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1日,第一张《成都商报》(内刊,试刊号)在成都人民北路林业厅的老砖房内问世。1994年1月1日,作为成都市工商联合会下属的内刊《成都商报》创刊。当时由来自四川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室的副主任何华章任常务副总编辑、社长、总编辑,来自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编辑陈舒平任总编助理、副总编辑,初步具备了现代都市报的模式。《成都商报》因是内刊,不允许公开发行、从事广告经营,只得谋求正式刊号。1995年2月与《生活科学报》合并而得到全国公开发行刊号,只能忍痛更名为《成都科技商报》,1995年8月18日,复更名回到《成都商报》。当时全国仅有“晚报热”,《成都商报》一开始便出早报,与雄居几十年的《成都晚报》形成强大竞争。此时的《成都商报》由何华章主持报社全面工作、陈舒平主持内容采编工作,再加上来自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曹万声(笔名曹显声、曹耀元)任总编助理主持广告经营工作,主要由这三人开始了在特殊时间、特殊地点创造特殊神话的创业之路。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创刊,与《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都市报”和“报业传媒”的概念开始兴起并蔓延全国。1997年5月,成都商报在华西都市报对面买下五层亚太大厦,从破烂的林业厅老砖房跃进了无纸化办公。看到别人的成功,许多人均摩拳擦掌急欲效访,从1997年起,成都很快诞生(或改版诞生)了《商务早报》、《蜀报》、《天府早报》、《四川青年报》等大型都市类报纸。成都一下子就滋生出7家大型市场化都市报,加上其它报纸,日报就有20多家,现代都市报大战最猛烈的硝烟在成都上演,成都也就成了“中国报业第一城”。1997年12月,成都商报投资1.23亿元组建成都博瑞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由曹万生任总经理。1998年1月,成都商报率先在中国西部报媒实现无纸化办公。1998年底,《成都商报》发行、广告跃居西部报媒第一,成为主流强势媒体。1999年7月,成都商报旗下成都博瑞投资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四川电器而“借壳上市”,成为“中国报业第一股”(后改名“博瑞传播”,代码600880)。2001年,成都市推出《成都日报》,新创刊的《成都日报》被定位为中共成都市委机关报,而原来的成都市委机关报《成都晚报》则被重新定位为市民报,并计划成立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成都晚报》、《成都商报》划归该集团管辖。至此,受够了竞争之苦也尝尽了竞争之甜的成都商报被“收编转正”,原商报社长何华章先出任新成立的《成都日报》总编,后进入成都政界,《成都商报》的总编由陈舒平出任。2002年9月,《成都商报》成为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中的一员。2005年2月,成都商报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第三届全国地方报纸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12月,《成都商报》成为成都传媒集团中的一员。2007年9月,成都商报入选全国新闻出版业纳税百强,2006年度单张报纸年纳税额全国第二。2008年1月,成都商报入选 “2007年度中国十大创新传媒”“2007年度中国十大创新报业案例”。2008年2月,成都商报第二次入选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2008年6月,成都商报以26.12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第五次入选“中国最具价值500品牌”。2008年6月,成都商报入选2007年度中国最具品牌传播力强势媒体30强、“四川第一都市报”。如今,成都商报的发行量和影响力均受到社会肯定,被誉为“西部第一都市报”,品牌价值达26.12亿元。广告收入连续保持15年增长,2008年广告收入近9亿元人民币。
2018年11月,陈海泉调任成都电视台副台长,李少军出任成都商报总编辑。
陈舒平,《成都商报》总编辑,中国十大报业创新领军人物;中国最具影响力“媒体广告经营一百人”;享受政府津贴优秀专家。陈舒平,男,汉族,成都商报社总编辑。1985年从四川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四川人民出版社,历任编辑、编辑室副主任。1993年参与创办《成都商报》,历任成都商报总编助理、副总编辑、总编辑。现为成都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成都商报社总编辑。作为创办都市报的先行者之一,14年来,陈舒平和前任一起,坚持“创新、务实、理性、开朗”的办报理念,逐步形成“权威、公信、主流、大报”的办报方向,培养和锻炼了一支优秀团队,将《成都商报》从一张内部小报办成了深受读者尊重和喜爱的主流大报,在内容、形式、创意、发行、广告等方面领跑行业前列。陈舒平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从四川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四川人民出版社任编辑。1993年参与创办成都商报,历任成都商报总编助理、副总编辑。2000年12月,任成都商报总编辑。2002年9月起,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成都商报党委书记、总编辑,成都市记协副主席。曾获得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成都市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所编图书获得中国图书奖,撰写的系列评论《龙年十评》获2000年度四川新闻奖一等奖和成都新闻奖一等奖。是四川省第十届人大代表、成都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1993年12月1日,第一张《成都商报》(内刊,试刊号)在成都人民北路林业厅的老砖房内问世。1994年1月1日,作为成都市工商联合会下属的内刊《成都商报》创刊。当时由来自四川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室的副主任何华章任常务副总编辑、社长、总编辑,来自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编辑陈舒平任总编助理、副总编辑,初步具备了现代都市报的模式。《成都商报》因是内刊,不允许公开发行、从事广告经营,只得谋求正式刊号。1995年2月与《生活科学报》合并而得到全国公开发行刊号,只能忍痛更名为《成都科技商报》,1995年8月18日,复更名回到《成都商报》。当时全国仅有“晚报热”,《成都商报》一开始便出早报,与雄居几十年的《成都晚报》形成强大竞争。此时的《成都商报》由何华章主持报社全面工作、陈舒平主持内容采编工作,再加上来自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曹万声(笔名曹显声、曹耀元)任总编助理主持广告经营工作,主要由这三人开始了在特殊时间、特殊地点创造特殊神话的创业之路。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创刊,与《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都市报”和“报业传媒”的概念开始兴起并蔓延全国。1997年5月,成都商报在华西都市报对面买下五层亚太大厦,从破烂的林业厅老砖房跃进了无纸化办公。看到别人的成功,许多人均摩拳擦掌急欲效访,从1997年起,成都很快诞生(或改版诞生)了《商务早报》、《蜀报》、《天府早报》、《四川青年报》等大型都市类报纸。成都一下子就滋生出7家大型市场化都市报,加上其它报纸,日报就有20多家,现代都市报大战最猛烈的硝烟在成都上演,成都也就成了“中国报业第一城”。1997年12月,成都商报投资1.23亿元组建成都博瑞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由曹万生任总经理。1998年1月,成都商报率先在中国西部报媒实现无纸化办公。1998年底,《成都商报》发行、广告跃居西部报媒第一,成为主流强势媒体。1999年7月,成都商报旗下成都博瑞投资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四川电器而“借壳上市”,成为“中国报业第一股”(后改名“博瑞传播”,代码600880)。2001年,成都市推出《成都日报》,新创刊的《成都日报》被定位为中共成都市委机关报,而原来的成都市委机关报《成都晚报》则被重新定位为市民报,并计划成立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成都晚报》、《成都商报》划归该集团管辖。至此,受够了竞争之苦也尝尽了竞争之甜的成都商报被“收编转正”,原商报社长何华章先出任新成立的《成都日报》总编,后进入成都政界,《成都商报》的总编由陈舒平出任。2002年9月,《成都商报》成为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中的一员。2005年2月,成都商报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第三届全国地方报纸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12月,《成都商报》成为成都传媒集团中的一员。2007年9月,成都商报入选全国新闻出版业纳税百强,2006年度单张报纸年纳税额全国第二。2008年1月,成都商报入选 “2007年度中国十大创新传媒”“2007年度中国十大创新报业案例”。2008年2月,成都商报第二次入选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2008年6月,成都商报以26.12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第五次入选“中国最具价值500品牌”。2008年6月,成都商报入选2007年度中国最具品牌传播力强势媒体30强、“四川第一都市报”。如今,成都商报的发行量和影响力均受到社会肯定,被誉为“西部第一都市报”,品牌价值达26.12亿元。广告收入连续保持15年增长,2008年广告收入近9亿元人民币。
1981.09-1985.07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1985.07-1991.06 四川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室编辑;1991.06-1993.09 四川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室副主任;1993.09-1994.06 成都商报社常务副总编辑;1994.06-2000.12 成都商报社总编辑、社长;2000.12-2001.06 成都商报社社长;2001.06-2001.08 成都日报社总编辑;2001.08-2002.09 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临时党委副书记、编辑出版委员会总编辑、经营管理委员会总经理,成都日报社总编辑;2002.09-2002.12 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编辑出版委员会总编辑、经营管理委员会总经理,成都日报社总编辑;2002.12-2003.08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部长;2003.08-2003.08 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部长;2003.08-2003.09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部长;2003.09-2003.10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成都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2003.10-2006.02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成都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成都市贸促会会长;2006.02-2007.12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成都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成都市贸促会会长,成都市台商投诉中心主任;2007.12-2008.01 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兼),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成都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成都市贸促会会长,成都市台商投诉中心主任;2008.01-2009.04 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兼);2009.04-2011.11 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兼),成都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兼);2011.11-2012.03 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宣传部部长,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兼),成都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兼);2012.03-2012.04 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2012.04-2012.05 中共遂宁市委副书记,遂宁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党组书记;2012.05-2014.04 中共遂宁市委副书记,遂宁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十届四川省委委员。
高齐强结局被抓了。
这说明过山峰强迫高启强跳楼时,安欣肯定及时赶到了。要不然高启强很难活下来。无论是过山峰还是黄瑶,都不会放过高启强。因此,高启强的结局是,被安欣所救,最后主动自首。一旦高启强被捕,那赵立东也就会被拖下水。毕竟,高启强的证词,就足以让指导组调查赵立东。
最终,赵立东和高启强都被被判处死刑,京海重归祥和。而安欣和徐忠,也会因扫黑除恶有功,被国家表扬,最终两人事业双双晋升。至于感情方面,安欣和孟钰的最后一次摊牌,证明了他们从未放过彼此。按理来说,两个人现在没有了任何阻碍,理应走到一起。
不过,该剧的导演徐纪周表示《狂飙》的结局是惨胜,而不是爽剧。因此,安欣和孟钰只能点到为止,以遗憾收场。
高齐强的成功之路
高启强这个人物角色悟性高,通过借力借势,整合了京海市的关键人脉资源、项目资源以及背书资源。但是这些能力要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才行,贪婪让高启强偏离了方向,与正义背道而驰,等待他的终将是法律的惩罚。
只要我们坚守初心,坚持正确的方向,这些能力才能有他的价值存在。资源整合的核心就是提升客户的价值,将市场资源、能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进行有机融合,把价值对等的资源优化配置,最终产生彼此共赢的局面。正确价值是关键,共赢是重点。
被大家喻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在他一生中很多的传奇故事都跟“借”字有关:借天时、借地利、借人和、借荆州、借东风、草船借箭、借火、借雨、借思维等。所以他是借又不是借,事实上他是在做整合。
假如用一个字来替代资源整合,最好的就是“借”。借万物以御天下,借天时地利之和圆成功之梦。
没有。高启强是电视剧《狂飙》中的人物角色,剧情介绍:高启强早就明白了,只要自己这一生能安稳度过就行了,有了孩子不就有了软肋,也就有了被攻击的地方,但是没有孩子,也没有那么多负担了。《狂飙》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立意深度等方面也给当下的刑侦剧创作提供了新思路。
张新泉 张新泉(1941—),原名张新荃,生于四川富顺。曾任《星星》诗刊常务副主席、编审。出版的诗集有《男中音和少女的吉他》、《人生在世》、《鸟落民间》等。 王尔碑 原名王婉容。四川盐亭人。1949年肄业于重庆南林学院外文系,1951年又毕业于北京新闻学校。历任《川北日报》及《四川日报》文艺部编辑、记者,副编审。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4楼蒋蓝 蒋蓝(1965- ):当代先锋诗人,思想随笔作家。1986年开始诗歌创作,2000年加盟古古图书工作室,同年加入非非主义。已出版有《词锋断片》等20多部个人著作。现为成都晚报编辑。 周世通 周世通,笔名:丁乂 、野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作协全委委员。1968年生于四川营山,摄影写诗写小说。从1986年至今,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数十种报刊及收入多种选本并被译成11种文字采用。出版《浪漫之旅》《彳亍的野风》诗集两部,诗合集一部,编著《中国西部文学书系》12卷近300万字的文字著作。其作品荣获四川文学奖及国内多项奖。周伦佑(1952-),重庆市荣昌县人,知名诗学理论家,非非主义代表诗人之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地下诗歌写作;1986年为首创立非非主义,主编《非非》、《非非评论》两刊。自1995年起与北京大学青年学者王宁、张颐武合作,策划并主编“当代潮流·后现代主义经典丛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两辑共10种)。出版有:《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诗集)、《燃烧的荆棘》(诗集)、《反价值时代》(理论文集)、《成名学构想》(学科专著)等多部汉语文学及学术著作。此外,还编选有:《打开肉体之门》、《亵渎中的第三朵语言花》、《破碎的主观铜像》、《迷宫中的死亡图案》、《仙人掌梦幻之女》、《脱衣舞的幻灭》、《后现代主义的突破》等多种当代前沿文学思潮选集。现为自由作家。朱晓剑 0位粉丝 柏桦(1956- ),出版的诗集有《表达》。朱晓剑 0位粉丝 白鹤林(1973-),原名唐瑞兵,1973年生,四川蓬溪人。作品入选《70后诗人诗选》、《中国诗歌年鉴》、《中国诗选》、《汉诗发展资料》、《巴蜀—人物》、《当代诗歌评论300篇》等。著有诗集《四个短途旅行》、《五人诗选》。“终点”发起者之一。现居四川绵阳。朱晓剑 0位粉丝 何小竹(1963- ),非非主义诗人之一,出版的诗集有《梦见苹果和鱼的安》(1989)、《回头的羊》(1991)等。朱晓剑 0位粉丝 胡亮,生于1975年,四川蓬溪人。全国著名诗歌评论家,第三条道路金牌评论。诗文被收入多种文集。近期潜心于构建“元批评”理论体系,编选大型同人诗歌刊物《元写作》。朱晓剑 0位粉丝 吉木狼格(1963-),彝族。1963年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区,现居四川西昌。1983年开始诗歌写作。“非非”诗派重要成员之一。朱晓剑 0位粉丝 李亚伟(1963- ),莽汉诗人之一,诗作收入《后朦胧诗全集》(1993)。朱晓剑 0位粉丝 流沙河(1931- ),原名余勋坦,出版的诗集有《农村夜曲》(1956)、《流沙河诗选》(1982)、《游踪》(1983)等。朱晓剑 0位粉丝 廖亦武(1958- ),诗作收入《后朦胧诗全集》(1993)。朱晓剑 0位粉丝 林童(1963—),原名刘丹俊,四川邻水人,第三条道路写作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美之殇》。 李拜天(1971-),祖籍河南,现居成都。曾与朋友创办民刊《诗界》。现供职于《星星》诗刊杂志社。诗作散见《诗选刊》、《人民文学》、《诗歌月刊》、《诗潮》、《星星》诗刊、《诗林》等报刊杂志,并入选各种诗歌选本。随笔散见各地晚报日报都市报等报纸副刊专栏等。作品入选《中国网络诗人100家作品选》、《2002中国年度最佳诗歌》、《2005年中国诗歌精选2005中国年度诗歌》等多种选本。著有《深夜与词语交谈》、《前天以前》等书。
2019年1月5号星期六下午,这天虽然是24个节气的小寒,天气却不冷,成都冬天少有的太阳照在身上感到暖暖的。按《行脚成都》编辑朱晓剑老师的通知,在桃蹊书院举行《行脚成都》作者、读者、新春茶话会。我己是第二次到这里参加活动了,不到两点就轻车熟路的来到书院的三楼。唐劳绮、葛加林、王耀川、岳开贵、张浩明、莲子及一些不认识的老师己早早地来到了会议室。与熟悉的老师打了招呼后正准备坐下,听到有老师在说:怎么没有水呢?我才细细的看了下,桌面上茶杯和茶叶到是有的,开水瓶却没有。这些年纪大的老师们都是离不开喝水的。因上次来过,知道书院的情况,我急忙的下到一楼,吧台边,两个年轻的女孩一边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一边忙着烧水。我向她们说明情况后,她两将刚烧开的水给了我两瓶,并说到:我们这里也是等着要开水。我知道这个书院也是真的不容易,整个一楼完全是免费向市民开放,没有一分钱的收入,而老板还得请工作人员等等。因我家有开实体书店的亲戚,我深深的体会开实体书店的不容易。两瓶水拿上楼,很快就没有了。又下去换开水瓶,水还没开,我站在那里打量了一下书店,宽敞明亮的书店里,各种图书分类整齐地排放在书架上,高、低合适的桌、椅坐满了不同年龄的读者。有的安静的在看书,有的一边看书,一边记着笔记,有的指着书上的某一页与同伴低声地交谈着。我望着眼前的景像,心想:住在这一带的居民真的好福气!有这么好的一个环境可以看书、查找资料。在这寸土寸金,时间就是金钱的商品社会,怡福路社区与毛边书局的老板所做的这件事真的是功德无量。当我再次把水拿上三楼会议室时,又来了很多不认识的人,他们大概把我当作是工作人员了吧,指着自己的位置说:“给我这里来杯茶吧”。我心里也暗暗地好笑,为了我们这个《行脚成都》“大家庭”,我索性就当一次“工作人员”吧!两点半,会议开始。如上次的活动一样,成都市民俗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喻峰担纲活动主持,成华区电视台也来到现场对此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成都晚报》副刊首席编辑李杨、《晚霞报》编辑、四川省散文学会副长何一东老师各自介绍了他们负责编辑的报纸副刊的当下架构及关于成都稿件的撰写等系列话题。成华区文化馆馆长、《沙河风》主编蒋松谷老师介绍了成华区文化刊物《沙河风》的情况,金牛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上风》杂志编辑王大可老师,在会上介绍了金牛区作协的每月十五的文学活动,同时,介绍了《上风》杂志,这是紧扣金牛区发展的一本人文刊物。《成都晚报》副刊年轻编辑杜均老师介绍了《成都晚报》的发展情况。摄影家葛加林老师也在活动现场讲了话,这位从事摄影工作多年的老人,去年以80岁的高龄登上了珠峰,刷新了成都人登珠峰的记录,是一位值得受人尊敬、佩服的老人。何定镛老师是成都的媒体专家,同时也是优秀的作家,在会上,他讲述了做媒体、写作的故事。媒体人、作家郑光福老师在活动中谈到了文史写作,不能仅凭经验、资料写作,更要脚踏实地地走访,这样才能取得一手素材。成都手机摄影达人冯晖老师虽然脚因打球受伤,但他持着拐杖也来到现场教大家如何进行手机摄影。在《行脚成都》上投稿,除了精彩动人的文字外,再加入技术高超的照片,那将是多么完美的一篇文章啊!诗人、书法家李兴辉老师在会上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谈到了文史不分家,对如何撰写好《行脚成都》文章进行了阐释。在会议下来后的交谈中我才知道李兴辉老师曾经也是住在少城长顺下街竹叶巷的人,我们彼此一摆起长顺街的人、物、和一些店铺都是那样的熟悉和了解,又钩起了我的长顺街情结。尔后的自由发言、交流更是让活动气氛充满了掌声和笑声。全体人员下楼到书院大门合了影后,回到三楼自由交流。我坐在崔显昌老师旁边,这位80岁的前《龙门阵》杂志的老编辑,用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从住家的天府新区来到这里,虚心的听着各位老师的讲话,不时给以讲话人真诚的鼓掌。并给我指出写本土文化文章的要点,他说:“写本土文化的文章,要注意加一些地方用语,这样文章看起来更有本土风味和活力。并且说到:“等我学会了往平台发文章的操作,争取也给《行脚成都》作点贡献,这么久了,光“坐席”,不“上菜”,实在不好意思。”崔老师真诚的指教让我受益匪浅。这次活动,与热心地爱在《行脚成都》文章后面留言的网名“萧老九”萧老师的认识也颇有意思,我在《行脚成都》的留言上看到萧老师报了名要来,想拜访下这位与我曾经都住在少城、并且热心地给我文章留言的老师,我问王耀川老师知不知道萧老久老师来了没有?他指着我对面的一个老大姐说:就是她,而我还一直拿眼睛在男同胞人群里找,总以为萧老九应该是一个男老师。这时萧老师也知道我就是爱写长顺街文章的那人,走向前来拉住我的手,我们就这样认识了,她说就是想来认识我一下,也在寻找我。我们坐在一起,就像与李兴辉老师一样,都曾经生活在少城,都有很多共同语言,聊得很开心,用萧老师的话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参加这个活动的人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感谢朱晓剑老师创建了这个《行脚成都》公众号,是它让我们这些喜欢这座有上千年历史文化内涵城市,的老成都人、新成都人都有一种找到“家”的感觉。同时,希望在新的一年,《行脚成都》越办越好,将有更多的老成都人、新成都人都积极地参与到《行脚成都》之中,用不同的方式打捞、发掘和守护这座城市的记忆。
夏衍 夏衍,原名乃熙,字端先,汉族,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浙江省余杭县彭埠镇严家弄。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投身抗日战争。先在家乡长沙创办抗日刊物《火线下》(三月刊)。1937年12月起,参加创办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并任总编辑。1940年~1941年间先后在桂林、香港任国新通讯社经理。1943年~1945年9月任成都《华西晚报》主笔。1946年任上海《文萃》周刊主编。1947年~1948年间先后任香港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和《华商报》编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新闻总署研究室主任。1950年~1955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先后任秘书室主任、报纸处处长、出版处处长、党史资料室主任等职。1955年~1960年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历史组组长。1961年以后任《历史研究》杂志主编和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受到错误的批判,此后八年没有安排工作。1975年仍任《历史研究》杂志主编,兼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晚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曾任第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
夏衍是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祖籍河南开封,1900年10月30日生于浙江省杭县(今浙江杭州)。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小时家境贫困,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与同学一道发起并创办了当时浙江第一个进步刊物《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1920年,他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他经孙中山先生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外国名著。 1929年,他参加筹备左翼作家联盟,次年当选“左联”执行委员,并与郑伯奇、阿英、沈西苓等人创办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个戏剧团体——上海艺术剧社,推动了革命戏剧运动的发展。1933年以后,他担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成为我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夏衍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辗转到重庆,任中共南方局文化组副组长,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特别是戏剧运动,同时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辑。 抗战胜利后,他先后在上海、南京和香港等地领导党的文化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上海领导文化事业,创办电影文学研究所。1954年被任命为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及外事工作,为培养电影事业的新生力量作出了贡献。“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1977年后,他先后担任对外友协副会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82年,他当选为中顾委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 夏衍1900年10月30日出生在杭州府任和县严家弄内一座五开间七进深的房子里.作家、剧作家。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日本左翼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著。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改编创作《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电影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等参考资料:亲近夏衍 他,曾当过染坊店学徒;他,曾入日本明治学校电机科学习;他,曾加入国 民党;他,又加入共产党;他,还曾翻译了高尔基的名著《母亲》。 他是谁?他不就是夏衍,生于浙江杭州的夏衍吗? 啊,夏衍举世闻名。他出生于1900年10月30日,本名为沈月熙,字端轩,祖籍河南开封,他是一位我国著名的革命文艺家,受到过不少人的称颂。我曾经去过夏衍故居,并仔仔细细地参观一遍。这里,没有什么精美的雕刻,只有普普通通的墙壁、桌椅。这里没有什么豪华的物品,只不过是一个院子、一个厅和几个卧室罢了。看得出,这里十分的安静,只有一些鸟在叫,倒是个读书写作的好地方。夏衍故居一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夏衍一生发表的巨著数不胜数,其中有小说、有话剧,这些受到了国家与人民的喜爱。夏衍的每本作品中都富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例如《包身工》,是他1936年6月创作了的报告文学,反映包身工在资本家剥削下的惨痛生活。1945年,他创作的剧本《芳草天涯》,描写出抗战中知识分子的爱情生活,引起文艺界争论。此外,还有《泡》、《自由魂》、《在烈火中永生》等等。 夏衍正因为有着丰富的知识与爱国主义思想,所以他是多么伟大。夏衍也是受过挫折的,他在1965年被免职,到山西介休参加“四清”活动;他在“文革”中度过了八年零七个月的“监护”生活,留下了无法治愈的残疾。尽管残疾了,但他身疾心却不残,他凭着一股力量,继续奋斗,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为国家奋斗,不断工作,不断出版自己的作品。这真是让人惊叹不巳。这就是夏衍那非凡的毅力吗? 夏衍人格之美,也是令人由衷赞叹的。作家萧红在香港病逝了,4年后,夏衍在这战乱时期,冒着生命危险去为萧红扫墓,甚至为萧红发表了《访萧红墓》。这行动不仅表达了夏衍对萧红的钦慕之感,更是表现出他那宽广平易、念旧故人的人格美。夏衍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但在别人眼里却不是,他如同平常人一般,没有老革命的架子,浑身更是没半点党的威风,他是一位老人,一位和蔼而又可亲的老人。这样的共产党员,谁不爱戴?谁不尊敬? 夏衍啊,你虽巳长埋于黄土,但你却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不愧为杰出的作家,更不愧为一个可亲可敬的老革命,我们永远怀念你。身负国家重任的朝廷命官一个个成了阶下囚,纷纷来走赛金花的门路,以求苟全性命,连赫赫有名的中堂大人李鸿章也不例外,为了讨好主子早日缔结和约,也拜倒在赛金花的门下,可是当帝国主义者走后,一帮官僚政客们再次统治了北京城的时候,却认为天下罪过之大,莫过于赛金花"跟红毛子睡觉",而急急忙忙地把她赶出了北京城。剧中的左侍郎徐大人说:咱们中国在国破家亡的时候,靠女人来解决问题的事情,本来是不稀奇的。一句话就说破了这个反动政权腐败、昏庸的本质。虽然该剧有一定的现实讽喻意义,但是由于对以一个女人凭借色相挽救民族危亡的屈辱情节缺乏鲜明的臧否态度,对赛金花有一定的同情,再加上评论界的一些有时分寸的赞扬,所以影响了作品的思想高度。 1983年夏衍拍摄的电影《秋瑾》 历史剧《自由魂》:不久,夏衍又创作了历史剧《自由魂》(后改名《秋瑾》),选取了为革命而献身的烈士徐秋瑾短暂一生中的片断,展现了她以身殉志的悲壮历程。和《赛金花》不同的是,该剧是以积极的正面主人公为榜样,高扬的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和舍生取义的革命气概。 戏剧创作的转变:夏衍在回顾他的创作道路时曾经说过,他早期创作的独幕剧《都会的一角》,多幕剧《赛金花》《秋谨传》,都是"很简单的把艺术看作是宣传的手段",为了"在那种政治环境下表达出一点自己对政策的看法",如写《赛金花》是为了骂国民党的媚外求荣,写《秋谨传》是为了所谓的"忧时愤世",因此,这些剧作虽然已经显示出夏衍的创作才能以及他戏剧风格的某些特点,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将剧中人物作为时代传声筒的席勒化倾向,直到学习了曹禺的《雷雨》和《原野》,才懂得了"必须写入物、性格和环境",因此,从1937年创作的《上海屋檐下》开始,他实现了创作的根本转变:即从席勒化向莎士比亚化的根本转变。他开始把剧本创作的焦点集中在了"人物性格的刻画、内心活动的描绘",把当时时代特征反映到了剧中人物的身上。但在具体怎么刻画人物性格等方面,夏衍又根据自己的艺术个性,形成了区别于曹禺的独立创造。 3、《上海屋檐下》 夏衍《上海屋檐下·自序》手稿 《上海屋檐下》是夏衍杰出的现实主义力作,也是他自觉实践现实主义手法取得的重要收获,因此,虽然在此之前他已经写过三个剧本,但却仍然坚持《上海屋檐下》是他创作的第一个剧本。 主题:剧本描写的是生活在大上海城市底层的一群小市民和贫苦知识分子平凡的、令人诅咒的生活,通过五个家庭的不同遭遇以及相同的不幸命运,揭示社会内在的矛盾,展示了抗战前夕的郁闷时代气氛。 作品以匡复、杨彩玉、林志成三人的生活遭遇为中心线索,以其左邻右舍的生活为辅,组成了一部30年代上海中下层人们生活的交响曲。三幕戏都发生在同一场所,在上海东区常见的弄堂房子中间展开,剧情前后不到一天的时间。匡复是革命者,杨彩玉是同情革命背叛家庭与匡复结合的勇敢女性,生有女儿葆珍。八年前匡复被国民党逮捕入狱,音讯全无,被捕前交代他的朋友林志成照顾他的妻子杨彩玉和女儿葆珍。因误传匡复牺牲,在得不到一点消息的情况下,为了生活,杨彩玉和林志成日久产生感情而同居。但是八年后,抗战前夕国民党被迫释放政治犯,出狱后的匡复突然出现在妻子、好友面前,三个人同时陷入了一种令人难堪的尴尬境地、和无法解决的情感矛盾之中。 匡复面对既成事实,心里非常矛盾,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可是却感到在她们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自己并没有尽到做丈夫和做父亲的责任,而对林志成所给予的帮助也应该表示感谢。最重要一点是,他看到彩玉和志成之间并非一点感情都没有,所以最后做出了理智而坚决的选择--留下字条悄悄出走,去继续奋斗了。林志成虽然缺少匡复那样的襟怀和抱负,但是对朋友却忠心耿耿,当初他和彩玉同居,虽然原因之一是深爱彩玉,但更重要的是要使她生活得幸福。匡复回来后,由于内疚和惊讶,林志成曾打算悄悄退出,但是对和彩玉多年的生活还有些依恋,更不知道应该走到什么地方去,其性格的根本弱点就是软弱,缺少决心和勇气。比较起来,杨彩玉更爱匡复,当年她和林志成同居,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因素,因此,当匡复出现在她面前时,她满心希望地想重新建立美满家庭,但却放心不下林志成,心里不安,感情上通不过。 以冷静、客观、不动声色却蕴含着巨大情感波澜的"严谨现实主义"为特征的夏衍的剧作风格,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剧中人的行为都似乎是无可指责的,每个人都按生活给定的逻辑在行事,但是把这些人和事集中到一个特定的场景中时,结果却几乎令人无法忍受。这是国民党统治造成的家庭悲剧。 与匡、林、杨三人的家庭悲剧穿插在一起的,还有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其余四户人家的人生悲喜剧。银行小职员黄家楣一家,他靠父亲变卖土地和借高利贷而大学毕业,而现在却失业在家,以变卖度日,为老父亲从乡下来看望他们而愁苦;小学教员赵振宇一家四口挤在灶披间里,妻子成天愁苦哭穷;报贩"李陵碑"独子在淞沪战争中死去,他因此神智恍惚,成天酗酒解愁;施小宝丈夫当水手一去不返,为生活被黑社会操纵沦落风尘。二房东林志成做纱厂职员因担心丢饭碗而烦闷苦恼看上司脸色过日子。 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家庭都是不幸的,他们在地狱般的社会中挣扎、煎熬,而本身的弱点又决定了他们自身无力回天,只能在阴暗的日子里默默度日。正象李健吾所分析的:他们属于一群弱者。作品写了这一群小人物的不幸生活,对国民党黑暗统治发出了强烈控诉,并把剧情安排在郁闷的黄梅时节,象征着抗战前夕郁闷的政治气候。因为国民党会不会起来抗日,当时还不是豁然开朗。作品反映了小人物在这样的政治气候下的苦闷、烦恼和悲伤,并"从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这个大时代,让观众听到些将要到来的脚步声音"。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些弱者们的内心深处却并未失去对光明的向往,他们企盼着天"总有一天会晴",文章最后葆珍的歌声是剧本唯一的阳光--象征着未来属于孩子,带有人道主义的色彩,由匡复的重上革命征途,都预示了革命风暴的即将到来。这是剧本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该剧艺术特点: (1)构思巧妙、布局严密,多条线索共同发展。 (2)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恬淡、自然,而又洗炼、隽永。 (3)表现了人物的命运和心灵的颤动。 4、夏衍剧作的艺术特点 (1)善于写普通知识分子和小市民平凡的人生,从"几乎无事"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掘内在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如《上海屋檐下》所展开的就是上海弄堂里普通的两层楼房里每天都在静悄悄地发生着的人生世界:琐碎的争吵、痛苦、悔恨、牢骚、窘困、隐忧等等。可剧作家却从这市民家庭司空见惯的感情摩擦和人事纠纷中有了痛苦的发现。作品中的梅雨天气是有深刻寓意的:象征着不仅生活在发霉,连人们的灵魂深处也在发霉,同时产生了冲破这沉重的阴霾,走向光明的热望。取材的平凡性、构思的朴素性,以及内在的深刻性,就构成了夏衍剧作的鲜明特点。 (2)"注意了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内心活动"。 如杨彩玉见到匡复后既要跟他走又难舍林志成的内心矛盾,匡复见到妻子得知情况后的感伤,林志成既愧对好友又难舍杨彩玉的苦恼,都刻画得很细很深;黄家楣把自己失业家境艰难的情况瞒住老父亲,既怕伤父亲心又有知识分子爱面子思想,那种强颜欢笑 的痛苦也写得很逼真。 《上海屋檐下》演出剧照(1939年上海剧艺社演出) (3)简约、谨严、含蓄的艺术风格。 如《上海屋檐下》在同一舞台空间内,同时展开了五家人家的悲喜剧,同时写出了命运、性格各不相同的十几个人物。以林志成、匡复、杨彩玉三人之间的家庭悲剧为主线,将其余四家人家的悲喜剧穿插其间,不平均使用力量。全剧主线突出,结构单纯、又保持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对每一家命运的揭示和人物性格的刻画,都抓住了其主要特征,用笔极端简洁、鲜明、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空白给观众去加以想象和补充。如"黄梅天气"就有多重的象征意义:既包括自然的,也包括政治的、心理的。给读者以多重想象的余地。 (4)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夏衍习惯于带着浓厚的人道主义的观点去看待人生。如《上海屋檐下》,文章末尾葆珍的歌声。但是人道主义并没有使他泯灭是非善恶的界限,夏衍的人道主义,是和他的民主主义立场结合在一起的,这种人道主义的立场是夏衍更关注于大时代中人的命运,特别是人的心灵,微妙的精神世界,从而使其作品充满了人情味,具有类似契诃夫的"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风格。这也是夏衍剧作的一个鲜明的特色和优点。 二、李健吾(1906-1982)与戏剧艺术的探索 这一时期在剧坛上产生过较大影响,而创作倾向、风格不同于曹禺、夏衍的剧作家是李健吾。 1、生平及创作 李健吾,山西省安邑县(今运城县人),其父是辛亥革命晋南领导人,1919年被北洋军阀杀害。这对李健吾倾向于民主主义有着深刻的影响。李健吾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30年代留学法国。 其戏剧创作观基于人性,认为:作品应该建立在一个深广的人性上面,富有地方色彩,然后传达人类普遍情绪,刻画戏剧人物重在人性中"善恶并存",重在描写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 早期创作有《母亲的梦》等剧作,1933年回国后,又相继发表了《这不过是春天》(1934)、《梁允达》(1934)、《村长之家》《以身作则》、(1936)《新学究》《十三年》(又名《一个没有登记的同志》)(1937)等,是30年代有一定影响的剧作家。 2、《这不过是春天》(三幕剧) 《这不过是春天》写于1934年,是李健吾的代表作,剧本以北伐战争前夕为背景展开了戏剧情节。北伐军的革命者冯允平化名后突然来到了旧日情人、北洋军阀某警察厅长夫人的客厅之中,而警察厅长正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在到处追捕他。剧作一开场就把人物退推到了紧张矛盾冲突的漩涡中来。厅长太太曾经是一个热血青年,由于不甘贫穷嫁给了厅长,但是对婚后庸俗的生活深感不满,冯允平的到来,使她没能抑制住自己的真实情感。当冯允平面临即将被捕的命运时,虽然她恼恨冯允平隐瞒了他的革命者身份,但又不愿失去他的爱情,终于巧妙地使冯允平化险为夷,逃出了虎口。 从剧本表面情节来看,这是一出追捕革命者的革命题材的戏剧,但实际上戏剧中的主人公却不是革命者,而是厅长夫人。作者关注的并不是情节中包含的革命与反革命的冲突,而是厅长夫人及剧中其他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剧作在爱情和革命的纠葛中,通过几个反复,着重刻画了在厅长夫人身上存在着的一系列的矛盾,如: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纯情挚爱和世俗利益的矛盾、物质享受和精神空虚的矛盾、青春不再和似水流年的矛盾、强烈的虚荣心和隐蔽的自卑感的矛盾……,在其他人的身上也同样如此。 李健吾的剧作不象曹禺剧作那样引起群众心灵的震撼,而是让观众在得到愉悦的同时,感受到剧本的魅力,并进行认真的思考。剧本不足之处是主要人物冯允平缺少了一些个性,在剧情安排上也略嫌造作,明显有编造的痕迹。 3、《梁允达》(三幕剧) 《梁允达》是刻画人性沦丧的心理悲剧。年轻时荒唐而意志薄弱的梁允达,为了钱财,在刘狗的怂恿下打死了自己的父亲,后来一直受到良心的谴责,无法驱除的罪恶感象幽灵一样搅得他心神不宁。刘狗的再次出现,也就是当戏剧帷幕拉开的时候,多年前的悲剧几乎重演。梁允达之子四喜受刘狗挑唆,以杀父之事威胁梁允达,此时的梁允达却把多年郁积的悔恨和恐惧凝聚到了一起,杀死了刘狗,以流血的手抚慰了流血的心灵。作者的兴趣仍然集中在对主要人物梁允达内心矛盾的探讨之上,并渲染了"处处是陷井和罪恶"的时代感受。全剧给人一种沉闷甚至神秘的感觉。 剧中贪财杀父的梁允达是作者谴责的对象,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却不在梁允达和恶痞刘狗的正面交锋上,而在于梁允达杀父后的悔疚不安,他刺杀刘狗前从恶不甘、行善不能的激烈的思想斗争。 其艺术特点是:结构严谨、精炼紧凑、运用"佳构剧的技巧善于处理情节的突转",抓住了梁允达内心世界的善恶并存末展开他的内心冲突,将他的杀父、杀刘狗的外部行为置于幕后,作为戏剧的外在情节,为激化内心冲突服务,并最终激发戏剧高潮。此外,在人物的心理刻画、场面氛围的渲染和语言的运用上,李健吾也显示出了较高的艺术造诣。 4、《新学究》和《以身作则》 这两部剧作是具有独特艺术品格的喜剧。《新学究》中的教授康如水,《以身作则》中的举人徐守清都是喜剧人物。但是在这些愚笨可笑,被嘲弄讽刺的喜剧性格中也蕴含着他们是旧时代牺牲品的悲剧性因素。虽然他们被金钱和旧礼教扭曲了人性,造成了心灵变态,但是在其复杂内心中也不乏正常人性的情怀。这就是李健吾从戏剧描摹人性、刻画"善恶并存者"的观念出发而创造的悲喜交融的戏剧美学品格,从而具有了独特的美学价值。(这一部分可略) 5、李健吾剧作的艺术特点: (1)从现实生活取材,时代性不强,醉心于对人性的剖析,从人物内心的矛盾出发来分析人物行动的原因,如(《梁允达》。 (2)创造了许多"善恶共存者"形象。剧本中有人性沦丧者形象,如刘狗,但突出的是善恶矛盾纠结共存于一身的那些形象,如《这不过是春天》中的厅长太太,《梁允达》中的梁允达。厅长太太是"善恶共存"、"美丑交织"。她美貌机智但又任性虚荣,贪图物质享受,为此做了警察厅长金丝笼里的富贵鸟。但她"人心未尽",当南方来的革命者(剧本背景为北伐革命期间)、她昔日的情人冯允平进入北平突然出现于她面前时,她旧情重燃。但当她知晓冯允平是负有秘密革命使命而并非因珍惜旧情来看她时,她恨他,但还是以机智手腕帮他脱离险景。这是一个矛盾而复杂的灵魂。 (3)着重于对戏剧艺术的探索,其剧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对话俏皮利落、结构严密紧凑、构思奇巧而追求趣味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对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