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7

穗宝儿yz
首页 > 医学论文 > 眼弓形虫病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acksperoll

已采纳

基本上所有养宠物的朋友都有被告诫小心弓形虫经历,特别是有孕妇的家庭,经常会经历多次到底要不要放弃宠物的争论,本文就弓形虫的发育、繁殖过程及如何预防作一简单介绍。

一、正确认识弓形虫病

1.什么是弓形虫?

弓形虫,属球虫亚纲,真球虫目,等孢子球虫科,弓形体属。为细胞内寄生虫,在除了红细胞以外的有核细胞内均可寄生。主要通过消化道和血液传播,各类动物肉类中的弓形虫包囊、假包囊及猫科动物粪便内的弓形虫卵囊为主要传染源。

2.弓形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弓形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大致分为5个形态阶段:滋养体(速殖子)、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

滋养体(速殖子):是指在宿主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即分裂繁殖)的虫体,单个宿主细胞中含有多个速殖子的,称为假包囊。随着细胞膜破裂,速殖子释出,会随着血液至其他有核细胞内继续增殖。

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内含数个至数百个虫体,包囊内的速殖子称为缓殖子。当包囊破裂,缓殖子会进入新的细胞,进而形成新的包囊。

裂殖体:在猫科动物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发育增殖,内含多个裂殖子。

配子体:由裂殖子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形成配子母细胞后进而发育形成的。有雌雄之分。

卵囊:是由雌、雄裂殖子结合为合子后发育形成的。成熟卵囊包含孢子囊,孢子囊由子孢子形成。

3.弓形虫的生活史

弓形虫的生活史主要分为在中间宿主体内的无性繁殖和终末宿主体内的有性繁殖。

(1)中间宿主体内的无性繁殖

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包括人、犬类、啮齿类等大多数的动物,主要通过动物吞食含有包囊或假包囊的肉类或猫粪内的卵囊感染,在中间宿主体内无性繁殖,最后形成包囊或假包囊进行传染。具体发育、繁殖过程见图1。

图1 弓形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及无性繁殖过程

(2)终末宿主体内的有性繁殖

目前发现的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只有猫科动物,需要提到的一点是,由于弓形虫也可以在猫科动物体内进行分裂繁殖(即无性繁殖),所以猫科动物既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也是其中间宿主。其主要是猫科动物通过吞食含有包囊或假包囊的肉类或猫粪内的卵囊,在终末宿主体内进行有性繁殖,最后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进一步传染的过程。具体发育、繁殖过程见图2。

图2 弓形虫在终末宿主体内发育及有性繁殖过程

图3 猫科动物是已知弓形虫唯一的终末宿主

4.弓形虫对人的危害

弓形虫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对孕妇的伤害,主要表现为流产、早产、畸胎或死胎。此外,还能造成出生婴儿神经发育障碍;肝脾肿大;心肌炎;融合性肺炎等,对成年人,可造成淋巴结肿大;中枢神经异常;弓形虫眼病等。

5.弓形虫的主要传播途径

(1)食用含有弓形虫包囊或假包囊的动物肉类或内脏(生的或未经煮熟煮透的)。

(2)接触含有弓形虫包囊或假包囊的肉类或内脏后,未及时彻底清洁而用手抓食食物。

(3)接触猫科动物粪便后,未及时彻底清洁而用手抓食食物。

(4)长期与患有弓形虫病的动物共同生活。

(5)母婴传播。

图4 患病猫咪粪便是弓形虫主要传染源之一

二、如何预防弓形虫

1.对宠物尽量不要采用散养方式,遛狗时要注意控制其行动,特别是不要让它吞食外面的小动物尸体等,对于猫咪,尽量不要让其外出,如果实在是喜欢去外面玩的猫咪,可以采用遛猫的手段。

图5 使用牵引绳遛狗可有效限制狗狗的活动

2.不要喂食宠物生肉或者半生不熟的肉,弓形虫的卵囊在80℃的条件下烹煮1分钟以上即可杀灭,所以一定要做到将肉类食物煮熟、煮透,另外在处理食物的时候,要注意生熟分开。这点同样适用于人的食物。

3.定期带宠物去宠物医院体检,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4.对发现患有弓形虫的宠物,要及时治疗。对于患病猫咪,要特别注意其粪便的处理。弓形虫的卵囊对酸、碱、消毒剂等都有较高的抵抗力,但是对干燥和高温抵抗力较差,尽量对可能受其粪便污染的物品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如无法高温消毒的(如塑料、纸张等)可以进行焚烧销毁。同时,宠主也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是否感染。

5.怀孕的主人要及时带猫咪去检查,并且不要轻易接触猫咪粪便,日常与猫咪的互动也要减少。

6.养猫的宠友尽可能定期去医院检查,并做好日常清洁卫生工作,防范于未然。

345 评论

比尼爱汤姆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hasma gondii)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人体多为隐性感染;发病者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和体征又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主要侵犯眼、脑、心、肝、淋巴结等。孕妇受染后,病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直接影响胎儿发育,致畸严重,其危险性较未感染孕妇大10倍、影响优生,成为人类先天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已引起广泛重视。本病与艾滋病(AIDS)的关系亦密切。 病原学 弓形虫属顶端复合物亚门(subphylum Apicomplexa)、孢子虫网(clss sporozoasida)、真球虫目(order Eucoccidiorida),细胞内寄生性原虫。其生活史中出现5种形态,即滋养体(速殖子、tachyzoite);包囊(可长期存活于组织内),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200μm、破裂后可释出缓殖子、(bradyzoite);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oocyst)。前3期为无性生殖,后2期为有性生弓形虫生活史的完成需双宿主:在终宿主(猫与猫科动物)体内,上述5种形成俱存;在中间宿主(包括禽类、哺乳类动物和人)体内则仅有无性生殖而有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常可造成全身感染,有性生殖仅在终宿主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发育造成局部感染。卵囊由猫粪排出,发育成熟后含二个孢子囊(sporocyst)、各含4个子孢子(sporozoite),在电镜下子孢子的结构与滋养体相似。卵囊被猫天食后,在其肠中囊内子孢子逸出,侵入回肠末端粘膜上皮细胞进行裂体增殖,细胞破裂后裂殖子逸出,侵入附近的细胞,继续裂体增殖,部分则发育为雌雄配子体,进行配子增殖,形成卵囊,后者落入肠腔。在适宜温度(24℃)和湿度环境中,约经2~4天发育成熟,抵抗力强,可存活1年以上,如被中间宿主吞入,则进入小肠后子孢子穿过肠壁,随血液或淋巴循环播散全身各组织细胞内以纵二分裂法(endodyogeny)进行增殖。在细胞内可形成多个虫体的集合体,称假包囊(pseudocyst),囊内的个体即滋体或速殖子,为急性期病例的常见形态。宿主细胞破裂后,滋养体散出再侵犯其他组织细胞,如此反复增殖,可致宿主死亡。但更多见的情况是宿主产生免疫力,使原虫繁殖减慢,其外有囊壁形成、称包囊,囊内原虫称缓殖子。包囊在中间宿主体内可存在数月、数年,甚至终生(呈陷性感染状态)。 病理改变 弓形虫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细胞内寄生病原体,几乎可以感染所有各种类型细胞。弓形虫从入侵部位进入血液后散布全身并迅速进入单核-巨噬细胞以及宿主的各脏器或组织细胞内繁殖,直至细胀破,逸出的原虫(速殖子)又可侵入邻近的细胞,如此反复不已,造成局部组织的灶性坏死和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此为急性期的基本病变。如患者免疫功能正常,可迅速产生特异性免疫而清除弓形虫、形成隐性感染;原虫亦可在体内形成包囊、长期潜伏;一旦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包囊内缓殖子即破囊逸出,引起复发。如患者免疫功能缺损,则的虫大量繁殖,引起全身播散性损害。弓形虫并可作为抗原,引起过敏反应、形成肉牙中要炎症。此外,弓形虫所致的局灶性损害,尚可引起严重继发性病变、如小血栓形成、局部组织梗死,周围有出血和炎症细胞包绕,久而形成空腔或发生钙化。 弓形虫可侵袭各种脏器或组织,病变的好发部位为中枢神经系统、眼、淋巴结、心、肺、肝和肌肉等。 临床表现 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类,均以隐性感染为多见。临床症状多由新近急性感染或潜在病灶活化所致 一先天性弓形虫病 多由孕妇于妊娠期感染急性弓形虫病(常无症状)所致。孕妇感染有无症状与胎儿感染的危险性先天相互关系。前瞻性研究表明先天性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性与孕妇受染时间的早晚有关:妊娠早期感染弓形虫病的孕妇,如不接受治疗则可引起10%~25%先天性感染而导致自然流产、死胎、早产和新生儿严重感染;妊娠中期与后期感染的孕妇分别可引起30%~50%(其中72~79%可无症状)和60~65%(内89%~100%可无症状)的胎儿感染。受染孕妇如能接受治疗,则可使先天性感染的发生率降低60%左右。 先天性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不一。多数婴儿出生时可无症状,其中部分于出生后数月或数年发生视网膜脉络膜炎、斜视、失明、癫痫、精神运动或智力迟钝等。出生时即有症状者梋下列不同组合的临床表现:视网膜脉络膜炎;脑积水或小并没有畸形或无脑儿、颅内钙化,伴脊柱裂、脑脊膜膨出、兔唇腭裂;肾上腺缺如、双多囊肾;联体畸胎等;抽搐、精神运动障碍;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发热、黄疸、皮疹等。 二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 病情轻重不一,从亚临床性至暴发性感染不等。可为局限性或全身性:①局限性感染以淋巴结炎最为多见、约占90%.常经及颈或腋窝部。质韧,大小不一(一般不超过cm)、分数无压痛、不化脓。可伴低热、头痛、咽痛、肌痛、乏力等。累及腹膜后或肠系膜淋巴结时,可有腹痛。临床表现可拟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巨细胞病毒感染,但弓形虫病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者很可能不足1%.较少见者尚有心肌炎,心包炎、肝炎、多发性肌炎、肌炎、胸膜炎、腹膜炎等。视网膜脉络膜炎极少见。②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免疫缺损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主要为何杰金氏病、淋巴瘤等)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常有显著全身症状,如高热、斑丘疹、肌痛、关节痛、头痛、呕吐、谵妄,并发生脑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肠炎等。 眼弓形虫病多数为先天性、后天所见者可能为先天潜在病灶活性所致。临床上有视力模糊、盲点、怕光、疼痛、泪溢、中心性视力缺失等,很少有全身症状。炎症消退后视力改善,但常不完全恢复。可有玻璃体混浊。

215 评论

公山虚1

表现:

1、先天性弓形虫病

主要发生在妊娠期初次感染的孕妇的胎儿。在妊娠早中期发生感染,可引起流产、死胎或畸形(如颅内钙化、小头畸形、脑积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娠晚期感染,胎儿发育可以正常,但可有早产,或出生数月或数年后才逐渐出现症状,如视网膜脉络膜炎、视力障碍、癫痫、精神发育障碍。

2、获得性弓形虫病

表现复杂,病情与人体免疫功能状态有关。

免疫功能正常者大部分为隐性感染,约10%~20c/o的患者有临床表现,呈轻微感冒样症状。90qo患者出现淋巴结肿痛但不化脓,以颈部和腋窝淋巴结最常受累。

偶见肺炎、胸膜炎、心肌炎、心包炎、肝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病程持续数周或数月,偶达1年。如虫体不能被彻底清除,可形成包囊,转为潜伏感染。

弓形虫也能影响人脑,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它们不会让人变得更爱猫,但会让感染者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和神经质,变得爱冒险。

捷克查尔斯大学的研究发现,感染弓形虫的人更容易担心,出现负罪感,怀疑自己,缺乏安全感,反应较为迟钝,而且注意力和反应力受损,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没有感染的人高6倍以上。这些改变是因为弓形虫令大脑发生轻微的炎症。

扩展资料

弓形虫能够令大脑大量分泌神经递质多巴胺,男人感染后会变得性格外向,攻击性上升,变得多疑固执,容易妒忌;女人感染之后变得热心肠,为人随和,有责任心,不容易猜疑妒忌,但是更容易自杀,也比较滥交。

人类感染弓形虫的主要方式是接触猫的排泄物,以及吃生肉或者未洗净的蔬果,赤脚在肥沃的土地上行走也可能中招。弓形虫在人群中的感染率为20%~60%,个别地区高达95%。一旦感染弓形虫,它们将伴随你终生,但你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更不会发疯,只是增加了潜在的疾病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心情很糟糕?你很可能感染了弓形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弓形虫

286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猫弓形虫病论文

    猫咪常见的内寄生虫病之弓形虫病的防治方法 猫咪常见的内寄生虫病之弓形虫病的防治方法,虫病属人畜共患病,这种虫体主要寄生于猫的小肠内,虫体较长。发生该病主要与饲主

    许文强的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犬弓形虫病论文

    健康狗狗身上都有弓形虫吗? 一般不该有的,狗和人都是弓形虫的非正常宿主,所有有核细胞都可能寄生,无性增值储猫是正常宿主,主要在其小肠上皮细胞上完成有性生殖阶

    好吃好喝好玩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弓形虫病结业论文

    余毅。男。1965年1月出生。浙江岱山人。1981年舟山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杭州大学生物系专业学习。1995年考取本系研究生,师从于吴宝华教授。在导师的精心指导

    会飞的小马12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犬猫弓形虫病论文

    【临床症状】 寄生于人、犬、猫和其他多种动物。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犬、猫多为隐性感染,但有时也可引起发病。主要侵害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猫的症状有急性和慢性之

    MOMO丫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眼弓形虫病论文

    基本上所有养宠物的朋友都有被告诫小心弓形虫经历,特别是有孕妇的家庭,经常会经历多次到底要不要放弃宠物的争论,本文就弓形虫的发育、繁殖过程及如何预防作一简单介绍。

    穗宝儿yz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