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35

灵魂尽头z
首页 > 医学论文 > 夏病冬治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给知道我是谁

已采纳

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夏天得的病一般都属热性,特别是一些热性的慢性疾病,在温度比较高的时间比较不好医治,而在冬天的时候,利用其环境温度比较低的条件下医治比较容易.但是一般急性的疾病得了就赶紧上医院,尽管医治比较费力,但还是不能耽误.

151 评论

Melinda麒儿

冬病夏防的疾病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之类的关节疼痛及感受风寒、湿气所致的机体麻木,在冬季天气寒冷时往往就会发作,天热时症状则会消失。因此,从夏天开始,应注意调整与这些致病因素相关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如慢性腹泻及虚寒性胃痛类患者,最容易因受寒而发作,因此,这类人最忌食冷饮及生冷的食物,常吃生冷的食物不仅会消弱脾胃功能,还会加重体内的寒气,比如吃冰镇西瓜。平时应多吃淮山药、芡实、薏米仁等健脾化湿的食物。对于中老年来说,在三伏天里进行适当的针灸等治疗,可以起到温通经脉,祛寒止痛的效果。与此同时,日常的养护也必不可少,在夏季不可过度依赖空调,居室内外的温差不要过大。夜间不要在室外露宿,禁止睡在水泥地上,以免风寒湿气蓄积体内。此外,夏季防病,还应注意调节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有利于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散发出体表,增强体质,但出汗也不宜过多。大汗淋漓时禁冲冷水澡,以免伤及阳气。只有在夏季做好预防,才能减少在冬季发病的几率!

124 评论

chen251791802

有道理的,就是说夏天会出的毛病在冬天医治(好在病没来之前做好预防工作)还有一个说法的冬病夏治比如说你冬天会长冻疮那么现在夏天的时候做好预防工作(每天用生姜在手上涂)在冬天就不会长了

358 评论

chengongsc

冬病夏治出自《黄帝内经》。原义是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延申义是做事要懂得逆向思维。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239 评论

邱shannon

我们常常说“冬病夏治”贴三伏,很多冬天会发病的疾病都能够在夏天治好。那么,有没有“夏病冬治”的说法呢?还别说,医学上还真的有这个说法,现在我就给大家讲几个“夏病冬治”的病例吧:

1、哮喘。哮喘通常比较容易在夏天发作,冬天病情就会比较稳定。如果按老中医的说法,哮喘的发作,是因为有病根,而病根的关键在肾脏跟脾脏,如果要让肾脏更健康,那么要经常揉涌泉穴,涌泉穴就是让肾脏更健康的一个关键点。而最好的治疗时期就是冬天,哮喘如果想要治愈,那么可以选择冬天。

2、妇科炎症。夏天也是妇科炎症的高发时期。因为夏天天气很热,而且中国南方的天气还会比较湿,而且中国的女人都是没有裸睡的习惯的,那么就是24小时都穿着内裤的了。这样子又湿又热又闷,就容易引发炎症。而冬天的天气比较干燥,妇科炎症也会蛰伏下来。所以,我们如果在冬天开始滋养我们的“阴”,这里的滋阴有很多方法,比如说多熬银耳莲子汤来喝,就会慢慢减缓“阴虚湿热”的情况。另外,也可以在睡觉的时候不要穿内裤,这样子就会让阴部多透气,不会闷着。这样子坚持做下去,不止会缓解症状,甚至也是有痊愈的可能的。

3、盗汗。盗汗的现象是入睡以后会有不正常的出汗现象,醒来之后,出汗现象就会开始停止了。医学上面通常认为,盗汗是因为肾阴虚导致的。这个跟第一种情况哮喘是一样的,也是主要针对治疗肾脏而来治理盗汗的情况,而治疗肾脏最好的时机就是冬天,因此,我们也是可以在冬天把盗汗治好的。这里,除了常常揉穴位意外,也可以在冬天多拿生姜、红枣、龙骨、川桂等泡水来喝。

除此之外,还有手脚心无故发热,食欲不振,脚气脚藓,消化不良等等状况也是属于“夏病冬治”的病种。不过,我们中医的许多说法都是十分可靠的,也是治疗根本的。现在的西医虽然说药效更加快,一般来说,吃个几次的药,病情就会快速地缓解,甚至是表现上的痊愈,但是真的是治标不治本。中医的“夏病冬治”虽然是比较慢才会见效,但是确实是在治疗过后比较不容易复发。所以,如果你们或者你们身边的人有上述的病状,也是可以试试“夏病冬治”的方法的。

308 评论

NightWish431

既然有冬病夏治,就必然会有夏病冬治啊。但是可能大多数人只熟悉冬病夏治,对夏病冬治不太了解。常见的冬病夏治主要包括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等病,这些病主要是由于冬天温度低。寒气进入到人体的内部,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治疗这些病症夏季为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到了夏天,不要因为热就喝一些凉的饮品或吃一些凉的食物。越是到夏天就更应该多喝热水,把在冬天积攒在体内的寒气排出去,否则会加重疾病的后果。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一到夏天就开始疯狂的吃一些凉皮、冷面、西瓜、冰镇的饮料等一些食物,自以为这样可以清热解暑,实则这样给身体造成了极其大的隐患。

尤其是女生,本身体内寒气、阴气就重,更应该爱惜自己的身体,否则到了岁数啥病都会找上来的。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对:不作就不会死!父母都是过来人,要相信他们走过的路比我们吃的盐都多!有的时候我们会任性和父母犟嘴,但是他们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叮嘱我们应当接受,他们就是想让你们像他们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不要和他们一样受疾病困扰,难道他们会害自己的孩子吗?谁会每天都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只有我们的父母,才会无条件的为我们好、为我们付出。

对于夏病冬治主要是针对过敏性鼻炎、夏季皮肤病、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大家对鼻炎都特别熟悉吧,鼻炎看似小病,但却十分折磨人,而且鼻炎根本无法根治,就算去医院大夫也只能给你一些缓解鼻炎的方法,比如多喝水、多做运动、多按摩鼻部等方法。夏天最容易犯鼻炎是因为夏季天气干燥,才会引起鼻子不适。

像我同学,她家在新疆,新疆的夏天是极其干燥的,所以每年暑假她回家都会经历一段难熬的时光,为了缓解鼻子不适,她在卧室里放了加湿器,买了专门治鼻炎的喷雾(其实就是缓解让鼻子通气),天天晨跑,出门戴口罩,只有这样全套的装备,她才能鼻子稍微通气些,更可悲的是她还有轻微的咽炎,有时候鼻炎犯得严重的时候还会引起咽炎,真是可怜她啊!不过到冬天的时候,她就有缓解很多,冬天就到了疾病的缓解期和恢复期,可以采用拔罐疗法、服用中药、穴位理疗等方法。

所以,不要等疾病复发的时候才把病当回事,当你没事的时候可能是最佳治疗时机。

133 评论

小火车君

“夏病冬治”源于中医古籍《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等观点,提醒人们要根据四时变化来调整人体的阴阳虚实。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引申义:凡事要逆向思维,其二,凡事要未雨绸缪。

219 评论

相关问答

  • 哮喘的冬病夏治论文

    哮喘如何冬病夏治 夏季来临,中医的“冬病夏治”又掀起了高潮,其中的“主力军”就是众多的哮喘患者。那么哮喘如何冬病夏治呢?一起来看看! 阳气充足,外邪不侵 中医认

    爆米花糖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冬病夏治防治哮喘的论文

    采用补肾为主的方药防治支气管哮喘,是符合中医辨治法则的,近年来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结果亦表明这一治疗大法具有科学根据。当然选方用药时,应当须灵活取舍,切合哮喘病机特

    Pocky小豆丁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夏病冬治论文

    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夏天得的病一般都属热性,特别是一些热性的慢性疾病,在温度比较高的时间比较不好医治,而在冬天的时候,利用其环境温度比较低的条件下医治比较容易.但

    灵魂尽头z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冬病夏治防哮喘论文

    从农历小暑至立秋的31天时间内俗称为“伏夏”季节,有初伏、二伏、三伏。人们说,“热在三伏”,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极旺的时候。按照中医”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

    无限幻想海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有关冬病夏治的论文

    春属木,生长生发,宜养肝,夏属火,生长发育,宜养心,秋属金,主收敛,宜养肺,冬属水,主封藏,宜养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释义: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

    基斯颠奴8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