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火贝木
带猫去宠物医院,打针吃药,听从宠物医生的建议,常给猫洗澡
1. 什么是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寄生引起的一种感染,世界各地的弓形虫感染非常普遍,美、英的成年人中,大约16~40%曾经感染,有的调查达70%,而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的成年人,50~80%有过感染,法国人高达90%。1985~90年我国的23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大都在10%以下,明显比外国低。
正常人感染弓形虫绝大多数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感染的,只有少数人初次感染(或称原发性感染)时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几天或数周后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症状消失,只是形成的包囊在身体里存在几个月、好几年或者更长时间,一般都是自愈。但是,有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如艾滋病人等,弓形虫感染就很严重。怀孕妇女感染可传染给胎儿,有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2. 弓形虫是怎样传染的?
首先是吃未煮熟的肉,特别是猪、羊。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如鼠类、猪、羊、牛、家兔和鸡、鸭、鹅等,都可以传染弓形虫,而且感染率很高。人的传染来源主要来自于这些动物的肉类,如火锅的温度不够或时间过短,其中的弓形虫没有杀死,就有传染的危险。生肉或切肉案板的污染同样可以传染。污染的羊、牛奶也可以传染。我国人口的弓形虫感染率较低,可能与中国人熟食肉类的习惯有关。
狗也可以传染弓形虫,但是它们的粪便和排泄物都没有传染性,如果不吃狗肉就不会传染。有人说“狗与人关系密切,是人类的重要传染源之一”,还有人生下的孩子出现了“智力发育较低、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多了一个手指”,就归罪于家里养狗,这是缺乏根据的。
感染的猫粪是重要的传染来源。猫和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感染的猫粪便里排出弓形虫的囊合子,一般持续1周至20天,更长的极少;这段时间是传染期。世界各地的调查大约1%的猫粪便内含有弓形虫囊合子。猫粪里的囊合子须在外界发育2~5天才有传染性,所以几时处理猫粪非常重要。囊合子可以在水里、潮湿的土壤里生存好几个月或更长,因而猫粪污染的食物、饮水、甚至灰尘,人吃下去都可以传染。在完全熟食肉类的地区,猫科动物是人的重要传染来源。但是,作为中间宿主的许多其他动物同样可以传播。例如有许多牧场极少有猫,也有很多牛羊感染;而且世界上还有个别岛屿没有猫,岛上居民感染率仍然很高。所以,国内有一本重要的《人体寄生虫学》书上说:由于作为中间宿主的家畜感染率很高,故从人的感染来源来说,猫粪的污染就不及吃未熟肉类重要。
孕妇感染弓形虫可传染给胎儿,发生先天性感染,由于先天性感染胎儿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所以很重要。可是,只有在怀孕前没有感染过弓形虫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发生初次(原发性)感染才有可能传染给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前感染过弓形虫,那她就不再有传染的危险。
3.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对胎儿有哪些危险?
如果怀孕头3个月发生先天性感染,大约40%胎儿可能有严重损害,出现流产、死胎或新生儿疾病,或者出生后有眼、脑或肝脏的病变或畸形,如视网膜脉络膜炎、白内障、脑内钙化、脑积水、小头畸形、智力障碍、黄疸和肝脾肿大。怀孕末3个月发生的感染,严重者不到3%。
1996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的一项弓形虫对胎儿影响的研究发现:在他们进行血清抗体检查的16733名孕妇中,只有42人是原发性感染,其中有36人接受了螺旋霉素治疗,长期随访结果,她们的孩子中共发生4例先天性弓形虫病,2例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变,2例无临床症状。其余原发性感染孕妇所生的孩子在生长发育和智力方面与其他孕妇的孩子没有不同。
4. 孕妇要不要常规进行血清弓形虫的抗体检查?
虽然法国和奥地利等国家规定对孕妇常规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做法是在怀孕早期进行血清抗体检查,如果为阴性(即没有感染过),告诉孕妇注意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孕妇出现急性感染,即给予螺旋霉素治疗,同时对胎儿进行羊膜穿刺和超声检查。如果证明胎儿发生感染,孕妇则采用磺胺加乙胺嘧啶治疗;要是发现胎儿有明显的病症,父母可考虑终止妊娠。但这种方法是否值得采用,仍有争论。由于孕妇在妊娠期间的感染和胎儿感染的机会都很小,所以英美的研究结论是这种筛检不值得常规做。
进行孕妇感染的筛检是个很严肃的公共卫生问题。一般认为须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研究而定。首先进行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处理原则,筛检方法一定要有很高的准确性,有系统的检查和后续处理措施,大众可以接受,而且确实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现在我国有些医院已在开展对孕妇普遍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但不少是检查和处理没有规范,检查归检查,结果无所谓,也不做处理。不只一次地有人向我询问检查结果的意义:阳性怎么办?要不要治疗或终止妊娠?有的出现矛盾的结果,一个医院检查结果为阳性,复查或者另一个医院检查又变成阴性,为什么?因此,试剂和检查的质量一定要高,筛检方法要标准化,临床医生必须熟悉血清学检查结果的意义和判断,检验质量不高造成的假阳性结果,不仅浪费病家钱财,而且引起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带来很大精神负担,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我国的孕妇感染的机会比外国相比可能更小,所以我国应先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评价性研究,然后制定有关政策。在明确的方针之前,不宜盲目地普遍推行。
5. 怎样防治弓形虫感染?
第一:注意饮食卫生,肉类要充分煮熟,预防生肉污染熟食。
第二:猫要养在家里,喂熟食或成品猫粮,不让它们在外捕食。因为猫的传染是吃了感染的老鼠或鸟类,或者吃了猫粪污染的食物。
第三:要注意日常卫生,每天清除猫的粪便,接触动物排泄物后要认真洗手。
第四:除非孕妇血清检查证明已经有过弓形虫感染,否则孕妇怀孕期间要避免接触猫及其粪便。
第五:弓形虫感染有多种简便有效的药物治疗,如磺胺类加乙胺嘧啶,和螺旋霉素等,治疗须按医嘱进行,孕妇感染及时治疗可使胎儿感染机会减少。
威斯东wisdom
弓形虫的形态
猫弓形虫属于原生动物界-顶复门-孢子虫纲-真球虫目-弓形虫科-弓形虫属。
根据其不同的发育阶段,形态结构各不相同: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卵囊。前2种形态见于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体内,后3种见于终末宿主体内。
滋养体包括速殖子和缓殖子。速殖子呈弓形、月牙形或香蕉形,一端尖,一端钝,核位于虫体中央稍偏后,多出现在发病急性期,有时在宿主体内可见许多速殖子簇集在一起,以内二分裂法增殖,形成假包囊。包囊一般出现在慢性病例,于脑、肌肉等细胞内繁殖积聚成球状体,外有一层囊壁,囊内含有数个至数千个虫体,称为缓殖子。
裂殖体在终末宿主的肠上皮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一个裂殖体可以发育成许多个裂殖子。配子体见于终末宿主内,分为大配子体、小配子体两种。卵囊见于终末宿主粪便内,随猫科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呈卵圆形,有双层囊壁,表面光滑,每个成熟卵囊内含有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含有4个新月形的子孢子。
猫弓形虫的生活史
分为2个阶段:
1、肠粘膜外阶段——在各种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受感染的组织细胞内发育
弓形虫的卵囊、包囊或假包囊被中间宿主或终末宿主吞食后,在肠腔内分别释放出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虫体可直接或经淋巴和血液侵入肠外组织、器官的各种有核细胞内,也可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内。虫体可在胞质或胞核内进行分裂繁殖。
在急性期,速殖子迅速裂体增殖,使受侵袭的细胞破裂,速殖子侵入新的细胞增殖。随着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形成,弓形虫速殖子在细胞内的增殖减慢并最终发育成包囊,虫体进入缓殖子期。包囊可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包囊破裂放出大量缓殖子,形成虫血症,并可侵入新的宿主细胞迅速增殖。
2、肠粘膜内阶段——在终末宿主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发育
卵囊、包囊或假包囊被终末宿主吞食后进入小肠。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可直接侵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进行无性生殖,并形成裂殖子。细胞破坏后释放出裂殖子,再侵入新的上皮细胞。经过数代增殖后,部分裂殖子在上皮细胞内发育为雌、雄配子体,二者结合受精成为合子,最后发育为卵囊。卵囊成熟后从上皮细胞脱出,进入大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排出的卵囊在外界经2-3天的发育而成熟,具有感染力。
弓形虫病的症状
当中间宿主吞食了猫排出的卵囊后,其中的子孢子随血液和淋巴液进入除肠道组织外的细胞中,以双芽生殖方式繁殖,增殖大量的速殖子。随着机体免疫力的产生,速殖子变为缓殖子,形成包囊,在脑、心、眼及骨骼肌中长期存活。
如果在靶器官中发生局部坏死,则出现临床症状,这些症状跟各个器官有关,但大多数猫在感染弓形虫后不表现临床症状。
肺脏、眼睛及肝脏是最常发生感染的器官,厌食、发热、昏睡、肺炎相关的呼吸困难、黄疸、肌肉疼痛、胰腺炎及神经症状是诊断弓形虫病时多见的症状;眼睛的临床症状为前房眼色素层炎、视网膜脉络膜炎及出血,或其他眼部炎症的非特异性症状。
家猫感染弓形虫的可能原因
1、宠物市场混乱
宠物猫来源不明,没有定期免疫,饲养环境复杂。
2、流浪猫狗数量增多
流浪猫狗接触的动物和环境较为复杂,很可能通过接触感染的猫狗、食用被感染的生肉或其它食物、捕食老鼠等途径感染弓形虫。家猫在外出活动时,易接触流浪猫狗而被感染。
3、驱虫意识不全
虽然目前驱虫的意识已在逐渐完善,但仍有部分宠主缺乏对猫体内寄生虫病危害的知识,很容易忽视弓形虫病,或其他体内外寄生虫病。
诊断及治疗
1、诊断方法
测量IgG抗体和IgM抗体,结合临床症状,对治疗表现的反应;或利用X线、组织病理学、PCR、细胞学检查、粪检等手段。
2、治疗
口服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或甲氧苄氨嘧啶-磺胺或盐酸多西环素片。
人畜共患风险
狗狗是弓形虫的重要中间宿主,猫是弓形虫的唯一终末宿主,人类与猫狗密切接触时,就可能感染弓形虫。
弓形虫是一种机会性致病原虫。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一般不发病,但若本身患有免疫缺陷抑制,则可能导致死亡。孕妇感染可发生早产或流产、产死胎或畸形儿、或垂直传播给胎儿引起严重病症。通过母体感染的婴儿,多见神经管畸形,婴儿出生后表现为小头畸形、脑积水、癫痫发作,造成智力落后等。有些新生儿出生时无特殊体征,仅表现为体重偏低、贫血、黄疸等,随后逐渐出现抽搐、脑膜炎、脑钙化。感染弓形虫的婴儿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发生脉络膜视网膜炎而失明。儿童和老人感染后易患急性淋巴结炎、脑膜炎、肺炎、视网膜炎、顽固性高烧等疾病。
小结
猫狗只是人类感染弓形虫的来源之一,吃生/半生肉、未消毒的奶制品、未洗净的蔬菜才是感染弓形虫最多见的途径。所以,理性养宠,不要因为恐慌而抛弃TA们,只要做好不饲喂来源不明的生肉,定期清理窝、碗、玩具,及时清理粪便,定期体内外驱虫,就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猫狗遭受弓形虫感染,这也能保护宠主自身健康。
兔几小兔几
被感染的猫一生就排卵1-2周,通常在6-14周龄,成猫排卵属于极为罕见,弓形虫在猫体内无传染性,排出的卵需在空气中裸露1-3日才有足够的传染力。
弓形虫试纸与粪便测试基本无用,不在排卵期测试属阴性,但不代表不排卵了,只是在测试期没有排卵。
世界上没有药可治疗弓形虫,所有的药都是促排虫卵以达到猫咪体内清除的作用。
美国30%猫和50%人都感染过,因美国猫咪大部分都是放养,生肉与生骨肉过度食用,感染性极强。
而中国人的感染源来自涮肉没有熟透、未烹调的猪肉放盘或切板未洗净、未巴氏消毒的牛奶、过度捕食野生动物、水果蔬菜未洗净、过度食用鸟类啮齿类动物。
对于一些即将怀孕或已怀孕的孕妇来说,扔掉猫不是你的唯一选择,而是应该管住自己的嘴,尽可能在家吃饭,因为你不知道饭店的肉到底有没有熟透,烹调肉类一定要超过70度,蔬菜水果因为粪便肥料的原因请洗干净再吃,尽可能不接触猫砂和猫便便,即使接触请在24小时内铲掉猫便便。因为弓形虫卵不传染,传染的是虫卵暴露在空气中1-5天以上形成的孢子。
贝贝花儿
1、猫会得弓形虫的原因弓形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通过感染含有弓形虫卵的动物的组织或粪便传播。对于猫来说,弓形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宠物猫可以通过食用被感染的老鼠、野外猎物、吃生肉等途径,感染弓形虫卵。此外,猫咬伤、舔食感染的动物的排泄物也会导致猫感染弓形虫。一旦感染了弓形虫,猫的体内就会出现弓形虫囊肿。这些囊肿最常见的是在猫的肝、脾脏和肺部的组织上形成。虽然大多数猫的免疫系统能够控制弓形虫感染,但有些猫会患上弓形虫病,导致全身不适,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2、猫感染弓形虫对人类的威胁猫感染弓形虫对人类的威胁相对较小。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会发生任何症状。感染弓形虫的人通常会体验到短暂的轻微发烧、头疼和乏力。然而,对于孕妇、免疫系统受损人士和婴儿等特定人群,弓形虫感染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孕妇感染弓形虫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或出生缺陷,而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可能会因弓形虫感染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疾病。3、预防猫感染弓形虫的方法主人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保护宠物免受弓形虫感染。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方法:-尽量不要让猫吃生肉或未加热的食物。-打扫猫的粪便时需要小心,避免直接接触猫的排泄物。-确保室内环境干燥、清洁,并定期给猫洗澡。-定期检查宠物猫的健康并进行兽医检查。4、治疗猫感染弓形虫的方法如果猫被确诊感染了弓形虫,兽医可能会根据宠物猫的症状进行治疗。对于轻度感染,通常会采用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感染,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以将囊肿切除。但是,一旦猫感染了弓形虫,就很难完全摆脱。因此,通过预防意外感染弓形虫是非常重要的。
猫咪常见的内寄生虫病之弓形虫病的防治方法 猫咪常见的内寄生虫病之弓形虫病的防治方法,虫病属人畜共患病,这种虫体主要寄生于猫的小肠内,虫体较长。发生该病主要与饲主
弓虫它是一种体内的寄生虫,会跟随血液流动,到身体的每个部位,可能会损伤大脑,损伤心脏,让人体的免疫力低下。
健康狗狗身上都有弓形虫吗? 一般不该有的,狗和人都是弓形虫的非正常宿主,所有有核细胞都可能寄生,无性增值储猫是正常宿主,主要在其小肠上皮细胞上完成有性生殖阶
余毅。男。1965年1月出生。浙江岱山人。1981年舟山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杭州大学生物系专业学习。1995年考取本系研究生,师从于吴宝华教授。在导师的精心指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宠物市场日益壮大,而种类繁多的宠物各需不同的生理环境。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宠物饲养的相关论文欣赏,一起来看看。 中国国内饲养宠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