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0年12月7日.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切实...
破除“唯论文”化势在必行一方面,学术论文直接与各种职称评定挂钩,学校每年也有严格的论文发表数量要求。高校老师迫于各种压力只能不断地文,以此提高论文数量。而科研本身需要长期的积淀,“快餐式”的论文必定是问题百出。
排行追逐:大学“五唯”破而未除的根源所在.2021-10-21大学教育科学.摘要:大学“五唯”评价由来已久,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严重的...
这也是继今年2月份,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后。.又一所顶尖“双一流”发文明确将论文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意见》中有一句话,曾引来一众博士...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贵州大学修订博士研究生毕业要求,两校正式删除了博士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强制性要求。据不完全统计,此前,已有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明确发表论文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
在最近刊发的论文里,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沈洋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李秉勤针对高校女教师做了一项调查,仅有17.3%的被调查者对“非升即走”制度持支持态度,将近一半的人表示反对。
最后,但凡那种“我听说”之类的答案,尤其还是学生的回答,是不太有参考意义。.自己问一下和自己关系好的,差不多水平的已入职的人,是最靠谱的。.回到问题,为什么高校老师薪资那么低,还有那么多人争破了头去?.个人认为这种现象集中于基础学科...
中国大学校区为啥越搬越远远远远远?,学校,大学,清华,大学城,高校大学开学一个月了,新生们是否真的过上了高中老师说的幸福生活——“上了大学你们想谈恋爱随便谈,想睡觉随便睡,想去哪儿玩去哪儿玩”,谈恋爱和睡觉倒还有可能,但想去哪儿玩去哪儿玩可真不一定。
请问本科985有必要去申请英国硕士吗?其实楼主自己也分析的很多了,对自己的情况也有大概了解了,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英国的硕士值不值得读?中国学生到英国留学呈稳步增长的趋势,甚至不曾受到英国脱欧以及全球疫情的影响。
取消论文发表限制性要求,越来越多高校在跟进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2021年版《关于申请授予博士学位的规定》,已取消博士研究生毕业需发表2篇论文的强制性要求。“早在去年,我们学校就已有博士生在没有期刊论文发表的情况下顺利毕业。
有教育界专家表示,清华大学此举,有望克服学术评价中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将有助博士生教育重心真正回归人才培养,对全国高校都有示范意义。此事引发热...
“唯论文”困局任重道远日前,清华大学发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明确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唯一依据,并且不再将博士在学期...
日前,清华大学发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明确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唯一依据,并且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
教育部官方网站12月15日发布《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国教育目前存在着“唯论文”现象,该现...
如今,教育部与科技部称,将破除高校论文“SCI至上“,摘掉唯论文的顽疾。走在学术仕途上的男男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一些手捏几篇SCI论文的“大拿们”眼瞅着自己的学术价值...
5、科技评价,任重道远实际上,关于如何进行合理地科技评价一直是学术圈的热点话题,这不仅对个人利益直接相关,更是关乎国家的科技发展。近日,为破除“唯专利、唯论文”不良导向,国家正...
分析测试,百科网,科技部:存在“唯论文”或奖励论文发表将被处理,9月28日,科技部网站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415号(科学技术类130号)提案...
观点|破“唯论文”,但不是不要论文教育部、科技部近期发布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任重道远国内已经展开果多次关于破除“SCI至上”和“唯论文”导向的讨论。今年2月,科技部和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有高校把SCI论文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以来,论文日益成为评判科研机构、高校乃至医院的最为重要的标尺,甚至到了“唯论文论英雄”的程度。尽管近...