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李军,周平会.论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1):61-63.[责任编辑欢迎您阅读该资料,希望该资料能给您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帮助,如果您还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也欢迎您分享出来,让我们大家能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德性即知识这是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的观点。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哲学的追求,把哲学拉回人间。他提倡“认识你自己”,认为人的心灵中已经含有符合世界的原则,我们可以求助心灵发现真理,在柏拉图的《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对此进行探讨,
德性的概念,正如奥斯特沃特指出的,在所有希腊学体系中都是根本性的概念i,而在亚里士多德学中它更是重中之重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对德性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意义的思想,重新解读亚氏的德性思想有利于解决当代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由于知识与信念相关,因此信念者的认知行为本身就构成了知识的重要内容。根据索萨的分析,知识的获得应当存在四种层次,人们往往是根据不同层次去理解知识与信念的关系。这四种层次分别是:第一,如何确定人们对所知事物的认识;第二...
如果运气好坏无关个人的德性(即随机事件并非好人有好报),那么运气对道德哲学产生怎样的影响?已知某意外灾害一定会降临在一个村子里的某户人家一户村民采取某种方式规避这种灾害,实质上增加了其他村民受灾的可能性(实际上把自己受灾的可能性转嫁给其他…
西方哲学“美德即知识”的理解(1)对“美德”的理解一般人们所认为的美德一词,含义广泛,不仅指人的优秀品质,也是各种事物的优点和好的本性。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中的美德主要是指人的灵魂的品质,和理性相关,他将人表现出来的优秀善良的品质,如正义、自制、智慧、勇敢...
试论西方学中规范与德性的关系演变及其意义来源:《学研究》(长沙)2014年2期作者:聂文军【英文标题】TheRelationbetweenNormativeEthicsandVirtueEthicsintheWestern【作者简介】聂…
德性是否可教——兼解柏拉图《美诺篇》.pdf,【学科建设】德性是否可教?——兼解柏拉图的《美诺篇》马永翔(摘要)在《茭诺篇》中,柏扛田试图放弃他承自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的信禽,烈彻底与智者决裂。但圃于定,L论思雄方式的固有局限,混淆了道德德性和技艺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