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金月
菌菌最近偶然看到了网络上关于早生孩子好还是晚生好的讨论非常激烈,就想跟大家聊聊这件事—— 生育到底什么年龄最合适?
有人说,早生孩子好,有利于 健康 和事业:
还有人说,晚育也没有身体伤害:
虽然网上大家的发言都很有道理,但从医学角度看,菌菌还是得说 “千万别错过最佳生育年龄”。
「高龄产妇」和「高龄产夫」真有那么可怕?
多项研究表明: 女性25岁到34岁生殖力旺盛,生育风险更低。
在35岁以后,孕产相关的并发症、胎儿畸形的发生率都会更高一点。
但过了35岁的女性也不必太过担忧,这些几率升高的,也没有那么可怕。
国外有研究表明,35-39岁女性分娩时,发生任一并发症的概率为,仅比25-29岁时的多了一点。
只要不是过早 (11-19岁) 或者过晚 (40岁以后) 生育,发生并发症的危险也没那么高。
生孩子这件事,不是女性一个人的责任,男性的生育能力也受年龄制约。
看到这些老来得子的新闻,部分男性就认为“高龄产夫”的生育能力不受年龄限制,可以永远“活力四射”。
这些想法是错误的, 男性的生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怀孕时可能遇到的危险和宝宝的质量。
有研究发现,男性超过40岁,DNA米青子碎片率高的风险会增大,DNA物质破碎严重,胚胎就会停止发育,进而流产。
有时候, 女性胎停、流产可能和男性米青子质量不高有关系。
《英国医学杂志》曾指出:
父亲年龄越大,新生儿的早产风险越高,出生体重越低,癫痫的发生率越高。
之前还有其他研究表明,父亲的生育年龄越大,宝宝患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风险越高。
菌菌建议: 男性备孕也要抓住自己25-35岁的「最佳」生育年龄, 毕竟这样妊娠及胎儿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也能低一些。
过了最佳生育年龄怎么生?
健康 体检很重要
医生在高龄女性孕前要对其进行既往史、生育史、家族史的了解,体格检查,常规妇科检查,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基础疾病检查等;
对男性需要做米青液质量检查、生殖系统检查。
已经出现的妇科疾病千万别忽视,比如内分泌失调和生殖道炎症等。需要对疾病进行积极治疗,暂缓妊娠,以保障怀孕的顺利。
之前有患过慢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 、传染病的高龄妇女,如病情稳定或应用对胚胎及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即可控制病情,就可以进行妊娠。
具体情况需要医生根据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
女性备孕期和孕期需要对身体进行调理,保证自己的身心放松、情绪愉悦,充足睡眠,补充营养。
在计划怀孕前3个月就开始服用叶酸,并进行适当的锻炼。
男性在备孕前三个月需要规律作息、多运动,补充含有锌和维生素的食物改善米青子质量。
避免抽烟、喝酒、熬夜。不久坐、不穿紧身内裤,降低“蛋蛋”所处部位的温度。
高龄产妇自然分娩难度较大,剖宫产率相对较高,决心顺产的女性需要做好生产方式的选择准备。
同时不要受外界因素影响,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现在医学水平较高,很多情况都有方法规避或解决!
站在一个医生的角度,菌菌可以很明确地说: “从医学角度看,25到34岁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
但是生孩子这件事,不是单纯的年龄到了就一定要生,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关系到家庭、生活、经济、职业、 社会 、责任等很多方面。
女性在被人们的话语推着走向生育之前,不妨考虑一下,自己是否真的现在想要这个孩子?是否做好了当妈妈的准备?
如果真的做好了要宝宝的打算,别拖得太久,毕竟身体真的等不起。
最后,我是十月菌,我爱这个世界!
屁界的战斗猪
糖尿病为终身疾病,它的治疗目标是纠正病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代谢紊乱,并且还可以减轻病人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因此,安排适宜的运动,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等措施对糖尿病人改善生活质量非常有帮助的。
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慢跑、散步、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太极拳等。还需注意的是,运动时间最好在餐后1小时(以进食开始计时)。
运动量:合适的运动强度是活动时人体的心率达到个人60%的最大耗氧量,简易的计算方法是:心率=170-年龄。
运动时间: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最好每天定时活动,活动时间为30-40分钟,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和结束时整理运动的时间。但是达到应该有的运动强度再坚持20-30分钟才有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运动不宜在空腹时进行,防止低血糖的发生。运动过程中也要注意补充水分,随身带着糖果。如果血糖大于14mmol/L,应该要减少活动,注意休息。
运动时可以随身带糖尿病卡,以备不时之需。
运动后可以做运动日记,以便观察运动锻炼的疗效和是否有不良反应。
hsxshirley
1、运动的形式
糖尿病患者宜选择以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登山、快走、跳舞、跳绳及游泳等,
或者各种与球类相关的运动;亦可选择打太极拳、广播体操以及步行购物等运动量较轻的一些运动。
2 、运动的时间
A、有一般来说,哪个时间段选择运动需根据日常作息以及药物的作用规律来合理安排。原则上
一定要避免低血糖或者胰岛素作用最强的时候去运动,尽量在血糖处于高位的时候去运动。
糖尿病患者通常在进餐 30min 后血糖开始逐渐升高,在餐后 或者 2h 后即可达到高峰值。
B、若餐后马上开始运动,需大量血液供给骨髓肌肉,同时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且给心肺功能带来巨大负担。若餐后休息时间太长,血糖已处于升高状态,再开始运动往往比较被动,所以需在血糖即将升高之前开始运动,可防止血糖进一步升高,因此在进餐 1h 左右即可展开运动。
3、运动前注意事项
A、排除不宜进行运动的相关禁忌症,如血糖> 或者< 、急性活动性
眼底出血、酮症酸中毒或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等均不易进行运动,以确保其安全;
B、运动场所可选择场地空旷、环境清静且有人活动的地方,如公园、草地或者老年活动中
心等,注意穿透气性佳的鞋和袜,冬季需做好保暖措施;
C、提前备好补给食物,如糖果、饼干等,并适当补充水分,保证机体所需;
D、外出运动时最好在亲朋陪伴下进行,并带上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信息卡片,如家人电话、 姓名及病情等,避免发生意外时可及时得到救助;
E、运动前可先做 5min 左右热身运动,避免肌肉组织和关节拉伤,防止心率及呼吸过快,若 近期低血糖频率较高不宜外出运动。
4、运动中注意事项
A、运动时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运动量,不可操之过急;应对自己的呼吸、心率加强自测,若过快时应减少运动量;
B、服用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注射的患者,若在药物作用高峰期展开运动,可在 30min 后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补充一定量的含糖食物,避免血糖过低;
C、运动过程中若出现心跳剧烈、视物模糊、面色苍白以及头晕等现象,则可能与低血糖有关,此时需马上停止运动,吃一些快速升糖的食物;若神志已恍惚,需马上喝糖水,送医诊治;
5、运动后注意事项
A、运动结束后不可立即停止活动,应继续进行步行、弯腰以及伸臂等恢复性运动,待心
率恢复至运动前指标即可;
B、运动后将身上汗液及时擦干,更换衣物,避免受凉,同时对运动量较大的部位予以按摩,
以促进血液循环;
C、运动结束 30min 后及时补充适当水分,为防止低血糖现象,可饮用 125ml 果汁;
D、运动后及时检查身体皮肤处有无损伤,并做好运动前后血糖记录,以发现血糖的规律。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认为离自己很遥远,实际上,糖尿病离我们并不远。2015至2017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全国31个省进行的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据此估算,中国大陆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为亿(男性7040万,女性5940万)。
2020年,《英国医学杂志》(BMJ)刊发了「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研究抽样调查了2015-2017年间中国大陆所有31个省级行政区共75880名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数据。根据ADA标准,诊断出糖尿病患者9772人,其中包括新诊断患者5308人,可以看出,半数患者在调查前还「蒙在鼓里」。此外,诊断出糖尿病前期(即糖调节受损)27230人。如果把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都算上,近一半成人血糖异常!据此估算,每2个人都有一个是糖尿病或者处在糖尿病前期。当你坐着玩手机、吃炸鸡汉堡冰激凌的时候,糖尿病很可能已经盯上了你。
一直以来大家都是谈糖色变,觉得糖尿病是没有办法治愈,但是2021年1月23日,《柳叶刀》在线发表的《糖尿病代谢手术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一项开放、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10年随访》临床研究,打破了2型糖尿病传统治疗的格局。这项研究为“2糖尿病可以治愈”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科学证据,证明成人2型糖尿病并不是一定要进行性发展,也不是不可逆转的疾病。
现阶段糖尿病治疗方案多依靠生活方式干预(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药物及胰岛素进行治疗,但通常,生活方式干预对代谢性疾病的作用效果并不理想,而药物大多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患者接受度较低。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现已公认外科手术是快速、有效、持久地减轻体重与治疗2型糖尿病的手段。2016年7月,世界糖尿病病学组织发布的全球指南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发布的“肥胖症多学科诊疗共识(2021年版)”均将减重手术列入2型型糖尿病治疗的优选方案。
然而代谢手术效果虽显著,却会给脏器造成不可逆的结构性改变及损伤,且适应症也相对严苛,仍然难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有这类担忧的患者可以采取“胃转流支架”置入术,与外科胃转流手术相同原理,不同于手术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其可以通过无痛胃镜进行“胃转流支架系统”的置入,3个月后可取出,其额外体重、糖化血红蛋白、肝脏硬度等代谢性疾病指标均得到显著下降。是目前介于饮食干预和外科手术中间的新型减重治疗技术。
但是无论选择哪种医疗手段都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挂号内分泌科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千万不可相信没有资质的民间机构,以免上当给身体带来损伤。
《美国医学会杂志》简称,仅次于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世界权威医学杂志,与《柳叶刀》Lancet,《英国医学杂志》BMJ号称世界四大权威综合医学杂志。
不是 体育核心全国就16本 有很多都是大学学报或是大学校刊 体育学校校刊。
您好,建议您去相关的专业学术网站或者是论坛上进行相关咨询。
没一个好投,都是花钱弄上去的,打电话给杂志社,说是费用不多,打死就是不给你录用啊!投一百年也安排不上,必须走后门,花钱就录用了,,官话官腔,,
门诊来了一位患者,一测血压120/100,心率98次,和自己在家测量的结果差不多,很是遗憾,问这是不是高血压,要不要降压。 王医生说:是高血压,也需要降压,先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