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8

五月的史努比
首页 > 医学论文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精灵helen

已采纳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并著述了《脉经》。

《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共十六卷,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注释、研究、整理甚广,并形成了伤寒学派和经方派。《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以前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诊疗体系,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促进了中药方剂治法的应用发展,被后世称为“医门之圣经”。

《伤寒杂病论》共载方360余首,许多名方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沿用。

仲景方剂被称为“经方”。经方在君、臣、佐、使的配伍运用和加减变化上具有严谨的法度,遣方用药,各具特点。如伤寒六经各有主证,主证有其主方,主方有其主药,根据病证变化,加减化裁,极其灵活。方药剂量也颇有讲究,方中某一药物剂量的增损,即左右整个方剂性能,时至今日仍屡屡见诸临床,故后人有云“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

《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史上第一部从整个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入手,根据病邪侵害经络、脏腑的盛衰程度,病人的正气强弱以及有无宿疾等条件,寻找出伤寒发病的规律,并提出了以六经论伤寒的辨证方法,阐述了各种病理情况下的治疗原则和指导药方的医书。

210 评论

饕餮飨宴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伤寒论.序》里批评了庸医的诊病态度。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多次批评了庸医的态度和行为,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在论治疟疾的章节中所写的一段话: “夫以未病先施万全之药,此为非人。虽有疟疾,亦不治也。何以知之?以夫以一身之疾,而强服万全之药,病势益甚,必矣。

如此之人,医治不足为力。非徒疟疾如此,凡病皆然。” 大意是说,医生在治疗疟疾时,如果一开始就使用包含多种药物的“万全之药”,这种行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因为这会使病情加重,而且这样的医生无法被认为是真正的医生。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135 评论

哼哼家的猫猫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一) 公元2世纪以前,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更由于当时传染病不断流行,据《后汉书》记载,在光武建成13-26年(公元 37-50年)之间,曾有7次大疫,灵帝建宁4年到中平2年(公元17l一185年)之间,曾有5次大疫,因此也就促进了医学家们对疾病防治的认识,在从事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其中最具价值的要推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二) 总之,三阳经证多为热症、实症,三阴经证多为寒症、虚症;六经论治在指导临床实践方面,使人们有了规矩可循. 通过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采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方法.因为疾病的来由,都是人体抗病能力的正气同致病因素的邪气作斗争的表现,其结果不是邪盛就是正衰,或者是正胜则邪退.所以在治疗上就要运用扶正祛邪,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方法.这些都是按照扶正祛邪的原则而制定的. 此外,张仲景还提出“舍脉从证,舍证从脉”的灵活辨证方法,在讨论治疗中要根据病情的标本缓急,运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以及表里兼治的方法,并对治疗的禁忌,以及针灸综合疗法,都有所论述. 今天读到的《伤寒论》和《金匿要略》 《伤寒论》中制定了22篇、397法,立113方;《金匿要略》则制定了25篇,立262方.从其记载的内容,可以知道,祖国医学早在公元2世纪时,经过医学家张仲景的实践和总结,已能正确使用解热药、导泻药、利尿药、催吐药、镇静药、兴奋药、健胃药、截疟药、止痢药等等,其中极大多数方药,已由现代科学证实它的疗效可靠. 人们还可以在《金厦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中看到:“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今九窍闭塞……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就是说,如果人们能够保养谨慎,勿使致病的邪风侵犯经络,要是刚中经络,还未流传到脏腑,就给予治疗,四肢一感到不方便,就用调整呼吸,施用针灸、推拿,使得耳目口鼻以及大小便都畅通……穿衣服要调节冷热,饮食要注意甜酸苦辣,勿使人体有所衰退,疾病就不可能侵入肌肉皮肤.这是指导人们对疾病作斗争的认识和方法,要求人们做到末病先防、有病早治. 一千七百年前的张仲景,在祖国医学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是巨大的.《伤寒论》和《金医要略》总结了我国在公元3世纪以前的医学经验,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严密选择疗效可靠的方药,对掌握疾病的防治以及推动医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承先启后作用.此后,历代很多医家对张仲景学说作了进--步的探讨,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钻研,有所发挥、有所前进,从而形成了祖国医学中的伤寒学派. 据有关记载,除《伤寒杂病论》外,张仲景尚著有如下著作:《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张仲景方》十五卷;《张仲景口齿论》;《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等等.上述各种书目,可能是《伤寒杂病论》分解出来的部分内容的单行本,未必是另有所述.

189 评论

相关问答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文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伤寒论.序》里批评了庸医的诊病态度。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多次批评了庸医的态度和行为,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在论治疟疾的章节中所写的一段话:

    招妹091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文献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并著述了《脉经》。 《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共十六卷,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注

    nancyding0696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论文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并著述了《脉经》。 《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共十六卷,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注

    五月的史努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的论文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于说明自

    明明白白我旳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论文

    问题一:全本伤寒论 一共多少字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包括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者5万字左右,后者3万字左右。 问题二:伤寒杂病论 有多少字

    春雨蒙蒙a201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