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紅梨白
古代的文学传播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发达,有公开发布、私下授予等等。
借助宴会来传播,古代的诗人会有较多的聚会和诗会,最有名“曲水流觞”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流出的一种宴请形式。
这个时候诗人围坐在一起,一边饮酒一边以各种韵脚做诗词,在酒精和氛围的催发下会成就很多经典的诗篇,比如李白的《将敬酒》,原本是宴会上的敬酒词,却也流芳百世。
向熟识的友人赠诗,文人之间的交往往往都离不开诗词歌赋,有时候比起给相识的文人送金银还不如赠他一首你写作的诗词更为珍贵,也更得对方的心意。
很有名的就是李白《赠汪伦》,是李白写给汪伦的一首拜别诗,以表幸会之意,也是在李白作此诗之后,汪伦就开始被大家熟知,简而言之就是凭这首诗爆火了。
其实古代还有一些“他媒体”,由其他人或者机构提供一些公开可以发表诗词的场所,比如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等,这些楼阁古时都会留下一大片白墙,留给文人泼墨。有时是地方名楼带火了文人诗词,有时是文人诗词带火了楼阁。
还有一种比较任性的发表方式,就是在名人字画上题词,比如乾隆,他最喜欢在自己收藏的古人名画上提上自己的感想然后盖章。虽然他的诗词以一种很任性的方法被保存下来,但是他的这一行为给很多古名画的研究价值造成很大损失。
好心坏丫头
当然是传唱,实际上《诗经》就是民歌合集,但到了唐以后,诗歌就成了 高雅 庄重的文字形式,但大部分还是可以唱的,宫廷诗自是宫廷曲,民间诗歌自然也有各种方言诵法,到宋词,更是不合音韵不上高堂的,故而传播多是传唱
春天的玉米粒
通过如下方式发表或传播:1、即席赋咏。大历年间卢纶、李瑞等所谓的“十才子”,经常奔走于豪门权贵和王公贵族的宴席,当场赋咏、朗诵自己的酬答附和之作,因而名声大振。2、呈示寄赠。这是当时最普遍的方式,如李白的《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有些诗虽不以“赠”“寄”为题,但也是赠送别人的。有些诗人直接把自己的新作向友人吟诵。杜甫的诗友苏涣就曾到杜甫的船上,当面把自己的诗吟诵给杜甫听。3、投诸名流。唐代许多举子文士为了获取声誉,就把自已的得意之作献给当时的名流,以便流传颂扬。4、墙壁题诗。驿馆、驿亭、寺观等公众场合的墙壁和柱头,都是唐代诗人约定俗成的诗歌“发表园地”。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题诗》中说:“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5、“诗板”题诗。这是中唐以后的一种方式。晚唐咸通年间,诗人薛能经过蜀地飞过泉亭,曾看见“亭中有诗板百余”,可见诗板题诗在当时也很普遍。 唐代诗人“发表”诗作的方式还有很多。道士诗人唐求曾把自己的诗装在葫芦内,放在河溪中流去,以便得到更多人的颂扬。
伊月寒水20
第一,写成诗集,流传给自己的弟子或者是儿子。
如果是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出名的人,所写的诗会自己保留起来。等到诗文比较多的时候,就请人装订成册,流传给自己的儿子或是徒弟。但是只有文坛上的大家才有这样的待遇,否则的话就算转定成册了,也没有人要去阅读。
据说陈子昂当年就把自己的诗文装订起来,自己花钱请人来誊抄,抄完了之后在京城中发给众人阅读。就是这次的举动使得他一举成名,广为人知。
陈子昂有这样的勇气,是因为对自己的才华有自信。倘若是没才华的人,可能亲人誊抄都找不到人。毕竟这种文绉绉的事情,也只有文人愿意帮忙。
即便是像李白这样的诗人,有许多的佳作也都失传了。据说李白一生写了上万首的诗歌,但是流传下来的仅仅只有900多首,也就是不到十分之一。剩下的十分之九都丢失了,实在是可惜。
第二,有专人来收集。
古代文人经常会参与宴席,在宴席上会有赋诗这样的环节。如果在这个环节上,诗意大发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好句子,在宴会结束之后会有人专门将刚才写的诗文誊抄下来,流传到百姓中间。比如说我们很熟悉的《兰亭序》就是这么来的。
第三,几个文人互相题诗,专人记录。
文人的生活也很无聊的,他们有事没事的时候就会约在一起,然后就某个主题来题诗一首。比如说,今天某个人要远行了,大家相约在湖边为他践行。
看到此情此景,很多人就有感而发,每个人都题诗一首。在这种情况下题的诗大多数也都会被记录下来。如果是那些自己在家里做的诗,又没及时记录下来,一般就是流失了。
好深奥的样子。。。。。。。。。。。。。
现代诗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现代诗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你知道的有哪些呢?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现代诗歌的踪迹,现代诗歌通常是由诗歌来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或者赞
1、最早是通过传唱,实际上《诗经》就是民歌合集,但到了唐以后,诗歌就成了 高雅 庄重 的文字形式,传播方式更快捷多样化了。2、即席赋咏。大历年间卢纶、李瑞
,但录用比较有难度.馆诗刊:100026北京市农展馆南里10号诗探索:100037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中国诗人:200021上海市淮海中路606弄14号九州
写有关古诗词的论文引用古诗词不用在参考文献中注明。 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指的是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图书、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