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2

咩~咩~羊
首页 > 医学论文 > 猫狗弓形虫病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akuqinglong

已采纳

被感染的猫一生就排卵1-2周,通常在6-14周龄,成猫排卵属于极为罕见,弓形虫在猫体内无传染性,排出的卵需在空气中裸露1-3日才有足够的传染力。

弓形虫试纸与粪便测试基本无用,不在排卵期测试属阴性,但不代表不排卵了,只是在测试期没有排卵。

世界上没有药可治疗弓形虫,所有的药都是促排虫卵以达到猫咪体内清除的作用。

美国30%猫和50%人都感染过,因美国猫咪大部分都是放养,生肉与生骨肉过度食用,感染性极强。

而中国人的感染源来自涮肉没有熟透、未烹调的猪肉放盘或切板未洗净、未巴氏消毒的牛奶、过度捕食野生动物、水果蔬菜未洗净、过度食用鸟类啮齿类动物。

对于一些即将怀孕或已怀孕的孕妇来说,扔掉猫不是你的唯一选择,而是应该管住自己的嘴,尽可能在家吃饭,因为你不知道饭店的肉到底有没有熟透,烹调肉类一定要超过70度,蔬菜水果因为粪便肥料的原因请洗干净再吃,尽可能不接触猫砂和猫便便,即使接触请在24小时内铲掉猫便便。因为弓形虫卵不传染,传染的是虫卵暴露在空气中1-5天以上形成的孢子。

130 评论

jhaiyun888

弓 形 虫 病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弓浆虫病,是流行于世界各地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急性病例,自发生于不满1岁的幼犬。[病原] 本病的病原体是龚地弓形虫,属于球虫目、弓浆虫科、弓浆虫属。现在认为世界各地人和各种动物的弓形虫仅为一种,但有株的差别。弓形虫为细胞内寄生虫,根据其发育阶段的不同分为五型。滋养体和包囊两型,出现在中间宿主体内,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出现在终宿主体内。滋养体呈新月形、香蕉形或弓形,大小为3.3~6.5×1~3.5μm,一端稍尖、一端钝圆。用姬姆萨氏或瑞氏法染色后观察,见脑浆呈浅蓝色,有颗粒,核呈深蓝色,偏于钝圆一端。滋养体主要发现于急性病例,在腹水中,常可见到游离的(细胞外的)单个虫体;在有核细胞内(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结胞等),还可见到正在繁殖的虫体,呈柠檬状、圆形、卵圆形和正在出芽的不规则形状等;有时在宿主细胞的脑浆内,许多滋养体簇集在一个囊内,称为假囊。包囊(组织囊)型虫体呈卵圆形,有较厚的囊膜,囊中的虫体可由数十个至数于个,包囊直径可达8~100μm。包囊出现在慢性病例和无症状病例,主要寄生在脑、骨骼肌和视网膜,以及心、肺、肝、肾等处。裂殖体在猫的上皮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一个裂殖体可以发育成许多裂殖子。配子体是在猫的肠细胞内进行有性繁殖时的虫体。小配子体色淡、核疏松,后期分裂形成许多小配子;大配子体的核致密,较小,含有着色明显的颗粒。卵囊随猫粪排至体外,呈卵圆形,有双层囊膜,大小为10~16×7.5~μm。每个卵囊里形成两个孢子爱,每个孢子囊内含有4个长形弯曲的子抱子,大小为8×2μm,有残体。[生活史] 终宿主猫吞食了含有弓形体包囊的动物组织或发育成熟的卵囊之后,包囊内的滋养体或卵囊内的子孢子即行进入猫的消化道,并侵入肠上皮细胞,进行球虫型的发育和繁殖,先是裂殖生殖,以后是配子生殖,最后产生卵囊。卵囊随猫粪排出体外后,在适宜的环境中经2~4天,发育为感染性卵囊。卵囊被健康猫吞食后,虫体又能在猫体内重复以上发育过 程;部分卵囊在猫体内也可能侵入各种组织形成滋养体或包囊。卵囊被犬吞食后,便在犬体内产生滋养体、包囊。患犬和带虫犬的唾液、痰、粪、尿、乳汁、腹腔液、眼分泌物、肉、内脏淋巴结以及急性病例的血液中都可能含有滋养体。健康犬吞食了猫粪中的卵囊或吞食了含有滋养体、包囊的肉、内脏而感染,或经损伤的皮肤而感染,或经胎盘而感染。弓形体是一种多宿主的寄生虫,人、畜、禽以及许多野生动物对弓形体都有易感性,美国、日本对入畜弓形体感染率的调查结果是:美国---人4~35%,犬29%,猫19%,牛16%,猪24%,绵羊29%,山羊48%;日本一一人(成年人)5~7%,犬29.3%,猫68%,猪8.6%(个别地区高达57.8%)。[症状] 健康的成犬即使感染了弓形虫也不发病,或者呈一过性而耐过。实验表明,发病和死亡的多是幼犬。但当成犬营养不良、寒冷、捕获、监禁和妊娠等时,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可 能发生本病。 弓形虫单独感染的急性病例,多为不满一岁的幼犬,幼犬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发热、消瘦、粘膜苍白、咳嗽、流鼻液、呼吸困难,甚至发生肺炎。患犬有时出现剧烈的呕吐,水样出血性下痢,里急后重,随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麻痹、运动失调、脑炎等症状。成犬与幼犬相比,慢性经过的较多,精神沉郁,发热、消瘦、胃肠机能障碍,有的出现癫痫、痉挛、运动失调、后肢麻痹等。怀孕母犬流产或早产。 犬的弓形虫性眼病,主要侵害网膜,有时也侵害脉络膜、睫状体、虹膜等。息犬出现网膜出血、网膜炎及白内障等。[病理变化] 剖检时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点状出血、坏死灶。脾脏肿大、坏死,血管周围有浸润现象。腹膜炎,肠溃疡,小肠肿胀,肠壁呈肉芽样肥厚、肉芽肿。急性食管炎。胰脏有灰白色病灶,慢性胰脏炎。肝脏充血、肿大、有坏死斑。肺有许多坚硬的白色结节、坏死斑。肺炎、肺充血、支气管炎。肾充血、肉芽肿、慢性间质性肾炎。脑、脊髓、视神经有退行性变化、脑炎等。[诊断] 在临床上,很容易与犬瘟热等病相混淆。因此在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的检查后,还须以检出病原体或证实血清中抗体滴度升高来确诊。病原体检查 取病犬的排泄物(唾液、痰液、肠内容物、乳汁、尿液、眼分泌物等)检料进行离心分离(2000转/分,5分钟),取沉渣涂片检查;或将病犬肺、淋巴结、脾、肾等作涂片检查。涂片自然干燥后,甲醇固定,姬氏或瑞氏液染色检查。如虫体过少时,可将检料接种于小白鼠,方法是用每毫升含l 000u青霉素或链霉素生理盐水作10倍稀释病料(肺、淋巴结、肝、脾或慢性经过的病例的肌肉和脑)后,各以0.5ml接种于5~10只小白鼠腹腔内。如小白鼠于2周后发病,取其腹水或腹腔洗涤液染色检查。如初代接种不能发病,可于1月后来血致死,检查脑内有无包囊。 包囊检查阴性可在莱血同时作血清学检查,只有血清学检查也呈阴性时,方可判定该犬为阴性。荧光抗体法检查 可在荧光色素中用荧光异硫氰酸盐,被染上的半月形虫体呈光辉的黄绿色。 血清学检查 本病血清学反应主要有色素试验、补体结合反应、血细胞凝集反应、中和试验等。其中色素试验由于抗体出现早,持续时间长,特异性强,所以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原理是当新鲜弓形虫在补体样因子(健康人血浆)作用下,使之与抗血清作用后,引起虫体细胞变性,结果虫体对碱性美蓝不着色。如果被检血清中没有这种抗体,结果渗出液中的弓形虫即会被染色。 [治疗] 磺胺类药物有一定疗效,若与抗菌增效剂合用则效果更好。磺胺类药物中以磺胺-6-甲氧嘧啶效果最好。这必须在发病初期使用,如用药较晚,则虽可使临床症状消失,但不能抑制虫体进入组织形成包囊,从而使病犬成为带虫者。[预防] 不给犬吃生肉,在室外不让犬捕食小动物,喂食时要防止媒介物蟑螂和苍蝇的围困

181 评论

petite妮妮崽

【临床症状】

寄生于人、犬、猫和其他多种动物。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犬、猫多为隐性感染,但有时也可引起发病。主要侵害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猫的症状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主要表现为厌食、嗜睡、高热(体温在40℃以上)、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等。有些出现呕吐、腹泻、过敏、眼结膜充血、对光反应迟钝,甚至眼盲。有的出现轻度黄疸。怀孕母猫可出现流产,不流产者所产胎儿于产后数日死亡。慢性病的猫时常复发,厌食,体温在℃,发热期长短不等,可超过1周。有些猫腹泻,虹膜发炎,贫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表现为运动失调、惊厥、瞳孔不均、视觉丧失、抽搐及延髓麻痹等。怀孕母猫有流产或死产。

犬的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厌食、精神沉郁、眼和鼻流分泌物、呕吐、黏膜苍白、运动失调、早产和流产等。

【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以驱虫,防止继发感染,预防为主。

[处方1]复方新诺明,犬:15~30毫克/千克,口服/皮下注射,每日2次。

[处方2]磺胺嘧啶,犬:50~100毫克/千克,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口服,每日1~2次,连用3~5天。

[处方3] 乙胺嘧啶,犬:毫克/千克,口服,每日1~2次,连用2~4周,和磺胺类药物合用。

106 评论

密果儿颖颖

弓形虫的形态

猫弓形虫属于原生动物界-顶复门-孢子虫纲-真球虫目-弓形虫科-弓形虫属。

根据其不同的发育阶段,形态结构各不相同: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卵囊。前2种形态见于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体内,后3种见于终末宿主体内。

滋养体包括速殖子和缓殖子。速殖子呈弓形、月牙形或香蕉形,一端尖,一端钝,核位于虫体中央稍偏后,多出现在发病急性期,有时在宿主体内可见许多速殖子簇集在一起,以内二分裂法增殖,形成假包囊。包囊一般出现在慢性病例,于脑、肌肉等细胞内繁殖积聚成球状体,外有一层囊壁,囊内含有数个至数千个虫体,称为缓殖子。

裂殖体在终末宿主的肠上皮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一个裂殖体可以发育成许多个裂殖子。配子体见于终末宿主内,分为大配子体、小配子体两种。卵囊见于终末宿主粪便内,随猫科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呈卵圆形,有双层囊壁,表面光滑,每个成熟卵囊内含有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含有4个新月形的子孢子。

猫弓形虫的生活史

分为2个阶段:

1、肠粘膜外阶段——在各种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受感染的组织细胞内发育

弓形虫的卵囊、包囊或假包囊被中间宿主或终末宿主吞食后,在肠腔内分别释放出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虫体可直接或经淋巴和血液侵入肠外组织、器官的各种有核细胞内,也可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内。虫体可在胞质或胞核内进行分裂繁殖。

在急性期,速殖子迅速裂体增殖,使受侵袭的细胞破裂,速殖子侵入新的细胞增殖。随着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形成,弓形虫速殖子在细胞内的增殖减慢并最终发育成包囊,虫体进入缓殖子期。包囊可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包囊破裂放出大量缓殖子,形成虫血症,并可侵入新的宿主细胞迅速增殖。

2、肠粘膜内阶段——在终末宿主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发育

卵囊、包囊或假包囊被终末宿主吞食后进入小肠。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可直接侵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进行无性生殖,并形成裂殖子。细胞破坏后释放出裂殖子,再侵入新的上皮细胞。经过数代增殖后,部分裂殖子在上皮细胞内发育为雌、雄配子体,二者结合受精成为合子,最后发育为卵囊。卵囊成熟后从上皮细胞脱出,进入大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排出的卵囊在外界经2-3天的发育而成熟,具有感染力。

弓形虫病的症状

当中间宿主吞食了猫排出的卵囊后,其中的子孢子随血液和淋巴液进入除肠道组织外的细胞中,以双芽生殖方式繁殖,增殖大量的速殖子。随着机体免疫力的产生,速殖子变为缓殖子,形成包囊,在脑、心、眼及骨骼肌中长期存活。

如果在靶器官中发生局部坏死,则出现临床症状,这些症状跟各个器官有关,但大多数猫在感染弓形虫后不表现临床症状。

肺脏、眼睛及肝脏是最常发生感染的器官,厌食、发热、昏睡、肺炎相关的呼吸困难、黄疸、肌肉疼痛、胰腺炎及神经症状是诊断弓形虫病时多见的症状;眼睛的临床症状为前房眼色素层炎、视网膜脉络膜炎及出血,或其他眼部炎症的非特异性症状。

家猫感染弓形虫的可能原因

1、宠物市场混乱

宠物猫来源不明,没有定期免疫,饲养环境复杂。

2、流浪猫狗数量增多

流浪猫狗接触的动物和环境较为复杂,很可能通过接触感染的猫狗、食用被感染的生肉或其它食物、捕食老鼠等途径感染弓形虫。家猫在外出活动时,易接触流浪猫狗而被感染。

3、驱虫意识不全

虽然目前驱虫的意识已在逐渐完善,但仍有部分宠主缺乏对猫体内寄生虫病危害的知识,很容易忽视弓形虫病,或其他体内外寄生虫病。

诊断及治疗

1、诊断方法

测量IgG抗体和IgM抗体,结合临床症状,对治疗表现的反应;或利用X线、组织病理学、PCR、细胞学检查、粪检等手段。

2、治疗

口服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或甲氧苄氨嘧啶-磺胺或盐酸多西环素片。

人畜共患风险

狗狗是弓形虫的重要中间宿主,猫是弓形虫的唯一终末宿主,人类与猫狗密切接触时,就可能感染弓形虫。

弓形虫是一种机会性致病原虫。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一般不发病,但若本身患有免疫缺陷抑制,则可能导致死亡。孕妇感染可发生早产或流产、产死胎或畸形儿、或垂直传播给胎儿引起严重病症。通过母体感染的婴儿,多见神经管畸形,婴儿出生后表现为小头畸形、脑积水、癫痫发作,造成智力落后等。有些新生儿出生时无特殊体征,仅表现为体重偏低、贫血、黄疸等,随后逐渐出现抽搐、脑膜炎、脑钙化。感染弓形虫的婴儿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发生脉络膜视网膜炎而失明。儿童和老人感染后易患急性淋巴结炎、脑膜炎、肺炎、视网膜炎、顽固性高烧等疾病。

小结

猫狗只是人类感染弓形虫的来源之一,吃生/半生肉、未消毒的奶制品、未洗净的蔬菜才是感染弓形虫最多见的途径。所以,理性养宠,不要因为恐慌而抛弃TA们,只要做好不饲喂来源不明的生肉,定期清理窝、碗、玩具,及时清理粪便,定期体内外驱虫,就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猫狗遭受弓形虫感染,这也能保护宠主自身健康。

30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猫弓形虫病论文

    猫咪常见的内寄生虫病之弓形虫病的防治方法 猫咪常见的内寄生虫病之弓形虫病的防治方法,虫病属人畜共患病,这种虫体主要寄生于猫的小肠内,虫体较长。发生该病主要与饲主

    许文强的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犬猫寄生虫弓形虫论文

    弓虫它是一种体内的寄生虫,会跟随血液流动,到身体的每个部位,可能会损伤大脑,损伤心脏,让人体的免疫力低下。

    成都蜀道装饰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犬弓形虫病论文

    健康狗狗身上都有弓形虫吗? 一般不该有的,狗和人都是弓形虫的非正常宿主,所有有核细胞都可能寄生,无性增值储猫是正常宿主,主要在其小肠上皮细胞上完成有性生殖阶

    好吃好喝好玩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弓形虫病结业论文

    余毅。男。1965年1月出生。浙江岱山人。1981年舟山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杭州大学生物系专业学习。1995年考取本系研究生,师从于吴宝华教授。在导师的精心指导

    会飞的小马12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宠物临床猫弓形虫病的论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宠物市场日益壮大,而种类繁多的宠物各需不同的生理环境。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宠物饲养的相关论文欣赏,一起来看看。 中国国内饲养宠物存在

    掬黛小公主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