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4

我是小鱼儿呀
首页 > 期刊论文 > 成都商报何总编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逛吃逛吃

已采纳

1993年12月1日,第一张《成都商报》(内刊,试刊号)在成都人民北路林业厅的老砖房内问世。1994年1月1日,作为成都市工商联合会下属的内刊《成都商报》创刊。当时由来自四川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室的副主任何华章任常务副总编辑、社长、总编辑,来自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编辑陈舒平任总编助理、副总编辑,初步具备了现代都市报的模式。《成都商报》因是内刊,不允许公开发行、从事广告经营,只得谋求正式刊号。1995年2月与《生活科学报》合并而得到全国公开发行刊号,只能忍痛更名为《成都科技商报》,1995年8月18日,复更名回到《成都商报》。当时全国仅有“晚报热”,《成都商报》一开始便出早报,与雄居几十年的《成都晚报》形成强大竞争。此时的《成都商报》由何华章主持报社全面工作、陈舒平主持内容采编工作,再加上来自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曹万声(笔名曹显声、曹耀元)任总编助理主持广告经营工作,主要由这三人开始了在特殊时间、特殊地点创造特殊神话的创业之路。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创刊,与《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都市报”和“报业传媒”的概念开始兴起并蔓延全国。1997年5月,成都商报在华西都市报对面买下五层亚太大厦,从破烂的林业厅老砖房跃进了无纸化办公。看到别人的成功,许多人均摩拳擦掌急欲效访,从1997年起,成都很快诞生(或改版诞生)了《商务早报》、《蜀报》、《天府早报》、《四川青年报》等大型都市类报纸。成都一下子就滋生出7家大型市场化都市报,加上其它报纸,日报就有20多家,现代都市报大战最猛烈的硝烟在成都上演,成都也就成了“中国报业第一城”。1997年12月,成都商报投资1.23亿元组建成都博瑞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由曹万生任总经理。1998年1月,成都商报率先在中国西部报媒实现无纸化办公。1998年底,《成都商报》发行、广告跃居西部报媒第一,成为主流强势媒体。1999年7月,成都商报旗下成都博瑞投资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四川电器而“借壳上市”,成为“中国报业第一股”(后改名“博瑞传播”,代码600880)。2001年,成都市推出《成都日报》,新创刊的《成都日报》被定位为中共成都市委机关报,而原来的成都市委机关报《成都晚报》则被重新定位为市民报,并计划成立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成都晚报》、《成都商报》划归该集团管辖。至此,受够了竞争之苦也尝尽了竞争之甜的成都商报被“收编转正”,原商报社长何华章先出任新成立的《成都日报》总编,后进入成都政界,《成都商报》的总编由陈舒平出任。2002年9月,《成都商报》成为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中的一员。2005年2月,成都商报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第三届全国地方报纸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12月,《成都商报》成为成都传媒集团中的一员。2007年9月,成都商报入选全国新闻出版业纳税百强,2006年度单张报纸年纳税额全国第二。2008年1月,成都商报入选 “2007年度中国十大创新传媒”“2007年度中国十大创新报业案例”。2008年2月,成都商报第二次入选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2008年6月,成都商报以26.12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第五次入选“中国最具价值500品牌”。2008年6月,成都商报入选2007年度中国最具品牌传播力强势媒体30强、“四川第一都市报”。如今,成都商报的发行量和影响力均受到社会肯定,被誉为“西部第一都市报”,品牌价值达26.12亿元。广告收入连续保持15年增长,2008年广告收入近9亿元人民币。

254 评论

小皮球佳佳

2018年11月,陈海泉调任成都电视台副台长,李少军出任成都商报总编辑。

326 评论

华兰欣子

陈舒平,《成都商报》总编辑,中国十大报业创新领军人物;中国最具影响力“媒体广告经营一百人”;享受政府津贴优秀专家。陈舒平,男,汉族,成都商报社总编辑。1985年从四川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四川人民出版社,历任编辑、编辑室副主任。1993年参与创办《成都商报》,历任成都商报总编助理、副总编辑、总编辑。现为成都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成都商报社总编辑。作为创办都市报的先行者之一,14年来,陈舒平和前任一起,坚持“创新、务实、理性、开朗”的办报理念,逐步形成“权威、公信、主流、大报”的办报方向,培养和锻炼了一支优秀团队,将《成都商报》从一张内部小报办成了深受读者尊重和喜爱的主流大报,在内容、形式、创意、发行、广告等方面领跑行业前列。陈舒平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从四川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四川人民出版社任编辑。1993年参与创办成都商报,历任成都商报总编助理、副总编辑。2000年12月,任成都商报总编辑。2002年9月起,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成都商报党委书记、总编辑,成都市记协副主席。曾获得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成都市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所编图书获得中国图书奖,撰写的系列评论《龙年十评》获2000年度四川新闻奖一等奖和成都新闻奖一等奖。是四川省第十届人大代表、成都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313 评论

相关问答

  • 温州商报总编辑

    晏晓斐,原名晏小飞,字玄达。1979年3月出生于湖南岳阳。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006年9月入京游学,先后结业于中国艺术研

    lin1024112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是什么级别

    从业内现状看,这个角色有两种类型,一是业务龙头,统筹各部位采编工作,重点打理要闻版,是报社的核心部门;还有一类是业务辅助,管管考核、培训、辅助岗位等,是个没能力

    出格范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成都商报何总编辑

    1993年12月1日,第一张《成都商报》(内刊,试刊号)在成都人民北路林业厅的老砖房内问世。1994年1月1日,作为成都市工商联合会下属的内刊《成都商报》创刊。

    我是小鱼儿呀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成都晚报编辑

    张新泉 张新泉(1941—),原名张新荃,生于四川富顺。曾任《星星》诗刊常务副主席、编审。出版的诗集有《男中音和少女的吉他》、《人生在世》、《鸟落民间》等。

    芳芳Flora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漯河日报总编辑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麦生啤酒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