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91

美洋洋童装店
首页 > 论文发表 > 任正非发表过什么论文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Oicdlljjgff

已采纳

华为员工讲述:公司不是我们的家

亲历离职

总监称“公司不是我们的家”

10月下旬的一天,肖可和部门另外几名同事一上班就被叫进了总监办公室。总监不是他们的直接领导,而是上一级管理者。

“大家都了解怎么回事。”总监的开场白很自然。但接下来的话肖可听着多少有些受伤。“公司不是我们的家,大家要有打工意识。不要总谈感情,关键是要看自己能不能有发展,对公司的贡献和自己获得的回报是不是成比例。”

随后总监解释了相关政策,包括公司的补偿。肖可算过,按照赔偿原则,自己能够拿到20多万元人民币。对于像他一样工号4位数的老员工来说,这笔钱和他们一年在华为拿到的工资、奖金和 股票分红相比,并没有多少分量。“据传这次赔偿总体费用是20亿元人民币,不知是真是假。”肖可对记者说。

在肖可他们这些老员工眼里,华为不该是一个匆忙应对新法,绞尽脑汁想办法的公司,而应该是一个按照自己的规划走在前面的公司。

之后不久肖可办理了离职手续。除了需要移交办公物品、文档,签署保密合同之外,还要附一份自愿离职申请,还有一份员工股票由公司保留6个月的协议。这只股票是公司内部用于分红的股票,也正是这只股票造就了华为的“小富豪”。按照旧的薪酬体系,一个业务总裁的月薪也许是3万元人民币,而一个技术6级的普通员工月薪也可能达到2万元,他们级别之间的收入档次就主要体现在股票分红上。肖可签订的这份6个月的股票保留协议表示:在接下来的竞聘上岗过程中,如果6个月内没能签约,股票就不再属于自己。

万一离开华为,肖可相信自己找一份新工作并不难。肖可最近经常接到猎头的电话,有时一天两个,但待遇都不能让他满意,他都推荐给了别人,这个“别人”不是现任华为员工,肖可内心深处还是“以华为为家”。

工号文化

从任正非起将重新排列工号

肖可常把自己划在早年进入华为的一拨里,以2001年为分水岭,后来进入的属于“新人”。区别在于,肖可他们这一拨多是以应届生和准应届生身份进入华为的,工号较小,一般在20000多号以前。当然,任正非是001号。

在“新人”眼中,这一拨人也是“有钱人”的代名词,由于分得大量的股票,他们每年分红收益甚至超过工资。也正是这一批人此次在经历规模浩大的“离职运动”。

在外界将此次“集体辞职运动”解读为华为应对新《劳动合同法》的省钱举措,或者是借此打破长期存在的工号文化和解决企业竞争力问题时,肖可说他比较认同第二种说法。

肖可说华为的工号文化,除了让大家觉得工号靠前的人就是有钱人之外,在公司的'很多方面也有很深的影响。

如在回复电子邮件方面。华为邮件使用notes系统,工号会出现在邮件中。由于华为的工号已经排到十万序列,名字很难标示一个人的身份,于是工号就成为人们猜测、识别来信者身份的一个线索。每天接收众多公司内部的邮件,多数是懒得回复的。

肖可说他的回复原则是:部门内同事的邮件要回复并处理。不认识发件者的邮件,工号靠前的,先查查对方有没有配秘书,配了就是大领导,马虎不得;没配秘书的,出于尊重(如共同打拼、素质良好、或许对方是业务骨干等都是尊重理由)也会回复。而工号靠后的,如果不是熟悉的哥儿们,则一律不予理睬。

这次的离职运动,其中一条措施就是,包括001号员工任正非在内,将重新排列工号。让工号失去已经被赋予的过多涵义。

员工看法

事件短期会有一些激励作用

“这次也是为了保持竞争力的一个‘运动’。”肖可仍坚持这样认为,“我们虽然不是最初的创业者,但我们这些一毕业就进华为的人同样对华为有特殊的感情。任总也一直提倡主人翁精神,现在总监说出‘公司不是家,不要总谈感情’多少让我们有点伤心。”不过肖可说,跟当年联想裁员风波中“联想不是家”比起来,华为较联想处理得要好得多。

据了解,在华为此次“离职再上岗”事件之前,任正非在华为内刊发表了一篇题为“天道酬勤”的文章,讲述了华为员工奋斗的故事,以及公司面临的竞争局面。

“这次‘运动’会清理一些人,短期也会有一些激励作用,比如一些领导的离职,会让更多人看到机会。”但长期看,他无法评价。“有些更早进入公司的普通员工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在社会上的职业竞争力而在这场风波中受到冲击,如何保障他们的利益是公司应该周全考虑的。”肖可说。

华为“再创业”运动

华为总裁任正非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中有一个是“沉淀”。在他看来,一个组织时间久了,老员工收益不错、地位稳固就会渐渐地沉淀下去,成为一团不再运动的固体:拿着高工资、不干活。因此他爱“搞运动”,任正非认为,将企业保持激活状态非常重要。

1996年,当时任市场体系总负责人的孙亚芳(现任华为董事长)就曾经带领自己的团队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当时也是由于“沉淀”现象,号称为华为打下江山的市场部以孙亚芳为首,主动辞职,重新竞聘上岗。这次被称作“再创业”的“运动”,后来经常被华为内外部的人提起,作为保持华为人“狼性”的一个英雄壮举。在这次“再创业运动”中,有一些人离开了华为。

2000年,任正非在“集体辞职”4周年纪念讲话中,对1996年那次历史事件给予高度评价:“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对构建公司今天和未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和远大的。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如果我们顾全每位功臣的历史,那么就会葬送公司的前途。如果没有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所带来的对华为公司文化的影响,任何先进的管理,先进的体系在华为都无法生根。”

242 评论

甜甜婉儿

任正非写了4本书,分别如下:

1、《华为的冬天》——任正非大谈华为危机和失败。

2、《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讲述企业的治理之道。

3、《我的父亲母亲》——任正非回忆自己曾经的艰难生活。

4、《北国之春》——任正非出访日本后所写。

扩展资料:

任正非人物经历

1963年,任正非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已并入重庆大学),还差一年毕业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被关进了牛棚,因挂念挨批斗的父亲,任正非扒火车回家看望父亲。父亲嘱咐他要不断学习。

任正非回到重庆后把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专业技术自学完,他还把樊映川的高等数学习题集从头到尾做了两遍,接着学习了许多逻辑、哲学。他自学了三门外语,当时已到可以阅读大学课本的程度。

大学毕业后任正非当兵了,当的是建筑兵。任正非当兵的第一个工程就是法国公司的工程。那时法国德布尼斯·斯贝西姆公司向中国出售了一个化纤成套设备,在中国的东北辽阳市。任正非在那里从这个工程开始一直到建完生产,然后才离开。

1983年,随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任正非复员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1987年,因工作不顺利,任正非转而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创立初期,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

1992年任正非孤注一掷投入C&C08交换机的研发。 [7]  1993年年末,C&C08交换机终于研发成功。其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三分之二,为华为占领了市场。

1996年3月,为了和南斯拉夫洽谈合资项目,任正非率领一个十多人的团队入住贝尔格莱德的香格里拉。他们订了一间总统套房,每天房费约2000美元。不过,房间并非任正非独享,而是大家一起打地铺休息。 [8]

2003年1月23日,思科正式起诉华为及华为美国分公司,理由是后者对公司的产品进行了仿制,侵犯其知识产权。面对思科的打压,任正非一边在美国聘请律师应诉,一边着手结盟思科在美国的死对头3COM公司。

2003年3月,华为和当时已进入衰退期的3COM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华为三康”,3COM公司的CEO专程作证华为没有侵犯思科的知识产权。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2007年初,任正非致信IBM公司CEO彭明盛,希望IBM公司派出财务人员,帮助华为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  2011年12月,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论坛发布了《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篇文章,透露了华为的人人股份制。

任正非透露,设计这个制度受了父母不自私、节俭、忍耐与慈爱的影响。任正非还创立了华为的CEO轮值制度,每人轮值半年。此举为避免公司成败系于一人,亦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

2018年3月22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任正非不再担任副董事长,变为董事会成员。2019年1月20日,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面对面》访问时表示,主动放弃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称号,称开会时坐不住两个小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任正非

231 评论

轻轻空空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最近一年是个“多事之秋”。

在公众的眼中,任正非和华为早已成为中国企业家和中国企业的代名词。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引发举国关注。

2000年,在华为整个财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任正非发表了著名的文章《华为的冬天》,大谈危机和失败,发人深省,震惊了整个IT界。

文章中,任正非写道:

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

当所有人都在庆祝华为的成功时,任正非却居安思危,不断在向内看,不断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

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

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

事实上,从小就经历过千难万险的任正非,不论是面对成功还是困难时,都是如此:居安思危,从不抱怨,临危不惧,总向内看。

青少年时期,任正非家的经济状况十分艰难,兄弟姐妹几人都曾到河里挖沙子、抬土方;受父亲审查影响,有的连小学、初中都没读完就被赶出校门,心理压力和身体上的折磨,伴随着任正非一家。

作为长子的任正非,以坚强的毅力考上了重庆一所大学,成了全家人的希望。在那段极度贫穷、无法看清前路的黯淡岁月中,他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反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想要拯救摇摇欲坠的家庭,他能够把握和掌控的唯一资本就是知识。

他静下心来,默默做着承担一切的准备,在逆境中发奋学习,自学了电子计算机、哲学等课外知识和三门外语,为日后创立华为奠定了充分的知识基础。

1974年,30岁参军的任正非,在部队中坚持学习,硕果累累:多项技术发明创造中,有两项填补了国家空白。

但由于父亲审查的原因,他无法入党,也和所有表彰无缘。即使他所领导的战士每年都大批获奖,他作为领导者也从未受过嘉奖,只得过一次安慰性质的“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

部队生活磨练了他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也点燃了他对创造的激情。这也成为日后华为注重创造和研发的最初动力。

43岁那年,转业到国企的任正非一事无成,被国企炒鱿鱼,被妻子要求离婚,一家人居无定所,他被迫创业雇佣自己,华为由此成立。

即使在人生最走投无路的时候,任正非也没有怨天尤人,他不止一次问过自己:我是谁,我来世界干什么,我要怎样活出与众不同的自己。

他曾说:我认为我自己不行,我允许别人比我行,才有华为的今天。

华为尊重每一个员工的创造力,源于任正非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和时刻自我批判的精神。他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授权给下属,也曾因自我反省而开心地自罚100万元。

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他开始放下自己,认识自己,不再抱怨任何不公,开始向内看。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渺小,认识到世界上无限的可能性。

正如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说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任正非曾说,华为发展到今天,不会与任何人为敌,也不会把谁看成自己的竞争对手。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自己能让自己妥协。

而对一家伟大的企业来说,它最大的对手,也只有它自己。

对于未来,华为还将面临一场又一场硬仗。但我们相信:

任正非不会屈服,华为人不会屈服,中国人不会屈服。

107 评论

stonegossard

狼很果断而且团结,如果人不聪明可以有其他聪明人来弥补,但是不团结就会一事无成。

212 评论

大尾巴狼外婆

因为太聪明的人很容易自负,但是有狼一样拼搏的人确实是社会最需要的。

195 评论

Emily丫头

只要自己不灰心,任何时候都有翻身的机会的。话说任正非当年也经历了好几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呢。扩展资料:87年,43岁的任正非在南油被人坑了200万的贷款,而妻子也在各种家庭矛盾中与他分手。遭遇双重打击的任正非甚至没有来得及悲伤就要重新开始起步。因为他有一儿一女,还有退休的老父母,以及6个弟弟妹妹需要照顾。迫于生计,任正非不得不开始了创业,靠着21000元资金创立了华为,最初两年,公司主要是代销香港的一种HAX交换机,靠打价格差获利。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有过几次经历,任正非萌生自己干的想法。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华为终于迎来了大发展,2001年,居安思危的任正非在企业内部刊物上发表了《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之后,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2002年,华为的冬天也来了。任正非说:“2002年,公司差点崩溃了。IT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那时候的华为有几万的员工,而且,每天还有新的员工在不断涌入。用任正非的话说,“要出来多少文件,才能指导和约束公司的运行,你可以想象混乱到什么样子。你不拿主意就无法运行。”这种混乱高压的状态让任正非第一次理解了那些承受不了而选择自杀的高管。他说,“把你聚焦在太阳下烤,你才知道CEO不好当。每天十多个小时以上的工作,仍然是一头雾水,衣服皱巴巴的,内外矛盾交集。”如此往复,大约在2003年前,任正非的身体累垮了,患有多项疾病,动过两次癌症手术,而支撑他的,是他的乐观。创立华为以来,任正非不止一次患上严重的忧郁症,不止一次被累垮,但他乐观的精神支撑他走到现在。

292 评论

kiko小毒

还有翻身的机会。跌倒了算什么,总结教训,爬起来再前进!创业必有风险,失败很正常,刚刚30岁,创业的道路还很漫长。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筹款再战,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步探讨。逢天时地利人和,翻身大有希望!

212 评论

缘分百合

我已下单36元买了任正非关于如何步入成功问题的书。不知何时能收到?我忘记书名了?请帮我查找一下!是本月20号下单支付款的。谢谢了。

121 评论

相关问答

  • 任正非最近发表的论文

    华为把活下来作为主要纲领,企业如何生存下去?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收缩和关闭边缘业务线,把寒气传递给每

    新羊年新气象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任正非发表的国际论文

    任正非称华为应改变经营方针,在经济增长的衰退期企业将面临经济收入减少的风险。

    深田和美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任正非发表了什么论文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文章中提到,全球经济将面临衰退和消费能力下降。华为应改变其思路和商业政策,从规模到利润和现金流,以确保未来三年的危机。以生存为主,边缘业务将收

    兴业腾达装饰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任正非发表论文全文

    明确对贡献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可以给予一次性奖金补偿,进行人岗晋升和任职晋升,以及授予荣誉称号等精神激励。

    火山红虎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任正非发表论文

    任正非称华为应改变经营方针,在经济增长的衰退期企业将面临哪些风险?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文中提到,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

    淡蓝喵喵喵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