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1

后知后觉付
首页 > 医学论文 > 冬病夏治三伏贴论文题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rystaldxe

已采纳

肢寒畏冷,关节疼痛,肌肉麻痹,韧带拘急, 每到冬季伴随着以上症状的出现,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坐骨神经痛,风湿病,脊柱炎等各种骨关节病纷至沓来,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 健康 ,使生活质量极度下降。防治结合,避实就虚的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伟大贡献。中医认为冬季容易发作的疾病跟机体阳气不足有关,特别是脾阳,肾阳,卫阳。

在一年阳气充盛的三伏天把虚弱的阳气补充上来是防止这类疾病发生发展绝好时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完美体现。

治未病科组成专家团队从骨关节病的易发人群体质入手,截断发病根源。从骨关节运动系统构成因素入手,重视筋,骨,肉,关节调理。从中医脏腑理论开拓思路,重视肝脾肾的功能改善。选取强筋健骨,滑利关节,滋补肝肾,健脾补肾的地道药材组方,精选穴位,研制出治疗关节病的专属三伏贴。使骨关运动系统达到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的年轻态。

三伏疼痛贴主治

一、各种骨关节病引起的颈肩腰腿疼痛。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膝骨关节炎、跟骨痛、坐骨神经痛等。

二、风湿痹症: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产后风、落枕等。

三、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退行性病变引起的慢性疼痛。

咨询电话: 、2327915

地点: 衡水市中医医院综合楼4楼治未病科(疼痛门诊)

注意: 每伏只贴一次,同贴膏药一样贴在相应穴位上治疗疾病,贴敷2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到时间可自行揭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87 评论

沈阳老五0459

采用补肾为主的方药防治支气管哮喘,是符合中医辨治法则的,近年来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结果亦表明这一治疗大法具有科学根据。当然选方用药时,应当须灵活取舍,切合哮喘病机特点。

补肾防哮丸、固本防喘胶囊(见《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怎么办?中医补肾是良法!》一文),是借鉴全国各地经验并经临床观察总结而研制的,该药具有补肾温阳、益气健脾、敛汗固表作用,兼祛伏痰、活血化瘀等多种功效,对控制哮喘复发具有良好效果。

支气管哮喘(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大都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免疫功能失调……经服固本防喘胶囊等方后, 内分泌功能得到改善,免疫功能明显增强 (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LTT、E-RFT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

临床发现,儿童长期坚持服用固本防喘胶囊后,体质明显好转,感冒次数明显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亦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除。

沈氏等通过免疫学研究发现:温阳法能抑制血清IgE的季节性升高,提高抑制T细胞(TS)功能。同步观察治疗前后TS和血清IgE的相关变化,发现温阳法组IgE与ST治疗前后呈明显负相关(P<),对照组则无明显直线相关。

提示温阳法可能通过免疫调节而产生预防哮喘复发的作用。

此外,许氏进一步研究表明:温阳法可能是通过抑制总IgE和特异性IgE的季节性升高,从而减少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以至减轻或中止哮喘的季节性发作。

然而,益肾温阳之品甚多,用于哮喘的防治宜选用哪些药物更为适宜?

临床上通过反复筛选,发现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黄芪、菟丝子等当为首选药物,不仅疗效较著,且无毒副作用;

雄蜂蛹亦不失为防治本病的有效药物之一,特别对于儿童,疗效显著。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寒热并存、虚实夹杂的慢性疾病,若选用过于温燥之品(如附片),久久服之必然容易伤津耗气(小儿更是如此),反与病情不利, 故附片、干姜之类,一般较少用之;即便使用,量亦应小。

笔者强调补肾温阳在防治支气管哮喘过程中虽具有积极作用, 但并不意味着只是一味地温肾而不配合其他治法。

须知机体内阴阳是时刻保持着相对平衡协调状态的,由于阴阳互根的原理,补阳时亦应适当滋阴,以“阴中求阳”,即可使“阴平阳秘”, 故可于方中适时选用熟地、山萸肉诸药,原因就在于此。

另外,缓解期肺脾肾俱虚,只不过是以肾虚最为关键罢了,温肾壮阳固然重要,益气健脾补肺亦不可少。

近年来,各地多次报道黄芪、太子参等药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有良好作用, 尤其是黄芪一味,大量用之,药专力宏,疗效肯定,且无毒副作用。

脾气充足,化生卫气,即可增强抗病能力,防止感冒发生,从而减少哮喘的复发。补后天即所以补先天,自然有利于提高本病的防治效果。

对于部分激素依赖型患者,由于大都表现为肾中阴阳两虚,故宜阴阳双补 ,每用六味地黄丸为主,加用补骨脂、淫羊藿、黄芪等味。我们发现,如能坚持服药,部分病人可逐渐撤除激素。

控制哮喘的反复发作,除了上述药物之外,我们还特别强调: 该病应做到防早、防小 (指幼年阶段一有此病,即应及时综合防治); 过敏患者应尽可能找出致敏原,避免再次接触。

如儿童易对蛋类、牛奶、鱼虾等产生过敏,当少食或禁食之;对药物、花粉、油漆、涂料、工业粉尘等易过敏者,应尽可能减少接触;及时治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慢性咽炎等病,以消除可能引起哮喘反复发作的隐性病灶;

平时应注意加强 体育 锻炼,消除有害气体、烟雾的刺激,及时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反复发作。

此外, 各地采用中药膏方于三伏天“冬病夏治”,进行敷贴,颇有疗效。

近年来,西医学对本病从基础到防治方法的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例如,有关哮喘的严重程度分度及分级、升降级治疗;

各种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茶碱、抗胆碱能药物、白三烯调节剂、抗组胺药物等)的合理选择, 尤其是多种气雾剂的合理选用,大大地提高了本病的临床防治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互相取长补短,又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因此,笔者认为, 急性发作期及慢性持续期 宜西 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急则治其标”;缓解期则 宜 中医药为主,以固本为先,增强患者体质,预防本病的反复发作,即所谓“缓则治其本”。 我想,这一防治思路,至少在近期一段时间内不会有较大改变。

文自《柯新桥中医医学论文集》,中国医药 科技 出版社出版

347 评论

我不是水蜜桃

三伏贴冬病夏治正当时(子源编著2020年6月)三伏贴运用温阳助阳、驱散里寒的中草药,通过对皮肤的刺激和吸收作用,借经络的传导,以疏通经脉、行气活血、调理脏腑、驱散体内的陈寒、老寒,以培补亏损的阳气而达到外治内效、防病治病的目的,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科多种慢性疾病。三伏贴是怎么治病的?* 三伏贴体现了中医冬病夏治“治未病”的理念,按照季节时令的特点,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原理,结合天灸、经络与中药,采用天然中草粉,用姜汁调和成膏状,在人体相应穴位处,提高人体阳气和免疫力,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 * * 同时,它所采用的穴位敷贴也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因此"冬病夏治三伏贴"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 * 此外,敷贴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且最好每伏第一天来进行三伏贴治疗,当然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错过了第一天也会有满意的疗效。敷贴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敷贴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 * 经过了近百年的理论发展与临床例证后,三伏贴疗法已积淀的越来越成熟。目前,它神奇的疗效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认可,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为更多人感知幸福和健康中医详解“三伏贴”的妙用* 夏至是旧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太阳黄经90°,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而“三伏”是阳气隆盛的最好时令,利用这个时令进行穴位穴贴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中医《内经》明确指出“春夏养阳”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在中国农历“夏至”、“初伏”、“中伏”、“末伏”的时令内,采用中药穴贴进行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是中医冬病夏治的重要手段和中医特色。 * * 何谓“三伏贴疗法”? * 所谓的三伏贴疗法,其源自于清朝,又名天灸,可治疗过敏性气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经常反覆性感冒等疾病,并预防感冒。穴位贴敷主要适用于成人及儿童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只要在一年当中最炙热的3 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贴上,到了秋冬您就可以轻松告别过敏气喘老毛病;古代和现代中医师皆指出确实有其疗效。 * * 三伏贴疗法自古代流传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清代张潞的张氏医通就有记载『诸气门下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应。 * 何为“冬病夏治 内病外治”? *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用特定的中药在特定的穴位上贴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治疗方法。根据近年来实践经验表明,从夏至起到头伏之前进行第一阶段的穴贴,以期达到“醒穴、温经、通络”的作用,进而再进行第二阶段的穴贴,以致达到纳阳摄气、扶正固本、强壮正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实践证明,“冬病夏治”可以使人体阳气得到充实,抗病能力得到增强,为预防季节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反复发作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 何时是“三伏贴”的最佳时间? * “冬病夏治”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选择治疗时机非常重要。三伏天是全年最炎热的时节,同时人体也正处于阳气最为旺盛、气血通畅、皮肤腠理松弛的状态。在此期间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来预防“冬病”,将辛温发散的药物精制而成药膏贴敷于穴位,能最大程度地起到温阳益气、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止痛等作用,对“冬病”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 * 一般来说,“三伏天”是从二十四节气的“小暑”后开始,横跨“小暑”、“大暑”、“立秋”三个节气,分为初、中、末伏,共30天,还有些年份是40天。为顺应天时,贴敷治疗定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而当遇到历时40天的“三伏天”时,为了保证治疗的连贯性,使每次贴敷的间隔时间相同,通常会增加一次,称之为“加强灸”。贴三伏贴时 要注意5个方面 三伏贴,即在特定穴位敷以中药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阴阳、祛散寒痰的作用,使人体阴平阳秘,脏腑经络通畅,可把寒气从人体中释放出来以治本,提高人体机体免疫力,降低机体过敏状态,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治愈或减少疾病发作次数的目的。那么,贴三伏贴时注意哪些问题呢?1.在准备贴敷前,一定要清洁皮肤,如果有严重的皮肤病或是过敏的话,最好不要贴敷。2.每次贴敷时间成人以4-6小时为宜,如果短于4个小时的话,可能会影响疗效,但儿童不得超过2小时。3.有些人贴敷后会出现一些局部皮肤反应。一般来说轻微的皮肤发红或冷热感觉属于正常,如果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4.贴药期间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同时也要远离空调和电扇。因为进入空调房后,皮肤会因遇冷毛孔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同时也会降低经络传导的速率和活跃性。贴敷当天更是应避免过度吹电风扇,最好是在自然通风的地方。5.治疗期间饮食方面要清淡为宜。忌烟、酒、生冷、辛辣、海鲜易致敏及刺激性的食物。贴敷局部3天内不能沾水。* “三伏贴敷”与“数九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 功效 * *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 *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 传统的三伏日是由二十四节气中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而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和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遵照古籍,这是一年之中最炙热的三天,亦即所谓的初伏、中伏、末伏,来施行贴药治疗。 * * * 适应症 * 经中医辨证论治属虚寒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 * 禁忌事项 *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

137 评论

相关问答

  • 冬病夏治三伏推相关论文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

    秋天里的松鼠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穴位敷贴冬病夏治论文

    李先生眼周微暗,鼻头微微发红脱皮,进诊间甫坐下就开口问:「医师!我有鼻过敏的问题,曾使用西药治疗,仍然反反复覆,可以采用中医治疗吗?」 我回答他:「台湾有25~

    大庆张总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夏病冬治论文

    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夏天得的病一般都属热性,特别是一些热性的慢性疾病,在温度比较高的时间比较不好医治,而在冬天的时候,利用其环境温度比较低的条件下医治比较容易.但

    灵魂尽头z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冬病夏治防哮喘论文

    从农历小暑至立秋的31天时间内俗称为“伏夏”季节,有初伏、二伏、三伏。人们说,“热在三伏”,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极旺的时候。按照中医”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

    无限幻想海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有关冬病夏治的论文

    春属木,生长生发,宜养肝,夏属火,生长发育,宜养心,秋属金,主收敛,宜养肺,冬属水,主封藏,宜养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释义: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

    基斯颠奴8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