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院士发表国家期刊论文

院士发表国家期刊论文

发布时间:

院士发表国家期刊论文

个人简介: Edward H. Sargent,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副校长、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是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他是加拿大纳米技术领域的首席科学家,是胶体量子点光探测领域的开拓者,也是量子点PN结太阳能电池的发明者和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并通过所领导团队的努力,每年都在刷新纪录。迄今为止,已在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团队已经发表超过300篇论文,论文被引用超过20000次,H因子72。

团队合照

接下来,我列举了Edward H. Sargent教授近期发表在Nature/Science系列期刊的工作!希望借此机会向大佬学习一下!

通过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为化学原料,如乙烯,可同时达到二氧化碳减排和生产可再生能源的目的,目前,Cu是CO2RR的主要电催化剂。然而,迄今为止所达到的能源效率和生产率(目前的密度)仍然低于以工业生产乙烯所需的值。

鉴于此,卡内基梅隆大学的Zachary Ulissi、多伦多大学的Edward H. Sargent等人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合主动机器学习来识别,描述了Cu-Al电催化剂能有效地将二氧化碳还原为乙烯,具有迄今为止所报道的最高的法拉第效率。与纯铜相比,在电流密度为400mA/cm2下Cu-Al电催化剂的法拉第效率超过了80%,以及在150mA/cm2下,在其阴极乙烯的能量转换效率则达到了~55%。理论计算表明,铜铝合金具有多个活性位点、表面定向和最佳CO结合能,有利于高效的、高选择性地还原CO2。

此外,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表明,铜和铝能够形成良好的铜配位环境,从而增强C-C二聚作用。这些发现说明了计算和机器学习在指导多金属系统的实验 探索 方面的价值,这些系统超越了传统的单金属电催化剂的局限性。

Accelerated discovery of CO2 electrocatalysts using active machine learning,

电解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CO2RR)可用于绿色生产乙醇,然而,该反应的法拉第效率目前仍然不高,特别是在总电流密度超过10mA cm−2下。

鉴于此,多伦多大学的Edward H. Sargent团队报道了一类催化剂,其产乙醇的法拉第效率高达52.1%,阴极能量转化效率为31%。作者发现通过抑制中间体HOCCH*的脱氧作用,可以降低乙烯的选择性,促进乙醇生产。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由于封闭的N-C层具有很强的供电子能力,在Cu表面涂覆一层氮掺杂碳(N-C)可以促进C-C耦合,抑制HOCCH*中碳氧键的断裂,从而提高CO2RR中乙醇的选择性。

Efficient electrically powered CO2-to-ethanol via suppression of deoxygenation,

堆叠具有较小带隙的太阳能电池形成双结膜,为克服单结光伏电池的Shockley-Queisser极限提供了可能。随着溶液处理钙钛矿的快速发展,有望将钙钛矿的单结效率提高>20%。然而,这一工艺仍未实现与行业相关的纹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进行整体集成。

来自多伦多大学的Edward H. Sargent 和阿卜杜拉国王 科技 大学的Stefaan De Wolf团队,报道了将溶液处理的微米级钙钛矿顶部电池与完全纹理化的硅异质结底部电池相结合,进行集成双叠层电池的方法。为解决微米级钙钛矿中电荷收集的难点,作者将硅锥体底部的耗尽宽度提高了三倍。此外,通过在钙钛矿表面固定一种自限型钝化剂(1-丁硫醇),增加了扩散长度且进一步抑制了相偏析。这些多方位的结构改善,使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的整体效率达到了25.7%。在85°C下进行400小时的热稳定性测试,以及在40°C、在最大功率点下工作400小时后,发现其性能衰减可忽略不计。

Efficient tandem solar cells with solution-processed perovskite on textured crystalline silicon,

在这里,作者首先讨论了四类分子强化策略:①分子加成修饰的多相催化剂、②有机金属络合物催化剂、③网状催化剂和④无金属聚合物催化剂。作者介绍了目前在分子策略方面的挑战,并描述了电催化CO2RR产多碳产品的前景。这些策略为电催化CO2RR提供了潜在的途径,以解决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挑战,进一步发展CO2RR。

Molecular enhancement of heterogeneous CO2 reduction,

目前通过优化钙钛矿的组成经过组合优化,在最先进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通常含有六种成分(AxByC1−x−yPbXzY3−z)。关于每个组成部分的精确作用仍然存在许多不清晰,如何正确理解和掌握钙钛矿材料中不同组分对晶体结构、性能的影响关系,对于制备新型的高性能钙钛矿材料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鉴于此,多伦多大学的Edward H. Sargent与麻省理工学院的William A. Tisdale等人利用瞬态光致发光显微镜(TPLM),并结合理论计算,探究了钙钛矿材料中组分—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单晶钙钛矿材料内部载流子的扩散率与结构组成无关;而对于多晶钙钛矿,不同的成分对载体扩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CsMAFA型钙钛矿相比,不含MA的CsFA型钙钛矿载流子扩散率要低一个数量级。

元素组成研究表明,CsFA颗粒呈级配组成。在垂直载流子输运和表面电位研究中可以看到,CsFA型钙钛矿由于其非均匀结晶,从而引起晶粒的元素分布不一致,形成了不利于载流子扩散的“壳核结构”。而掺入MA可以有效改善颗粒成分的均匀性,在CsMAFA薄膜中产生了高的扩散系数。

Multi-cation perovskites prevent carrier reflection from grain surfaces, /10.1038/s41563-019-0602-2

电解二氧化碳还原(CO2RR)转化为有价值的燃料和原料,为这类温室气体的利用提供了一条有吸引力的途径。然而,在这类电解装置内,往往是由有限的气体通过液体电解质扩散到催化剂的表面,电解效率仍然不高。

鉴于此,多伦多大学的David Sinton和Edward H. Sargent等人提出了一种催化剂:离聚物本体异质结结构(CIBH),可用于分离气体、以及离子和电子的传输。CIBH由金属和具有疏水和亲水功能的超细离子层组成,可将气体和离子的输运范围从数十纳米扩展到微米级。采用这种设计策略,作者实现了在7 M KOH电解液中,以铜为催化剂进行电还原CO2,在阴极法拉第效率为45%下,产乙烯的偏电流密度高达1.3A cm-2。

CO2 electrolysis to multicarbon products at activities greater than 1 A cm−2,

手性材料在推动生物标记、手性分析和检测、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分离、偏振相关光子学和光电子学应用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维半导体的区域选择性磁化可以实现室温下的各向异性磁性,以及自旋极化——这是自旋电子学和量子计算技术所必需的特性。

鉴于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唐智勇研究员课题组、多伦多大学Edward Sargent教授团队等人利用局域磁场调控电偶极矩与磁偶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成功合成了一类新型手性无机纳米材料。

利用这一策略,作者将具有不同晶格、化学成分和磁性能的材料,即一个磁性成分(Fe3O4)和一系列半导体纳米棒结合在一起,在特定的位置吸收紫外线和可见光谱。由此产生的异质纳米棒表现出由特定位置磁场诱导的光学活性。本文提出的区域选择性磁化策略为设计手性和自旋电子学的光学活性纳米材料提供了一条途径。

Regioselective magnetization in semiconducting nanorods,

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为温室气体的利用、化学燃料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碳中性的方法。然而,从CO2RR高选择性地生产C2产品(例如乙烯)仍然是一个挑战。

鉴于此,多伦多大学Edward H. Sargent教授、加州理工学院Theodor Agapie教授、Jonas C. Peters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分子调控策略,用有机分子使电催化剂表面功能化,用于稳定反应中间产物,使CO2RR高选择性地产乙烯。

通过电化学、操作/原位光谱和计算研究,研究了通过芳基吡啶的电二聚作用衍生的分子库对Cu的影响。结果发现,粘附分子提高了CO中间体的稳定性,有利于进一步还原成乙烯。在中性介质的液流电池中,在偏电流密度为230 mA cm-2下,电催化CO2RR产乙烯的法拉第效率高达72%。

Molecular tuning of CO2-to-ethylene conversion,

刘少军院士在一些期刊上发表了著作,并且出版了一些科普专著,但是他没有创办期刊,都是在已知的国家级期刊上发表的。2015年4月,刘少军教授撰写的专著《鱼类远缘杂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120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PNAS、ScientificReports、Genetic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刊物上,其中SCI论文90篇。

院士发表国家期刊论文要求

今天,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周忠和向记者透露,今年全国两会,他将建议取消“思想政治理论”作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科目作为自己的提案之一。“我认为,这一科目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科目已不适合。”周忠和认为,在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后,仍将思想政治理论作为研究生入学必考科目恐怕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在周忠和看来,在我国重大科学技术原创能力远远不足的诸多原因中,教育体制“或多或少与其有关”。“现有的教育体系下,学生过于偏重吸收、模仿和跟踪,而较缺少独立思考。”周忠和说,当今中国教育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这一体制下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的创造能力。为此,他建议,应当更多地参考大学老师的推荐,并结合大学几年对一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再通过研究生入学面试来加以评判。“(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死记硬背往往能获得高分,但不代表真正的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参照发达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经验,周忠和认为,为更好地选拔优秀、合格的本科生从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妨考虑用“基本能力测试”来代替思想政治理论考试。

两年一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即将启动。 日前,中国工程院对院士增选有关纪律规定进行重申,并结合新的形势,提出以下“八不准”。 院士方面,有三条规定,分别是: 院士不准从事任何违背科学道德、损害院士声誉、可能影响院士增选公正性的活动,必须站在国家高度,客观公正地做好院士增选工作。 院士不准收受候选人及其单位赠送的礼品、礼金;谢绝候选人及其委托人的拜访,坚决抵制“跑院士”等不正之风。 院士不准参加候选人及其单位在增选期间组织的活动,确因学术交流需要参加的,须向所在学部书面报告,并不得领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讲课费、评审费、咨询费等。 候选人方面,也有三条规定,分别是: 候选人及其单位不准通过任何方式向院士赠送礼品、礼金, 从事助选拉票活动。 候选人及其委托人不准以汇报、请教、征求意见等名义拜访院士,为当选院士进行活动。 候选人不准有弄虚作假、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等行为,对个人以往有关学风道德和违纪违规问题须如实报告。 工作人员方面,有两点,分别是: 机关工作人员不准在提名、评审和选举过程中违规干预增选工作,不得收受候选人及其单位赠送的礼品、礼金。 所有参与增选工作的人员不准泄露增选过程中对候选人的讨论、评价、投诉及调查处理意见、选举结果等评审选举信息。 此外,规定指出,院士如有违反,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取消提名权、取消投票权等处理。 候选人如有违反,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当次候选人资格、取消今后被提名资格等处理。 机关工作人员如有违反,视情节给予相应党纪政纪处分。

1,需要在国家重点扶植的重点攻关项目上有突出业绩.要迎合国家的大形式.2,在国际上的知名学术期刊上有著作收录并引起一定反响.国内著作和在一类期刊发表文章也不能少.3,成果对生产生活具有指导意义,而不是仅仅的项目攻关,技术突破.估计能达到这个境界,从事本职工作起码30年吧,不可以急功近利.

我国的院士评选是从1955年开始的,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评选一次。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选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称两院院士。2009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分别为296人和449人,其中与生物相关的包括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农业学部等,候选人当中也不乏大家熟悉的一些科学家,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科学家 将在评选期间陆续介绍候选人的相关情况,并进行大型民意调查,欢迎大家参与。 2009年的院士增选工作开始于1月1日,候选人推荐工作在2009年4月3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5月20日确认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296人,其中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63人。 此次增选作了一些小的修订。其中,要求各部门在推荐院士时进一步客观公正地反映候选人的实质性科技成就和贡献,而不是简单地关注获奖次数、等级和文章数目。这些修订主要包括:要求归口初选部门的初选委员会进行会议评审;明确在审核被推荐人的院士候选人资格时,要将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年份合并连续计算,即“凡已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的有效候选人,停止1次院士候选人资格”;对《院士候选人推荐书被推荐人附件材料》填写的有关要求也有少量修改,旨在引导各部门推荐院士时不要简单地关注获奖次数、等级和文章数目。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科院院士的标准和条件为: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增选采取院士直接推荐和部门按照组织系统推荐的方式,不受理本人申请。院士增选过程包括推荐候选人、通讯评审、公示、会议评审、选举等环节,有效候选人和初步候选人名单要向全社会公布,有效候选人的相关材料都要进行公示,全部过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4

中国院士专家发表论文

徐扬生徐扬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先进院副院长。1982年及1984年分别获得浙江大学学士、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7年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任教,1997年起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现为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工程学讲座教授。同时他担任系主任(1997-2004),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2006至今),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2008-2011)。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陈国良中国科学院院士。1938年生于安徽颍上。1961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1973年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普度大学作访问学者。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软件学院院长、国家高性能中心(合肥)主任。陈国良教授20多年来系统地开展了并行算法的理论、设计和应用的研究,提出了并行算法研究的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方法,形成了“并行算法——并行计算机——并行编程”一体化研究体系。在非数值并行算法和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他承担了国家级项目15项,已完成11项。发表论文170多篇(他和学生第一作者 110多篇),著作8册,他引540余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12项,11项排名第一。培养了一批从事算法研究的高级人才,已毕业博士生26名。学风正派,为人师表。汪正平现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工程院院长、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董事教授,广东省“电子封装材料”团队负责人。其研究领域包括聚合物电子材料、电子、光子及微电子器件封装及互连材料、界面结合、纳米功能材料等。曾成功开创多种崭新材料,为半导体的封装技术带来革命性影响,多年来其研究成果丰硕,发表专业论文1000 余篇,申请60 多项美国专利。汪正平院士在先进电子封装材料领域的学术和产业界均享有颇高的声望,被誉为“现代半导体封装之父”。

李德群院士长期致力于材料成形数字化与智能化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研发出冲压模CAD、塑料模CAD/CAM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开创我国模具数字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生前是发明了不少的的新材料的,而且他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并且还有着不少的学生的。

李德群院士长期致力于材料成形数字化与智能化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研发出冲压模CAD、塑料模CAD/CAM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开创我国模具数字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率先在我国开展塑料注射成形模拟研究,创建的表面模型成为国际主流技术,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材料成形与人工智能融合,研发出注射成形智能装备,引领了成形装备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国家对高院士发表论文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简单来说就是“能者居之”。

早在三月份,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经全部结束,作为科研工作者,在国内的最高奖项,所以每次该奖项颁布时都会引起极大的关注和讨论。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可以知道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总共有13名专家获得了提名资格,其中第一位李兰娟院士就是由专家组提名。13人均为院士,其中五人是由教育部直接提名,还有两人由中科院提名,另外五人是由地方省市相关部门提名。李兰娟院士现居中国工程院院士,感染、传染病学专家,并且还是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早在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过程当中,李兰娟院士在浙江省的非典疫情防治当中提出了一些操作性极强的创新措施,使得当时非典疫情很快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而在2020年初,李兰娟同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进行疫情防控指导工作,可真的是劳苦功高,在这些专家的建议与指导下,使得新冠疫情能够得到快速的控制,由此可见,个人实力不容置疑。

该奖项是由国务院在2000年所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该项目奖项的颁发。总的内容包括我国五个国家科学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者应当是在这一领域有着最新或者最成功的突破。这一奖项提名是一部分,最终能够当选的又是另一部分。如果根据以往的获奖名额做对比的话,那么一年应该只有两位专家可以获此殊荣,所以提名才仅仅是第一步,最终的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

有关于高福院士的简介以及职责、职称实在太多,在网络上随便翻查都能找到具体的详情、获奖经历等等,没有必要过多的言语。其中,高福院士被大家所熟知的原因也应该就是在此次疫情刚开始时,对于病毒传播方式的判断和发表言论,引起了大家的质疑。但同样从高福院士的履历当中可以看到,他应该也是一名具有很深资历的病毒研究专家,但是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研究应该相对于李兰娟院士不够实践证明,更多的就是从学术论文发表总结。在这一场景上,有关于最高科技奖提名资本应该也就稍微逊色一些,这也正是李兰娟院士获得2020最高科技奖提名的主要原因。

所以科学研究最终还是服务于生活,解决生活难题为主要职责,这才能够让所学的知识切实的服务与生活,解决生活难题,为更多人解决问题,这应该才是我们需要的专家!

老人家是我国高分子物理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他这一生提出了很多理论,也为我国的科研做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是南京大学的教授,对新一代人的影响很大。

最近国内报章及网上对所谓“院士制度”的弊端展开了热烈讨论。的确,出于自身利益或者基于无知,目前社会上有些单位或个人对院士的能力进行了大量炒作。而有的院士也对自身错误定位,得到了许多不应有的学术权威与经济利益。这种种表现形成了所谓的“院士特权”,而实际上是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我国学术界产生的影响和在院士队伍中的必然反映。 平心思考,从国家层次来说,“院士制度”实际上是较为务实的。如中科院院士章程说明,院士是国家科技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它仅仅代表国家对院士以往已取得学术成就的肯定。对院士的义务与权利也有规定,所谓权利,仅指对国家科技重大问题决策的建议,以及中科院学部内部的推荐、选举和被选举权。 此外,每位院士享受每月200元政府津贴,以及国家规定院士可享受“副部级医疗待遇”,航空公司给持经济舱机票的院士在候机时享受重要客人待遇,实际上并不尽然。 但从部门、地方、单位等层次来说,的确不同地为院士制定了一些有关经济上及住房上待遇的规定,这些待遇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差别甚大。 至于炒作院士学术权威等事项,严格地说并不是“院士制度”的问题,而是我国科研体制中目前的一些做法问题。事实上,正如有位院士说过,不能把目前学术腐败问题完全归咎于“院士制度”,而是要对包括“院士制度”在内的科研体制进行改革。 由于我国过去是供给制计划经济,多年来人事制度有所谓套改的提法。 从一些待遇上来说,“教授、研究员与正处级相当”是一个提法,部门研究所所长或大学学院院长则和司局级相当,这或许是为什么国家会让院士享受部级医疗待遇的原因。这样单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研究员是正处级而院士是“副部级”,中间差了两个级别,的确太突出了院士的地位。 并且院士有了与“副部级”这种套改的关系,无形之中就在“官系统”中有了一个高的“行政”位置,随之而来的就是各个层次制定出来的一些“土规定”,如此就形成了没有国家明文规定但实质存在于一些人心目中的“院士制度”,并且愈炒愈烈。 多年来国内上下一向关心科研体制的改革问题,并有不少真知灼见,国家也在逐步对科研体制进行改革。 这次有关“院士制度”的讨论促使大家对科研体制改革作进一步的思考,本文仅就科研人员人事制度改革提一点看法。 从国际上看,美国大学设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各类讲座教授等级别。助理教授从博士或博士后中招聘,一般从助理教授升副教授是3~6年,而副教授升教授的年限较长且不等,有的很多年还不能升为教授。 此外还有一个所谓取得“继续任职权(tenure)”的门槛,得不到tenure必须离职。升级与tenure皆需有校外同行专家参与评估。有突出贡献的教授可受聘由校外捐款设置的讲座教授。工资待遇的递增一般考虑两种成分,一是按级别的年增长(每年不同),另一是按绩效。 工资并不与项目经费挂钩,只是不任教月份的工资可以从项目中开销。他们的工资没有所谓“能下”的问题,除非是因经济问题而全校减薪。一位教授取得了大奖或者入选了院士,肯定会反映在工资的绩效增长上,但从总工资水平上说,绝不会鹤立鸡群,有时说不定还低于某些工资高的教授。 香港大学的工资制度更为复杂,如在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级中设11阶,副教授级分成两类,B类有5阶,A类有7阶,教授级设有6阶。此外,教授还可以得到高于其第6阶的工资,但总人数小于全体教员数的5%。一般各级内的升阶由校内评估决定,而升级则需校外的同行专家参与评估。 助理教授从第7阶起可以申请升级副教授,升级的同时还要评估是否授予“继续任职权”。B类副教授从第3阶起可以申请升入A类,而A类副教授从第5阶起可以申请升入教授级。此外,他们的工资没有“能下”的问题,获奖或入选院士也仅反映在升阶或升级的快慢上。 我国科研人员的工资改革已进行多年。 目前工资组成大致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家工资加上地方规定补贴,这一部分随级别(讲师、副教授、教授)及年资晋升;第二部分是岗位工资,属于我们所谓“能上能下”的部分;第三部分是绩效工资,与项目经费、论文发表等等直接挂钩,是幅度变化相当大的部分。 这些改革措施对打破当初的大锅饭状况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病,如随着“破格提拔”的泛滥,在有些单位一些取得博士学位不久的年轻人很快就晋升到教授级别,往后的期待就只有入选院士了。又如绩效工资的不封顶使得一些科研人员收入高涨,刺激人们对收入期待值的无限增长,助长了学术腐败的风气。 最近有的部门已开始对绩效工资部分采取了一些限制的办法。结合最近对所谓“院士制度”的讨论,建议国家应对科研人员人事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要逐步达到:(1)从各种待遇上与行政干部的级别脱钩,并建立一系列科研级别和阶别(可参照香港的大学系统);(2)科研人员的晋升要稳步进行,“破格提拔”只能是少数,不能以完成指标的行政方式来推动;(3)科研人员的工资不与项目经费直接挂钩,但科研单位可对项目收取一定比率的管理经费;(4)除国家规定和私人捐助外,取消一切对国家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的津贴和补助,包括对院士的。 私人捐助的津贴和补助额度宜由有关部门制订的办法控制。

我觉得老人家的一生非常的让人钦佩,不仅给大家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而且工作的时候非常认真,让工作人员非常敬佩。

院士投稿国内期刊

期刊简介: 《测绘科学》(月刊)创刊于197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主管,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高层次测绘类一流学术和技术核心期刊。主要刊登以下内容:大地测量学同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卫星导航定位研究、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的智能化研究、遥感器原理和技术、激光扫描技术与应用、地图和地理的理论和技术、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和可视化研究、GPS、RS、GIS集成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的综合分析与集成应用、地图印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等。主要栏目:院士特稿、基础研究、创新应用、研究进展、网络探索、交叉学科、产品分析、测绘观察。 经验分享:见图 如果想看其他刊物投稿经验分享的,可以给我留言噢~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8年的影响因子为9.38,2009年影响因子为9.432, 2010年影响因子为9.771。

《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是与Nature、Science齐名,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周刊。自1914年创刊至今,PNAS提供具有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以及美国国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ISSN:0027-8424。它作为一种权威综合性科技期刊,是为大家所熟知的。 PNAS收录的文献涵盖生物、物理和社会科学,2008年的影响因子为9.38,2009年影响因子为9.432。在SCI综合科学类排名第三位,因而已成为全球科研人员不可缺少的科研资料。 二:PNAS的投稿 PNAS的稿源有三类(TrackI,II,III)。细心的读者会发现PNAS文章在作者通讯地址的下方都会有一行以“Communicatedby...”、“Editedby...”或“Contributedby...”字样开头的文字。这是区分三类稿件的最直接方式。 其中“CommunicatedbyXXX”属于第一类稿件(TrackI),这类文章通常是由作者交与一个美国科学院院士(含外籍院士)交流,然后该院士再向PNAS推荐发表,这个XXX就是院士的大名。在推荐之前,该院士需要请两位论文相关研究领域内的专家进行审稿,并像所有的编辑部编辑一样处理审稿人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包括将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和将作者的回复、辩驳以及修改稿再返回给审稿人。按PNAS规定是不能将审稿人的身份透漏给作者的,但我们知道这通常是很难做到的。审稿结束之后院士必须将通过的稿件以及所有审稿人与作者之间联系的记录一起作为推荐材料交到编辑部,最终接收与否由编辑部决定。相比较与Nature、Science,国内还是又不少好的研究结果会发在PNAS上的,其中大都是生物类的文章,谈家桢老先生作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就曾经推荐过不少国内的文章。此类文章每位院士每年最多只能推荐2篇。 第二种途径是大家所熟知的自由投稿方式,但与其它杂志还是略有不同的。投稿时作者需要推荐3个编委,3个NAS院士和5个审稿人。杂志社收到稿件后,先由编委阅读并定性稿件是否属于前10%文章,这一关大约会有2/3的文章直接不送审而被拒掉。然后编辑部会给挑剩下的1/3文章指定一个NAS院士作为member-editor,这个院士也有决定文章是否值得送审的权利,通过之后就会找审稿人评审。接下来程序跟其它大多数杂志雷同,这一关会再拒掉一半,剩下的1/2,也就是整个TrackII途径稿件的1/6会被幸运录用。这个院士editor是何许人只有等到文章被接收并发表才会为作者所知晓。据PNAS网站说该类投稿占所有稿件的80%左右,但录用却只占40%。 第三类稿源属院士自己署名的文章(Contributedby)。此类稿件与TrackI的不同之处在于院士直接作为作者之一邀请2位审稿人给与评审意见并作修改,最后所有记录一并交于编委,并由编辑部决定录用与否。每位院士此类文章不得超过4篇/年。 三:投稿策略: 从上面的介绍看来PNAS沿用了早期学术论文发表的一些策略,即一些大牛尤其是诺奖获得者享有发表文章的优先权,不仅如此,其拥有的学术权威和声望也可以让其推荐的文章分量加重,从而获得发表的机会。以这些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学识和眼力,他们投稿或推荐的文章应该算是上乘之作。但也不尽然。 一些学术界前辈的学术成就确实让人高山仰止,我们不盲目反对权威,但历史告诉我们绝对权威的存在不是什么好事。依我阅读文献的经历,PNAS文章看的多了,反而对PNAS越来越不感冒了,因为我发现我的研究领域内发表在该刊上的很多院士的文章往往并不特别突出,至少在我看来并没有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些甚至是滥竽充数。说到这一点,我想跟PNAS这种特殊的稿件处理策略或许不无联系。院士可以通过TrackI和II投稿和处理审稿,这之间难免会出现猫腻。虽然PNAS对此两种途径审稿人的选择有要求,但不难想象院士们自己找审稿人还会给自己惹麻烦吗?熟人是必须的,熟人不添麻烦也是必须的,除了来点’a’改成’an’式的小意见,自然是溢美之词,尽数奉上,嗯嗯哈哈,一团和气。这样一来文章自然达不到水平,与TrakcII文章相去甚远了。情况大体就是这么个情况。 大多数院士会选择用满自己的4次投稿机会和2次推荐机会,这些文章是不是都被接收了呢?用上面提到的几个数据做个简单的计算吧:PNAS每期文章数大约在80-100篇,以100篇记,TrackII接收文章数应该是40篇左右,接受率为1/6,那么投稿数是240,这个数占总投稿数的80%,那么总投稿数为300,TrackI和II投稿数和为60篇(20%),这正好是文章总数与TrackII接收数的差值,也就是说院士们的文章100%悉数被接收,即使被拒也是六十分之一二。100%有时候就是绝对的代名词,美国人眼里院士的地位和绝对权威可见一斑。有人开玩笑说PNAS是PassedoverbyNatureAndScience或PapersNotAcceptedinScience,不知道是赞还是骂。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

点击进入H5页面,加入倡议! 12位院士专家发出耕耘科技期刊事业倡议

《倡议书》

不忘职业初心 耕耘 科技 期刊事业

2020年11月27日

科技 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 科技 发展的重要使命。

科技 期刊工作者是学术论文质量的守护者,是高水平 科技 期刊的建设者,是学风道德的捍卫者。

为建立 科技 期刊工作者诚信体系,筑牢学术诚信和出版伦理底线,建设世界一流 科技 期刊,我们向广大 科技 期刊工作者发出如下倡议:

一、牢记使命,恪守“科学守门人” 职业 初心

科技 期刊工作者应坚持职业操守,恪守学术良知,坚守学术出版伦理,强化职业荣誉感和学术责任感;

科技 期刊工作者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期刊管理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流程;

科技 期刊工作者应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严格把关论文质量,珍视期刊学术声誉,用实际行动营造崇尚学术诚信、追求科研道德的学术交流生态环境。

二、精益求精,践行编辑出版专业精神

科技 期刊工作者应坚持学习,精研业务,持续提高政治素养、科学素养和学科编辑能力;

科技 期刊工作者要践行自身的学术使命和 社会 责任,促进学术争鸣,服务原始创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文化。

三、守正创新,深耕 科技 期刊崇高事业

科技 期刊工作者应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争做打造世界一流 科技 期刊的中坚力量,争做促进人类文明进程的参与者;

科技 期刊工作者应坚持“精品至上”的办刊理念,保持“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

科技 期刊工作者应促进世界学术交流和科学文化传播,客观报道发表的科研成果,共建共享科研生态,铸就 科技 期刊的发展荣光。

联合倡议人代表

高鸿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朱作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总主编

吴一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研究员

薛勇彪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林 鹏 中国 科技 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党生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Cell Research 常务副主编、Cell Discovery执行主编

任胜利 《中国科学》杂志社总编辑、编审

何书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学术期刊中心常务副主任、《地理学报》专职副主编、《地理学报》(中、英文)编辑部主任

闫 珺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学会与期刊部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省份 北京 地址 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联系电话 传真

  • 索引序列
  • 院士发表国家期刊论文
  • 院士发表国家期刊论文要求
  • 中国院士专家发表论文
  • 国家对高院士发表论文
  • 院士投稿国内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