了做和说的关系,其真谛是告诫人们做人做事要务实。古之

    电锯小天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