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儿的妈咪
诗人吉狄马加,是彝族人。1961年在四川省凉山出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吉狄马加是一位抒情诗人,在每首诗中他都不断地提醒读者,一首诗是诗歌与诗意的空间,而非消息的传达者。因此,吉狄马加的诗应始终都是有旋律的,词汇是在以旋律的方式让人获得聆听。
彝人谈火——
给我们的血液,给我们土地
你比人类古老的历史还要漫长给我们启示,给我们慰藉让子孙在冥冥中,看见祖先的模样你施以温情,你抚爱生命让我们感受仁慈,理解善良你保护着我们的自尊免遭他人的伤害你是禁忌,你是召唤,你是梦想我们无限的欢乐让我们尽情地歌唱当我们离开这个人世你不会流露丝毫的悲伤然而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你都会为我们的灵魂穿上永恒的衣裳
优异空间
罗小凤现执教于 。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南宁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桂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网特约记者。参与编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诗歌年选》等选本;著有《中国新文学史一百年》教材与“作品导读”各1本(合著,任副主编)。目前主持教育部课题一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八十余篇论文见诸《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文学研究》《文艺争鸣》《南方文坛》《诗刊》等,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转载。业余时间从事诗歌、散文创作,数百篇(首)诗歌作品、散文、随笔等见诸《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文艺报》《羊城晚报》等各种报刊;作品入选《中国诗歌年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诗歌卷》《2011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诗歌选》《大诗歌》等各种选本。获“中国‘80后’诗歌十年成就奖入围奖”,被收入“湖南籍最具代表性十大80后诗人”“中国80后诗人名录”“中国80后诗歌的脸”等。著有诗集《或远或近的距离》(合著)、《空心人》(收入西川主编“中国80后诗系”)等。 1980年腊月出生于湖南武冈。2003年9月考入广西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06-2008年于广西梧州学院从教,担任写作教研室主任;2008年9月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王光明教授,201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7月入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担任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语文学科教学两个专业的硕士生导师。 参与编写《中国新文学史》教材与作品导读各1本(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任副主编;参与编选《九博士联合编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诗歌年选》等选本 (1)主持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930年代新诗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倾向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51057;2013年度广西教育厅教育改革项目“驻校作家制度:当下高校文学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之研究与实践”。(2)参与项目(4项):广西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西70后女性小说家作家群研究)(已结题,项目批准号:06FZW009,主持人:费振刚、邓玉莲);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广西形象”(在研,项目批准号:11BZW005;主持人:李仰智)广西教育厅课题“文化生态视野下的西江文学研究”(在研,项目批准号:201106LX572;主持人:钟世华 );广西梧州学院“2008年度院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在研,项目批准号:wyjg2008A002;主持人:邓玉莲) 1.获第十二次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奖论文:《被遮蔽的承传——五四时期新诗与传统的关系探察》(省部级,授予单位: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2.获广西第九届文艺评论奖三等奖,获奖论文:《被遮蔽的承传——五四时期新诗与传统的关系探察》(省级,授予单位:广西文联)3.获广西妇女联合会“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征文赛三等奖,获奖论文:《“超性别”:女性诗歌话语新策略——当下女性诗歌的一种性别策略》(省级,授予单位:广西妇女联合会)。 1.《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1930年代新诗的一种倾向》,《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3年第4期“论点摘编”。2.《被遮蔽的承传——五四时期新诗与传统的关系探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原载《江汉大学学报》2010年9月)3.《从非个人化到“感觉”——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中“感觉”的再发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4期4.《姿态美学的建构——何其芳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5.《“来自灵魂最本质的声音”——吉狄马加诗歌中灵魂话语的建构》,《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6.《追踪诗的精灵——诗学家吴思敬浅论》,《文艺争鸣》2012年5月刊7.《论壮族作家冯艺的散文艺术》,《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第2期8.《“晚唐诗热”现象的诗学启示透析》,《南方文坛》2011年第3期9.《新世纪以来广西的新诗发展倾向与困境探察》,《南方文坛》2012年第2期10.《震出来的诗潮——从《诗刊》“抗震救灾诗专号”及“地震诗潮”看诗歌的社会功能与艺术功能之关系》,《诗刊》2009年5月上半月11.《穿行于现实与虚幻间的精神轨迹——李轻松近期诗作浅论》,《诗刊》2009年3月上半月12.《广西“70后”女性小说家话语方式探究》,《南方文坛》2009年6月刊13.《在现代与非现代之间——被诗歌史忽略的诗人李小雨诗歌之探》,《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4.《新世纪以来的“生态诗”景观透视——兼论“生态诗”之我观》,《南方文坛》2013年第1期15.《废名话语系统中“诗的内容”新解》,《学术论坛》2013年第2期16.《诗意瞬间的潜水采珠人——庞白诗歌浅论》,《南方文坛》2009年第2期17.《论郑愁予的孤独感》,《名作欣赏》2010年11月刊18.《灵魂叙事视阈中的“我们”》——读周庆荣散文诗《我们》,《青年文学》2010年11月刊19.《安琪的词语实验》,《诗刊》2009年11月上半月20.《切近舒婷诗歌的精神层面——〈神女峰〉赏析》,《青年文学》2011年12月下旬刊21.《70后诗歌的重量》,《青年文学》2012年5月刊22.《令人“朦胧”的朦胧诗——朦胧诗命名的再思考》,《星星》诗刊2010年1月(下半月理论版)23.《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精神的再发现》,《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24.《废名对含蓄传统的再发现》,《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25.《边缘之边缘的“突围”——新世纪十年散文诗发展态势探察》,《诗探索》2010年第5期26.《灵魂话语缺失的迷途——当下诗歌病症之浅窥》,《艺术广角》2011年第6期 谢冕评语:罗小凤是一位创作、评论和学术研究同时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新学者,以突出的创作成就和富于个人“发现”的学术成果成为“80后”中成绩突出的优秀者。吴思敬评语:她的现当代文学,尤其是现当代诗歌研究与创作,已取得可喜的成就,并开始被学术界所瞩目,这是很难得的。费振刚评语:“80后”博士罗小凤不仅研究与评论诗歌,自己也创作诗歌,以其数十篇公开发表的论文、评论和数百篇的文学作品显示了其多方面的杰出才华。
甜心派儿596
保加利亚作家协会2006年10月9日为中国当代彝族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保文版诗集《“睡”的和弦》举行隆重的首发式。保作协秘书长赫里斯托·卡拉斯拉沃夫代表保加利亚作家协会对吉狄马加表示欢迎。他满怀深情地向在场客人介绍了他与吉狄马加的交往、吉狄马加诗歌的风格,以及他历时4个月将英文版的吉狄马加诗集译成保文版的过程。 卡拉斯拉沃夫说:“吉狄马加既是中国当代诗人的代表,也是中国民族文化传播者的代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吉狄马加称赞保加利亚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学传统的国度。“过去有人说过,诗歌是无法翻译的,”他感慨良深地说,“但诗歌如果是通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诗人翻译出来,便会在另外一个民族中产生无穷的、根本的共鸣”,“正因如此,诗歌和诗人都应进行国际性的交流”。 吉狄马加指出,诗人承担着一种责任,即歌唱美好生活、反对战争、追求和平。他为自己的诗集能在保翻译出版,给保加利亚人民带来愉悦感到十分欣慰。 我曾一千次,守望过天空,那是因为我在等待,雄鹰的出现。我曾一千次,守望过群山,那是因为我知道,我是鹰的后代。啊,从大小凉山,到金沙江畔,从乌蒙山脉,到红河两岸。妈妈的乳汁像蜂蜜一样甘甜,故乡的炊烟湿润了我的双眼……” 正如吉狄马加在这首《彝人之歌》中所描绘的那样,这位45岁的彝族汉子用他充满祖先精神和人文色彩的作品,打开了一扇倾听中国的窗口。
肥胖卷的肥蛋卷
感恩大地现代:吉狄马加我们出生的时候只有一种方式而我们怎样敲开死亡之门却千差万别当我们谈到土地无论是哪一个种族都会在自己的灵魂中找到父亲和母亲的影子是大地赐予了我们生命让人类的子孙在她永恒的摇篮中繁衍生息是大地给了我们语言让我们的诗歌传遍了这个古老而又年青的世界当我们仰望难灿的星空躺在大地的胸膛那时我们的思绪会随着秋天的风儿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大地啊,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往往在这样的时刻我的内心充满着从未有过的不安人的一生都在向大自然索取而我们的奉献更是微不足道我想到大海退潮的盐碱之地有一种冬枣树傲然而生尽管土地是如此的贫瘠但它的果实却压断了枝头这是对大地养育之恩的回报人类啊,当我们走过它们的身旁请举手向它们致以深深地敬意!
音乐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 [1] 王夏. 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气”与“韵”[D]. 杭州师范大学 2009 [2] 陆忠波. 咏叹之中见“声”“情”[D]
《青山不墨》是讲述林场在面对自然灾害的生存挑战时,跨度70年,凝聚了三代林业人的故事,主要围绕平凡英雄的故事展开,非常具有生活质感,其中王洛勇饰演的马永祥,就是
如果是对诗词的名词解释,只能是注释如果你引用了另外作者对诗词的解释或者心得体会,算是参考文献。但要有文献的名称,出版社或者卷、期等信息。
五柳先生传。根据查询今日头条得知,陶渊明人物形象参考文献有五柳先生传,作品多展示陶渊明豪放洒脱、自然纯真的个性,对完美无缺社会理想的追求。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田
写有关古诗词的论文引用古诗词不用在参考文献中注明。 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指的是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图书、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