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5

绿兮衣兮
首页 > 医学论文 > 病耻感产生的机制博士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货如影随形

已采纳

顾名思义,“病耻感”是指因为身患某种疾病而带来的羞耻心理,这份羞耻往往来自于患者,并且直接指向患者自己。作为一种“主观动物”,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中心,可我们的情感和思考绝大部分是经由自己指向外界的。因为同样的,我们也是一种“社会动物”,不论是喜、怒、哀、乐、厌、悲、惧、还是一些更加复杂的混合情绪,我们的情绪以及其衍生物都是为表达和社交而生。这就造成了我们很少有像“羞耻”、“内疚”这一类源自自身,指向自身的情感。难道“病耻感”真的是一种“无中生有”的情感吗?病耻感从何诞生?人类的“羞耻感”最初来自于排泄,来源于童年早期,是我们发现无法控制自己身体时的窘迫。这种早期的窘迫决定了“羞耻”的基本方向,它导致一切与“排泄”以及排泄器官相关的行为都是私密的、羞耻的。包括人类在内,绝大多数动物的排泄器官都与生殖器官紧密相连。而一个东西一旦与“性”联系在一起,它将影响我们的方方面面。就好像王尔德所说的:生活中的一切都关乎性。除了性本身,性关乎权力。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人们通常因为自己身患什么疾病而感到羞耻呢?大多数人想都不用想,就能答出“性病”二字。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可以通过性行为进行传播的疾病”。例如梅毒、淋病、艾滋病等等。这些疾病大部分是以血液为媒介,也可以通过母婴或其他途径传播。但是“性”这个话题太过敏感,大部分人在得知一个人得了“性病”后会立刻联想到对方曾经有过相应的性行为,也就进一步联想到对方是“不洁”的。甚至困扰着大部分女性的妇科疾病也逐渐被大众认为是污秽的。而在古时候,甚至是现在的一些偏远地区,不幸罹患精神疾病的男人女人们通常会沦为一个便利的性侵犯对象。

280 评论

lily完美lily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始终都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项羽无颜愧见江东父老,所有这些铮铮傲骨都源自中国文化的耻感意识。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华传统美德曾经被错误的批判,使得在人们的心目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中华美德的失落与偏见。并随着改革开放,外来文化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冲击,使人民失去了信仰根源,精神空虚。逐渐地中华文化传统的荣辱观念变得模糊了,人们心中的道德天平变得倾斜,热爱祖国与危害祖国之间,服务人民与背离人民之间,崇尚科学与愚昧无知之间,辛勤劳动与好逸恶劳之间……人们迷失了方向,混淆了是非。于是有的学者大声疾呼,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是耻感意识的淡化和底线伦理的崩溃。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依法治国,在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然而对于有着悠久儒家道德传统的中国而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以德治国之举,更将为正在进行的改革攻坚夯实政治道德的基础。法治还是德治,自古以来学者专家们争论不休,其实,无论是在儒家思想还是法家精髓中,都不难找到古代圣贤对于德与法辩证关系的精妙阐释。《孟子·离娄上》有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又怎么脱离道德标准的轨道呢?种种的社会现象浮现于世,无不说明仅仅依靠法律的强制手段是不够的:个别国家干部收送钱物、跑官要官、挪用贪污公款,境外豪赌,一旦被追究责任,有的干部竟认为就是自己运气不佳。随便到一个网上去看,情色、性、二奶等字眼可是随时可见,社会上的黄赌毒,更是像各种“病毒”一样侵蚀着社会的“肌肤”;纵观当下社会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民生问题,无不与道德缺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到部分公职人员吃拿卡要甚至公然索贿丧失为官根本准则,医生收红包、开大处方导致医德蒙羞,学者学术腐败、为利益集团鼓呼玷污学者清誉,小到社会公德意识淡漠,奢靡淫逸之风盛行。对于逾越社会道德底线的行为,政府当然可以出台法律法规加以刚性规范。但是,对于一些法律盲点灰色地带或者纯道德范畴问题,还需要道德的力量来约束公民的自我行为。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因此,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要坚定决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只要我们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做到德治与法治兼备,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散发出更为独特的迷人魅力。

141 评论

Q471468543

浅谈精神疾病护理健康与服药依从性之间的关系

217 评论

麻辣个鸡的

病耻感是精神疾病患者所表现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且往往和自我污名化产生联系,其对患者社会功能康复会产生不利影响,可通过心理治疗治愈。

193 评论

提拉米苏丫头

看病羞耻,难道你有什么秘密不可告人的事情吗?

236 评论

相关问答

  • 精神病病耻感。论文

    1 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 作者:郑维瑾,宋立升 文献出处: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年代:2007 期号:第3期 2 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晖,李峥 文

    尛尛尛舒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有关糖尿病的产生机制的论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严重危害糖尿病病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的、多发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护理对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twinkle10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病耻感的原因论文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

    笑逍遥客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患者病耻感论文

    全世界陷入抑郁症有3.5亿,中国抑郁症高达9000万。患者和患者家属有强烈的病耻感。来源于他们害怕受到歧视,很多人不懂这个病,觉得抑郁就是矫情,或者抑郁就是精神

    基斯颠奴8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病耻感的论文

    浅谈精神疾病护理健康与服药依从性之间的关系

    乐趣小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